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之胤祹 1-15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龙夺嫡之胤祹 1-150-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胤祹走出花园时,潜意识的看了一眼那就要消失在宫墙边上的落日,眼中流露出一丝黯然,也许她……脚步只是一顿,看了一眼身侧的人,胤祹便甩开这些想法,坚定的往前走去,只是在门口的时候胤祹还是有些却步了。

    “爷回来,怎么不进去?啊,给四哥请安。”沁如一挑帘子,便看到门口的胤祹和后面的胤禛。

    胤祹捏捏袖子里的拳头,瞄到胤禛眼中的鼓励,抬脚便进了门。

    里面的太医和守在榻边的几个宫女都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这俩人。

    胤祹三步并作两步扑到榻边,看着盖着被子几乎看不到人形的苏麻,连日来都紧闭的眼睛,如今清楚的倒映着自己,眼睛瞬间便湿了。

    苏麻喇姑耳朵微微有些背,眼睛倒还好使,看着扑在边上的十二,颤巍巍的伸出手来,喃喃的道:“十二……阿哥……”

    胤祹忙伸手抓住那双干枯的满是青筋的手,一边点头,一边凑到她耳边:“阿扎姑,十二在,十二在,您想说什么?十二都听着呐!”

    “十二阿哥……十二阿哥都是做阿玛的人了,不要哭。苏麻已是年过九旬,和太皇太后也已经是……分别一十八年了。当年得蒙主子恩典,将年幼的十二阿哥托付与奴婢。如今苏麻要去见主子了,如今看着阿哥婚后生子,平平安安,总算没有辜负主子的厚爱。临了也没什么嘱咐的话,朝堂上奴婢懂的不多,只一句:万言不如一默,多做事,少说话。另外还有苏麻这一辈子在宫里头看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了。那人心啊都是肉长的,阿哥日后做事万不可只凭一时冲动,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万万不要伤了万岁爷和你额娘的心。剩下的苏麻也不啰嗦了,十二阿哥是个早慧的,除了这两幢事,其他的苏麻都放心。”

    胤祹听着苏麻喇姑的话,心里一阵子的难过,还有对她洞彻人心的一丝心惊,只是这丝不安瞬间便被心酸淹没,这个老人为自己遮风挡雨了十几年,如今这光景了还想着自己,胤祹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不停的点着头。

    “好了,这样子让别人看着可是要笑话的,去把四阿哥喊进来,奴婢有话对他说。”

    胤祹看着比方才还精神了些,眼神也越发清澈的苏麻,约莫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心里越发的难受,握了握她那皮包骨头的手,才起身走了出去。

    “四哥,阿扎姑喊你进去。”胤祹看着胤禛和沁如关切的眼神,低低的道。

    过了一会儿,胤禛冷着脸的走了出来,只是熟悉他表情的胤祹还是能从他眼神中看出他那隐藏的很好的一丝感激。

    接着富察氏沁如进去了。

    人多眼杂,胤祹心里虽说是有些疑惑,却是不好问多么,何况他现在也没有追根究底的心情,只拿眼盯着那帘子后紧闭的门。

    接着就听到里面传来富察氏的哭声和喊叫,胤禛担忧的目光便落到十二脸上,看着他那眼眶里溢满的泪,却倔强的不愿流下来,胤禛心里一软,上前拍拍他肩膀,推着他进了里间。

    胤禛听着里面传来十二压抑的哭声和沁如的哀泣,知道这不是自己别扭的时间,返身吩咐去各宫和各个阿哥府上报信,自己则是去了皇太后那里。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年过九旬的苏麻终是没能熬过这个坎,宫里上下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是一片哀声,皇太后当时得了信儿,直接就厥了过去,再醒来的时候便病倒了。

    胤祉迅速的以八百里加急给皇阿玛送信过去。自己则是忙着同内务府商议移宫、出殡事宜。胤祺、胤礻我则是怕太后触景生情,侍奉着皇太后去了畅春园。

    九月初十康熙给胤祉发信儿,让苏麻停棺七日,等他回来在出殡。

    九月十五,康熙回京,至畅春园。当日除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礻我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

    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胤祹突然对着胤道说:“三哥,阿扎姑自幼将我养育,十二却是未能报答一二,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还望三哥成全。”

    胤禛和还未离开的胤禩都震惊、担忧的看着十二,却是被她眼中的认真惊到。

    一个皇子要为一个奴婢守灵,这却是大大的抬高了这奴婢的身份,换言之是贬低了自己的身份。

    胤祉看着直直望着他的十二,心里也是犯嘀咕,只是他却是不敢应承,只道:“十二弟孝心可嘉,只是三哥也不敢乱了礼法,这就给皇阿玛发折子去。”

    胤禩看着急步离开的胤祉,眼里闪过莫名的光芒,只是转眼看着木木的十二,上前道:“十二弟,人死不能复生,还望十二弟节哀,想来苏麻妈妈是不希望看着你如此难过的。”

    胤祹对着胤禩拱拱手,却是不愿多说什么,道理谁都懂,可是真的落到自己身上怕是都难节哀的。

    胤禩看他这反映,知道这时候十二怕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看着没有要离开意思的胤禛,对他拱手道别,就转身离去。

    胤禛看着十二这样子也知道他说什么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转身出去吩咐贾六,“速速回府,将卢冰替换过来,他得了信怕是也无心理事,让他过来尽一份心也不枉苏麻妈妈对他的教导、照拂知情。还有你回去也要尽心,平日里你们爷提过的都上心些,若是出了一点差错,仔细自己的皮!”

    贾六听到最后四爷那冷飕飕的话,他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不敢多说,连忙领命出宫而去。

    当天康熙帝在回复的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

    就这样胤祹便移居殡宫,开始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而每次胤禛来的时候便先问询一下卢冰十二的饮食,得知他用了膳才放下心。

    二十二日,康熙回宫,看着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十二,暗自点头,语气难掩悲戚,勉励了他几句便宣旨要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

    胤祹这次心甘情愿的跪地谢恩,高呼万岁!却是不知这次的真情流露,那实实在在的磕头的声响让康熙对他高看许多。日后夺嫡中也因着康熙的这份信任,让他免了几次圈禁之苦,在康熙末年一直屹立不倒。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苏麻喇姑的灵柩移入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同孝庄的梓宫停在一处,分别十八载的主仆二人再次相逢。

    只是在宫里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发生着一件关系着几个阿哥性命荣辱的事情,在揭发前却是没有人想的到,这将葬送多少自由和性命……

正文 111、纷扰

    时间可以冲淡悲伤,胤祹守孝三七之后,回到宫里头剃了头、修了面,才跟着来接他的胤禛一起去康熙那里复旨后,又一起到慈宁宫给皇太后请了安。

    太后已是大好。拉着他的手说了些劝慰的话,只是胤祹还没怎么着,太后倒是红了眼圈。几人好说歹说才又有了笑模样儿。太后倒是真疼他,看着他瘦了一圈,便赏了一堆补身子的,才嘱咐他赶紧回府。

    胤祹从慈宁宫出来,行到宫门的时候,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那道高高的红墙。那里也是苏麻喇姑曾经教养年幼的自己的地方,他默默的想:阿扎姑放心,您最后的嘱咐十二会一直记在心里……

    胤祹又去额娘那里转了一圈,才坐上胤禛的马车直奔回府。老远就见贾六领着几个管事在门口候着。

    “奴才贾六恭迎主子回府!给四爷请安。”贾六得了信就进进出出几趟了。最后实在是坐不住就在府门外等了半天了。这回儿见了那四爷府的标记的马车,不等那人出来便急步上前请安。

    苏培盛打开车厢门,胤祹先钻了出来,摆手道:“都起来吧!”

    回身便同胤禛小声道:“四哥可是要进去坐坐?”

    “不了,书案上还有没看完的账目,你先回府吧,得了空再来看你。”胤禛看着梳洗一新,消了颓废却是添了沉稳的十二欣慰的道。

    “唔,那回见,十二就先走了。”胤祹也不是矫情的人,干脆的下了马车。

    胤祹也知道,接连这些日子,康熙因为苏麻喇姑的事儿,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加之罗马天主教廷对三十九年末东西方的“礼仪之争”、“祭祀先祖”的强势回访,更是让康熙的心情雪上加霜,朝堂上一片阴云密布。乌云罩顶的众官员包括老是蹦达的都察院里的那些个官吏这回儿也跟哑了一般,倒真是万马齐喑了。

    而胤禛身上挂着差事,看十二确实没什么事儿了,也不便多待,连马车都没出就打道回了户部。

    只是在拐弯的时候,胤禛从车窗里感觉着十二的那道略显瘦削的身影却依旧□,便放心的离去。

    “主子,福晋她们在二门那里候着呐。”贾六看着半个多月不见的主子,那不说话的时候和四贝勒爷越发相似的样子让他说话声音、语气都不自觉地恭谨了不少。

    胤祹收回看着空了的胡同的目光,回头瞄一眼正探头小心的看着自己的贾六,脚下一顿,便点头同意了。

    进了府门,穿过前院的大花园,胤祹感觉熟悉,却又陌生。

    虽是有专人打理枯萎的花叶,可是还是能觉出来,少了那种繁花似锦的满园生机,多了分沉淀积累的稀疏萧瑟。这一切都让胤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同在苏麻喇姑去世的那一刹那,胤祹就仿佛回到了前世母亲刚离世的时候,虽然没有那时候的那种痛彻心扉,但是那种持久的揪痛却催人心酸落泪。

    每每记起那时的情形,胤祹便会开解自己,苏麻喇姑一辈子都在宫里头,满心的都是皇家,没了自我,就如那金笼子里的鸟,待遇不可谓不高,却是不得自由。也许一碗孟婆汤会让她下辈子活的不是这么累……

    慢慢前行,当胤祹远望着那书房那院子的那两株没了绿叶却依旧相依的合欢树,不由的庆幸,那人和额娘都还在……

    “主子?”卢冰瞅着自家爷莫名的笑意和有些涣散的眼神心里一惊,连忙出声问道。

    胤祹抬手干咳一声,道:“嗯?”

    “是奴才逾越了,还”

    “好了,对了,春燕还是想留在宫里?”胤祹看着在府里养了几年又瘦了下来的卢冰问道。

    卢冰看着主子真的没事儿才放心,想了想道:“嗯,她想求主子恩典,只是看主子这阵子也没心情管这些,只托了奴才代为问询一声。说是她这个年纪出了宫也没什么好的盼头,还不如留在宫里头,日日给主子和苏麻姑姑诵经祈福,也不枉这些年的主子和苏麻姑姑的恩典。”

    “唔,她只想留在慈宁宫?只是那佛堂……那还不如去当个管事的姑姑?回头你去问问,爷也好去和内务府说声。”

    卢冰赶忙代春燕谢恩,贾六看着主子这反映,心下微定,便把府里头最近的大事小事捡着和主子汇报了。

    很快便到了二门,胤祹看着给自己请安的富察氏和李佳氏均是一身的素淡,心下暗暗满意。

    又看着立在边上包裹在月白夹衣的小宝珠,拿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自己,似模似样的蹲身喊“阿玛”的小模样儿,让胤祹心里一热,露出了回府后的第一个微笑。

    “里面已经备下了素斋,爷还没用午膳吧?”富察氏沁如也露出浅笑柔声问道。

    胤祹上前俯身抱起小宝珠,看了一眼目中渴望、懊恼交织的李佳氏,当先往富察氏的院子行去。

    沁如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绞着帕子的李佳氏,又记起苏麻临终的那些含混不清、至今都没想明白的话,突然便没了兴致,淡淡的道:“姐姐请吧。”便跟着胤祹的脚步走向自己的院子。

    李佳氏虽是不甘,却也没辙,只得恨恨的跟上。

    在那里用了素膳便回到自己主院歇下不提。

    十月初三皇太后寿诞来临,宫里上下一扫前段时间的阴云,已是一片欢声笑语。时间,并不会为谁而停驻……

    康熙为了让老太太高兴更是让宫里大办,各地送来的稀罕玩意儿和漱芳斋那边一连几日的大戏,总算让皇太后展颜,儿孙膝下环绕,尽享天伦。

    胤祹也抽空顺便和胤礽提了下安排个宫女的事,胤礽听是春燕便也没当回事儿,回头便知会了凌普。

    凌普自是要以太子马首是瞻的,略过各项核查,按照太子的意思直接将她安排在了毓庆宫。

    四十五年倒是颇为平静,只是让胤祹颇为别扭的是康熙把胤祉指派到礼部当了掌部的阿哥。倒不是说胤祹嫉妒什么,让他看不顺眼的是胤祉从小就爱摆着哥哥的架子,时不时的对他“提点”一番。

    这嗜好随着年纪见长越发的严重,于是胤祹只得少了去户部“串门”次数,但也到底没去辞了礼部的差事,只是每次看着他的踱着方步离去的背影腹诽几句,这人在翰林院里搅和最是适合啊。

    五月康熙下旨修建热河行宫,也就是后来的避暑山庄。虽然这次巡幸塞外没有跟着,可是这不妨碍他对那个地方的向往。

    这次随驾的比以往的人数都要多,因为颇受康熙宠爱的,即将下嫁博尔济吉特氏仓津的七公主和硕温恪公主随驾,这也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个,由帝王万圣至尊亲自陪送下嫁的公主。

    不说草原上的喜庆,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五皇二十子胤祎出生,京城皇宫里也是一片喜气。

正文 112、错!错!错!

    宫里的喜庆刚消停了一会,康熙从草原上回来后又是一番庆祝,这还没等消了尾巴,到了十一月初八,九阿哥胤禟府里就添了个小阿哥,由康熙赐名弘政。

    这皇家的子嗣尤为被康熙看重,何况这是胤禟府上一连出了五个格格后的头一个男胎?为此康熙、皇太后、宜妃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另外还有宫里头稍稍有点脸面的宫妃、管事都送上了贺礼,当然胤禟办的酒席和打赏更是可观,谁让他是阿哥里头的“财神”?

    这时候的八爷党和所谓的日后的四爷党还没什么冲突,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