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说宋朝-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浦洳蛔悖昙浦蛴杏唷薄
  其六,尊崇理学。韩侂胄倒台后,理学地位逐渐上升。理宗即位前就向郑清之学程朱理学,即位后又让真德秀讲授朱熹的《四书集注》,宝庆三年,进封朱熹为信国公,凡此都表明他对理学十分热衷。端平亲政,理学家们掀起了为程朱理学争正统的热潮,理宗也成为理学官学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一位君主。
  端平元年,他下令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入祀孔庙。次年,理宗采纳李埴的建议,享受入祀孔庙待遇的改为胡瑗、孙复、邵雍、欧阳修、周敦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与程颐。从这一名单,反映出程朱理学虽已成为主流派,但尚未定为一尊,蜀学领袖苏轼与文坛泰斗欧阳修都名列其中。
  淳祐元年(1241年),理宗分别追封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为汝南伯、河南伯、伊阳伯、郿伯,与原先所封的信国公朱熹同为儒学嫡传正宗,令学官列入孔庙入祀。与此同时,理宗宣布王安石是儒学“万世罪人”,黜出孔庙;胡瑗、孙复、苏轼、欧阳修也被迁出,司马光则赔了绑。
  景定二年(1261年),司马光又与邵雍、张栻、吕祖谦补祀入孔庙,这是南宋最后排定的名单,程朱理学的官学正统地位宣告确立。
  擢用理学之士,也是理宗表彰理学的重要表现。起用真德秀、魏了翁对朝野影响最大。真、魏被史弥远排斥出朝,在理学成为儒学正统过程中最有贡献,当时并称二贤。端平元年,理宗召真德秀为翰林学士,魏了翁直学士院。当时,物价腾贵,民生憔悴,人民对他们回朝寄予厚望,民谚曰:“若欲百物贱,直待真直院”。但他们入朝后大谈“正心诚意为第一义”,对物价虽采取过措施却收效不大,民谚失望的说:“吃了西湖水,打作一锅面。”次年,真德秀升任参知政事,仅两月就去世。魏了翁立朝仅六个月,也出朝督视京湖江淮兵马,不久自求罢官归里。理宗召用真、魏,主要用意是借此起推崇理学、任用贤能的象征性作用。
  当然,上回已细说过的端平入洛,收复三京,也是端平更化的内容之一。端平更化是韩侂胄以后南宋后期黑暗政治中唯一的短暂亮色,对革除史弥远专政时的弊政,对稳定理宗亲政后的政局与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但对端平更化不宜估价过高,更不想当时人鼓吹的是什么“小元祐”。南宋王朝病入膏肓,已不是那些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所能奏效的。端平入洛只落得仓皇北顾。清除史弥远余党也畏首畏尾。在用人方面,当时就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非是端平君子无益于国人,乃是朝廷任用不笃,未能使君子展尽所长。”更化唯一成功的大概要数尊崇理学,理宗的庙号也因此而名至实归。

细说宋朝72:大理国
  南诏是由乌蛮为主体建立的西南民族政权,立国一百六十五年,唐天复二年(902年),被权臣郑买嗣取代,改国号为“大长和”。传了三世,被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推翻,拥戴白蛮(白蛮即白族的先人)大姓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杨干贞也是白蛮大姓,仅十个月,就按捺不住,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
  大义宁国属下的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也是白蛮贵族,但他自称先世是武威郡人,可能是蛮化的汉人。因杨干贞要加害于他,段思平就向东方三十七部借兵,会师石城(今云南曲靖),攻入都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改是年为文德元年(938年)。
  大理国的疆域基本上与南诏相似,主要包括现在云南全境与四川西南等地区,建都大理(今属云南),洱海周围是其政治经济的中心所在。所辖共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八府四郡是直接管辖的政区,三十七部各有世袭的“部长”,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十七部以乌蛮为主(乌蛮后来的衍变为彝族),曾帮助过杨干贞攻灭郑买嗣,看来是大理境内举足轻重的势力。段氏立国后,首先免去他们的徭役,立誓永修和好。其后,段氏与三十七部似乎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明政三年(971年)还一起会盟攻打过滇池以东的几个民族头领,特地立了一方《石城会盟碑》以为纪念。
  大约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第十二世王段连义时,权臣杨义贞发动政变,大臣高智昇命子高昇泰起兵攻灭杨氏,拥立段氏后裔段寿辉。绍圣元年(1094年),段氏让位给高昇泰,昇泰建立大中国。但他在位仅两年即死,王位再还给段氏,改国号为后理国。其后,高氏世代为相,称“中国公”,虽不废段氏,国人却称高氏为国主,波斯商人等前来,必先见国主后朝国王。后理国时期,三十七部屡与作战,或许与反对高氏擅政有关。
  大理国的宫室、语言、礼仪与中原汉族政权没有多大差别,社会经济各门类的水平与汉族也相去不远。白文是大理国的民族语言,借用汉字书写而读以白语发音,《白史》就是用白文写成的历史著作。佛教在大理国相当盛行,据说,二十二位国王中,就有八位逊位为僧。
  佛教的盛行促成了寺院建筑与佛教艺术的发达。传世至今的《张胜温画卷》就是佛像绘画的代表作。画卷作于大理国盛德五年(1180年),关于画家张胜温的生平,几乎一无所知。画卷全长三十余米,前段绘大理国第十八世主端智兴及其扈从,是大理宫廷生活和衣冠制度的真实写照;中段绘诸佛菩萨天龙八部等画像,是画卷的主题;后段绘天竺十六国王。画卷素本彩绘而敷以金色,设色艳丽,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被乾隆皇帝称誉为“天南瑰宝”。
  接着说说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灭后蜀,大理国曾派使者到黎州(今四川汉源北)递送过祝函。据说,灭蜀大将王全斌曾主动要求进攻大理国,但太祖鉴于南诏曾给唐朝带来过不少麻烦,就对着地图,拿起玉斧(也就是烛影斧声中的那种玉斧),在大渡河划了一线说:“此外非吾有。”理由是“德化所及,蛮夷自服”,这就是有名的宋挥玉斧的故事。不过这一传说的可信度大可怀疑,关键恐怕还是北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北方大敌上,无力征服西南。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曾册封大理国主为“云南八国都王”。但大理与北宋的政治往来十分稀疏,也没有稳定的隶属性朝贡关系。政和七年(1117年),宋朝封其主段和誉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
  大理虽偏居西南一隅,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往却绵延不绝。主要通道一是渡金沙江,越过凉山到达嘉州(今四川乐山),一说越过今贵州西南,沿右江而下到达邕州(今广西南宁)。设在邕州的横山寨(今广西田东)是双方经济贸易最重要的窗口,嘉州铜山寨(今四川汉源西北)等地也是互市的集散地。
  茶马贸易是双方经济交流的主要内容。大理国品种优良,可与西北马媲美,北宋在成都设茶马司,所购的主要就是大理马。南渡以后,宋朝断了西北马的来路,大理国成为补充骑兵坐骑的主要来源,在对金战争中起过相当的作用。通过横山寨等博易场输往内地的大理马,每年多者四五千匹,少者也达三五百匹,成为边贸的重头戏。
  大理刀制作精美,锋利异常,以大象皮为鞘,一鞘两筒,各插一刀,在互市中也十分走俏。而除了茶盐,内地的图书也很受大理的欢迎,往往指名购求注释本的《五经》、《文选》、《三史》和《初学记》等典籍。大体说来,大理方面输出的主要有马匹、刀剑、金银、铜器、玉石、珠宝等,宋代用于边贸的主要与茶盐、丝织品、书籍、文化用品、金银制品等。
  两个政权之间的政治关系,北宋略比南宋密切;而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则南宋远比北宋频繁。有的史书说大理“三百年不通中国”,显然无稽之谈。
  宝祐元年(1253年),蒙古蒙哥汗命忽必烈率军南征,忽必烈从六盘山迂回经川西大雪山,渡大渡河,辗转山谷二千余里,再以皮筏强渡金沙江,未遇到多大的抵抗,次年就破其国都,俘其国王段兴智。大理国立国共三百十七年,历二十二王。
  忽必烈即位以后,命皇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往镇其地,至元八年(1271年),三十七部发生变乱,云南王被毒死。乱平,至元十年,建立云南行省,从此,云南正式与内地成为统一的行政区划,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掀开了新一页。

细说宋朝73:市舶与蕃客
  宋代对外贸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边境上与辽、金、西夏、大理的榷场贸易,一是海外贸易。由于西夏的崛起,遮断了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传统商路,更因经济中心的南移,支持外贸的经济中心也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而海外贸易恰恰是以东南沿海港口为其依托的。
  宋代航海技术的领先和造船业的发达,也为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创造了条件。航海技术领先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指南针的发明,这点将在《三大发明与科学技术》里细说。这里先说造船技术。
  宋代造船业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能制造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具有特定性能的船舶。以行驶区域分内河船和海船,以用途分有客船、漕船、渔船和战舰,以船型分有尖底船(海舶)、平底船(河船)和车船等,以规模分有载重数十石至万石的大料船、一二千石的中料船和数百石的小料船。
  最能代表造船业水平的当然还是远洋海船,指南针在海船上的应用和推广,密封隔水舱技术的发明,都是重要的标志。大型海舶建造基地主要集中在两浙的明州、温州、台州,福建的福州、漳州、泉州,广南的广州和雷州;而以福建,尤其是泉州建造的海舶质量最好。泉州曾出土南宋末年海船残骸,已设有横板区隔的密封舱。海船中大料船长达一百米,载货达六百吨,可载五六百人。而大型海舶木兰舟,据《岭外代答》说,“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
  宋朝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与私商经营两种方式。一般说来,官府直接派人到海外贸易情况并不多见,私商经营才是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在私商贸易中,一种是个别权贵与官僚凭借特权派人出海经营,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牟取暴利。南宋初,那个打仗不行、赚钱有方的大将张俊就曾一甩五十万贯,命一老兵到海外经商,第二年老兵回来,获利几近十倍。但这类经营,市舶法不容许官僚权贵本人出面,只能私下委托他人进行,看来当时也是强调官商脱钩的。
  于是,以民间舶商为主体的民营外贸便成为海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当然,有财力置办大型海舶的只有富家大姓,这是海外贸易中的大商人。个别的小商人和做发财梦的无业游民,只能出资在大商人的海舶上以“分占贮货”的方式出海贸易,一人得数尺见方的面积,下以贮物,夜卧其上。
  与宋代有直接或间接海贸往来的国家或地区,从唐代的三十余个增至六十余个。大体分为五个地区:一为今中南半岛诸国,如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和暹罗(今泰国)等;二为南洋群岛诸国,如摩逸国(今菲律宾群岛)、三佛齐(今苏门答腊)、渤泥(今加里曼丹)等国;三为印度半岛和邻近诸国,如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国;四为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及其以西诸国,最远到达地中海和东非海岸,如麻嘉(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层拔(今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等国;五为东亚的高丽和日本。当时的外贸航线分南海航路与东海航路,除了到日本与高丽走东海航路,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往来都走南海航路。
  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市舶司或市舶务加以管理,先后设立市舶机构的外贸港有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县)、秀州华亭县(今上海松江)、镇江、平江(今江苏苏州)、温州、江阴郡(今江苏江阴)、秀州澉浦镇(今浙江海盐)和上海镇(今上海市)。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为著名,是宋代三大外贸港。广州不仅是华南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世界大港之一,史称“万国衣冠,络绎不绝”。
  南宋以后,泉州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因为优越的港湾,泉州自南朝以来就是外贸港口;晚唐五代以来,因环城遍植刺桐,遂以刺桐港闻名于世。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始设市舶司,它作为东海航路与南海航路的交汇点上重要贸易港的地位日渐凸现。
  南宋以后,由于朝廷的南迁,泉州既没有在宋金战争中遭到破坏,又有了接近政治中心的有利条件,兼之南方经济的高度发展,各种综合因素使泉州港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贸易额已超过广州。
  在十三世纪初叶以前,大食(阿拉伯)、波斯、占城、高丽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常来泉州贸易。其后二十年,贸易国增值五十余国。有时候,一次贸易的“净利钱”就达九十八万余贯,一次到货的乳香就达十万余斤。
  元丰三年(1080年),北宋制定过一个广州市舶条法,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外贸法。整个民营的海外贸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海外流通阶段,即商人从上船放洋到回国上岸以前,纯属私人经营阶段。但舶商、船主和船员放洋必须持有市舶机构颁发的许可证,叫做公凭、公证或公验,以便出入境时交验,否则出洋交易即为非法。
  一是舶船回国货物上岸以后进入境内流通阶段,无论中外商人载来的商品,都必须由当地市舶司按规定“抽解”(征税)和“博买”(征购)。抽解就是以舶来商品的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抵冲税金;博买就是官府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大部分舶来商品,编纲运送榷货务,由官方掌管其流通和交易。政府对海外舶来品的主体部分实行禁榷政策,即官府垄断大部分输入商品的运销业务以获取厚利。剩下小部分舶来品才由中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