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奶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敌奶爸-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东达不可能没这些自知之明。
别说全国,就是南港地区,藏龙卧虎的就不少。远的不说,眼前的魏镇华和余一刀,就不是他可以以居高临下的目光去对待的人物。混到了一种程度,用那一句被李麦说烂的话来说,就是,更多时候,钱只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意义已经到了顶点,就不会有更多的衍生意义。
还能说什么呢?人家聘礼什么的都抬家门口来了,偌大的面子,王东达可以拒了,但拒了之后的后果,他虽然觉得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何必为这样的“小事”得罪人呢?
苦笑地摇了摇头,王东达心里想着,就陪你们疯狂一次吧,想着,他说道,“好吧,李先生,我没有理由破坏这桩喜事。”
说到喜事二字时,他都有点忍不住要笑出来,但是看到李麦三人严肃认真的表情,他最终没有笑出来。
看样子,人家是真的当成一件大事,而且是很大的事情来办,如果他觉得搞笑,那么恐怕……
琳达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了,看向小花,此时她才意识到,小花要离开自己了!
“小花。”琳达看着小花,声音有些哭腔。
小花走过来,跳到她怀里,噌了她几下。琳达感觉到了,小花是在跟她告别。相处了两年多,琳达和小花的心有灵犀是有的,彼此都能体会到对方的情感。
“小花……”琳达又喊了一声,哭腔更加明显了。
此时,就该是萱萱上场了,萱萱就坐在边上,她轻轻拍着琳达的肩膀,笑着说,“琳达,你这是干什么呢,小花只是嫁到麦哥家里去而已,就几百米的距离。以后想它了,可以过去探望探望嘛。再说了,大猫很熟悉这片区域的,它也可以带着小花会娘家窜门的嘛。”
李麦和魏镇华、余一刀相视一笑。
   

第827章 有钱猫终成家属
大猫携家眷小花,迈着优雅的猫步,慢慢走近八十一号院,此举,视为小花正式嫁入豪门,大猫历经两个多月的虎猫之恋,终于顺利迎娶了方圆十里最漂亮身材最好的波斯猫小花。
分列两侧的李麦以及一干李家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纷纷鼓掌祝贺。
王东达和琳达站在一起,一边鼓掌一边心里不知道应该作何感想,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恐怕多少有一些哭笑不得在里面。
浩浩和多多站在一起,一边高兴地鼓掌,一边喊道,“大猫,小花,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多多小眉头一皱,纠正说道,“应该是生虎猫才对,大猫是老虎小花是猫咪。”
一言出,众人笑。
双方家长热情握手,李麦握着王东达的手,拍了他手背两下,跟领导接见下属似的,动情地说,“王董事长,今天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感谢你和琳达小姐的成全。了了我们家一桩很重要的心事。”
王东达饶是依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也不得不谦虚地笑着说,“李先生,言重言重,实则王某人的抬手之劳。再者,小花得此归宿,亦是我们王家的福分。以后,你我两家,便是亲家。”
“那是自然。”李麦微笑说道,“以后两家多走动多联系,共建美好和谐生活。以后啊,还请王董事长在生意场上,看在亲家的份上,多多帮忙,拉拉袖子。”
“王某人自然是没有二话,只要鄙人能帮上忙的,李先生您尽管言语。”
张晓雨抱着萌萌站在那里,看着李麦在这跟人装逼,也是有些看不下去。自然有陈妈招呼着完成了登堂入室之礼仪,一众人被从南开公司调过来的行政妹纸的引领下,前往后花园的婚礼现场就坐。农村人办婚礼,却是少不得大吃大喝。
只是李麦也没有搞得很夸张,十来桌,都是亲朋好友,关系比较近的一些客人。当然也没有严格地按照人的标准来弄,再怎么说,大猫和小花都远做不到给宾客敬酒。
大人们招朋呼友热热闹闹的宴席开始了。
王东达和琳达见识到人李家超级无敌的后院,直接就开了眼界。之前琳达看房子的时候,就听港湾新城的销售提到过,十三区,也就是别墅区里,唯一拥有超大后花园的单位已经被买了。实际上不仅仅是后花园那么简单,此时琳达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可以进行足球比赛的小足球场。
当时琳达就了解到,并且还告诉了王东达。这处单位,不是说有钱了就能买下来的,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至于是什么条件,两人都不得而知。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受到这个李家的霸气,也就难怪连魏镇华都对李麦这般的客气,甚至有点把自己当属来看待的意思。
对于南港来说,王东达自觉自己毕竟是新人,即便算是强龙,也压不了人家地头蛇。因此,他和李麦之间的交流,就有意无意地多了起来。但是很奇怪,每当聊到生意上面的事情,李麦总会把卫婧推出去。
“这位是我们南开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呵呵,洋气点就是首席执行官,卫婧小姐。王董事长如果有兴趣,可以和她聊聊,她比我熟悉情况。”李麦说着,就指了指那边,说道,“看见个朋友,我过去一下。”
卫婧此时适时地伸出手来,和王东达握了握,便开始聊起来。
李麦朝那边走过去,却不是别人,正是李泽文。他正蹲在那里和浩浩几个孩子一块儿跟大猫夫妇聊天呢。
“李董。”李麦打了个招呼。
李泽文摸了摸大猫和小花的脑袋,站起来,“李总,恭喜啊。”
“哈哈,同喜同喜。”李麦大笑。
“我何喜之有?”李泽文和李麦一同朝相对安静些的池塘方向走去,他知道李麦是有事情找他聊了。
“要当爹了,可不是喜事。”李麦笑道,“卫婧可没有隐瞒,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这么说,我还得准备一笔礼金,给南开公司的员工们。”李泽文笑道。
“看来是得出点血。”李麦说着,看离孩子们距离足够远了,这才拿出烟来,递给李泽文一根,自己点了一根,这才说道,“到时候我会让张中华暂时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卫婧可以安心在家里养胎坐月子,你大可不必担心。”
“我一点儿都不担心,你肯定会安排好,我看你不像压榨员工残余价值的资本家。”李泽文笑道。
“哈哈。”李麦又是大笑两声。
李泽文看了眼前来参加婚礼非富则贵的宾客们一眼,说道,“李总,在我的印象里,你是个很低调的人,怎么这一回……”
李麦微微一笑,“有句话说得好,高调做人,低调做事。不过也要分情况。大猫的事情,你听说过吗?”
李泽文点点头,“卫婧前段时间经常找夫人聊天,大猫的事情卫婧很了解,她跟我讲过。”
顿了顿,李泽文感慨说,“大猫来到你们家,天注定。就比如大猫和小花相遇,冥冥之中有缘分在起着作用。”
“说的没错。”李麦点头,“你我在山里村这件事情上面,也是缘分所致。”
李泽文微微笑道,“李总对山里村有什么想法?”
“的确有些想法。”李麦沉吟着说,“这段时间一有空我都会思考山里村的事情。可能主要最终不是山里村,是由山里村引发出的自己的一些思考,回过头来和山里村,或者说山里村这样的地方有关。”
顿了顿,他说,“你还记得山里村的老村长说过,他的父亲是原国民政府的高官。想想,当年能在国民政府里任高职的人,哪个不是国家的精英。抛开政见,平心而论,当时国民政府里是有一大批精英的。”
“是的,我非常认同。”李泽文说道。
“如此,老村长的父亲,怎么会不知道再往南走几十公里就是南港城区?”李麦沉声说道,“老村长说,是为了避开俗世。我看,这个理由很牵强。”
“怎么说?”李泽文嗅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五六十年代开始,国家对当时从反对派政权上下来的精英,是相对宽容的,很多人都可以某个一官半职,再不济,也不至于没饭吃。老村长的父亲完全可以到南港城区安家。不管怎么说,城区里面,终究是比山里要方便许多。”李麦说道,“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嗯?”李泽文眉头跳了跳。
李麦沉声说道,“也许山里村,或者说山里村所在的区域,蕴藏着不为人所知的珍宝。也许不是珍宝,但肯定是很重要的东西。老村长的父亲肯定是发现了,但是临终的时候可能出于各种巧合,没能来得及告诉老村长。”
李泽文被李麦的想象力惊呆了,但是回过神来之后,他细细想了一遍,觉得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你调查一下,就从老村长的父亲留在山里村的那个时候开始。我感觉一定有重大发现。”李麦沉声说。
李泽文没有多做考虑,反正近期他是要经常跑山里村,变耸了耸肩,说,“没问题,我调查一下,没准能挖出个大金矿来。”
“大金矿估计就没可能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恐怕是有的。”
李麦和李泽文相似一笑。
李泽文怎么也想不到,这一调查,还真的找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和事情来。
   

第828章 山里谜团
李麦没有说得更加的具体,因为有些东西他并不能百分百地肯定,而他所说的自己的感觉,实际上是他敢肯定,山里村一定藏有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至于他是从哪里知道的,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本来,李泽文就负责着山里村的改造计划。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大工程,更多的工作都是在正美集团的框架内完成的,山里村充当的,只是一个产品出产地。把野生红橙以昂贵的价格营销出去,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的是营销计划,产品是不用做什么改造。
但是李泽文还是三天两头地往山里村跑,他物色了一处地方,打算在那里建一小庄院,过个两三个月让卫婧到这世外桃源之处养胎,以后也可以用作修生养息之用。
按照李麦所说的,无疑调查的关键点在白须白发仙风道骨的老村长身上。
李泽文没有贸然地找到老村长面对面地聊,而是找到了番江县府的朋友,找到了山里村的相关官方资料,人口状况等等。从公安局里看到的登记在册的人口档案,以及管区所了解到的老村长的情况不多。
老村长名唤韦焕成,名气非常的大气,也是那个年代带着浓浓知识分子气息的名字。至于他的父亲叫什么,年代久远,后来文革期间资料又有部分的遗失,已经找不到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韦焕成的父亲是在文革期间去世的,虽然没有相关的资料证明,不过按照李泽文的猜测,一定跟文革有关。
韦焕成没有兄弟姐妹,母亲早在建国几年后就因病去世了,剩下他们父子俩。
根据种种情况,随着调查的深入,李泽文发现,不管山里村有没有藏有李麦所说的“有趣的东西”,起码老村长韦焕成韦老先生本身就是一个谜。
李泽文从一开始的抱着顺道调查一下的心态转换成有兴趣,本身每个人都有窥私欲,尤其是对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谜团拥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
原本就更多时候无所事事除了吃喝玩乐做做慈善就没有其他事情做的李泽文,于是便找着了一件可以全神贯注来做的事情。
当然,他起码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卫婧需要脱产回家养胎之前,他有的是时间。
李泽文就更多的往山里村跑了,李麦把熟悉当地情况的顾同刚分到他这里,协助他的工作。
这天,李泽文接到顾同刚电话,就驱车飞速赶到了番江县城,直接到了枪团建设集团的办事处那里。番江县算半个渔业强县,虽然达不到安海那种水平,但绝对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所以正美集团在这里,是有海产品加工厂的。但是李泽文还是觉得,用枪团建设集团的人较好。
一进门,顾同刚就颇有些激动地拿着一叠资料迎上来,一边请李泽文进会客室一边低声说,“李董,你猜得没错,当初韦老先生的父亲决定留在山里村定居,原因不是避世那么简单。”
办事处其实很小,几个房间,没几个人,但是胜在安静。
进了会客室,顾同刚泡茶倒水,李泽文坐下就认真看起资料来。
花了有十来分钟的时间,李泽文把资料从头到尾看完,拍了拍资料,问顾同刚,“这些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说来也巧。”顾同刚说道,“我不是有个同学是山里村的吗,他现在在县档案馆谋了一份差事。可能是因为老家的原因,关于山里村的历史资料,他都特别关注。他想着给村里整理出一份相对完整的年鉴来。呵呵,他也是有这点癖好的。”
顿了顿,他说,“昨天,我按照你的指示,找到他了解情况。他就给了我这份东西。从资料上看,当年山里村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韦老先生的父亲出现在村里。在那之前,山里村几乎就是一个原始村庄。几十年的战火都没有燃及那里,说是国家动荡中的孤岛毫不为过。”
“大概是在1972年,具体时间暂时还无法考究,根据我同学的回忆整理出的这份资料显示,韦老先生的父亲应该是在1972年左右去世的。他的去世,我同学听一些老人说,不是病逝那么简单。至于真正的原因,我同学也曾经试图考究,但是情况很奇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大多不愿意提及,韦老先生也经常告诫我同学,不要去深挖当年的事情,毕竟逝者已逝,让逝者安息。”
想了想,顾同刚说道,“村里曾经流传着几种说法,有的说韦老先生,也就是给山里村带了很大变化的那位奇人,是丧身于虎口。山里村往东二十多公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几十年前山里村附近猛兽出没是极有可能的。另一种说法是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因病而亡。而对于您猜测的可能是在骚乱中受到了批斗而身故,并没有任何的提及。也暂时没有资料显示当时山里村受到了文革的冲击。”
说完,顾同刚端起茶杯喝了点润润嗓子。
李泽文把手上的资料放在茶几上,问道,“这里面记录的内容,有多少是经得住考究的?”
顾同刚沉吟了一下,说,“应该不多,大部分都是我同学走访村民,以及通过其他相关文献推测出来的。其实在没有沿袭文献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做到绝对严谨。况且,那个时代过来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少,也就越来越难还原历史。”
略微思索了一下,李泽文说道,“你同学说的,和他记录下来的,所有的谜团和变化,都是从韦老先生一家出现在山里村之后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