《大较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较量-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这次不写了,她正忙着一份工作,就不打搅她了。”毛岸英说得满动感情,好像思齐就在身边工作,他说话声音高了,动作有了响动都会影响思齐。在他离家时没有说来参加志愿军,只是说有外事工作,后来他还是按父亲的指示,到达沈阳时把情况告诉给思齐,父亲当时对他说:两个人志同道合,自己的一切都要告诉她呀, 我和你母亲就是这样, 有时远离互相写写诗词在安慰鼓励。他看着彭总说:“那么把她电话抄下,请您给她打个电话,说我一切都好。行吗?”
  “行啊!”彭总高兴了。
  毛岸英从上衣口袋摘下笔,把思齐工作单位号码写在给父亲的白纸包上。
  彭总在和毛岸英家长里短地呼这么一会儿, 他的急躁的心情 降些温了。这些天在没睡之前,看到鸭绿江对岸新义州被美国夜七机轰炸烧起的冲天大火,他倒背双手站在窗前由沉思到愤怒。有的猛然转过身来,好像要用后背挡住这大火,绝对不能烧到这岸来,他命令:调高射炮部队到安东来。在他整装待命的当儿,收到中央毛主席电报暂缓过江,百思不得其解,他感到急躁心情实在压不下。中央又电令他去北京,这就使他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也稳不住神了。他多么希望登上飞机就飞到北京。他谁也没带可谓只身飞北京了。
  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战将来说,彭总对于什么时候出兵打击敌人有力量,这是他周身血液冲动,才下决心的时刻。手软了,心软了,真会贻误战机。他下了飞机一边往汽车里钻,一边说:“去毛主席那里。”接他的同志,本想把他送到北京饭店,然后打电话告诉军委、周总理,再确定何时见毛主席。可经彭总这么一说,不知怎么安排了,毛主席事情很多,在不在呢?
  “彭总你到住处,我们和主席通报一下。”
  “主席在!”彭总就像事先约下一样,于是拍拍手提皮包说:“我还给主席捎东西来了。”

  ●斯大林没有信心

  彭总的轿车一直升到毛泽东住处菊香屋。秘书见一辆车停下,在门口守候着呢,上前迎接向彭总敬礼说:“彭总,主席在等着。”转身带路,大有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之势。
  彭总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接他的同志点点头,意思是:怎么样,对吧,主席在等我呢。他的步伐走得那么矫健。
  毛泽东握住彭德怀的手说:“我说你会下飞机就直接来嘛。这叫心通。”
  两个人坐下后,毛泽东先开口说:“我那份电报会把你出征的心扯了一下吧。其实嘛,没有什么值得着急的。但是,我们志愿军出国,不管什么样子的仗,我们要心中有数,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主席,我先把我们兵力摸了底,又和朝鲜同志摸过底,这第一仗不同寻常,”彭总见了毛主席,他忧心忡忡的神色一扫而光了,他作个手势说,“要打掉恐美病,要振国威,要振中华民族之气呀!”
  “对的,不过,别急,第一仗把恐美病打掉百分之六十就不得了。”毛泽东把大拇指挑一下说:“这要震一下世界呀。”
  彭德怀深深舒口气,知道中央打的决心没有改。说:“恐美病不能在中华民族身上流行。”
  “是呀,美帝军队在仁川登陆成功了,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简直是不可一世,决心占领朝鲜。这个时候我们和斯大林都看出完全靠朝鲜人民军作战已经抗不住了。我们不是两家商定如何支援朝鲜人民问题吗?”
  彭总插话说:“这是既定的呀。”
  “这时斯大林他担心出动他的军队支援朝鲜与美军对抗,将会把战火引向欧洲和世界各地,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他们不愿出兵,想让中国出兵。我也有几分不敢出兵。”
  “在欧洲打起世界大战,斯大林得挑大梁,在亚洲打起来亚洲人多,苏联出些枪炮就行噗,可是这种观念不对头呀。”
  “我说、在亚洲开打吧,打它个天翻地覆,我还是说,它不是世界大战,欧洲一枪不放那种紧张的冷战,终究会有人倒在冷战枪口之下。”
  “我也同样认为,在亚洲打不出个世界大战来,同时也不会减轻欧洲的重压。”
  “想让中国出兵,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刚刚解放,国力很弱。我们的部队装备很差,都是常规武器,没有空军掩护,面对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陆海空军,完全掌握制空权的美军,他们杀伤能力很大。要我们出兵也不是容易事呀。”
  “我们如果隐蔽得好,会减少杀伤,他们的海军除了在朝鲜实施两栖登陆,再有用舰载机支援地面,发挥不了大作用,可是空军对我运输线是会造成很大困难。”
  “这个出兵,经过反复协商,最后两党达成了协议,由我国出兵援朝,由苏联派出空军支持,掩护我军行动。我们打电报告诉斯大林。”
  “这是很明确的,我们才决定出兵援朝。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突然通知给我们,说他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妥当,还需要暂缓出动。”
  “就在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收兵,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暂缓的动机是什么呢?”
  “还会是什么呢?是恐美。斯大林没有准备好,并不是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斯大林对我们能不能打胜这场战争持有怀疑。他看到我们真的决定要出兵,而且美国准备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就犹豫了。”
  “欧洲又去个艾森豪威尔,他就认为只要亚洲一开打,欧洲就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认为我们的军队虽然在国内战争中胜利了,但装备那样差,到底能不能打败美军,没有底。”
  “底应该在我们。”
  “觉得他们出动空军掩护我军,一旦我们被打败了,就把他们给圈进去了,苏联就会有与美军直接对抗的危险,甚至会引起第三次大战。”
  “我们打败了,他们会流行恐美病,欧洲枪一开,也不是稳定战局,归终会有被冷战吓倒的。”
  “做个马列主义者,在非常时期要看胆识。”
  毛泽东和彭德怀笑了。
  彭德怀说:“主席,我们不是骑虎难下,而是骑上真老虎去打纸老虎。战略上我们要重视它,战术上我们要蔑视它。”
  毛泽东又像那次送他儿子当志愿军的劲头儿说:“拿酒来,拿酒来。”
  虽然,已经十二点了,这也算给彭老总安排一顿晚饭。
  在吃饭桌上,他们又在谈苏联态度的变化,开头他们感到突然,在道理上国与国之间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已经达成的协议,又临时改变?在朝鲜战争快推向釜山时,克里姆林宫灯火辉煌开庆功宴,转而当仁川登陆后,莫斯科斯大林给毛泽东接二连三挂电话。但到了这时候,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毛泽东只有一方面派出周恩来去莫斯科与斯大林进一步协商,另外火急地调彰大将军来北京商讨研究了。他们谈起志愿军,谈起毛岸英。
  在毛泽东送彭德怀的时候,彭德怀问:“主席,我们要等周总理回来再走下出国不出国吗?”
  毛泽东问道:“你看呢?咱们唠得很顺当吗?”
  “是呀,我们出国部队,已经叫出‘志愿军’了。”
  “我们政治局要讨论,也等,也不等,等是为了让他明白,中国是个有志气的国家,尽管这个国家眼下穷困,但是有志气,不会被别人给吓倒下。要干的事情,就一定要干下去。”
  “主席,希望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同志商量后,我想一定会毅然地作出历史性的决策。”
  “我看是这样办,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支援,我们仍按原定的计划出兵援朝。周恩来这阵已经到斯大林那了。”
  彭德怀离开毛泽东回到住处,忽然想起来毛岸英写在白纸包上刘思齐的电话来了。他赶忙又给毛主席挂电话:“主席你还没休息吗?岸英给你捎来的白纸包上有个电话告诉我。”
  毛泽东笑着说:“那是给思齐的,我刚挂过了。”
  “主席,你知道岸英给思齐捎来什么话呀?”
  “噢,一切平安吧!”
  他们在电话中又大笑起来。然后互道晚安休息了。

  ●周恩来与斯大林争论

  周恩来到莫斯科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除了松柏树发出墨绿色,其他种树的叶子纷纷扬扬飘落的季节,天气多变,气候不定,前两天还落场中雪,房顶瓦片上有雪,松柏树枝上托雪,没有车轧马踏的地方被尺把深的雪盖得很严实。他一到莫斯科就会见了莫洛托夫,受到礼节待遇。
  周恩来向莫洛托夫说:“请您说给斯大林同志,我是奉毛泽东同志命令来向斯大林同志请示工作,我希望不能拖延。”他说得很清楚,这番话是在下飞机之后就说了的。当时来机场迎接的还有维辛斯基。
  “为什么要这么急呢?”莫洛托夫问。
  “救兵如救火。”周恩来回答。
  在苏联领导陪同下,周恩来在机场检阅了仪仗队。在机场除了塔斯社记者,没有其他外国记者。在维辛斯基陪着周恩来去郊区别墅时,维辛斯基问道:“周恩来同志,您这次到莫斯科还需要向外界报导消息吗?”听他口气和没有外国记者在场,显然是不打算向外报导消息了。
  周恩来说:“我是代表国家来办事的,要按国家的惯例来报道消息。”
  “考虑目前的时局。”
  “朝鲜战争全世界尽人皆知了。美帝国主义盗用联合国名义侵略了朝鲜,我们要出兵是既定下的。”周恩来的回答是铿锵有力的,同时他也知道维辛斯基是来探听他的口风。
  “噢,我请示斯大林同志以后再定。”维辛斯基小心谨慎地说着。
  “我的国家会报导的,因为它的总理是正大光明地到苏联例行公事的。”周恩来口气强硬,事态非常明了的。
  维辛斯基把周恩来陪送到郊区别墅,立刻去见斯大林,莫洛托夫刚刚从克里姆林宫出来。斯大林在等着他汇报情况。
  维辛斯基看着斯大林正翻阅毛泽东决定出兵援朝的情况通报的电文:
  菲里波夫(斯大林代号)同志: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
  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
  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
  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
  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
  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
  逐美国及其他国家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
  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
  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
  用其空军轰炸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
  击沿地带。
  斯大林半晌没有吱声,他把毛泽东的来信又看了一遍,说来他内心是有几分惭愧的,在朝鲜人民军队在三八线与美国军队发生冲突,接着大举越过三八线的黄金时刻,平壤——莫斯科举杯庆祝,苏联的远东舰队该有多么活跃,南朝鲜有太平洋至日本、中国的海军良港,何必向毛泽东提出旅顺、大连港呢,这位狭隘爱国主义的毛泽东,是那么不通人情。可是好景不长,美国假借联合国名义出兵,把战局稳住在釜山环形圈之后,麦克阿瑟从仁川登陆之后,竟无视一切地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之后又大踏步向北推进。这时他要毛泽东考虑出兵问题,毛泽东是个有正义感的汉子,他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两个阵营的对垒,再加斯大林把自己的重病也透露给毛泽东了,在这种美帝国主义的兵临国界的逼迫下,为国际主义的献身精神,不顾国内战火尚未停息,经济建设一大堆破烂摊子,还是咬紧牙出兵了。同时给了他一封信,讲到了中国出兵后,在国际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中国国内遭受什么样的损失。当时斯大林一口应下由苏联出空军,掩护中国军队作战,保护中国内地及沿海免遭更大的美军轰炸和破坏。现在中国志愿军陈兵在鸭绿江边了,美国飞机轰炸了安东,隔江听见炮声了,他居然要中国暂缓出兵。有一点军事常识就知道,敌兵往前推进一个小时,等到对方把敌兵推回去时却要几天,阻击,推回去,要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
  斯大林看着维辛斯基说:“正像这信中说的第三个问题,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能否歼灭美国军队?如果抵挡不住,美国军队认为中国军队既然出现在朝鲜战场,他们就有借口推过鸭绿江,那时我们已经出了空军,这个仗算在谁的头上呢?他是不是提道中苏条约了?”他的头脑是十分清楚的。
  维李斯基说:“我看周恩来的气质和他说话的口气,毛泽东出兵是出定了,不会反悔的。他没有提条约。”他看着斯大林的颜色在说话。
  斯大林沉默片刻翻出几件密件, 他没有交给维辛斯基看, 他抖动着手,说:“毛泽东雄心不小,但他的军队是否能把美国军队阻止在朝鲜境内呢?美国把艾森豪威尔调回了欧洲,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晤杜鲁门,亲口许下,圣诞节后由远东抽调两个师加强欧洲北约,根据战争规律来看,欧洲是火药桶。当我们卷入朝鲜战争时,北约下手,我们就是两面受攻击了。我们还是说服周恩来转告毛泽东不要出兵为上策。我看叫他在别墅多住上几天,我再和他谈话。”
  “斯大林同志,周恩来一下飞机就向我表示,他和您的会谈不能拖,用中国话说‘救兵如救火’。”维辛斯基听斯大林一时没言语,他又说:“我看立刻见周恩来,听他此次来莫斯科的目的再深谈,您知道中国人往往不隐埋自己观点。”
  “晚些天吧,哪怕一星期。”
  “周恩来在这里,不能等于毛泽东没有行动。”
  斯大林站起身来,满脸不愉快地说:“那就依中国人的,就谈吧,毛泽东……”他还没有琢磨透这个东方人。
  维辛斯基立刻通知周恩来到克里姆林宫会晤,这时距离周恩来下飞机三个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