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镯Ⅱ诡府葬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诡镯Ⅱ诡府葬玉-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这里,一切都明朗开来,因为星月拱日的地方,那个中心太阳正是怡心小园对着的旧街道,曾经住着古怪老头的冥器铺那一带地方,也是大家都说出现了“诡门关”冥衣铺的地方。一切的源头从一开始就指向了那里。

四 诡门关10
一道道大小不同的石块横亘在路中间,机关终于来了。盘长生停足凝神,轻轻地闭上了眼,用心去感受着迎面而来的风和气息。大小不同的石块绕道,如果乱行,就会迷失方向走不出这个石阵。

  石阵是一块块石头紧贴着通道两壁而形成,看似无害,以为按着空隙走下去就对了。其实不然,通道看似一直不变的延伸下去,其实暗有分叉。一旦遇到了分叉,石块的阻隔就会迷惑人,让人走了偏道错路。是很厉害的机关,而且一旦偏离正确的墓道,后果会不堪设想。

  借着手机微弱的光,看清了近处的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块。这些石块咋一看平淡无奇,用心去观摩才发现,竟是一座座造型抽象离奇的象,马,狮子,龙,人形的文武百官。没错,这里就是神道。甬道套神道,这是极不符合墓葬规制的。

  一大团的疑窦尚未得解,眼下又出现了新的不符常理的疑点。盘长生,你应该要怎样做?他努力稳定下自己的心绪,在最短的时间作出对的选择。

  按着九九算数而行,小心地绕开石像,久不久地停下,闭眼感受风的方向,向着稳定而安静的气流方向走去。起初是和缓的风,尽管冷得有些禁人,但并不急,气流也不烈,慢慢地风变得有些滞,再往前走开始闷。终于到了,盘长生停下了脚,看向眼前的一堵巨大的石门。

  石门的背后隐藏的又会是什么?……

五 一团迷墓1
盘长生伸出手,手心贴着石门,如此隆冬的地下环境下 ,石门并不像想象中冰凉。这一来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用力地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这让他犯了难,自己本想在最快的期限内找出线索,以期能救出失踪的学生,但前路关卡却是一重重地压下来。

  石门的温度是一大疑点。他的脑海中飞快地搜索着古墓机括里的种种设置和可能,不停地在秘道的其他地方进行地毡式搜索。

  他发觉身后的那对文武官员石像透着古怪。文官站右列,武官在左列与右列相对称,形制上没有问题,奇就奇在文武百官上朝面圣时应双手执笏(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武官的笏板仍在,也是用石头雕凿的,但文官的笏板却不见了。

  忽然,盘长生就觉头脑要炸裂开来,痛得天旋地转。他忽略了一些事,是什么事?为什么他记不起来?

  所有的影像在脑海里一一闪过,越闪越快,汗珠大颗大颗地滑落。怡心小园、A904,天台,诡异的殡葬舞蹈,归水月,玉覆面,白色的假人从高楼坠落……

  对就是那白色的物体!从以假名示人的谷清阳身上割下的假人,坠地的白色物体就是那假人。当时他从严心身上拿走了那个假人并悄悄收了起来,假人的头部被假的玉覆面遮着脸面,而假人的头里和身子里都塞了棉花和石块,他检查过后,把假人剪开,惟有假人头里的一块长型有点弯曲的长石块很像笏板。当时一直不知是何用意,以为只是让假人快些坠落而在假人身上加了石块。幸而他还是留了神,把那十多块石块都保留了下来,如非他的谨慎这次怕是麻烦大了。正因那块石块的特别,怕被人偷去,他时常带在身上,现下却派上了用途。

  但另一个疑问又出现了,谷清阳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她算准了自己会出现?回想起那天事情的经过,在遇到她前,他是先见过了李成,而李成暗示他诡门关很邪,自己顺着这点线索走到了怡心小园对出的那条旧街巷上。而那里正好对着A904的天台,那时904的灯忽然一阵很亮后熄灭,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看来一切都是在谷清阳的计算中的,那她为何不直接和自己联系而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很明显谷清阳在害怕什么,她是以这种隐秘的方式把进入墓道的钥匙给了他。难道说,正是因为这块石笏板而使整个课题组遇到了灭顶之灾?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石门后到底藏了什么,让人趋之若鹜,不惜以身犯险?霎那间,盘长生身上的血液沸腾了,他喜欢这种挑战,他越来越想打开这道石门,看看里面藏了什么?富可敌国的宝藏抑或不可告人的死亡秘密?而这墓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那这个墓应该是明代的墓了,那为何甬道的时间段却明显的停在了清代?这个疑点又应该如何解释。

  来不及多想,盘长生从身上掏出了这块随身带的石笏板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文官呈九十度举着的手上。“轰隆”一声响,石门动了一下又停下来没有声息。盘长生用力地推,石门开始慢慢地移动。他在心里笑了一下,难怪谷清阳让他来做,原来破这机关还算粗重活。石门非常沉重,重量超出了他的估计,而且感觉到了卷轴转动的那种震动,石门有两座?!盘长生马上反应了过来,这是两扇石门互相推挤,所以推起来非常吃力,而且感觉到石门越来越烫,两重门的相互摩擦对挤擦出了火花,但眼见门就要全开了,火光电石间,盘长生转头就跑,沿原路跑,逃进怪石阵,脚刚踏出怪石阵来到第999盏蜡盏下,“哄”一声巨响,石门后爆炸了。

五 一团迷墓2
一阵飞沙走石,盘长生被冲击力急撞到一边,心口正正撞上了飞滚过来的石块,喉头一腥,吐出一大口血。

  秘道里所有的蜡烛都熄灭了,漆黑一片。沙尘弥漫,空气中涌着一股强烈的硫磺味。终于,一切都静止下来了,烟尘也散了,昏迷过去的盘长生苏醒过来,只觉心口一阵剧痛。伸手去摸,胸前挂着的子刚款白玉平安牌裂成了两半。

  若非这块古董玉器救了他一命,恐怕现在已经在去向阎罗王报告的路途上了。他苦笑出声,像他这种没有将来的人怕是连阎王也不收留吧。此款玉牌为“吴中绝技”——史称“子刚治玉”的子刚玉牌。玉牌的上侧雕有螭龙凤鸱戏珠纹,所用镂雕、阴刻、剔地阳纹技法将螭龙凤鸱雕刻得栩栩如生,顺着光线的明暗交换,流射出莹白多彩的光泽。而凤鸱上凤冠圆润而立,和二兽所戏之珠相对应,更从精小处显真章。

  而玉牌牌身正面则是陆子纲一贯的风格,雕刻仙台楼阁,仙姝美人倚窗看明月,重重烟雾弥漫,琼台之下,则是凡间百子戏婴图,孩童各个神态或喜或怒,或嗔或痴,雕刻得惟妙惟肖。

  玉牌的反面则是陆子纲用了他独创的一种用“昆吾刀”雕刻法刻成的一首行书款古诗,下笔有神,字迹遒劲洒逸,下方书篆体阴文款子刚。而这一刻法也是他在玉上能够流畅随意书写诗文铭款的主要原因,他死后这种技法便成绝响。这类明朝子刚款玉牌在明清乃至现代都大受追捧,但假仿的为多,古今富贵收藏之人都以能得一块子刚款玉牌而自豪。陆子刚十分注重名声,从不粗制滥造,据说生前所琢玉器不及百数,玉料务求纯净无瑕,尤以羊脂白玉为多。他的作品被宫廷所购藏,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数件子刚款的玉器,从此可见其珍贵。

  而如此珍贵精美的玉器现下成了两半,盘长生感到十分可惜。他捡起玉牌细细抚摸,那是他临行前,翡翠送给他保平安的玉佩啊。而他则把自己佩戴了27年的玉鹰送给了翡翠。“玉鹰”行动随着诡镯一案的破解也已经结束了,他叹气。低头检查胸口,早已青紫了一大块,看着都觉可怖。

  正要把玉牌放好继续探墓,手无意间摸到了玉牌断裂处的一处撂手的地方。一个激灵,连忙细看。断玉中间竟藏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福有悠归,归月善堂。

  和李成对《晚清异闻录》做的札记如出一辙,都提到了这句话。翡翠啊翡翠,你是不是有秘密要对我说却不方便直接说出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五 一团迷墓3
石门已经炸开,但不代表前面就可通行无阻,盘长生小心地踏上了石门后的路。这道门仿如生与死的界线,如非刚才他注意到门开后,门缝下地底的一格方板松动,他也不能及时抽身。木板是被第二块巨石门压着的,如果外力推动第一道石门,第二道石门被挤就会出现松动,那块被压着的木板就会移开,露出里面的硫磺。而木板上粘有盈亮的粉末,发出极淡的光。加上两块石块摩擦生热,这种粉加了硫磺预热就会爆炸。估计没错的话这种粉末应该是锌粉。真是个暗藏杀机的连环扣机关啊!

  石门后是一座规模不大,却造型大气,巧夺天工的地下宫殿。一对华表伫立在前,犹如忠贞的卫士守护着他们的君主。华表顶部是两只对向墓内的望天吼,以表君主仙驾已回,在自己的神仙洞府里休息。

  盘长生已然了然,望天吼的坐向是有内外之分的,如果是对着远方大地,那就是奉劝君主要勤政爱民,到宫外走走,体察民情,不能单靠坐在朝堂之上而断民间牢狱或民生之事。如果是对着朝廷的,或是与朝外的相对应的朝内而望的望天吼就是表明君主不能久留宫外,要回到自己的宫殿。

  如今华表上望天吼朝里,表明了墓主已在内宫安歇了。中国人的墓葬制度是侍死如侍生一般的,所以墓主人仙灵就如在世,仿如睡着了一般。

  走过华表门,就是一个荷花池,池中间是一座荷花砖雕,荷花是道教圣物,符合古人追求长生不死之意。盛开的荷花里立有一块砖碑,上面的文字大多模糊不清。《诡府奇案》里的内容会不会是在此处拓印得来的?盘长生一个激灵,注视着前方砖碑,正考虑要如何过去进入地宫主殿,不远的地方传来了点点淡黄的亮光。几叶小舟缓缓而过,原来荷花池下是连着地下水道的,尽管看不见来去的地下水道,但那一叶叶亡灵小舟,就如士兵在巡视守卫王的领土。

  荷花池上有桥连通后方宫殿,盘长生小心翼翼地走上桥,看着桥下发出淡光的小舟,原来是被布裹着的人形物体上发出的光芒,那是一层经数次包裹后的裹尸布,布匹带有荧光,所以黑暗之中远远看去有光亮。

五 一团迷墓4
桥上雕有缠枝纹牡丹游凤图案。桥身弯拱处无纹饰的地方开有两扇漏窗,左边窗上雕明月松石竹林,喜上眉梢,取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境,梅花喜鹊报喜: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而右边窗上雕,“小轩窗上倚明月,低头采摘空幽兰,盛菊漫天弄清影,轻语共剪西窗烛”之境,两幅图合起来则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这座桥是用作装饰宫殿的“桥中盛景”之一,所以并不用作实用桥,故能在桥身上开漏窗。漏窗精雕细刻实乃徽派一位大师的绝笔之作,除了徽州大宅院中有那么一对漏窗,这里则是存世的另一对。可见这座地宫的小而精!

  看前宫的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像是女性墓葬。拱桥的左下方是荷花座,盘长生快走几步希望能下去看荷花座负着的砖碑上刻了些什么字。

  盘长生踩下的步子极轻,忽然脚下一松,还是着了道,桥板上空了一块,他直直地往河下掉去。说时迟那时快,盘长生钢鞭一甩卷住了荷花的一道花瓣借力一跃,纵身跳到荷花上。一口气尚未上来,荷花花瓣忽然张开,近距离地朝着他发出暗箭,箭虽然不长,不是平常古墓机关里的弓弩,一支支飞镖一样射出,满天满江都是,比一般的箭要多,织起一张箭网让人无处容身。

  而盘长生早在花瓣张开之时就已跳下漂过的小舟上,看着数张花瓣不停地摆动,变换着箭射出去的方位,桥上、空中全是小箭,箭往河中射来,他暗叫不妙,一个翻身下水抓着船底舷。水底的情景差点吓破了他的胆。

  水很浅很浅,只是水色太黑,让人看不见底,以为底很深,丝丝疼痛传来,原来他的身体被水底扎着的数寸长的钢针刮到。冷汗涔涔冒出,如果刚才他反应不快直直掉到河中的话,以桥的高度产生的压力足以让他摔到水底死在钢针、刀锥等利器之上。这连环板机关真不能让人小觑。

  水面上仍传来“嗖嗖”的飞箭声音,使得盘长生不敢贸然翻身上船,手抓着船底久了早已酸麻难忍却也不敢放手。闭气太久再也忍不住了,他举起左手,迅速地咬断手腕上的挂链绳子,原来绕了三圈的绳子是塑胶管做的,里面中空,此刻刚好能当芦苇管一样的用途伸出去吸气。

  渐渐地,声音小了,盘长生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已经没有箭雨了,他翻身上船。黑暗中,只有面前的这一具尸体发着幽幽的光。随着河水漂流,小舟漂到的地方早已不是原来荷花拱桥的地方了。四周比之在地宫前殿更加漆黑,按他的估算,地宫是越往里走就越深离地面也就越远,所以才会如此漆黑。

  那小舟的数量应该也不在少数,合起来恐怕有二百艘,应该是陪葬之人。如果和想象中的符合,那这两百叶小舟应该是在整座地宫里循环漂流的,也就是会从头到尾地漂流,形成一个圈,最终还会漂到刚才地宫前面的地方。

  时间不允许盘长生做着不知漂向哪的巡游,而且墓里机关重重,多待一分钟都是危险。看着眼前裹得天衣无缝的古尸,他静下心来细看,裹尸的布异常精美,一针一线都是织就得完美无暇。银丝线泛着冷光,如金子一般耀眼却非金线所积。错开的银线里还夹着荧光线一起织就,暗底的花纹是云纹花蝶,整张布很素丽,像是为女性而织;再看舟上尸体小巧玲珑,更确定是女性。两百多叶舟上并无恶臭,此处有河水相对潮湿,虽然楠木做的小木舟防潮防水,但还不是使尸身保持在最佳状态下的原因。尸身大致看来是保持得很完整的,究竟用了何种保存尸体的方法呢?而墓中主人究竟是谁,会有这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