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之胤祹 1-15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龙夺嫡之胤祹 1-150-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不成他得罪了胤禛?所以才……这样想的胤祹不由的又想起昨儿那人脸上的神色,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一行人走的不慢,加上胤祹心里有事儿,不知不觉的便到了胤礽居住的院子。

    “奴才就送到这里,十二阿哥请自便,若是有什么事儿招呼一声就是,奴才就侯在外头。”魏珠看着眉头紧锁、有些失神的十二阿哥心中有些纳罕,可嘴上依旧是恭谨的说道。

    胤祹回神,看一眼垂首而立的魏珠,暗叹自己怎么走神了,松开眉头,笑着让他退下,知道魏珠身影消失,胤祹才捏捏自己的眉心,把那个事先放到一边,想着待会儿见着胤礽该说些什么,怔愣了一阵子,叹口气转身进了院子。

    胤礽今儿倒是好心情,趁着天儿不错,坐在石榴树旁的亭子里泡茶。

    想着那人最近的种种谕旨和送进来的东西,嘴角儿都禁不住翘了起来,知道脚步声近了才听到,只是心中有些不虞,暗道哪个不守规矩的,不经通报就进门了?莫不是自己这个被废了的前太子已经连个奴才都能欺压到头上来了?

    眯眼看去,却是呆住,唇间不由的溢出一声:“小十二……”

    胤祹却是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个一脸淡笑,唇角微翘,整自饮自酌的二哥,心道:你倒是悠闲,枉费十二我还为你担心,却原来过的如此悠闲。

    “怎么?难不成嫌弃十二扰了二哥的清静?”那丝不虞却是也没逃过十二的眼睛,他不由的打趣儿道。

    这不见生分的话让胤礽心中一暖,心中的那一丝不悦也消散不见,打量了几眼,也不起身,只笑着道:“昨儿干什么去了?却是挂着俩熊猫眼来了?”

    胤祹一怔,摸摸自己的眼睛,想着以前曾经拿着这黑眼圈当笑话给他提过,他竟是还记得吗?

    “发什么呆?还不过来,难不成还要二哥去迎你?”

    “呃,不用”,胤祹回过味儿来,想着自己昨儿一晚上辗转难眠,同他说的那个意思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苦笑着上前坐下才道:“老爷子最近心情不好,十二可不想撞到枪口上。”

    “尝尝,二哥手艺可是见长?”胤礽递了一杯过去继续道:“喔?那你还敢进来看我?”

    胤祹脸上一僵,低头闻着茶香,小酌一口,满口清透醇香,仿佛昨儿的疲惫也一扫而空,转而笑道:“这是明前?这水?啧啧,二哥别说是去年的那几坛子梅枝头取的雪水啊~”

    胤礽听他避开,也不去理会他夸张的表情,自己也取了一杯,抿了一口,挥手退了众人。

    看着脸色渐渐回复平静的胤礽,胤祹心中喟叹,却还是问出口;“二哥可是心中恼了十二?”

    胤礽摇摇头,抬头看着十二,良久才道:“怎么会?如今你却是第一个来看我的,没有皇阿玛的谕旨却是来不得呐”,看着十二神色有几分焦急,继续道:“天家无亲情,二哥如今却是深有体会了,现下十二能来,二哥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二哥,十二”

    胤礽给他满上,又道:“你别急,若是真怪你了,还能留你喝茶?便是被废了这太子之位,二哥可是那委曲求全之人?”

    胤祹闻言,细细的看着眼前的胤礽,眼角的细纹多了几丝,耳后的白发也多了一些,可是身上的骄傲凌厉却是淡了几分,倒是多了几分清雅淡然和温润从容,还有眼神中怎么也掩盖不住的凄苦。

    胤祹心中一动,禁不住的问了句忌讳的话:“二哥可曾后悔过?”

    胤礽端着手里的茶杯,深深的闻了闻,轻轻掠了下浮沫,半响也没送到嘴边,抬头看看不远处的那株石榴树,叹口气喃喃的道:“后悔?呵呵,如果当年听了舅公的话,也许……”

    胤祹看着突然没落下去的胤礽,心道:这世界上有结果有后果,却是没有如果、也许,看着现在的胤礽,胤祹禁不住的想,若是没有自己当年的死缠烂打,那人会不会活的轻松些?

    顺着他的目光,看着那石榴树,胤祹哑然失笑,淡淡的笑道:“二哥后悔了。”

    “也许吧,只是若是能从头再来,也许还是会沦落到这一步,况且,谁又知道若非如此,如今二哥可还能安稳坐在这里喝茶?”

    说着胤礽的眼中闪过一丝痴恋一丝悲哀一丝迟疑最终却是都化作坚定,那是一种打破一切阻碍,也势在必得的坚定。

    胤祹呆住,他竟是看着的如此清楚了?却是放不下那人?何苦来哉?

    腾然,昨日那人的表情跳出脑海,胤祹垂首喝茶,心中却是默念:胤禛,他日你登基为帝,你我又会如何?

    亭中,两人痴坐许久,胤礽才开口问起外头的事儿,他虽是隐约知道些,但却是不知道细节。

    胤祹也收敛心思从头细细的说起来,只是说道春燕的死的时候,胤祹没有发现胤礽脸上的一抹深思。

    从咸安宫出来,胤祹又去他额娘那里请了安,留在那里用了午膳,便出了宫。

    “爷?回衙门?还是?”贾六隔着车门小心的问道。

    胤祹揉着手上的扳指,靠在身后的软褥上,想着方才额娘话里话外的意思,有些负气的道:“出城,爷要去泡泡。”

    贾六一呆,下意识的问道:“那四爷那边?”,问完贾六有些不知所措了。

    “哎呀,坏了,去户部!”刚说完,胤祹就拍了自己脑门一巴掌,道:“呃,等等,差人过去送信儿吧。”他这会儿有些不敢见胤禛,他怕自己会忍不住问出来。

    他也知道主子被娘娘念叨了几句有些烦了,忙不迭的应声,让随行的侍卫去户部报信儿,然后坐上车子,一行三人向着城外的温泉庄子驶去。

    胤祹出城散心去了,胤禛这边气氛却也是不同往常了。

    一大早,十二便使人过来传话儿,说是要去见二阿哥胤礽,可胤禛等到晌午都没见着人。

    苏培盛几次问询要不要用膳都被主子瞪回去,心中念叨:十二爷说不得已经同二阿哥用膳了,之前又不是没有过先例,主子这是生的哪门子气?

    说起来,胤禛倒不是生气,他只是有些不习惯,往日里都是胤祹陪着用膳,今儿突然就没人在一边唠叨了,他觉得有些别扭,少了什么的感觉。却是不知道某人心中烦闷之下连个信儿都忘记传了。

    苏培盛看着主子紧锁的眉头,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子?要不您先吃点?”

    胤禛还没说话,外头就传来声响,紧接着外头便响起了通报声。

正文 140、会是他吗?

    一百四十章会是他吗?

    等来报信儿的人退了出去,胤禛才松了脊骨靠坐进椅子里,盯着手上的扳指开始出神……

    十二是发现了什么……还是二阿哥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依稀记得昨儿回府的时候十二就有些心神不宁的,想到昨儿十二脸上的几分不自然,胤禛不由的心中一跳,暗道难不成乾清宫里十二他看出什么了……

    苏培盛悄声进来,看着主子面无表情半耷的眼帘静静坐在那里,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食盒,也不敢出声扰了主子的清静,正想悄声退出去,刚走了没几步便听到“摆开吧”这一句话让苏培盛如闻天籁的话。

    小心翼翼的摆好东西,苏培盛便提着空了的食盒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主子用膳的时候不喜欢身边有人的。

    屋子中静悄悄的,只有轻轻的咀嚼声和碗筷轻轻碰撞的声音,良久,一声悠长的轻叹回荡在有些空荡荡的屋子里,隐约带着点苦涩……

    贾六一路上心惊胆战的,主子自打昨儿就沉默了很多,比照着以往这一路上竟是一点声响都没有,让他这心里头是七上八下的,又想着主子打发了人去四爷那边报信后那阴沉的脸色,贾六觉得自己的心肝一阵阵儿的颤抖,不愧是能在“冷面四爷”面前儿也能谈笑自若的人,主子褪去平日里总挂在脸上温和的笑容,那神态却是像极了那位主儿。

    离着庄子也不算太远,等马车到地儿的时候天还亮敞着。等马车进了主子常住的那座院子停好,贾六才轻敲车门问道:“主子?到地儿了。”

    胤祹听到外头贾六带着些许小意儿的喊声,摸摸自己的鼻子,心道自己还是修行不到家啊,单单凭着自己的些许猜测便将情绪挂到了脸上,还被身边的人看了出来,比之那些个衙门里的老油子,看来要走的路还要长呐。

    胤祹掸了掸长袍的下摆,抬脚下了马车,庄子上的人本就不太多,负责打扫这所院子的更是只有三个人,而且也都习惯了十二的行事风格,从里头出来的妇人见着主子只呆了一下,恭敬的请了安便轻声退下。

    胤祹心中有事便也没去理会,随意的点点头就转身往后边的果林行去。

    已经是十月了,树上的果子早就采摘一空,只余下一些黄绿斑驳的叶子在风中摇曳舞动,时不时的有几片从枝桠上挣脱,打着转儿在空中起舞几圈,最终却是落回到地面……

    地上已是落了厚厚的一层,胤祹踩在上面感觉软软的,不觉便一步步的往里行去……

    树叶摩擦的沙沙的声音和着脚下软绵绵的感觉,让十二突然有种回到从前的感觉,还记得那年桃花盛开的时候,那人脸上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从漫天飞舞的桃林中慢步行出……

    渐行渐近,散落的浅粉色、白色的花瓣滑过那人的眼角眉梢落在肩头,柔和了那棱角分明的脸部线条……

    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让胤祹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桃花香,嘴角不自觉得翘起,一扫进庄子前的阴沉,让跟在他身边的贾六一直提着的心又放回到原处,暗自嘀咕:主子还是和气的好……

    一片依旧浓绿的叶子飘过,十二伸手抓住,条理分明的脉络镌刻在叶子背面,紧密相联,骨肉不分……

    胤祹轻轻的摸索着那根根凸起的叶脉,心中突然一阵的轻松,喜欢都喜欢了,爱也爱了,管他以后如何,自己便总站在他后面,在他一转身便能看到的地方就是了……

    捻着那片叶子,胤祹心情放松下来,脚步也随之轻快了起来,哼着小调儿一步步的往里行去,突然,一株桃树后边飞起了一抹深青色的袍子的一角让他停驻了脚步。

    这里的穿这种文士袍子的除了他和胤禛还真找不到别人了,那这个人是谁?

    贾六自然也是看到了那片衣角,向前跨了一步,眼角却是一直看着自己主子。

    胤祹轻笑了一声,冲他摆摆手就往前行去,心道这可不是什么前世的狗血电视剧,不会是什么刺客之流的,再说也没这么嚣张的刺客吧?

    其实胤祹猜测的倒也不是全对,反清复明的组织倒是真有,不过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是突如其来一下却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因此皇帝出行,随行的都是满人中的勇士。

    至于这树后的人倒不是什么刺客,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屡试不第的举人,前不久因病被无良的客栈老板赶出来,被出城的胤禛随手救了下来,便安置在这个庄子养病了。只是胤禛当日只是点点头,哪里会想起这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于是醒来后的黎洛想报恩见不到人,想离开,庄子上的人又不敢放行,就这样黎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算是被软禁在这里了。

    好在是好吃好住,也没人使唤为难他,病好了之后倒是比以前还胖了一圈。无所事事的这样住了月余,由于庄上的人嘴巴严实的很,他连这里是谁的地儿都没弄明白。

    不过到底不是没见过世面的,看着庄子上的下人的规矩大的吓人,猜测这或许是京城中那个官员或者是富商的园子,他倒是没敢往天潢贵胄身上猜测。

    这日午膳后他便像往常一样来到这里,靠在树下膝头摊着一卷书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打发时光。

    说来他所在的黎家在江宁一带也曾算是个书香世家,祖上倒是也出过几任知府,最高曾做过一任道台,后来却是没落了,接下来的几代人有出息的便是得了秀才的功名给知县老爷当个师爷。

    而到了黎洛他爹这辈弟兄几个却是连个秀才也未中,好在老爷子生了副做生意的玲珑心思,把个家族也撑了起来,日子过得倒也宽裕,生了几个儿子,却唯独黎洛这个长房嫡子还有心思读书,而且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

    黎洛十三岁便过了童子试,一路过三关,斩五将夺了案首,同年八月又过了乡试,提前赐了表字文彧,次年赶往京城参加会试的时候却因着水土不服生了场大病,误了考期。

    等了三年,却是因着母亲故去归乡守孝三年,又临会试的时候他却是没了去参加考试的心思了,领着一个书童离家游学去了,这一走又是三年,只是待到他回家的时候却是物是人非,一打听却是月余前正值壮年的老爹突然恶疾,不久便无药可医,与世长辞。

    紧接着家族的产业便分崩离析,被几个叔叔和几家店铺瓜分了,家里的细软也被几个姨娘一扫而空,连着宅子也有新的主人入住。

    黎洛不是不通世事的纨绔大少爷,他读的可不只是八股文,天文地理,兵书谋略他都有涉猎,何况他游学三年见过的事情多了,算得上是心机深沉的人,一想就明白了,不外是谋夺家产,利益均沾。就算他以前不过问家里的事情,也明白这同几个叔叔分不开,另外同这当地的官府也脱不了关系。

    好在手上还有不少的闲钱,好好置办了葬礼,遣散了几个老忠仆和书童,独自守孝三年,之后怕路途遥远,中途多变化便带着仅有的盘缠,抱着那个念头早早的启程,进京赶考。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盘缠被偷,心焦之下水土不服加上三年守孝不进荤腥,身子骨却是熬不住了,一下就病倒了,被赶出客栈,昏倒路边。

    也算他命好被胤禛随手捡了回来,一个月好吃好喝的将养,却是让他的身子补回来不少,也算是因祸得福,多找回好几年的阳寿。

    无聊的翻着手中的书卷,黎洛时不时的抬头看看慢慢西斜的太阳,心中一阵感慨,突然一阵脚踏落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