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古帝国史-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到长生不死的奇方的希望已经破灭,比较起来,成吉思汗对于一般道家的哲学肯定没有多大兴趣。似乎他虽然对他的客人还是很有情意而此后屡次拖延问道的日期,这些道理,他显然是不能了解。谈话本应于阴历4 月(公历5 月)举行。但是在这个时候得到札阑丁反攻的消息。成吉思汗有了比玄学更为迫切的关心事件。长春请求准许他回到撒麻耳干。征服者允许他这个请求。蒙古人在撒麻耳干的总督或太师、移刺阿海或耶律阿海(伯勒什奈德误认做耶律楚材),'2'予以盛情款待(游记述他送甜香西瓜)。长春似乎在这里和答失蛮(“大石马”)们,即伊斯兰教文人们有所交往。阴历7 月(1222年8 至9 月)长春再被召往成吉思汗那里去, 这是在巴里黑南边的阿富汗地方。镇海陪伴他于阴历8 月22 日(9 月28 日)前往御营。长春提出要求, 道教长见帝王时有免除跪拜的特权,仅行鞠躬叉手之礼。成吉思汗明哲地以这种致敬的方式为满足。他请客人饮忽迷思(湩酪),长春坚持不饮。长春被邀请每天和成吉思汗一同进餐。这位哲学家也拒绝了这个邀请,他说喜欢清静独处,不欲厕身宫廷纷纭之中,成吉思汗又一次表现得智慧与仁慈,以为他所说的有道理。
  长春随着这个游牧宫廷,于1222 年秋天,开始北上。在路上,成吉思汗遣人送给他这位哲学家朋友葡萄和西瓜的果汁以及其他美味。1O 月22 日(阴历9 月15 日)在阿姆河和撒麻耳干之间,成吉思汗命人设帐听长春论道。当时有镇海“相公”在座,而太师耶律阿海担任翻译。“皇帝大为感动,哲人所言,使他心悦。”10 月25 日,'3'是一个美丽的夜晚,会谈继续举行, 29 日又举行一次。成吉思汗对于哲人的指教,印象是如此之深,所以他命将长春所说的话用中文和“蒙古”文记录下来。这时候所谓蒙文,无疑是指畏吾儿文字。
  这些载于最直接的史料的事迹,向我们指出这位征服者具有严肃认真的道德品质。当他召唤这位著名道士时候,无疑是仅仅为了神仙灵迹,将此人认做一个高等珊蛮,能够给他某些修炼的药剂为他保证长生。而道教,于天才的玄学家之外,肯定包括一大批伪善者和走方郎中在内,他们仅恃鬼神之说和炼金术为生,尤其是在想要取得某些朝廷的信用时候。长春在这一方面所要做的事,尽管他很不愿意,如果他答应做,并不是很难。而恰巧这位道士偏偏富于自尊心和智慧,对道教创始人的真实教诲信守不移。如果成吉思汗是一个野蛮人或缺乏理性的人,他必定不能忍受这种觖望。值得钦佩的是, 他不但放弃了获得灵药的希望,而且还以优礼和虔诚来倾听来自道德经和庄周的高深的理论。我们的经典作家们也说,这种事实证明他具有伟大的灵魂。事实上,他对于这种形而上的性灵一元论能够领会什么呢?我们无论如何应当承认,他的如此诚意,实在是难能可贵。
  1222 年11 月10 日,在撒麻耳干,这个道士再次去见征服者。这位征服者,常常处身于秘密哲学和魔术的气氛之中,问他要不要屏去左右。长春劝他不必。长春对成吉思汗说:“山野学道多年,常乐静处,御帐军马杂遝, 精神不爽。请允许返回自己地方。”成吉思汗又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长春将他所有的东西分施与撒麻耳干的穷人,启程返回中国。然而雨和雪开始降落,旅程显得很艰难。成吉思汗利用这个机会挽留这位道士和他在一起:“我也要东归,你愿意和我同行么?稍等一时。我的儿子们就要来了。而且你的道理,某些地方我还不很了解。”过后不久,3 月10 日,成吉思汗在塔什干地区围猎时因追逐一只受伤的熊而堕马。熊已近前,成吉思汗险些遇害。长春乘机向他指出象他的年龄不便围猎,所说的也是完全由道家的论点出发。
  1223 年4 月8 日,长春终于得到准许返回中国。成吉思汗给他一张敕令, 上面盖有御玺,为了使道教的师父们得蠲免赋税。他的一名叫做杨阿狗的官吏受命伴送长春。
  长春再次经过赛喇木、楚河、伊犁和阿力麻里。又横渡准噶尔沙漠,在这个地方,狂风卷沙,年年变换沙丘的面貌,居民告诉他,这是有鬼神驱使。他穿过答必斯丹…答班山峡,或其东边的隘口重过金山南部之后,行经水草俱无的戈壁,走了一条通往中国的直径,取道其西北和东南以避免敌国西夏,经由失儿津至翁金河,直到山西之北的汪古人的呼呼克图地方,他于1223 年7 月到达这个地方。长春卒于1227 年。'4'
  如果把成吉思汗谦虚倾听道教修士的高谈哲理与他对于藻饰词句和夸夸其谈的人的深恶痛绝两相比较是很有趣的。志费尼说他一贯讨厌波斯和中国礼节上的虚夸头衔,训诲他家族的王子们不用这些头衔,因此:“有血统的亲王们也用本名称呼,而在文书上,这些名字并不连带任何荣誉称号。”已故花刺子模算端的一个秘书到他这里来供职。有一天他叫这个秘书写一个最后通牒给毛夕里的阿塔别乞别特哀丁鲁鲁。拉施特说,这个书记依照波斯习惯以漂亮的词藻来修饰威胁之语,成吉思汗质问这是否嘲弄他,命人将这个虚夸太甚的修书人处死。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十九节 者别和速不台燃起蒙古人将来征服波斯和罗斯的战火
  我们在上面只说到者别和速不台率骑兵到了剌夷和哈马丹, 在这个时候,他们正失去了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的踪迹。得到算端已经在里海一个小岛上死去的消息,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使命是变更目标。不必再追赶敌人的君主,他们继续向西驰骤,变成为一种侦察性的长途行军,为的是替蒙古人未来的进攻作准备。
  这个军事行动,有关于伊兰和高加索的内容,由于额梯儿的叙述而为大家所熟悉,该书描写伊斯兰教世界在这两个蒙古将领的大胆进军面前极端恐怖。但是明诺尔斯基先生怀疑额梯儿所说的剌夷城于1220 年被者别和速不台毁灭,是否夸大其词。事实上,额梯儿本人也说,1224 年对于残余人口有第二次的屠杀。明诺尔斯基断言:“志费尼仅说蒙古将军们在可瓦儿…亦…剌夷杀人很多,但是在剌夷本城,因为该城的法官迎接他们并表示服从,他们即离此而去。拉施特相信,者别和速不台部下的蒙古人曾在剌夷杀人和劫掠, 但是他似乎对剌夷与忽木有所区别,在忽木,人民全部被杀。”明诺尔斯基提出他的意见,这两个蒙古将领可能卷入了伊兰的各种宗派之间的斗争,这些派别企图利用他们在内部争端中占上风,者别和速不台可能帮助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对伊斯兰教的十叶派进行报复。
  事实上,蒙古人显然在这里没有一定的行为准绳。他们靠这些地方给养, 他们依照战争规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适应情况。波斯历史家米尔空断言,他们受逊尼派的请求去毁灭忽木,因为忽木是一座完全由十叶派控制的城。他们也毁灭了赞章并用急攻的方法取得可疾云,屠杀了那里的所有居民。
  至于哈马丹,由于及时地投降,仅输赎款。阿哲儿拜占(阿塞拜疆)的突厥人阿塔别乞月即伯以黄金为代价使他们离去他的都城套利斯。
  者别和速不台从波斯进兵高加索,作初次的入侵。在1221 年的2 月,他们在梯佛利斯附近击败谷儿只人的军队。从那里,他们又回到阿哲儿拜占, 破坏了那里的马刺合(1221 年3 月)之后,他们又在出现于哈马丹城下,这一次,哈马丹企图抵抗。他们急攻取得该城,于杀死所有民众之后,将它焚毁。从那里,经由同样被他们破坏的阿儿迭比尔,他们第二次侵入谷儿只。速不台伪装退兵,引诱谷儿只骑队至于者别所埋伏的地方。谷儿只人又一次被击溃。之后,取道打耳班要隘和查马哈,这两个蒙古将军下趋至于罗斯南部的平原。
  黑海北边的草原是钦察'1'人的领域,他们是信仰异教的突厥游牧人,在那里过着部落的生活。面临蒙古人的威胁,他们成立了一种联盟,包括高加索山区的勒吉思人和曲儿克斯以及忒列克的阿兰人。者别和速不台很狡猾地分给钦察人一部分战利品使他们遵守中立。等到击败了山区人和阿兰人之后,他们回军进攻钦察人,并击溃了他们,夺回分绘他们的战利品。
  由于钦察人的乞援,罗斯诸侯们参加这个战争。一支八万人的罗斯大军, 由基辅、加里奇、切尔尼戈夫和斯摩棱斯克几个诸侯统率,自德聂伯河下趋。者别和速不台佯作退兵,等到罗斯骑队已经相当疲倦,罗斯的备师团彼此相当分开的时候,者别和速不台在迦勒迦或加勒密勿思河附近向他们挑战,这是在马利乌波里附近流入阿速海的一条海边小河,罗斯军队被他们击败(1222 年5 月31 日)。'2'但是他们不想夺取罗斯的土地。于劫掠在克里米亚的速答黑城的热诺亚人的钱库而以为满足之后,他们取道伏尔加河返回亚洲。他们渡河向察里津前进,除攻击卡马河旁边的不里阿耳人(大保加利亚)之外, 没有去作新的攻袭。他们在途中降伏了乌拉尔地区的康里突厥人,最后到达锡尔河北边的草原和成吉思汗大军相会。
  《元史》速不台传证明,成吉思汗非常满意并认可这个部将所建树的功勋,元史引他的话说:“速不台枕戈血战,为我宣劳,朕甚嘉之。”不等这位英雄回来,成吉思汗就派人送给他大珠、银罂,以表示个人友谊。
  者别和速不台的侵入西波斯、高加索和罗斯,有如上言,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恶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者别和速不台在事实上是做了一个有次序的侦察,了解到地方情况,并向成吉思汗提出有根据的意见,从蒙古军的战术来对照波斯、谷儿只和罗斯军队的弱点,这些经验,对于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应该是仍然有用的。
  我们将要看到,在1231 年,窝阔台派遣蒙古将军搠儿马罕往波斯, 终于征服这个地方,有如者别和速不台所预示和所引起的。同样情形,拙赤的儿子拔都于1237 年和速不台本人同来,于降伏了钦察人之后,完成了罗斯草原的征服,然后又将罗斯各诸侯国逐一降服,并且提兵直至“欧罗巴草原” 的极边,直至于匈牙利。1241 年4 月11 日,速不台在莫熙(Mohi)对匈牙利军队所取得的胜利补充了十九年前他在加勒加何对罗斯军队所获得的克捷:从日本海至于维也纳的门口,所有草原,包括阿富汗,当时都承认成吉思汗帝国的威权。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二十节 成吉思汗返回蒙古
  我们在上面说过,成吉思汗于征服东伊兰之后启程返回蒙古(上第201 页)。依照《元史》,并经《拉施特书》证明,他于鸡年(太祖二十年,乙酉)即1225 年的春天回到他的驻跸之地。《秘史》告诉我们,他在额儿的石, 即也儿的石河的沿岸过夏。《秘史》没有说明这是在那一年,只是紧接着说了一句:随后在鸡儿年秋回到上拉河旁边黑森林的斡耳朵。由此可以推测, 在也儿的石河的暂驻是在前一年的夏天,就是1224 年猴年,尽管书中并没有明载是这一年。巴托尔德就是这样做的。然而严格地说,也可以由此推测成吉思汗到达也儿的石是在1225 年的夏天,而于同年,即1225 年的秋天到达土拉河。除去这个日期上的疑问以外,还有可憾之处,因为我们对于这位征服者的事迹,从离开河中(1223 年)直到最后一次征伐唐兀(1226 年)的时候,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由于后来他的继承人窝阔台认为他此时已经战胜了一切敌人,我们可以推想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从事于待猎宴会,以蒙古人的方式休息自己,他早年生活是如此艰辛,现在他要补偿这个损失。'1'萨囊彻辰的逸史说他返回故土之后有若干家庭事件烦心,无疑不足为据。'2'
  然而成吉思汗的敌人,远远没有全部解除武装。在中国,受命统率“左翼军”完成征服金国的任务的木华黎,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老朽的女真人从前保卫河北总是那样糟糕,现在为了救护他们最后退守之地河南,则证明坚强得多。七年之间(从1217 至1223 年),木华黎事实上虽然大体上制服了这一省,但是费去极大气力,大部分地方常是取而复失,经过反复争夺。早在1217 年,木华黎初次占领了现今河北省南边的大名,但是未能守住这个地方,因为他于1220 年还要再来征服这个地方。 1218 年,木华黎从金人手中攻取,或无宁说是又一次攻取山西的都会太原以及平阳,1220 年,攻取山东的都会,现在的济南。'3' 1222 年,我们看到陕西的旧都,西安府或长安, 落在他的手里。1223 年,他从金人手里,用袭击方法重新占领重要防御据点博州(当时称为河中),此地在山西西南角黄河的肘腕之处,'4'他就在这个时候积劳而车。实际上,斗争渐渐演成为无休止的围城战,金人还保有并且坚守着河南,他们的都城,就是现在的开封府或汴京,就在这里,抵抗一直继续至于1233 年。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二十一节 耶律楚材
  另一方面,河北、山西和山东的征服,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城市,集中了借大人口和物资,如何处理?还有许多耕种地,草原人到这些地方感觉很不习惯,应该如何处理?蒙古的将军们提议屠杀人民并把土地还原到草原的状态,替蒙古骑队造成最大便利,如果这样,草原地带将扩展直达黄河。我们曾见,公元四世纪,当匈人各部落以及成群的虎和狼占据这些地方时候,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这几乎已经是中国北方诸省的命运。
  这种野蛮办法被一位契丹族的官员所阻止,他在北京失守时候被俘并归附于成吉思汗,成为很受重视和颇被听信的顾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