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五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战五处-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寺僧的修持严谨及护法对大雪寺的不共密切加持,大雪寺的护法熏香粉极为灵验,有很多灵应。以前曾经有人偷去了寺院之牲畜,寺僧也不刻意寻找,只在护法像前祈请一下。在此同时,被偷走之牲畜的头角喷出火焰,把盗贼都吓傻了,马上交回牲畜,幷求寺僧代为向护法祈请原宥。从此以后,就不再有甚幺人敢偷大雪寺的东西了。一般来说,藏民是很诚实的人,但其中少不免也有少数的坏份子,但他们不论如何坏,总不敢碰大雪寺的产业与物品!大雪寺附近以前有很多猛兽,常常击杀牲畜,但凡颈上系着大雪寺护法殿之柏香的牛、马等,从未有被野兽攻击的先例。 

  卓玛曾经往内地朝见贡唐仁波切大师。大师是西藏首席之高僧。他老人家一听到大雪寺的名字时,马上说:“大雪寺的护法像是很有威望的!这不是一般的护法像!”

  六臂玛哈嘎拉护法乃观音之忿怒相化身,西藏人和汉人与观音大士之因缘很深,所以也特别适宜依止这位护法。

  我仔细听完卓玛的话,突然发现她漏了一个元素——护法神的“镇妖”作用。

  这茫茫大雪山里有妖的传说么?

  如果有,她为什么避而不谈呢?


夜里刮风了。

  这风毫无征兆,像鞭子一样摔打着大雪寺的门窗。

  风声紧一阵慢一阵,就像怪兽在不均匀地喘气。

  喀嚓一声,似乎院子里折断了树枝。

  实际上是我那支88式折叠狙击步枪的拼装声。

  少顷,我沿着西侧“藏经房”墙角向大殿游走着。

  夜色里,大雪寺的雄伟让我赞叹。

  我的远红外热成像夜视镜下,大雪寺金碧辉煌,各种颜色的纵横交叉,冲破了一贯的视觉常规,在惊叹迷惑的交替中做了最快的角色转换。

  大雪寺以“乌孜”大殿为主体,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在“乌孜”大殿的四方各建一殿,象征四大部洲、四方各殿的附近各有两个小殿,象征八小洲;主殿两旁又建两座小殿,象征日月;主殿四角红、黄、黑、白四塔,以镇伏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而且在塔周围遍架金刚杵,形成1028座小塔,象征佛法坚不可摧,其构思,独一无二!

  寒风中,我的心被浓厚的宗教氛围层层包围,甚至走路都担心发出声响。

  大雪寺的中心主殿达60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殿高三层,样式别致,独具风格。每层殿堂的空间很高,一般在至6米之间,而且二、三层均在殿堂前建有低于大殿的宽敞阳台。从远处眺望,大殿五层楼,实际只有3层,这3层各属不同的建筑风格,大殿的建筑吸取了西藏、内地、印度的构造风格,底层采用藏式建筑形式,中层采用汉式建筑形式,上层采用印式建筑形式。各层的壁画和塑像也按照各自不同的法式进行绘画雕塑,这种藏、汉、印合璧的建筑格调,在建筑史上非常罕见。

  它真是西藏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

  大殿外,当我的眼睛与殿内莲花生大师的目光相遇,他透彻的眼神仿佛已洞穿我的一切。

  我震撼!

  以前在内地我就接触过莲花生大师的生平,现在看到他的塑像很亲切。纵然莲花生大师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显现愤怒扭曲的面孔,但并不能真正的让我感到恐惧,我对他只有羡慕和欣赏。

  佛教是智信的产物,没有他密宗不可能传入西藏,可见当年赤松德赞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是划时代的明举。

  北侧是护法院,墙上无数的佛像壁画不是在沉睡,而是在空气中,在我虔诚的朝拜目光中轻舞,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其他寺庙常规的壁画,还有“西藏史画”、“桑耶史画”、“莲花生传”、“舞蹈杂技”等其他内容的精美史画。在壁画上记载历史、留住历史、再现历史、是别出心裁的决定,是巧妙绝伦的实施,到如今大雪寺已是无可媲美的建筑奇迹,不可替代的精神栖居之所。

  所有的史实和传说在院内长明酥油灯的香气和光亮中变得遥远且缥缈,各种场景交织的画面犹如电光火石般在我脑海里汹涌浮现,在无限的肃穆和宁静中,让我领略藏传佛教的纯粹,同时给我带来无法逃避的心灵震撼!

  我边欣赏边走,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掉头向南走。

  南侧正是被盗的护法殿。

  护法殿东侧是###院。

  我听着风扫过窗外的薜荔,沙沙乱响。

  我看看军用液晶表,指针指向夜里十点半。

  风声越来越大,仿佛一大群魔鬼在发疯般地念着咒语。

  我望望漆黑的夜,犹豫着要不要去护法殿和###院看看,一阵急风突然刮到了###院窗户上,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忽而咣地一声轻响,类似树枝折断的声音。

  我再侧耳细听,风声传来,刷拉刷拉,像有人拖着重物走路,再细听,又像是窗户吱拉吱拉开关乱响。

  我终于忍不住了,这样大的风,也许护法院的窗户没关好。

  我斜背狙击步枪,出了###院的门,顶着风往斜对面的护法殿跑去。

  小路黑暗阴冷,不时听得到树叶悉悉索索的声音。

  我后悔没有带把手电来。

  一阵风来,我打个寒战。

  我靠近护法殿的外门,摸了摸,房门挂着锁。

  忽然,东边###院的窗户又开始响了起来,好像有只手推拉着一样。

  我向东走向###院。

  下面说说大雪寺###院的由来。

  ###,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在###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场周围。###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 

  ###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西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

  藏族的丧葬形式是经历了历史变化的,据藏文史籍记载,在远古的“七天墀”之时,诸王死时是“握天绳升天”,“如虹散失,无有尸骸”。这种情况同藏族当时的认识有关,当时藏族认为其祖先来自天上,死后归天。

  藏语称###为“杜垂杰哇”意为“关(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文中“恰”是一种专门食尸肉秃鹰,谓之“哈桂”。据此可知这种“###”亦可谓之“鸟葬”。

  ###习俗始于何时,未见具体而确切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后,对于西藏丧葬习俗的影响很大,在佛教中“布施”是信众奉行的准则,布施有多种,舍身也是一种布施,据敦煌发现的《要行舍身经》中载,即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葬尸场)中。在汉地隋以前已有此风俗。这种风俗对于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许是殊途同归。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尸毗王以身施鸽”及“摩诃萨埵投身饲虎”的佛经故事,宣扬“菩萨布施,不惜生命”等。

  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场地,即###场,有专人(###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台,太阳徐徐升起,###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

  ###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有学者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贝在墨竹工卡县直贡地方建造了直贡替寺,并在当时推行和完善了###制度。 

  关于###,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

  大雪寺###院在西藏很有名。

  ###院中间有一块约4平方米大小、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时停放尸体的。在###院南门外,还竖立一根约10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顶部悬挂着很多褪了色的经幡。送逝者到大雪寺###台前,把尸体卷曲起来,头屈于膝部,使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送至###台,点燃桑烟引来鹰鹫,再进行尸解。因为鹰鹫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骨头,所以###程序就采用倒叙法,先喂骨头。

  此刻,我怀里的凌云多忽然轻微一抖。

  我摘下狙击步枪,摸黑去靠近###院。

  我尽量在靠近的时候不发出太大的动静,惟恐真的惊动了里面的“人”。

  天空中不时有枯叶划过。

  借着一丝月光,我踮着脚步摸到门边,用步枪去推门。

  突然,我竟连枪带手推了进去。

  我稳稳神,用手探了探。

  一团漆黑。

  奇怪,葬尸池旁左右神匣的长明酥油灯灭了。

  我把手向里伸去,打算摸摸有没有酥油,不料,一只冷硬的东西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手腕。

  我浑身一激灵,步枪差点掉了下去,死命地一挣,手腕上火辣辣地疼。

  啪嗒一响,让我回过神来。抓着手的原来是葬尸池边钓死尸的挂钩。

  虚惊一场,我都听得见自己喘粗气的声音了。

  我扶着墙站了一会,冷风一吹,静了好多,我竭力让呼吸轻下来。

  可奇怪的是,我听到的喘息声竟然还那么急促和清楚。

  我蹲下来,屏住呼吸再细听,汗毛都竖起来了:喘息声不是我的,它竟然发生在我背后的方向!

  此时我正背对着敞开的院门,我下意识地回头看看。

  什么也没有。

  我身后黑糊糊一片,隐约有个护法殿的轮廓伏在那里。

  但是我总感觉不对劲,再使劲看去,护法殿的门外居然站着一个黑影,喘息声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我背靠院门,悄悄举起夜视镜,仔细观看。

  嘎嘎几声轻响,我背后###院里又突然响动起来。

  腹背受敌?

  我赶紧往后转身,抽出英吉沙猎刀!

  不远处一名长发遮面的藏族少女正俯身趴在###院的酥油灯边。

  她慢慢扬起脸来,月色照亮了她滴酥油的红唇和白森森的牙齿。

  女鬼?

  “凌云夺?”她慢慢扬起左手食指,尖利的指甲轻轻刮向我藏身的方向。

  我正自惊骇,不料背后那黑影却向我扑来!


“我是铁棒护法僧普巴,你擅闯大雪寺###院!大胆!”黑影朝我怒吼,他闪电般冲了上来,一上来就是一拳!

  我摘下狙击步枪,这才看清楚,黑影是一个身材强悍如豹子的年轻喇嘛。

  话音未落,拳已离我下颔才一寸不到。

  我急退!

  这一退,普巴的步法急进!我再退!普巴猛进!瞬间两人已追出七八尺,我退到###池台边,但普巴拳头离我下颌仍是一寸不到!

  普巴拳速之快,像眨眼一样,恐怖至极!!

  池台边,我脚踏一空。

  忽然,那个喝酥油的女人大叫:“汉人!小心!”

  我猛一仰身,一个钢筋“铁板桥”,普巴一拳,便自我脸上险险掠过!

  “铁板桥”是软功,练这功夫的人必定要腰力很好才可以。

  普巴一拳击空,倒是一呆,看见我一仰身下弯,以为机不可失,立时易拳为掌,四指贯手,直插下去!

  但是他忘了,他怔了一秒。

  普巴虽然防守森严,没有破绽,但在一怔之间,已露了破绽。

  我身虽弯了下去,左足却抬了起来,疾踢出去!

  踢的是普巴小腹!

  普巴慌忙用左手一拍!

  普巴防守很密,可是他应付我腿击时,右手攻势自然一慢。

  就在这一慢之间,我身子就像弹簧一般弹了起来,左手格住了一插,一拳就击中柳声川肋部“章门穴”。

  普巴忽然软颓了下去。章门穴是人身要穴之一。我藉弹起之势,这一拳擂进去,足可以使普巴后半生全废。

  但是,他又站了起来,像一头西域藏獒!

  ###院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有人朝这边赶来。

  那女人丝毫不恐惧,又低头喝了口酥油,紧张注视我们这场较量。

  狂风袭来,我们二人袍袖鼓荡。

  普巴没有动。

  我也没有动。

  普巴仍没有动。

  我更没动。

  那女人不安地挪动着美目。

  突然,普巴动了!

  我也动了!

  普巴一动,我动作更快!

  普巴一动,我横扫他的小腿胫骨!

  胫骨是所有习武之人的软肋!

  普巴冲近,等于送上腿去捱这一扫!

  普巴“呀”了一声,仰天跌倒!

  我接着一拳打腹,普巴便抱住了肚子,迳自在那儿眼泪鼻涕齐出!

  但他又勉强站起,双目炯炯有神,望着我。

  我暗叹,好一个铁棒护法僧!

  我冷冷地道:“普巴,你还想要挨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