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暗藏-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痪褪悄愕牧恕!
  黄雪莉莞尔一笑,转身走出门去。
  “对案发地点,你们有什么新的认识?”邱局长突然问道。
  “我个人认为,那个旅行箱虽然是在河边上被发现的,但……”于子劲喝了一口茶水,说,“但案发地在市区的可能性不大。凶手并不想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似乎是想通过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难道仅仅是要我们去调查张禹玲这个女人吗?我看,没那么简单,凶手一定有更深层的意图。虽然他的想法很荒诞,可以说非常病态,然而,如果猜不出他的意图,我们就很难找到他。”
  “说得在理,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十足的变态狂。他制造了这起血腥的仇杀,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一幅令人发指的解剖图,就是想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同时向警方挑衅。”陈轩然说着,猛拍了一下茶几。他的脸色铁青,双眼迸出怒火,嘴唇微微发抖,这种过于激愤的表现在他是很少见的。过了一会儿,他又严厉地说道:“这个王八蛋简直就是一架疯狂的绞肉机,我们一定要阻止他,以免悲剧重演。”
  听到这番话,于子劲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局长也像是哆嗦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了。他紧握双手支撑着下颌,不时叹着气。“对了,子劲,你准备下一步怎么走?”他用一种探询的目光望着于子劲,“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从众多的线索中提取出最关键的线索,再也不能盲目地东撞一下,西撞一下了。”
  “局长批评得对。”于子劲的脸色明显红了起来,“下一步,首先应该尽快在迷雾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否则,我们还是会重返老路。现在最重要的,首先是不能再被凶手牵着鼻子走了,必须摆脱他的牵制,变被动为主动,尽全力查出他的阴谋。第二是我和轩然准备再去张禹玲的住处看看,那里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搞清楚的疑点。第三是扩大搜寻范围,争取迅速查明死者的身份。只有查出了死者的身份,才能进一步确定对凶手的调查范围。”
  “我完全同意你的安排。”局长微微笑了笑,以总结的语气说道,“失误在所难免,但关键要找到查案的漏洞,才能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精明的猎人也会在深幽的大森林里迷失方向,何况我们的对手是如此狡猾。你们不要背上心理包袱,好好干,我完全相信你们能破获此案。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更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
  

第十二章 目击者的分析(1)
随后,他扛着箱子绕过靠近堤岸的草滩,直接下行到老石桥的桥墩下,没蹚过那片细沙滩。他非常谨慎,而且对这件事充满了兴趣,甚至很兴奋。
  出了公安局大门后,两位好友就分手了。于子劲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而他的搭档匆匆赶往女友家。于子劲感到疲倦至极,但还是尽量让自己心情舒畅。他确信散步有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在人流中穿梭亦能给人以莫名的*。
  雨已经停了,天色似乎变亮了一些,天边的晚霞美得让人忘记自己是在凡间。正是下班的高峰期,街上车多人多,噪音也多。晚风追赶着行人,灰蒙蒙的路灯被一团团雾笼罩着,散发出惨淡的白光。于子劲裹紧上衣,穿过大街,来到安静的河岸上。
  桥头大梧桐树下的石桌旁有两位老人正在下棋。于子劲认出其中一个正是那个发现装尸箱的大伯。他叫薛安源,是名退休老工人。
  于子劲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
  二老正杀得面红耳赤,气氛非常紧张。不过从目前的战况看,薛老伯占了上风。他的红子已经将对方的帅营团团围住,对方快招架不住了。薛老伯得意起来,连声催道:“快动子,老伙计,要不,干脆缴械投降算了。”
  绿方一语不发,紧皱眉头,眯着两眼,右手指轻轻敲打着棋盘边缘。突然,从他的眼睛里闪出两道亮光,嘴角也很快浮出一丝笑意。他不慌不忙地执着“绿炮”,放在了红方的“帅”后。
  薛老伯大吃一惊,脸色阴沉下来,显得很难堪。他的双手哆嗦个不停,额上大汗淋漓,怎么也想不出破解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于子劲从旁说道:“你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退‘炮’到底线,同样有‘车’保护,对方也奈何不了你。”
  老人一乐,忙去执子,忽回头一望,手中的棋子险些抖落,惊愕得差点没叫出声来。好一会儿,他才使自己平静下来。
  “你真是比幽灵还可怕,又让我想起了那件事。可这有什么法子,谁叫我那么倒霉呢。”薛老伯坐直了身子,向他的棋友摆了摆手,说,“喂,老家伙,别怒眉瞪眼地盯着我,这盘棋算和啦。”
  “和了?”薛老伯的棋友不满地说道,“没那么简单吧?”
  '=BW('第十二章目击者的分析'='“哟,你不服?”薛老伯说,“不服,咱们下回再战,现在我没空陪你了,你赶紧回去吃饭吧。”
  薛老伯的棋友瞪了他一眼,咕哝着起身离去了。待棋友走后,薛老伯抬头望着于子劲,低声问道:“小于,那个案子进展如何?”
  “惭愧啊!”于子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坐到刚离去的那位老伯的座位上。他摸出烟盒,取出两支香烟,递了一支给老人,并为老人点上了。
  “也就是说还没有抓到凶手。”老人用手背擦了一下冒着烟雾的嘴角。
  于子劲点了点头。
  老人叹了口气,狠命地抽着烟。“其实,我对这个案子还是有些想法的。”他突然以一种轻快的语气说道,“经常思考一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有利于防止大脑细胞的过早退化。我是个喜欢琢磨问题的人,就因为这一点,家里人老说我神经有问题,他们哪里知道我可是一个不服老的人。”
  “我早看出来了。”于子劲笑了起来。
  “我有个外甥在你手下工作,他叫林森,我们常坐在一起探讨一些古今悬疑谜案。有一次,他向我稍稍透露了该案的某些细节。”薛老伯摸了摸下颌,嘴角挂着一丝高深的笑意,“不瞒你说,我认为你们办案的方向有些不对。” 。。

第十二章 目击者的分析(2)
“哦?我倒想听听您老的高见。”于子劲真诚地说道,将一枚棋子捏在手心。
  “高见?谈不上,也就是我的一点小猜想。”老人深吸了一口烟,“根据我的推测,装尸体的旅行箱不是被河水冲下来的,而是从河堤上被人抬下河滩的。如果那天早上我不去散步,就不会发现尸体。但是,即使不被我发现,也会被别的人发现。换句话说,凶手并不打算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不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猜测,这跟那座石桥有关……”
  “那座石桥?”于子劲掐灭了烟头,惊异地望着老人。
  “是的,那座石桥。”老人神秘地笑了笑,扔掉烟头,“凶手为什么不把旅行箱丢在别的地方,而要丢在那座石桥下,这不明摆着是冲着石桥来的吗?”
  “即便如此,这给石桥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我不妨先告诉你一桩陈案:二十年前,也是十一月份,在石桥附近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案子。现场有许多血迹和打斗的痕迹,经鉴定,那些血迹都是人的血迹。公安机关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但自始至终不见有人来报案。后来,此案就不了了之。我怀疑这两桩案子一定有内在的渊源,因为它们都是这么离奇,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在针对那座石桥。”
  “二十年前,那就是一九七九年。”
  “是的,一九七九年。”
  “照你这么一分析,这个案子就更复杂了。”于子劲的脸颊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是呀,很复杂,复杂得可能会引出一些骇人听闻的陈年往事。”说到这里,连老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我们从来没考虑过这一点,看来,我们确实走错方向了。”于子劲想了想,“对了,你对凶手怎么看?”
  “我先来问你,从河滩上的那些脚印你们查出什么了吗?”老人说道,谨慎地朝繁华的街道上瞥了一眼。
  于子劲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说:“那个旅行箱四周沙石上的脚印非常模糊,也非常混乱,围观的人实在太多了,也怪我们当时疏忽了对现场的有效保护。加上当天早上还下过一阵小雨,所以我们从现场找不到任何一点关于凶手的痕迹。”
  “这一点我也猜到了。”老人思考了一下,说,“听说有人凭现场发现的那个女式挎包,怀疑凶手是个女的。当然,单从死者被阉割这一点,可以初步推断凶手是个与死者有深仇大恨的女人。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那么大一只箱子,女人哪有力气搬得动?不过,也不排除一男一女作案的可能性。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死者曾多次侮辱过某个女孩,女孩的男友或是亲人同她一道杀害了那个禽兽。你认为我的推论合理吗?”
  “合理,实在太合理了。”于子劲赞叹道,“听你这么一说,我感到眼前明亮多了。薛伯伯,你太厉害了,你的一席话让我受益不浅啊,看来我以后还得多向你请教。”
  “哪里,哪里,我也只是胡乱猜测罢了。”对于年轻人的恭维,老人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显得很兴奋。
  “如果那个女人真有个帮手的话,那么,这个帮手会是她的什么人呢?”
  “不是一般的人。我刚才说了,可能是她的男友,也可能是她的亲人,但是我现在又认为这两种可能都不是。”
  “你的意思是?”
  老人吸了一口湿润的夜气,以一种怪异的腔调说:“极有可能是她的仇人……”

第十二章 目击者的分析(3)
“仇人?”于子劲几乎要叫起来,“这……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老人坚定地说道,“我认为,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指的是她以前的仇人,也就是说她以前的仇人如今来报恩来了——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仇恨是相对的,是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来化解的。”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我得好好琢磨一下。”于子劲皱了皱眉头,说,“还有一个疑问,我想请教一下你,你认为凶手是通过何种方式把那个旅行箱送到石桥下的?”
  老人不假思索地说道:“从河堤下到河滩一共只有三条路。他不可能从我走过的那段石阶下去,那样太暴露了,而且要经过一个泥潭,困难重重。另一条路就是再前行一百米,从石桥下的一段古旧的石梯走到河滩上。这个途径对于有驮重的人来讲也是不会选的。最后一条——他是开车来的,这就要否定上面的一些论断。我们都知道,市政府为了保护下陷得非常厉害的河床,制定了《有限制地掘采河沙的规定》,特别规定了在枯水季节严禁掘沙运沙。我起初也忽略了凶手在凌晨7点之前开车下河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从那座石桥继续往下游走不到两百米,就可以看到一个小岗亭和一根栏杆,很难设想在那个寒风凛冽的清晨,那里还有人在值勤——”
  “说得没错,而且很巧的是那个执勤的人在头一天下午就回家了。”于子劲装着漫不经心地插了一句。
  “原来你也注意到这个细节了。”老人略显失落地嘟了一下嘴,“但你始终不信或不曾有过这种想法:凶手会开车前来,还大胆地把血淋淋的尸箱塞在后车箱内。也许老天爷在帮助他,那天早上下雨了,采沙石的专用车道都是坚硬的碎石路,车轮不会留下多少印痕,仅有的也被雨水洗尽了。不过,这条路的后半段却完全是细沙——到此,他一定熄灭了油门和车灯,下了车,打开后车箱。随后,他扛着箱子绕过靠近堤岸的草滩,直接下行到老石桥的桥墩下,没蹚过那片细沙滩。他非常谨慎,而且对这件事充满了兴趣,甚至很兴奋。”
  “你分析得太妙了。”于子劲感叹不已,“哎,在你面前,我感到自愧不如。”
  “这算不了什么。”老人说道,一边收拾棋子,“凶手不容易对付,但是,他终究会暴露自己的。”
  “为什么?”于子劲惊异不解。
  “因为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猜,这只是个开端,更血腥的还在后面。”老人将棋子全部放进一个小木盒后,站了起来,他的神色显得很凝重。于子劲跟着站了起身。
  “好了,我该回家了,祝你好运。”老人瞥了于子劲一眼,很勉强地笑了笑,走开了。他的身影不久消失在街道对面的阴影里。
  于子劲看了看表,也走下了河岸,来到喧闹的大街上。他拐过十字路口,走进了一个气味难闻、黑黢黢的小菜市。穿过菜市场,就到了一处早已倒闭的纺织厂区。他家是与厂区仅一墙之隔的老职工宿舍楼的三单元一号。这是一幢仅有四层、里面嘈杂不堪的陈旧住宿楼,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被老人们称作一个时代的缩影。
  三单元一号与其他住户的唯一区别是:室内的四壁更光明、更实在。打开所有的灯不失为驱散室内冷寂气息的上策,而屋主对音乐的嗜好也是少有人能及的。刚跨进门前的小院,于子劲就听到了母亲最喜欢的那首动听的俄罗斯民歌《夜歌》,优美的旋律荡漾在院中的冷杉、秋菊、木槿、椿树之间,合着草虫不安分的鸣奏和喝彩声,共同演绎出世间最美妙的乐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目击者的分析(4)
于子劲抬头望了望夜空。夜幕的最大统治者——月亮,凄惶地从紫黑云幔中探头探脑地挤出半张老处女般煞白的粉脸,朦胧的月色为这个不平静的世界笼上了一层神秘纱巾。他认为在此时此刻,似乎什么都不重要了,这个想法让他感到心情轻松了许多。他全然陶醉于这个美妙的环境中,轻呼着清新的夜气,一边倾听自己的心跳。
  如果不是有两个人走过来,他可能还会继续待在院子里。他穿过院子,走到家门口,坐在石阶上,继续享受这美妙的夜晚。石阶两旁各有一株竹子,竹叶在夜风中微微颤动。门框顶端是一盏柔和的白炽灯,门的左侧与楼上住户公用的狭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