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相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品相师- 第8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迷雾肯定不大的,因为我上次进来的时候都没有迷雾,咱们就这么走。走出了这迷雾就可以了。”莫咏星想了一下,答道。

孟方看了莫咏星一眼,带着一丝怀疑的神色,不过,他目前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而莫咏星既然进来过这里一次,他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相信的。

当下,两人就朝着迷雾中间走去,只是,这迷雾就好像是无止境一样。两人走了快半个小时了,依然是处在迷雾当中,而且,最糟糕的是,因为没有能走出迷雾。两人都以为是走的方向不对,调换了好几次方向,现在,连回去的路都不记得了。

“莫咏星,这就是你说的办法,我看照这样走下去,就是走上几个小时,咱两都走不出去。”孟方停下了脚步。看向莫咏星说道。

“不应该的啊,没道理这迷雾会这么大的啊,除非……除非我们是陷入了阵法当中。”莫咏星突然一拍手。“对,肯定是这迷雾当中有阵法。”

“阵法,什么意思?”孟方皱眉问道。

“阵法就是奇门遁甲,八卦你知道不,就是按照一些特殊的方位弄起来了,和迷宫一样。就是人走进去之后,就会迷失了方向。要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位的话,是永远也走不出去的。”

莫咏星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洋洋洒洒的跟孟方说了一大堆,卖弄着他所知道的东西。

关于阵法,莫咏星也是因为当初和秦宇在一起时,看到过秦宇破阵法的场面,加上秦宇解释了几句,让他记在了心里,这一刻,在孟方面前卖弄起来,是好不得意。

然而,孟方的下一句话,就让莫咏星的得意荡然无存了。

“说这么多,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出去?”

“呃……”

莫咏星哑然,确实,他刚只顾着卖弄了,但如果这真的是一个阵法的话,按照秦宇所说的,那他们两人不就是要永远被困在这里了吗?

“快看那边,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孟方没有再理会莫咏星,目光突然望向左前方,然后,朝着莫咏星提醒了一句。

“好像是人?”莫咏星按照孟方所指的方向看去,左前方的迷雾之中,隐约有着几道黑影正朝着这边走来。

“难道是我妹妹她们?”孟方脸上露出喜色,正要开口朝着那边喊,不过,却被莫咏星一把给挡住了嘴。

“方哥,不是我姐她们。”莫咏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从小不怎么读书,上学的时候也都是混日子,所以,不读书的好处就是,眼睛视力保护的很好,一眼便被他看出,这些黑影的数量很多,而自家老家她们才两个人。

不让孟方喊出声,是因为莫咏星不确定这些黑影到底是什么,要是引起这些黑影的注意,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两人开始蹲下身子,准备观察这些黑影,过了一会,金属在地上拖着的刺耳声音传入两人的耳中,莫咏星和孟方两人同时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一幕。

这是一支军队,而且还是一支古代的军队,穿着青铜甲胄的士兵,手里持着长枪,正步伐统一的朝着他们走来。

这支古老的军队,并不是完整的,有些士兵已经缺胳膊断腿了,身上的甲胄都托在了地上,这也是先前孟方和莫咏星两人可以听到那金属拖地的咯吱声的原因。

一支两百多人的军队,其中有一半已经是伤残,可以想象,这支军队当初经历过多么凶险的战斗。

然而,即便如此,这支军队依然是保持着肃杀之色,散发出来的杀气,让得孟方和莫咏星两人浑身发抖,这得在战场之上杀过多少人,浴血奋战过多少次,才能拥有这样浓烈的杀气。

“这些士兵是什么人?”孟方牙齿有些打颤,小声的在莫咏星耳边问道。

莫咏星翻了一个白眼,他哪里知道这些士兵是什么人,看着像古代的士兵,只是,现在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古代的士兵还有可能存活吗?

“秦宇就是一个坑货,当初活着的时候,只要和他有关的事情,总能碰上一些稀奇古怪的存在,没有想到,这死后,竟然也是这样。”莫咏星嘀咕了一句,直觉告诉他,不能被这些古怪的青铜士兵给发现。

然而,莫咏星的直觉还是来晚了一些,当两人看清这些青铜士兵时,这些青铜士兵也发现了他们,走在最前面,穿着武将盔甲的士兵,手中的长枪朝着这边一指,莫咏星和孟方两人就感到遍体生寒,连逃跑的念头都不敢有。

士兵的长枪指向莫咏星和孟方,立刻就有四位青铜士兵朝着两人走上前,那散着寒光的长枪抵在两人的胸口前,两人都毫不怀疑,要是自己有一丝的轻举妄动,这几位士兵的长枪会直接捅进他们的胸口之中,捅出一个窟窿。

领头的士兵做了一个手势,莫咏星和孟方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肩膀传来一股重力,再然后,两人就分别被两位士兵给架起来,带到了士兵群当中。

士兵群当中,走出了一位穿着黑色面具的士兵,这位士兵的手中拿着一个铃铛,在孟方和莫咏欣两人的面前摇晃了那么几下,两人的眼神便开始变得呆滞起来,最后,这四位士兵放开对两人的束缚,两人也只是呆滞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拿着铃铛的士兵重新回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而那领头的士兵,再次在前面引路,孟方和莫咏星两人,站在这些士兵当中,神情呆滞的跟着这些士兵,朝着某一个方向走去。

……

一座小型的祭台上,孟瑶和莫咏欣两女,站在这祭台之上,一座石棺的边上,这座石棺,就是当初郭见龙钻进去的那座石棺,那座可以生白骨,孕肌体的神秘石棺。

而在石棺的上方,那棺盖之上,小九正躺在那里,闭着眼睛,似乎是陷入了休息之中。

至于在这石棺之内,此刻,秦宇的骨头被两女放置在里面,一缕缕的光华在这白骨上面闪烁。

如果有心人仔细算的话,就会发现,在秦宇的白骨之上,闪烁着光华的,一共有六百九十四处,而秦宇全身激活的窍穴,也正好是六百九十四处。

这些窍穴散发着光华,开始吸收着,石棺内部的某种神秘的能量,一缕缕绿色的光芒,从石棺的四面涌来,落在这六百九十四处光华之上。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首先出现变化的,是秦宇的脚底,在那脚底之处,一缕血液从脚骨中流出,这血液一流出便立即凝固,然后,一抹肉色,出现在了秦宇的脚趾处。

这抹肉色很微小,要不是仔细观察的话,肯定是不会发现,但这抹肉色就好像燎原的星星之火一样,开始逐渐的朝着脚底所在的其他方向扩散,到最后,秦宇的整只右脚,再次长出了新肉。

生白骨,孕肌体,这石棺的神秘力量,确实是对秦宇有用。

然而,就当这新长出来的肉朝着秦宇的膝盖方向扩散而去的时候,一股紫色的光芒,从秦宇的头骨之处,一直流动到脚底处,如同一个光圈,环绕着秦宇,而在紫色光芒到达秦宇的脚底之处,那新长出的肉直接是消失殆尽,再次露出了其中的白骨。

天谴,这是天谴残留在秦宇身上的力量,哪怕这石棺所拥有的神秘力量,依然是没法帮助秦宇长出新肉,或者更准确的说,只要一长出新肉,这天谴的力量就会出现,再次抹杀掉。(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最准确的猜测

这是一个消耗的阶段,神秘石棺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天谴的残余力量在相互消耗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然是天谴的残余力量占据了上风。

而此刻,在地宫的某一处,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站在了一座宫殿面前,这座宫殿的大门紧闭,老道就这么静静的望着这宫殿。

“千年劫终于是要开始了,又是一个轮回,你们的布局真以为能够瞒得住吗?”老道对着宫殿大门,半响之后,叹息了一声,自语道。

宫殿内里没有回答,而老道似乎也没有指望能够得到回答,“当初已经有那么多人死在了里面,这一次要是再开启的话,又有多少人会前仆后继丧了性命,难道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目的吗?”

砰!

宫殿的大门打开,一股罡风射出,朝着老道射去,这股罡风所过之处,空间都仿佛承受不住,纷纷崩塌,然而,老道面对着这股罡风,表情却是丝毫不变,任凭这罡风从身上扫过。

“宁死不苟且为生。”

宫殿之内,终于传出了答复,而在这话落下之后,宫殿的大门再次关闭。

“没有想到,你竟然回来了,这么看来,你们已经是做好准备了。”

老道听到这声音,眼中闪过一缕惊讶之色,不过,随即神色便恢复正常,转身,离开了这宫殿。

“无论你们想要做什么,但是人间不能乱,不能别怪我无情出手抹杀。”

……

外界!

网络上的那三篇文章的影响还在发酵,这是地_震之后的第三天了。此刻,群众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也没有了余_震,人们在关心重建问题的同时,也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是哪位专家做出的这次预测。

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支持这三篇文章的作者,人们呼吁国家公布事情的真相,尤其是那些受灾地区的民众,更是激动,因为,他们想要知道。到底是谁做出了这一次地_震的预测,因为,这个人对他们来说,等于是他们的再生恩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百姓不希望连自己恩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然而。面对着如此声势浩大的舆论,国家却依然保持了沉默,官方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法,似乎是打算让这件事情就这么沉默下去,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而被大家所忘记。

但是,很明显,国家小觑了国人在某方面的坚持。尤其是那些在灾难中躲过一劫的人,这些人,有的直接前往了京城。在国门前静坐,希望国家给一个说法,而更多的则是在网上加入了支持的大军当中。

可以说,这几天,关于到底是谁预测出了这场灾难,是网上最火热的话题。然而,如此火热的话题。那些网络媒体,却没有一家提起过。所有的网络媒体,包括现实当中的新闻媒体,对这一件事情,都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回避。

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这是这些媒体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也是国家的态度。

而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那最早发布三篇文章的三位,几乎是同时,又发布了一篇文章,三人的文章是完全一样的,仅仅是发布了半个小时,就得到了百万人转发,支持留言的的人数突破了三百万。

“我们不知道国家为什么不愿意公布事情的真相,公布出那位专家的名字,让活着的人知道他们的恩人是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这三天里,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不愿意公布,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于是,我花了三天,查阅了大量有关地_震的资料,国内的,国外的,最终,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让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古代,是我朋友保留的一本野史类的古书中看到的,这里面提到了在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如果是熟悉历史的人,尤其是对明朝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就会知道,遍数中国古代所有的朝代,只有明朝,是地_震最频繁的一个朝代。

而明朝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两百七十多年,这期中最著名应该是数陕_西华县的一次地_震了,在这一次地_震中,死亡人数达到了恐怖的80万。

正史之中,华县的这场灾难是明朝之最,按照咱们现在的话说,这场地_震应该是明朝最高强度的了;然而,在正史之中,却有一处记载,在华县的这场灾难过后不到五年,又有一场地_震出现,而从古代的言语描写中,这场地_震的强度,还要高于华县。

也许,大家看到这里,就会觉得,这又出现的一场地_震肯定是又会造成更多的人死亡,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在明朝的历史上,地_震虽然不少,但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依然是华县,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之中,因为地_震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那么,这比华县强度还要高的一次地_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为何会比华夏的低?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根据正史的统计,那一次的地_震,只有两百多人死亡,受伤人数只过百。

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的,华县的那一次地_震是发生在凌晨,而那一次,也同样是在凌晨,而且并不是偏僻无人的山区,用现代的话说,算的上的二线城市了。

如果大家仔细分析这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话,聪明的人应该就可以想到,死亡和受伤的比例如此接近,甚至受伤的人数还要少于死亡的人数,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实际上,真正受到地_震伤害的人数,就是这么点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比例出现。

但是,如此高强度的地_震,为什么会只是这么点人受到波及,这一个城市的人去哪了,按照当时正史对这场地_震的描写,原话是这样的:“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

这样强的地_震,整个城市都差不多毁了,河流泛滥,为何只有这么点人受灾,正史中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但是在我朋友的那本古书中,却记载了这么一段话,我用白话文给大家翻译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

在地_震发生的前一个礼拜,当时这地_震所在的辖区总督,迎来了一位老道,这位老道与总督在房间内密谈了几个时辰,之后,这位总督便给地_震所在的那个城市的知府下了命令,命令全城百姓撤离。

这才是这场地_震为什么造成的伤亡人数会这么少的真正原因,但是这位总督又是怎么知道,会发生地_震的呢,他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我先告诉大家,这本古书的作者的身份,这位作者,是当时这总督家里的一位管家,而根据这位管家的描述,当天,总督从房间内走出来的时候,神色很严肃,而且匆匆忙忙之间,也忘记了关房门,这位管家,便好奇的朝里面看了一眼,结果这一看,却差点给吓晕过去了。

总督的房间内,地上是一滩血迹,在这血迹之中,一架白骨就那么散落在地上。

但是,这位管家还是认出了这具白骨的身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