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我为杨家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生我为杨家将-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你是赞成皇上拿出更多的钱?”
  “恕臣女直言,当初提出发行‘国债’时,大宋正处于急需银两之际,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短时间内就积聚的银两来支撑,党项与大宋之间会是怎样的战况,也很难以猜测辽国会不会重新起兵。正是此举让外族人看到了我大宋军民的团结抗敌的信心,才能渡过难关啊!”
  大概是没有料到我会直说,皇后和太后对望了一眼。
  “静儿啊,这儿也没外人,我就对你实说了吧”皇后长长地叹了口气:“你以为皇上愿意失信于天下?当今皇上爱民如子,为了百姓,有什么不能付出的呢?关键是朝廷确无可付之银啊!”
  “今年不是丰收了?”
  “丰收是丰收了,可这开支用度也大。太祖仙逝时,我大宋刚从战乱分裂中走出来,留给皇上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这些年来,皇上减免赋税、补贴地方、救灾抚民,抵御外族,那一项不是巨额开支啊!国库一直入不敷出,拆了东墙补西墙,皇上这当家人也难做啊!这一下多出的40万两……”
  听完皇后的话,我也沉默了。宋太祖赵匡胤几十年的南征北战,消灭了后周藩镇势力,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宋太宗即位后,招降吴越,平定北汉,使五代十国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终于结束。但战乱后的大宋满目疮痍,休养生息的周期长,难度大,偏生宋朝还是一个几乎从建国起就被外族骚扰的朝代,军饷的开支也一直是朝廷沉重的负担!
  再加上每个朝代都有的产物:贪官!他们雁过拔毛的脾性,真正到皇上手中的又打折扣了。
  皇上也确有他的难处啊!
  那如果能减少国债的收和还的中间环节,也能省出不少费用啊!我计上心来。
  “太后,皇后,臣女有一法,不只可否行?”
  “静儿有何良策,且说与哀家听听?”太后的声音尽管不疾不徐,可还是没掩盖住急迫的心情,看来这个问题的确成了皇上的巨大困扰。
  “首先,这国债之举只用于国家危难之际,一旦够了就不再筹集!”
  “这个皇上已经下令停止了!”皇后回应。
  “第二、就是皇上可依先前之约如数还本付息,”没等太后的眉毛皱起来,我连忙接下去:“但换个方式履行。”
  “换什么方式?”太后不解地看着我。
  “朝廷把本息变为赋税,用赋税抵消债务,比如农业上,本来每户该上交朝廷10担米,可降为8担,剩余的两担作为朝廷归还给百姓的债务。百姓对那两担米有自主权,可按自己的需要或卖、或存、或换,直接还债于民,减少中间环节。这样,朝廷既不用拿出现银,又能保证基本的收入,更要紧的是,皇上更不会失信于民!”
  “好主意!郑侍郎这女儿果真了不得啊!”随着声音,从门外走进一个人,仔细一看,不就是那九五之尊!
  我慌忙跪下,高呼万岁,不知皇上这墙角听了多久了?
  “平身!”皇上站在我面前看了半晌,遗憾地摇摇头:“大宋多几个你这样的人陪在朕身边,朕也不会这么头痛了!”
  “是啊,皇上,这次我可真看到这孩子的经国之才了!和公主年龄一般大吧,小小年纪,就能为皇上解忧,倒是比那几个皇子公主更能宽我们长辈的心呢!”皇后温柔的眼神看了皇上一眼,让皇上一愣,接着笑了起来:“皇后多心了!”。
  这皇后,大概察言观色惯了,皇上的一句话也能让她琢磨半天,按古代的年龄标准,这老头都能做我爷爷辈了,难不成还有什么歪念!心里淡淡一笑,心眼儿多的也不嫌累!
  “皇上,哀家也以为这孩子提的意见可行,贴皇榜吧!”
  “好!”皇上龙心大悦,转身对皇后说:“皇后,静儿上次没有选的那块和田古玉尚在?”
  “回皇上,还在呢!”
  “静儿,你此次为朕分了忧,这古玉就赏你了!”
  “臣女谢皇上隆恩!”我高兴地接过古玉,上次就看中的没能要,这次终究是得到了!
  “静儿,你父亲也快回来了,这次你父女都为我大宋出谋出力,待你父亲归来后,朕要为你们庆功!”
  “皇上,为朝廷出力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职责!不过静儿以为……”
  “你有何看法?”皇上有些不解:“自杨家援军到后,党项根本没有再出击,还有何忧虑?”
  “皇上,静儿斗胆揣测!党项占有地利之机,我军没有天时之利,党项为何不击?原因无他,只待天寒地冻时,我南方之军战斗力减弱才能一击即中!”
  皇上一脸震惊,呆呆地看着我:“那么你的意思是恶战还在后面?”
  “是的,皇上,臣女以为敌军采取了‘避其锋芒而伺机!’的战术,不可大意啊!”
  “皇上,静儿说得有几分道理!”太后起身走到我跟前:“丫头,那你说该怎么办?”
  “臣女主和!”
  “和?怎么个和法?”
  “我大宋当即的国力和军力已经不适合再有大规模的战争了,我们和党项的争斗只会让辽国得利,如果此次战败,依辽国之意,定会乘机作乱,那么杨家多年的战果将被夷平!党项崛起不久,国力并不强大,相信他们也不会置自己实力于不顾,硬与我大宋为敌。臣女以为,皇上可以派出使者表达我大宋的诚意,以息边疆之争,保我大宋长治久安的大局!”
  “应该是个办法,但如果党项那边不从,或条件过高……”
  “皇上,不试过怎么知道呢?”
  “这事关系到我大宋的国策,朕要与群臣商议再作定夺!”
  之后,皇上果真以变通的方式还本付息,由各级府衙直接操办,债是还了,但当年国库的收入数量锐减,看着兜里的钱减少,皇上难免心疼!终究还是应了那句话,“借钱容易还钱难”!
  “国债”之举最终还是因为触动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最大地主—皇上的利益,未再实施,史官也因觉着损伤了皇帝的尊严而忽略了这笔历史,但一时间大宋上下全民经商,经商热潮在民间悄然兴起,为中期的大宋成为商业之国打下了基础。

  喜宴

  外忧的存在丝毫没有减弱皇上做媒的热情,这不,赐婚的圣旨浩浩荡荡地送到了杨家,皇上钦定中秋之日为柴郡主与杨延昭的大婚之日。
  “静儿,中秋之日就由你代我和你爹到杨家送贺礼吧!你爹现在的状况,娘实在没有心情……;你和杨家嫂子们也熟络,想来杨夫人不会怪罪的!”
  “娘,有杨家五郎和爹在一起,你也不用太担心爹的安危,毕竟,他是杨家武□最好的!”我心疼地看着娘日渐消瘦的脸庞。
  “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你爹一出征娘就担心,所以静儿,娘打心眼儿里不愿你嫁一个武将,终究还是操心的命啊!”娘拍了拍我的手,怜爱的眼睛里有些无奈:“你也大了,有些话当娘的也该和你说说了!在杨家的日子娘虽不出门,可心里是明白的,杨家五郎对你有情意,杨夫人也中意你,按说杨家和我们也是门当户对,杨家五郎少年将军,为人正值,是个可托付之人,可嫁到杨家,就会象娘一样,也是担不完的心啊!”
  “娘,女儿还没想过嫁人!”我脸一红。
  “早晚也是要到别人家的!再优秀的人在当娘的眼里也是有不足的,所以娘也想通了,不论你嫁什么人都是你的命,自己看着办吧!”
  开通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居然能婚姻自主,我多么幸运啊!
  中秋到了,整个天波府都布满了红色,大红色的灯笼挂满了整个屋檐,大红色的囍字贴在正门,大红色的绸缎点缀着整个家具、摆什,一派喜气。
  不同的是一排整齐的兵将、无数衣着华丽的宫女左右排成两排,撑着华盖从大门排列到了巷口,好大的排场!
  贺喜的人如潮水般涌进天波府,大小官员们携妻带女的前来。此时的杨家赫赫战□,一门将军,又成皇亲国戚,怎能不来争先巴结!
  轿子停在巷口,三郎和三嫂站在巷口迎接,三嫂负责女眷的安排,见我到来,亲热地上前拉住我的手:“静儿,好久不见,今日的打扮倒是更漂亮了,快进去吧,二嫂、四嫂都在里面招呼,看见你肯定高兴!”
  “嗖嗖”的,旁边几道眼光射来,几分妒忌,几分不屑,如果眼光能穿墙,估计我脸上早就“小孔不成像”了!
  “三嫂,”我微微一笑,命翠儿奉上贺礼:“娘在家为爹祈福,让我转达两老的贺喜之意!”
  “郑夫人太客气了!”接过礼物,三嫂小声在我耳边道:“静儿,你看今天人这么多,丫头不够,你也不是外人,这林夫人、黄夫人一行就由你帮我带到偏厅如何?”说罢也不待我应声,转头就对那两位携着小姐的夫人招呼:“二位夫人,请随郑家小姐一路到偏厅休息!”
  三嫂这招摆明了把我当自己人,看着这几个激光源头,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这下后背该烧焦了!
  入了院子,两位夫人开始谈话起来,音量不高不低,正好传进我的耳朵。
  “平平之姿而已,不知杨家看上她哪点!”
  “人家的爹可是正三品,听说连皇上都夸奖的人!”
  “哼!三品!我们家老爷也是三品!听说前些日子还大摇大摆地住进杨家,未出阁的小姐,谁知道存了什么心思!”
  “你们……”翠儿一脸涨得通红,握着扇子的手捏得紧紧的,眼瞅着那扇子就想招呼到那两个女人身上!这孩子,平日里见着生人就羞涩,可见着我受委屈,这浑身就不知哪儿来的勇气。
  看着这如姐妹一样的女孩,一股暖意流进我的心里:“翠儿,别人说什么你去计较,那倒是称了人家的心,你就当乌鸦乱叫一般,绕是这畜生浑身乌黑,那唾沫总是伤不了人的!两位夫人,偏厅在前,我就失陪了!”
  说罢,不顾那几个女人恼羞成怒的表情,带着翠儿径直绕过了走廊,来到后院。
  后院和以前一样,绿影摇曳的小竹林下依旧摆放着木凳竹椅,竹林下被五郎铲得干干净净青苔又在边角处长起来了,那是我差点摔倒后五郎亲自抡起铁铲弄的,那几分憨直的笑容在汗水中……
  我在想什么!真是睹物就会思人吗?我在思念这不该想起的人吗?心里突地打了个颤,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即是不睹物也会思人!
  这时竹林里突然闪过一丝衣角,脑袋里的弦一下紧绷了起来,不祥的预感钻进脑海里,我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谁!谁在那里!”
  猛地,身后传来翠儿呜呜的呜咽音,象被人蒙上了嘴,来不及转身,口鼻也被人用手绢蒙住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快,快!弄进屋子去!”
  意识开始模糊,一个男人的手把我拖进屋内,就在倒下前,隐约听见一个声音说着“皇上……”;这声音好像在哪儿听过……?黑暗彻底将我包围!
  待清醒过来时,天色已经暗下去了,屋子里除了昏迷的翠儿再没有旁人,借着中秋的那轮圆月,我发现自己正倒在以前住的那间屋子里,隐隐约约地听得见前厅里传来贺喜的声音。
  这间屋子在整个杨家后院的最深处,当初杨夫人是想着娘喜静,特意安排的地方,平常都少有人经过,今天那么忙,更不会有人来了,呼救也不会有人听见!
  手上传来一阵酸麻,正想活动一下,却发现手和脚都被捆得无法动弹,冷静、冷静!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绑我们虽不知是谁,但肯定是敌人,也许一场大阴谋正要爆发,我必须马上脱身
  环顾四周,寻找着能割断绳子的利器。!
  视线落在了书桌的抽屉里,我记得那里曾经是娘放敬神用的香蜡烛火的地方,上帝保佑里面还有打火石!
  匍匐着爬了过去,拉开抽屉,我的手摸到了一小块不曾带走的打火石,还有一小截蜡烛!我心里涌起一阵狂喜,几乎拿捏不住这救命的工具!
  起身站在抽屉边,倒背着手,好容易擦燃火石,点燃了放在地上的蜡烛,我把绑着双手的绳子放在了火苗上,火苗烧得绳子兹兹的响,偶尔烧灼在手上,钻心的疼痛传来,猛地,我发现小臂上也传来疼痛,天哪,袖子快着火了!难道我今天要自焚在这儿!
  就在绝望的时候,粗绳兹的一声断了,获得自由的双手连忙扑灭了袖子上的火焰,袖子已经烧了一小部分,火苗正在加大地往上窜了,哪怕再迟一秒……
  不敢再想下去,顾不得小臂和手背的好几处水泡,忍着靠进火苗的疼痛,我连忙把蜡烛拿过烧断了脚上的绳子。
  “翠儿!翠儿!”我扑过去摇了摇她的身子,发现她虽没反应,但呼吸匀称,应该是中□昏过去了。放下心来,我把她塞进床下藏好,跑走出房间。
  平日里不怎么远的路,怎么今天跑起来不见尽头,我气喘吁吁地四处张望,一个人影也不见!应该都去看热闹去了吧,我往大厅奔去。
  突然一只手从黑暗里伸出来拉我,正拉在我烧伤的水泡上,疼得我“啊!”的一声大叫起来!

  喜宴(二)

  “怎么了?”黑暗中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千年冰脸此时布满了震惊和心疼,声音严厉起来:“你的手受伤了?烧伤的?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怎么回事?耶律将军?”欲抽回自己的手,怎奈一动又是一阵钻心的疼痛让我脸瞬间变形!
  “别乱动!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我该知道!”耶律才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瓶子,倒了点药,轻轻涂在我的手上,清清凉凉的,先前的炙热的感觉开始褪去:“这是我们大辽治伤的药,刀伤、烧伤都有效!究竟怎么回事?”
  他声音里的疑惑,不像是装的,作了简单的判断后,我决定相信他,把之前的遭遇简单陈述了一遍。
  “你确定听见有人说‘皇上’?”
  “是的!”
  “那他们的目标就是你们大宋的皇上!今晚,太宗皇帝要亲自来杨家贺喜!”
  我惊得无以复加:“怎么之前没有听说?”
  “以柴家对他们赵家的恩德,你们的皇上不趁机表现皇恩浩荡我倒还奇怪了!哼!不过为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