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 (实体1-38集)作者:蓝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泡影 (实体1-38集)作者:蓝晶-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绝对是一本普通的书,不然也不会被归在杂书类,而且看起来不算太旧,应该不超过百年,否则就算藏经阁里有禁制,能抵挡虫蛀和水气侵蚀,纸张也会发黄变脆。”
苦竹当初也有过同样的疑问,路上就已经问得非常明白。
“这就奇了。”
说着,胖老头看了看其他人。
“现在大家都猜,最有可能的是元辰派那十二位创派祖师留下这部传承,但是元辰派创派于六千年前……”
说到这里,胖老头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解释当然有,比如那位辰派的祖师爷早已经算出这场大劫,也算出有谢小玉这么个人,所以特意将这部书放在那里,用特别的禁制掩盖起来。
“这些细枝末节就不要想了,只会让人越来越胡涂。大劫之事自有天道暗中掌控,万年前九曜道尊看到太古天变之象,这又如何解释?”
为首的老头不打算多想,他和苦竹一样,只要确定谢小玉可能眞是剑宗一脉就够了。
“以术取代道法?”
老头低声念叨着。
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沉思。
如果换成以前,他们或许会将这当成玩笑话,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但此刻谢小玉已经坐实应劫之人的身分。
应劫之人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天道的意愿,他觉得下一个时代是“术”的时代,“道”和“法”都将成为过去,那可能就是上天的意思。
“这套东西还没推演完成……啧。”
胖老头突然觉得那位分支之祖有些不负责任,只完成一半的东西就扔在那里。
“话不能那么说,不是有留下大梦眞诀和他化自在有无形剑气吗?那位先人也尽力了,再说,这或许也是天意。”
为首的老头说道。
“天意”两字一说出口,众老头都不敢胡思乱想,他们原本盘算着是不是让谢小玉将那部书默写出来,他们也好帮点忙,但是现在一想,这事牵扯到天意,万一再弄得和当年一样,岂不是糟?
“这怎么办?以那小子的天赋,给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或许会搞出一套东西,但是现在不行。”
在角落的干瘦老头有些着急。
“我们只能尽量帮忙,祖师爷留下的那些东西或许对他有用。小竹子就费心一些,这件事交给你了。”
几亩农田、一片树林,林中有三幢瓦房,站在田头往远处眺望,半里之外隐约可以看到祖屋的房顶。
谢小玉坐在门前的一块青石上,潺潺溪水从青石下流过,这种宁静而平凡的生活让他有一种错觉,彷佛回到以前在家的日子,他甚至有一种冲动,想将一家人从芥子道场里放出来,好在最后还是忍住了。
“我们来帮你换药。”
绮罗一声轻唤将谢小玉唤醒。
只见绮罗端着一只小碗往这边走,青岚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一只大木盆。
这药是苦竹给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剑宗变成简家已经大大没落,但是比起一般的大门派还强一些,自然不缺灵药。
不过,谢小玉也并非光拿好处,他或许会缺其他东西,唯独丹药绝对不少,只不过他的丹药品种不全,像这种治疗眼睛的灵药就没有,所以他干脆拿出一大堆灵丹换。
拆开绷带后,绮罗小心地用清水帮谢小玉洗眼睛,青岚在旁边看着,手里捧着药膏。
绮罗两女显然私底下已经商量过了,所以才能如此相安无事。
药膏涂抹在眼皮四周,谢小玉顿时感觉到火辣辣的疼,突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我没打扰你们吧?”
来的人正是苦竹,现在谢小玉已经知道中年人姓简,名竹,字苦禅。
“你说呢?”
绮罗酸酸地问道。
自从和这里的人熟了之后,绮罗也没有以前的敬畏, 一切都变得较为随便,不过她毕竟知道轻重缓急,苦竹来找谢小玉,肯定有正事,她朝着青岚使了 一个眼色,两人便拿着东西走了。
“你的艳福不浅,左拥右抱却没什么麻烦。”
苦竹看着绮罗两女进了房门,将门关上,忍不住调侃道。
简家历经万年,当年那三百十七位先祖的血脉早已混在一起,而万年前建立这个家族或许是为了掩人耳目,但是现在简家确实已经成为一家人,大家都是亲戚,所以说起话来也没忌讳。
谢小玉很喜欢这种感觉,这里和门派完全不同,也和其他世家完全不同,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彼此间的关系显得亲近许多。
“简叔有什么事吗?”
谢小玉站起身来。
“没事就不能来?”
苦竹随口反问,不过他随即说道:“你空有剑宗传人的名头,却没有得到眞正的传承,有些名不符实,所以族长让我过来传你一些东西。”
谢小玉当然不会拒绝,毕竟给他的东西绝对不会是普通货色。
此刻对谢小玉来说,剑法已经没有用,顶多是增加见识;一般的功法也没用,除非是大梦眞诀、他化自在有无形剑气这一类的东西才能打动他。
苦竹将一堆玉石片递过去,那都是传承玉牒,不过是小型的,每一片玉牒顶多记录百余部功法。
这种传承方式在道法之争发生前非常盛行,后来不流行,因为道法之争时有人想出一种办法,在玉牒上做手脚,别人一旦拿起玉牒阅读,就会被他们趁机侵入,所以道法之争结束后,这种法门就只有大门派还在使用。
谢小玉倒是不担心这些玉牒被做手脚,就算眞的被做手脚,他也不在乎,他化自在有无形剑气最擅长的就是侵蚀神魂,而《呑日噬月大法》融入《罗喉提婆咒》后,同样带有侵蚀的特征,更何况他的紫府中还有洪伦海的一缕分魂,眞的到了紧要关头,洪伦海也会帮忙。
想到这里,谢小玉二话不说地拿起一块玉牒贴在额头上,瞬间无数知识涌入他的脑海中。
整块玉牒中居然只放了 一部法诀,而且还不是功法,是一种炼剑之法,这实在太奢侈了。
不过等谢小玉看懂这部炼剑之法,就明白剑宗的人为什么这样做。
这部法诀可说是剑宗的根本,论重要性,恐怕还在那座剑山之上。
当初谢小玉在传承空间里看到剑山的眞实模样,曾经被那到处插着的剑吓了一跳,那些可不是普通的剑,每一把都生出灵智。
看过玉牒后,谢小玉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做到的。
每一把剑里都藏着一个人的神魂,这些人全都是被神道大军所杀,有些人甚至魂飞魄散,连重入轮回都无法做到,是剑宗之祖将这些残魂聚拢起来封入一把把剑中,用剑气滋养凝练。
看到这里,谢小玉突然间生出一丝感慨;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种将神魂附着于一件东西上藉此苟延残喘的办法,对别人来说或许很新鲜,对谢小玉来说却一点都不稀奇,因为他身边就有一个洪伦海。
洪伦海是藏在一座太古流传下来的丹炉中,那是天生地养的异宝,和人一样有七窍、十二脉,如同一个活物,只是没有灵智罢了,正好当他的躯壳。
剑宗之祖手头上没有这么多异宝,他用的甚至不是飞剑,因为仓促之间根本没办法找来那么多飞剑,只能凑合用普通的铁剑。
更令谢小玉震撼的是,剑山并非他想象的是一座护山大阵,剑山眞正的用处是聚集地气,滋养这些被封在剑中的神魂。
洪伦海附身于丹炉上,可以靠炼丹修复神魂,天底下没有什么比丹气更滋补了,而且还有丹火温养他的神魂。
插在剑山上的剑有几百万把,如果按照洪伦海的方法做,就算将普天下的药材全都投进去都不够用。
两边一比,就看出剑宗这套法门的厉害,居然能抽取方圆万里内的天地灵气藏于地脉中,透过这些剑滋养剑里的神魂,等到剑中的神魂恢复,只要找一具资质尙佳的躯壳,就可以轻而易举夺舍重生。
剑宗根本就不是人们猜想那样,由一群门派被灭的修士组建而成,而是剑宗之祖白手起家,一个人支撑起来。
剑宗弟子全都是死而复活的人,他们之所以听命于剑宗之祖,是因为救命之恩,也因为这个缘故,大劫结束后,他们才没有重归原来的门派,因为他们已经死过一次,和以前的一切完全斩断,重生的他们只是剑宗的成员。
这也能解释剑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剑法、为什么剑宗门下全都是剑修,因为他们是靠剑气滋养才得以恢复,重生后,如果他们还是修练原来的功法,肯定事倍功半,反而转成剑修容易许多;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被封在剑里,在神智已经清醒,神魂却没有恢复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推演剑法打发时间,等他们从剑里出来,只论剑法,他们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
谢小玉心头猛然一动:或许这种状态很适合悟道,不然洪伦海怎么会在恢复神智后不久就突破瓶颈成为丹道宗师?
“这套法门是剑宗之基,连我都没资格看,以前一直掌握在族长的手里,现在传给你了。”
苦竹突然变得异常严肃。
谢小玉微微吃了 一惊,他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也知道这句话中的分量。
谢小玉下意识地就想往外推,但转念间又难以拒绝,大劫一到,肯定生灵涂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大劫中,这套法门可以让无数人多一丝活下来的希望。
事实上,这套法门只有在大劫中才能派得上用场,其他时候用的话,反而会成为祸乱的根源。
“那么简家呢?”
谢小玉问道。
“已经没有简家了!传承开启,剑宗出世,从那一刻起,简家就不存在,而简家的子孙都要做出选择,要不脱离,要不重新变成剑宗弟子。”
苦竹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异常淡然,但谢小玉清楚地感觉到他的决心,也感觉到那几位老人的决心。
简家祠堂内,那群老头各自捧着一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用蝇头小楷写着许多文字,还有一些图画,这些全都是谢小玉抄录出来《奇技妙法百篇》的章节。
剑宗对他推心置腹,谢小玉自然要有所表示。
不过毕竟时隔多年,那本书又很厚,谢小玉不可能全背下来,这些是他参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过的内容。
众老头一开始当然很高兴,但现在都愁眉苦脸。
好半天,胖老头将小册子往旁边…扔,转头问道:“你们看懂多少?”
另外几个老头也停下来,有的捏鼻梁,有的按脑门。
好半天,干瘦老头才哑着嗓子说道:“天书,根本就是一部天书,那小子又没记全,有很多遗漏,再加上七顚八倒……看不懂。”
“这倒未必是遗漏的缘故,这些都可以独立成章。我们看不懂,恐怕是因为理念不同,比如我们一辈子都习惯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如今突然间反过来,肯定很难接受。”
为首的老者说话很中肯。
“有些地方还是能看明白,大多是一些运用之法,让人不明白的是阑述其理的部分。这套东西之繁复深奥,绝对不在《易经》之下。《易经》从古到今有多少人研究?有谁敢说自己研究透澈?”
靠窗而坐的老者淡淡地说道。
此老者的智慧显然很高,所以他一开口,众人纷纷点头。
“那小子说得很清楚,他八岁得到这部书,断断续续看了许多年,始终没有看懂,直到本命法器被夺、法力尽废,在牢里待了半年,然后在前往天宝州的船上待了半年,闲着没事想起那些东西,这才有所领悟。我们才看多久?”
为首的老者也接着说道。
“我们年纪都一大把了,别再费那个力气,干脆找一些年轻小伙子来,让他们研究这些东西。”
胖老头实在不想继续研究下去。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毕竟事关重大,这东西关系到大劫的进程,不能等闲视之。
想了半天,其中几个老头默然点头,自家子孙还是可以信赖,第一,简家不算是有名的世家,就算异族到处安插探子,也不会选上简家;第二,简家的风气不错,没有其他世家那种乌烟瘴气的勾当。,第三,他们平时冷眼旁观,儿孙中孰智孰愚、孰奸孰恳全都清清楚楚,自然会找性情醇厚、忠诚孝顺、脑子又不笨的人,当然肯定还要有学问,更要有毅力。
既然有了“替死鬼”这群老头再也不想碰这些弄得他们脑子发胀的天书,将小册子扔在一旁,全都松了一口气。
“原本我还有些不信,“术”这东西怎么可能超越“法”更别说是超越“道”现在一看,眞有些道理。”
胖老头不看这些天书,心情立刻好了起来。
“我倒是一开始就相信。”
窗边老者咳嗽一声,说道:“上古年间其实就已经很明显,道的地位渐渐衰弱,法的地位越来越高。”
其他老头自然明白这番话的意思。
道法之争,虽然最后是“道”赢得胜利,不过“法”原本被认为在“道”之下,经历那场大劫后,已经和“道”并驾齐驱,之后的神道大劫其实是“法”的胜利。
神道是三千大道之一,在三千大道中地位并不算高,却能力压其他大道,靠的就是神道演化出来的众多神通,而十尊者最终战胜神皇靠的也不是“道”的力量,用的也是“法”所以整个上古时代就是道衰、法兴。
不过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法达到极点,也意味着走到尽头。
“何为法?”
窗边老者轻声自语道。
“你想到了什么?”
旁边的老头问道。
窗边老者笑了笑,说道:“我刚刚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太古先民观天察地,又以妖族为师,才发现大道的存在,学会运用大道,而那时候他们看到、听到的“道”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听到的“道”那时大道未曾隐没,他们的道有天道,也有一部分大道。法是什么?不就是对道的运用吗?”
“你的意思是,“法”从一开始就不在“道”之下。”
胖老头瞬间跳起来,另外几个老头也都明白了。
一直以来,他们都犯了和谢小玉一样的错误,将“道”当成大道。谢小玉是因为刚接触“道”原本并不明白其中的区别,他们却是因为习惯成自然。
大道是本源之道、先天之道,太古之前还可以接触大道;太古之后,大道就被屛蔽,能够触及的只有后天之道。
后天之道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天道,那是最接近大道的“道”;第二种是巫道,地位和天道相等;第三种是魂道,和神魂有关,还涉及到轮回转世,并不在天道的掌控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道,比如妖族血脉传承的天赋其实也是一种道。
人族现今主要是四派,佛、道两门遵从的是天道,巫门遵从的是巫道,而魔门包容兼蓄,所以对佛、道两门的人来说,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