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凯旋纪-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王殿下太过心慈了,这等目无约束之徒留在军中只会增添麻烦呀!”韦昌辉看一眼洪秀全又看一眼杨秀清。

  “我看这样吧。”杨秀清说“我正好需要亲兵,这个人虽然不识军纪,但是身材高大,乱军之中能为主帅遮风挡雨,或者拿帅旗也是不错的。就让他做我的一个亲兵,怎么样?”说着他看向一旁沉默不言的翼王石达开。

  “如此甚好,不必为此小事发怒。”石达开点头同意。

  洪秀全见他们两人如此说,自己也不好再大发雷霆,木然说道:“那好,你听着,现在你做东王殿下的亲兵,要是有错东王必会严惩!将今日的不敬一齐算上!你自家好生收敛!”说完他一百八十度的转身,杨秀清跟在后面,眼神随意地瞟了杨越一眼,也转身走了。

  “草民谢王上隆恩!”杨越跪在地上,望着众人离去的脚步。他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打湿,但是他不后悔,因为他坚信,什么都是争来的,不在乎用什么手段。这生杀予夺被别人操控的感觉。。。他不想再有了。

  。。。

  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为基础形成,是洪秀全花费近十年所创,是信奉上帝的教会,但是他却和外国的上帝不同。在杨越树林中读的“奉天讨胡布四方檄”中写到,天下,是上帝的天下;子民,是上帝的子民;衣食是上帝所予衣食;咸丰之流,是妖是魔,并非天命之子。

  中国皇帝称天子,主张君权神授,这个神,就是天,始于周,强于汉。西周始有天子称谓,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奠定了君权天授的理论基础。太平天国在此,实际上就是否定君权天授之说,代之的是君权上帝授予。

  究其根本,只是同样的性质,同样的君主集权封建社会。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并且只允许信奉上帝。后世李大钊曾说过:“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上帝。不建立民权。而建立天国。”

  但是,太平天国必须要进行这种信仰,因为这是他们整个创教立国的理论基石。上帝创世说、上帝万能说。太平军可以凭借上帝的力量推翻皇帝说,目的在于洗清人们脑中高高在上的忠君思想,表明推翻当今皇帝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广大在压迫下苦苦挣扎的穷苦老百姓历经苦难,对皇帝与朝廷失望。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上帝、在太平军身上,从而加入反抗的铁流。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洞庭湖的穷苦百姓用了仅仅一天的时间,就将常大淳苦心经营三个月的政绩消灭得干干净净!

  消除前方障碍的太平军迅速掠过林子口,占据被望风而逃的清兵所抛弃的土星港,随即沿着烟波浩瀚的洞庭湖,向北急进,逼近岳州。

  而此时的岳州早已是空城一座。在太平军到来之前。岳州知府廉昌、巴陵知县胡方谷、参将安克东阿、湖北提督博勒恭武就已不约而同四散逃命。但是他们并没有逃过一劫,除了安克东阿其余的被问罪的咸丰皇帝全部削掉了脑袋。

  而参将安克东阿明显比他人技多一筹,在弟弟广东副将巴图,亲戚安徽巡抚蒋文庆的协助下,竟然谎报战死,被咸丰追认为烈士,封荣誉称号并给予抚恤。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东窗事发后。咸丰暴怒,逮捕安克东阿,砍掉了他的脑袋,装进棺材。

  然而,咸丰的怒火并不能改变太平军的脚步。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空气中还残留着雨后泥土的香味,是极其少有的好天气。而就是今天,太平军进入岳州城,数不尽的老百姓拥挤在接头欢呼着,人们无不弹冠相庆。

  岳州,因岳阳楼而名满天下,岳阳楼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而在大难当头之际,清朝的大大小小官员无不想苟活于世,享受那未尽的奢华。

  杨越和林凤祥面对面坐在酒馆里,虽说街道上十分热闹,但是酒馆里却十分冷清,硕大的酒馆却只有他们这一桌。林凤祥为他掺上了酒,见他左顾右盼便笑说:“不要看了,那些有钱人都被我们关进牢中;其他士兵身上也没钱进来喝酒,因为军中规定所有人是不准随意碰酒的。”

  杨越忙起身,“那我们还。。”

  “不要怕,坐下,坐下。”林凤祥痛快的饮了一杯。“我们是东王身边的亲兵,只要不大过张扬没人会管的,放心的喝吧,我说过请你喝酒那就一定算数!”

  “我这不还不是伍长吗。”杨越小心说。

  “呵呵,杨兄弟你不知道,东王的亲兵别说伍长了,就是个旅帅(五卒为旅,即五百人)也不敢使唤你。而且东王要是看上你了,你就有临阵挂帅的机会。像我,就被东王命令为师帅,打长沙的时候在萧王左右为先锋,可惜西王不幸被炮击中,归西了,唉。”林凤祥边喝边说。

  在那天阅兵之后,杨越成为了杨秀清身边数个亲兵之一,但除此之外却再无进展。杨秀清他甚至就没有看过他一眼。相反,和杨越意气相投的林凤祥倒是极为的热气。

  他端起酒微笑道:“以后同在东王左右,希望林大哥能多有照应小弟才是,这杯敬你。”

  林凤祥哈哈一笑说:“杨兄弟,放心!咱们挺有缘的,这不用说。不过你小子也真是敢呀!那么多人,你还真站出来,要是东王当时不说话,天王从了韦王扇嘴,那你就成全军上下所有人的笑柄了。”

  杨越摇了摇头:“当时没想那么多,不过现在想起来挺后怕的,幸好东王殿下心软。”

  林凤祥摆手小声道:“这你可就错了,东王可不手软,其实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整个太平军的权利都在东王手上,天王只是名义上的大王,其实手里没多少权利,权利都在东王那。一打仗,都是东王一手决策。这几年与清军来回作战,其中血战有多少?所以他不是个心软人,他帮你说话,只是觉得你会是个可塑之才。”

  杨越故作惊讶,其实他心中早就知道了。东王杨秀清早年在紫荆山烧炭为生,是个穷苦的人,但是天资聪颖。在太平天国吸收教徒的时候踊跃参加并用过人的表现谋得眼球,坐上了二把手的椅子。后来屡次大败清朝的围剿军队和堵截部队,逐渐掌握了所有权利;随后定都天京,靠他的军事战略,坐镇天京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让太平军走上了巅峰。但可惜最后他死于内乱,终结了他神话的一生,也终结了巅峰状态下的太平天国,不过这是后话。


 第六章 可塑之才 '本章字数:3091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5 21:10:03。0'
  脚步声传来,一个太平士兵走到面前:“林师帅,东王殿下让你带杨越去见他。”

  林凤祥对杨越说,“今天就到这吧,来日我们再好生痛饮,今日东王要见你,好好表现。”

  杨越点头,举起酒杯最后敬了他一口,随即和林凤祥起身。

  这是一户大财主的房产,现在成为了东王的起居室。来回巡逻的亲卫兵看上去都是那么的不苟言笑。一进屋就是彻底的安静了,仿佛一堵墙就隔着两个不同的世界。林凤祥的脸变得严肃,和杨越并肩走着。随处可见的熏香替代了硝烟和嘈杂变得清净而又淡雅。

  杨秀清整个人背对着杨越,他个子不高但是却散发着不可拂逆的权威。他让林凤祥先退下,然后轻声问道:“你说你读过书?”

  杨越低下头说:“是的。”

  杨秀清缓缓转过身挥手示意其他人退下,然后他坐在一旁微笑着问:“你知道为什么我这几天冷落你吗?”

  “小人不知。”

  “因为你太张扬。”

  “小人知罪,请东王责罚。”

  “敢于表现自我是好事,但是太过张扬就是坏事,我希望你能够更加的稳健。我认为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便是和最恨的人保持最好的关系,你觉得我说的怎么样。”杨秀清喝着茶。

  “殿下之言甚是。”

  杨秀清微微一笑,轻轻放下茶杯,道:“换个话题吧,你什么出身,为何和读书认字,不是贫苦的老百姓吧?”

  “是的,小人出自商人之家原本家境富裕,可是被贪官所害,家财悉数充了他人腰包,妻儿老小也尽皆命葬黄泉,我是以与满人的朝廷誓不共天!”

  “你想报仇?”

  “是。”

  杨秀清看着杨越的脸:“那我给你个机会。”

  随着他这句话,杨越的身体也绷紧了,只听杨秀清轻声问道:“我问你,作为一个读书人。你觉得我太平天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杨越答:“寻一良地,夺城发展,停止流浪,与清军分庭抗礼。”

  杨秀清眼前一亮,继续问:“你认为良城在何处?”

  “南京!”杨越抬起头说:“南京是满人的心脏,周围便是苏州扬州等繁华之地,进可贯穿长江直击燕京、退可固守长江扩展军力,谋得半壁江山!”

  “好!”杨秀清猛地站起来,将他从地上扶起来,笑说:“这几年颠沛流离,虽然队伍陆续壮大但是尽是穷苦百姓而无有识之士呀!最后一个问题,你说我们接下来决定是打哪个方向?”

  “武昌”

  杨秀清满意笑着,很显然杨越说中了他们几位王的计划。他思考了片刻,说道:“明天大军开拔,从明天开始,你和林凤祥一起在我左右,我要让你见识一下战场,你以后会需要的。”说完他扭过头:“下去吧。”

  “谢东王栽培!”杨越伏身缓缓离开。

  。。。

  1852年12月15日,在岳州休整了两天时间的太平军,后卫阻挡向荣和陆续赶来的各路清军。主力水陆并进,千船猛将,两岸雄兵,出湘入鄂,杀向武昌。

  陆路经临湘、蒲圻、咸宁直奔武昌二区,水路则从城陵沿江而下,直逼武昌。被太平军远远扔在身后的,是徐广缙、和春、江忠源等三万清军。而只有清军向荣一部,仍然在太平军后面不近不远的位置寻尾而行。

  全城戒严的武昌城内巡抚大宅内堂之中。常大淳望着在座的人,他们尽是武昌城中威风八面的朝廷要员,而此时的眼神却不约而同的焦虑。

  常大淳其实觉得自己挺可怜的。本来在前不久望到太平军的风头后。他已经贿赂京城的几个朋友,现如今已被朝廷调任为山西巡抚,可还没来得及走太平军就已离武昌近在咫尺,而新任巡抚崇伦又迟迟不来,他只好硬着头皮勉强继续经营这个烂摊子。

  常大淳咳嗽了两声,放下上好的龙井茶,清了清嗓子道:“各位同僚请安静。”

  内堂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几个丫鬟还在轻手轻脚给他们掺茶。

  常大淳说:“快马带回消息说,粤匪贼寇数十万之众朝着武昌城而来,如今已迫在眉睫。我身为巡抚掌管一省之兵,理应据城固守。无奈我乃一介文人未经战阵,诸位有何拒贼之法,速速道来。”

  湖北提督双福笑说:“常大人过虑了。粤匪围桂林攻了一个月,照样在我军手中是固若金汤,长沙被粤匪围了三个月也未曾沦陷。说明粤匪只不过是一群流寇罢了,洗劫小城还可以,堂堂省城,他们休想染指。”

  按察使瑞元笑说:“双福大人可别小看了如今粤匪,进入的湖南的这段日子粤匪的人数有增无减,据内应传来的信息说,粤匪的人数已破十万。况且现在城中只有三千绿营兵,这是提督你手下的兵,你觉得那些双枪兵(一手拿鸟铳一手拿烟枪)能守住多久?”

  双福怒目而视道:“十余万那是裹挟的老百姓的数目,况且我手下的兵这些日子我已经紧急训练过了,可堪大用!”

  瑞元面色不变,冷冷道:“怕是听说粤匪来袭,那些兵人还没见到就跑了不少吧!”

  “你!”

  “够了!”常大淳拍桌而起,“平日里相互埋怨也就罢了!如今贼寇压境,城守不住我们谁也不想活!”

  这个时候湖北布政使梁星源起身道:“常大人可否听我一言守城之策?”

  “但说无妨!”常大淳一摆衣袖。

  得到允许之后他继续说道:“我们将汉阳汉口和城外要隘的兵力全部撤回一心坚守武昌城,只要武昌不失其余都是小事,然后再临时招募城中青壮,如何?”

  “梁大人的观点坚守武昌我赞同,但是招募民壮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些贱民来日里对我们埋恨已深,得知粤匪来袭,尽皆暗自欢呼,怎会轻易加入我军?”双福咬牙切齿地说

  “那就加钱,生死存亡之际我愿率先捐钱给银库做征兵之费!”常大淳站起来眼睛用众人的脸上一扫而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各位大人在这一刻不会还为自己的性命小气吧?”

  众官纷纷点头赞同,反正银子都是这些年从地下搜刮来的,只要打退粤匪,不只可以日后卷土重来况且还有朝廷的赏赐。

  常大淳心中大宽,在刚才他心中害怕这些人不舍不得那些小钱,如今看来能做到这些位置的人都不笨。他脑中一转说:“我看既然决定坚守武昌,那就坚壁清野吧,把城墙外的民房全部烧了,以免粤匪以其作为攻城据点,众位意下如何?”

  “此计甚妙!常大人好计策!”众官恭维到。

  常大淳此时信心大增,拽紧双拳望着屋外。

  。。。

  12月22日,太平军锋芒毕露,指挥黄玉昆攻占汉阳;与此同时,太平军部队开进无人防守的汉口。天王和东王随即进城,杨越紧紧跟在杨秀清左边,只感觉两耳轰鸣,百姓欢呼之声连绵不绝;街道两方站满了百姓,太平军的士兵在城中寸步难行。

  汉阳、汉口和武昌,全称武汉三镇。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而武汉自古便已有“江城”之称。同时,武昌有九省通衢之说,既是湖北省会、长江中游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如今汉口、汉阳已落太平军之手,清军江防全失,武昌之命,已如案板之肉。

  然而想要轻松打下武昌,并非易事。武昌城防兼顾,较之同是省城的桂林长沙,均有过而无不及。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