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龙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龙棺-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牙这一提醒,犹如醍醐灌顶,我们不管是运气还是天意,也算是进入到了阵图的内部,这座大阵本来就是武曲为了防止有人对这里的风水眼动手脚才布置的,自然,这座大阵的中心点就应该是此处龙脉的“风水眼”。

  柳叶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我说:“第一处孟家岭下的水中悬棺,第二处叶赫古城的虫王庙,都应了《十月之交》这首诗,如果这里也是风水眼,估计肯定也与此诗第三节的最后一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有关系吧?”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大牙叨咕了几遍,然后一撇嘴:“这不是天塌地陷嘛!”

  柳叶瞅了瞅大牙,告诉大牙,这两句话说的是高岸竟然变成深谷,深谷却又变成高峰,应该说的是地震一类的自然灾害,诗句描述的是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很明显是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牙和柳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我听着听着,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点可能。于是难抑兴奋的告诉他们,如果说这里的卦象确实是个机关,那么打开机关的钥匙我估计我猜到了。

  大牙和柳叶正说的火热,一听我这么说,都是一愣,异口同声的问我是什么。

  我嘿嘿一笑,告诉他们,“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句话,与《易经》中第十二卦天地否的卦象描述如出一辄。天地否卦为泰极否来,坤下乾上,本意原本是说事物的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最终将必然发生向对立方面的质的变化,如静变动,塞变通,坏变好,乱变治,战变和,沧海变桑田,深谷变高陵,否泰相倾,盈缩梯运,乾坤乱转。

  这番话说的大牙和柳叶都不住的点头,他们也觉得天地否这卦的卦象释义与诗中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简直是就是一源两脉,完全契合,甚至感觉诗中的这两句话好像就是引自于此卦的卦辞。

  柳叶一边叨咕着“天地否”的卦名,一边不住的打量着地下的这几道横条,问我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瞅了瞅脚下,心里思量着,如果解开这道机关的钥匙就是“天地否”卦象,那么肯定是把后三道的横线都要打出一个缺口,使横线从中间断开,由阳变阴,但是,是把中间的那块丁砖按下去呢还是拔出来呢?

  大牙见我低头不语,就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用不用帮忙,我摇头苦笑,把我的担心说了出来。

  大牙听我说完后,嘿嘿一笑:“我说来亮啊,你可真是,这事还不是独眼龙掏鸟窝,一目了然嘛!既然一直都在往下摁,那就接着往下摁不就得了?”

  话是这样说,但是总不能太过于随意,我愁眉紧锁,一声不吭,盯着脚下的砖块一动不动,脑袋里不停的想着各种可能。

  就在我想的正入神的工夫,突然瞥见大牙冲我挤鼓眼睛,我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刚要问大牙搞什么名堂,就见大牙冲我一咧嘴,朝柳叶的方向努了努嘴。

  我有些不解,下意识的偷偷看了柳叶一眼,这一看可不要紧,就觉得头皮发麻,脖后直往上窜凉气。

  就见柳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面部表情僵硬,但是嘴角却很诡异的上扬,露出一丝很明显的笑意,只不过这样的表情,实在是太骇人了,就像是扎的纸人脸上硬生生画出的笑容一样,十分突兀,很不自然,身上一下子就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第二卷 叶赫诅咒 第七十五章 二十四罗汉转心盒

  我乍着胆子冲柳叶笑了笑。可是柳叶却像根本就看不见我似的,双目空洞无神,痴痴的发呆。

  我看着有些害怕,就故意的咳嗽了一声,然后轻声问柳叶想什么事儿想的这么入神?

  柳叶这才如梦方醒,看了看我,表情瞬间恢复了正常,眉头舒展,冲我歉意的笑了笑,解释说,刚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可能有些走神了。

  我点头“哦”了两声,也没有多说话,只是心里仍然有些怀疑,不由自主的又偷偷的打量了一眼柳叶,不过,这时的柳叶与刚才判若两人,见我偷偷的瞄了她了一眼,头一低,微微的笑了笑。

  见柳叶这副神态,我突然有些局促不安。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我晃了晃脑袋,不再理会了,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了看脚下的青砖,伸手就要往起扣。

  大牙在旁边一直在盯着我,见我要下手了,这才赶紧把我挡住:“来亮,你是想好了还是瞎蒙的?这玩应儿到底是往下按还是往起拔啊?”

  我看了一眼大牙,摇头苦笑:“万一咱要是蒙错了,那就真是放屁砸了脚后跟,倒霉到家了。不过这‘天地否’的卦辞里倒是有一句话说是‘拔茅茹以其汇’,我估摸着还是往起拔的门儿大,现在也没啥招,有竿总比没竿强,硬往上爬吧!”

  大牙听我这么说,直吐舌头,脸皱巴的像是放了一星期的茄子一样,五官都扭曲到了一起,撇着大嘴晃了晃脑袋,后然点了点自己的双肩、额头及心口,然后冲我一闭眼睛:“阿门,愿主保佑你,我可怜的孩子!”

  瞅见他这副模样,差点把我恶心吐了,装犊子也得有个选择,装啥外国神父。我瞪了他一眼,也懒得搭理他,直接冲他和柳叶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往后撤几步,然后瞅准第四道横线中间的那块丁砖,双手扣住砖缝,开始用力往外拔。

  用了半天劲,只是左右活动,但却根本拔不出来,我不死心,索性直接抽出匕首,刀尖插进砖缝里,然后慢慢的往上别,还是这招见效,这块砖真的被我硬生生的给撬起来几公分。

  我用手把着这块砖,没敢冒冒失失的往起拔,左右转了转眼珠,见四周也并没有什么异动,这才放心下来,稍稍一用力,就把这块砖给拔了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这块砖竟然只是块半截的砖头,通体漆黑,质地细密,掂在手上很有份量。

  大牙惊讶的张大了嘴,直接从我的手上接了过去,在手上掂量了几下,又递给了柳叶。

  我则如法炮制,很快的又把第五道与第六道横线中间的丁砖给抠了出来,就在最后一块砖刚刚被抠出来后,脚下的地面就开始震动起来,本来我们就犹如惊弓之鸟,胆战心惊,一见脚底下都开始晃起来了,也顾不上别的了,撒腿就往门口跑。

  还没等我们跑到门口,地面突然又平静了,我心里有些纳闷,就回头张望了几眼,就见中心处卦象的位置竟然升起一根石柱。

  石柱也就一米来高,粗细和脸盆差不多大。柱头是只圆雕的神鹊,朝天直立,身子上扬,单只脚踩着地,另一只爪子蜷在身后,拍打着翅膀,好像随时都要腾空而起似的,而背上却放着一只盒子。

  我一下了就愣住了,见也没有什么危险了,就又掉回头。屏气凝神的走了回去,走到近前时,轻轻的用匕首挑了挑那只箱子,也没见到有什么机关暗箭,就一伸手,把盒子直接取了下来。

  盒子有保龄球大小,大体外观近似于球形的,都是用石条拼叠镶嵌而成的,一根根石条纵横交错,参差不齐,每根石条的粗细都是一模一样,棱角分明,打磨的光滑如镜,石条与石条连接十分紧密,连头发丝都插不进去,一看这工艺绝对是鬼斧神工之作。

  这只盒子在我们的手上传了一圈,最后又传到了我的手上,谁都摆弄了一阵,但是谁也没弄明白这东西该如何打开。

  我觉得有些眼熟,但是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用手随便的摆弄了几下,石条也不知道是如何连接的,分外牢固。十分结实,根本就没法活动。

  大牙见我摆弄了半天,冲我一呲牙:“来亮,这盒子不会是用大理石胶粘的吧?可真挺结实,也沉实,要不咱们切开看看?”

  柳叶皱着眉头瞅了瞅大牙:“我看不会,这石盒子不应该是现代的工艺品,哪有什么大理石胶啊!”

  我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挨个石条都左右晃了半天,也没见有能动弹的,一时也没了主意。

  大牙指着这盒子骂骂咧咧道:“要我看。也备不住是古人闲的无聊,随便整堆石条给粘在一起了,就当成了宝贝。其实有啥可显摆的,换到现在,整点大理石胶一粘不就完事了嘛,说白了,就是那阵子科技不发达,就像当年的一个破自行车都让浦仪乐翻了天一样,时代不一样,快乐也不一样。”

  大牙的这种看法,柳叶明显不认同,柳叶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这二十四根石条纵横交错,拼接严密,瞅着就不像是普通的东西,肯定是有方法可以打开,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找到方法而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突然间就想到一件事,一拍大腿,瞪着眼睛盯着柳叶问:“你刚才说什么?多少根?”

  柳叶显然不明白我为啥这么激动,愣眉愣眼的看了看我,告诉我是二十四根!

  果不其然,真的是二十四根!

  我兴奋的直拍大腿,接过这盒子又再次看了看,没错,真是二十四根,我看了看一旁的柳叶和大牙,指着这盒子告诉他们,这盒子我知道是啥名堂了!这盒子的确是根据一种特殊的机关锁设计而成的,机关锁的名字叫“二十四罗汉转心锁”!而这盒子自然也就是“二十四罗汉转心盒”了。

  这种盒子是用二十四根石条拼卡而成的,每根石条上的榫铆结构都不一样,需要特殊的顺序才能解开,否则凭外力根本就打不开。

  柳叶听我说了半天,有些不太肯定的问我:“胡哥,你说的是鲁班锁吗?”

  我点了点头。

  鲁班锁也叫孔明锁,亦称六子联方、莫奈何等。

  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六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这种锁把古代的榫卯结构应用到极致,十分巧妙,都很难拆装。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充分反应出了古人的智慧,拿到现在,其中的结构都让人叹为观止,有些汗颜,根本不用一只钉子,只是简单的开几个榫卯,就可以使其牢不可破。

  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后来民间按照榫卯结构逐渐触类旁通,又在标准鲁班锁的基础上派生出了许多其他高难度的榫卯锁,种类复杂多变,什么四季锁、十二方锁、正方锁、二十四锁、十八插钩锁、十四阿哥锁、三三结等。

  而眼前这只石盒明显就是一只大号的“二十四锁”。这种锁,我在潘家园有次闲逛时曾经遇到过,据卖东西的那老头介绍说,这种锁是在鲁班锁的基础上改进的,中间内空,可以放置一些小件物品,而这种锁的解锁之法十分繁复,如果不得要领,就算是研究上十年八载也未必能找到方法。

  面前的这只盒子肯定不像普通的玩具那样可以任意尝试,估计一个不留意就会损坏里面的东西,幸好我们刚才都只是小心的翻看,并没有破坏性摆弄。

  大牙听我说了半天,一直没有吭声,闷头看了半天后才问我:“来亮,你说了一大堆,整得像是个大明白似的,你到底会不会开啊?”

  我摸了摸脑袋,这东西是有固定的顺序的,当时我特意还摆弄了一下,不过也忘的差不多了,这东西不要紧,只要知道来路了,回去在网上查查,估计肯定能找到解开的方法。

  我刚想把这盒子让大牙和柳叶看看,就听大牙惊呼一声“不好”,然后冲我和柳叶大叫:“来亮,妹子,不好了,快点跑吧,要是晚了就没命了,快点儿把防毒面具赶紧戴上!”

  本来我们一直都戴着防毒面具,但是刚才那阵子实在是闷热难熬,所以都摘了下来挂在脖子上,突然听大牙这么一吼,我和柳叶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大牙也不像是在开玩笑,赶紧都扣上防毒面具,也顾不上别的,抓起那这只盒子就往门口跑。

第二卷 叶赫诅咒 第七十六章 水银沁

  大牙在前面连窜带蹦。跑的飞块,甩开大长腿,几步就冲到了门口,左手扶了一下门口的柱子,但速度没有减慢,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拉着柳叶紧紧的跟在后面,一看大牙飞奔而去的方向,我赶紧在后面喊他,冲他连喊带比划,大牙这才意识到方向跑错了,赶紧一折身,朝左面跑去。

  我们的位置在西南位,想要出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原路返回,出了这道暗门,然后往左跑,没有多远就是正南离位。

  不到十分钟,我们三个先后冲出了离位的大门。

  跑出去没有多远,柳叶突然在后面拉了拉我,我下意识的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柳叶。就见柳叶用手指了指先前放在这里的骨骸,有些为难的看着我。

  我这才想起来,“武曲”的骨骸还在这儿放着呢,只好顺手一抄,把包着武曲骨骸的帆布袋提在手上,而另一只手拉着柳叶就要接着再跑。

  柳叶回头看了看剩下的另一只帆布袋,然后又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有说。

  我看到这里,心里暗自叫苦,没办法,只好两只手分别挽起一只裹尸袋,招呼柳叶赶紧在前面先跑。

  看得出来,大牙是真拼了老命了,跑的比兔子都快,一边跑,一边还回头冲我们喊,让我们坚持住,胜利就在前方,有事也得跑出去后再说。

  我和柳叶累得也不敢张嘴说话,都出了一头的汗,勉强咬牙在后面逛追。

  我心里一个劲的骂大牙,一点眼力见儿也没有,也不说回头接接我们,帮我拎个包啥的,就自己活蹦乱跳的在前面尥蹶子跑。转过念来,心里也有些埋怨柳叶,都这个时候了还发扬什么人道主义关怀。这“破军”的尸骨要不要意义也不大,真要是为了这个,最后把命拖累没了,真就是得不偿失了。

  跑了也少知道有多远,就感觉胸口发闷,嗓眼发咸,实在是跑不动了,抻着脖子,撕心裂肺的冲前边的大牙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