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台湾这些年-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过了。

捷运真的是台北很有特色的风景线。走过很多城市之后,发现台北捷运规划得真是不错,不仅在外观上不同站有不同站的特色,在细节或动线上也常常可以见到一些贴心的设计。使用者的素质也不得不在这里称赞一下了,大家都很爱惜这个公共建设,也建立了一些使用默契。比如说,就算出站再拥挤,大家也会很自动地站在手扶梯的右侧,左侧留给赶时间的人通过。并且,在捷运站或车厢里,大部分的人都很习惯小声讲话,所以不会太嘈杂。最重要的,冷气够凉快,空气够清静。老实说,在台北坐捷运是种享受。

2001“棒球世界杯”在台湾

棒球是台湾人成长记忆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这个社会,不管你是什么信仰、政治倾向或意识形态,哪怕平常总是对立着的,但一讲到棒球,又总能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台湾,也只有棒球有这种魅力。

所以在台湾,从老到少,几乎大家都有看棒球比赛的经验,尤其职棒成立后盛行的那几年,几乎没有人不关心这些事。就算不关心,你也会听到周遭的亲朋好友和同学在讨论这些事,如果不能插上几句,就好像有种被孤立的感觉。

在职棒创始之初,有味全、统一、兄弟、三商四队,而后来又有中国时报、俊国、兴农、和信等公司集团加入职棒球团的经营。职棒也带动了棒球运动的兴盛。那几年,棒球、垒球运动特别流行,每当假日,总可以看到许多民间团体组队在一些宽阔的场地上进行友谊赛。

但是,就在台湾职棒最流行的时候,居然爆发了签赌案、放水打假球等事件,严重打击了球迷的信心。所以,从1997年开始,球迷突然减少了很多,整个职棒陷入严重低潮。当时涉入签赌案最深的时报鹰队,就这样被迫解散。当初时报鹰算是球员年龄最年轻的团队,帅哥又多,所以当他们解散时,一帮迷妹哭得死去活来。当年另一件影响职棒市场的事是电视转播权的纷争。原本从职棒开打后就一直转播职棒的年代电视台,因为失去转播权,因此另立联盟,许多球员也纷纷跳槽。虽然两个联盟在相互竞争下开始展开职棒环境的改革,但终究难敌签赌案造成的致命伤害。所以,那阵子球迷流失很多,一场比赛甚至出现不到500人观赏的惨状。以前那轰隆雷动的欢呼声,气势惊人,让大家怀念不已。

更惨的是到了1999年,三商虎和味全龙两支创始队接连解散,让球迷伤心得要死,尤其是康师傅顶新买下味全之后把球团裁掉,居然还有好多球迷跑去抗议。

职棒签赌案重创了台湾的职棒,那时候大家一谈到职棒就失望地摇摇头,职棒的一些不良影响使棒运跌到了谷底。

2001年,世界杯棒球赛在台湾举行。这件让全台湾人为之疯狂的事,无疑给低迷已久的台湾棒坛注入一支强心针。因为难得有这样的大型赛事在台湾举办,而且又是台湾人最热爱的棒球,所以,就算平常对棒球毫不关心的人,也很容易会被那种热潮所感染。

这次比赛总共有16支队伍参加,传统强队有古巴、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南美洲国家球队,也有纯粹抱着观摩心态来的如菲律宾、意大利等国,分别在台湾的几个球场举行。我家附近就是天母棒球场,所以我也去看了几场球赛。我就是那种平常不是很关心棒球的人,但是这种时候就喜欢跟大家一起狂热。

第一场球赛就是中华台北队对意大利队,在天母棒球场比赛。中华台北队如预料的那样,很轻易就取胜了。宣布比赛结果的一刹那,从满座的观众席中,一条条代表中华台北队的蓝色彩带飞到场内,好不壮观,跟总冠军赛结束一样。结果好多原三商虎看了好激动,直感叹得大喊:“三商虎终于得到总冠军了啊(三商虎球衣也是蓝的)!”

所以,那几天几乎所有外面餐厅的电视都在转球赛实况,学校旁边的餐厅更不用说了。翘课跑去看球赛的也就算了,就连中午吃饭也要配合着球赛吃。就在某餐厅,中华台北队在紧张的时候一连得了好几分,这时就会看到一帮正在吃饭的同学也顾不得嘴巴里还有饭,当场喷饭喷汤地欢呼起来,可怜了餐厅老板要清理。

再有,日本韩国之间的夙敌之战也是很有看头的。在天母这个地方,日本侨民本来就多,所以这场比赛也涌进了大批的日本人进场观战。很多日本人几乎都还是穿着西装进场,可见他们是一下班马上奔过来的,整个加油的气氛就像在看日本职棒时的加油感觉。另一方面,韩国则是从本土派出美女拉拉队,在另一座位区加油,不时露一下大腿什么的,只是气势就弱了很多。再加上场内台湾观众几乎一面倒地帮日本队加油,日本队也越打越旺,韩国队就弱掉了。这场比赛韩国输掉后,教练以下全部都剃了光头。

与这场比赛同时进行的,是在另一个球场的中华台北与荷兰之战,那里当然爆满。虽然这里正在进行比赛,但球场内的一些电视,还是吸引了一帮球迷围在电视前关心那边赛况。在那场比赛里,球迷居然抬出了一个大大的郑成功像,表示“打败荷兰人”。所以在过几天的中华台北对日本比赛上,也可以看到球迷抬出一个大大的蒋中正像,意为“打败日本人”。与韩国比赛,球迷便在观众席上大吃泡菜。还有一堆奇奇怪怪的标语及加油方式,反而都比赛事更有趣。

中华台北队与美国队的比赛也是全民关心的。不仅球场内挤满了人,就连球场后方的公园里,大家也都攀到溜滑梯或高塔上去观战,不过有人在太激动时两手一放摔了下来,等他想再爬上去,已经没位置了。这场比赛,中华台北队不幸输了,所以只能跟日本队隔天争第三名。

隔天早上是中华台北队与日本队的决战,大家对这场比赛的关心度反而胜过当晚美国与古巴的总冠军战。没想到面对强敌日本,中华台北队硬是打败他们取得第三名。在台湾,棒球常常跟民族情绪牵扯在一起,尤其是对日本及韩国的时候尤其明显。这么说好了,棒球在奥运会里对大多数人来讲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比赛,但配给亚洲的参赛队伍就只有两个名额而已。所以,中华台北队及日韩队常常要为了这两个名额抢破头,偏偏这三个队在世界棒坛上实力又都不弱。所以连带的,若能在其他场合击败韩国或日本,尤其是亚洲最强的日本,那简直就是全民为之疯狂的事。

目前全世界棒球公认最强的国家是古巴,号称红色闪电,连霸世界棒坛几十年。但他们在前几年开放职棒球员参加的世界经典棒球大赛上被日本打败,未来是否能继续称霸还是未知数。

再说说美国。美国其实对这种世界性的棒球赛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大联盟就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准,很践,所以他们认为,这种世界性的赛事只要派出储备球员或后备球员就可以把其他国家打垮。但这种情况也在以前的世界经典棒球大赛上被打破常规,虽然那时派出的都是大联盟球员,但还是被日本队打败。

中南美国家的棒球也是很兴盛的,台湾有许多洋将都是从那边来的,美国许多大联盟球员也出生在那里。

欧洲也有一些球队,但普遍不强。亚洲地区,就是中华台北、日本、韩国了。这三个地方都有职棒运动,一般说来日本水准高一些,而台湾跟韩国水准差不多。所以,归纳以上,台湾人在球赛时支持队伍的方式常常是:

中华台北队—某国队:当然支持中华台北队。中华台北队其他的比赛亦然。。电子书下载

中华台北队—日本队:当然还是支持中华台北队,打赢日本就出亚洲了。

韩国队—日本队:支持日本队,谁叫高丽人常藐视我们。

日本队—美国队:支持日本队,谁叫美国不派大联盟球员来。

美国队—古巴队:支持古巴队,只要能把万恶的美帝干掉就很爽。

由此可以看到,台湾人常常还是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赛事上的。总之,这场比赛虽然只是争第三名,但打败了日本队还是很爽,HIGH得跟拿到总冠军一样。待球员坐大巴离场时,整条马路上挤满了欢呼的群众,车子动也动不了。

当天晚上是美国与古巴的大决战,天母这边美国侨民不少,所以观众席上美国的加油阵容庞大。再加上当时大概是“9·11”事件刚过不久,美国人爱国情绪高涨,所以这些美国佬一直大喊:“USA!USA!USA!”不过场子的另一边,不知道哪里来的,平常也不会出现的古巴国旗到处挥舞着,摆明了就是要支持古巴。

两队势均力敌,缠斗到最后,满场观众都很紧张。没想到最后美国教练似乎下错了战术,给古巴有机可乘。终于,在古巴胜利的那一刻,我看到转播席上古巴来的转播人员激动得大喊,跳到桌上跳舞。

这次比赛再度掀起台湾人对棒球的热情,而两个棒球联盟也在两年后合并。但2007年再度在台湾举行的世界杯棒球赛,反而没当年火爆狂热了。

台风

台湾的天灾,除了地震之外,应该就是每年都会来个数次的台风了。每次来台风,或大或小,都给台湾造成不少经济损失。因为气候的关系,在西太平洋形成的台风,几乎都是朝西北方的台湾跑,所以台湾每次都首当其冲。

有一年夏天,在北京坐出租车,刚好听到广播在讨论台风的问题,那阵子海棠台风来袭,对台湾及大陆东南沿海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开放听众发表意见,就听主持人读了某听众传短信来的意见:台风可以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酷暑……真是一听就令人火大,心想这家伙八成是住在北方的人,没尝过台风的滋味才会这么说,而且用“长江中F游地区”这个专有名词,我看是个中学生吧!

可能大家都看到过美国飓风的威力,实际上台风跟飓风一样是热带气旋形成的,只是不同地区名称不同,但台风的威力常常不比飓风弱。在大陆东南沿海一定都会遇到这些事,但其实吹到东南沿海时威力已减弱一大半了,因为台风只要吹过台湾,威力就减弱了很多。

有一次在厦门时,我听到好多导游都这么说——“因为鼓浪屿上的郑成功像保佑,所以几乎都没有台风直扑厦门……”听着就相当不以为然。废话啦!因为台风依照路线经过台湾中央山脉时,结构及强度就已经被破坏一大半了,通常就会转向,不会依照原路线继续往厦门方向过去,就算到厦门也是很弱了,台风不会直扑厦门也是理所当然的。相对的,通常台风破坏力最强的地方首当其冲就在台湾东部。

2001年,接连来的两次台风——桃芝台风及纳莉台风,简直就是那一年的噩梦。桃芝台风来之前,大家普遍认为是中度台风而已,太过轻忽,结果造成两百多人死亡失踪的惨剧。这些灾情大部分是集中在东部花莲及中部山区。在前两年,台湾刚经历了“9·21”大地震,震中的中部山区土质已经松动,没想到这台风跟着一来,造成大规模的泥石流及塌方,灾情惨重。大家都没想到会那么严重,算是台湾40年来灾情最严重的一次台风。

一个月后,纳莉台风也跟着来了。这次台风死了九十几个人,而带来的超大暴雨,让全台从南到北几乎都被淹在水里。在高雄市区,甚至出现了比较高的地方当做“码头”,用摆渡来接送的情形,好像回到几十年前。

在台北就更惨了,半个台北市都泡在水里,就连地铁都被淹没了,台北市几乎从来没有遇过这种事,所以应变也不足。但更严重的,是对从来不知民间疾苦的台北民众心理的打击,当时就看到新闻里,一位民众愤怒地对镜头大喊:“这里可是台北耶!”好像“高级”的台北就不应该发生这些事一样。结果,那阵子最忙的可能是海军陆战队了,一辆辆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战车一直在淹满水的街道上破水穿梭前进,每一辆上面都坐满了民众。

没经历过台风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台风夜风雨交加的景象:强风在窗外咆哮,如同要把窗户吹破般恐怖。台湾人从小就被教台风来时的防台准备,比如说窗户钉好(不过现在没人再住木造房了)、离开低洼地区到高地区(基本上现在高点儿的地方都有泥石流)、要准备充足粮食(这通常是吃零食的借口)、不要到外面乱跑(这倒是真的,什么东西倒下来都不知道)之类的……

当然啦!台北的小朋友可能会没有这些防台准备的经验,但以前一定有台风夜停电,窗外风雨交加,屋内点着蜡烛全家聚在一起听广播里各地民众一直打电话进来报告灾情的经历,并且好像一定要吃泡面配罐头这种“战备粮食”才有台风夜的感觉(明明就有煮饭)。在台风夜里,晚上不睡觉好像都没关系,都不会被骂,全家就围在一起聊天。父母好像都变得特别慈祥,好不温馨。而且,隔天通常都会放假。

不过这通常是台北等大都市人的经历。这种看似温馨的夜晚,可能是一些偏远山区或沿海地区民众生死存亡的关头。小时候总是很希望台风大一点儿,因为那样就可以放台风假,若是在电视上看到台北市出现在停止上班、上课的名单里,那简直就跟中奖一样高兴。而许多都市的上班族也喜欢台风假。有时前一天晚上宣布隔天放假,结果隔天发现根本没风没雨,甚至还出太阳,这一天,百货公司及电影院的生意一定很好。

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懂事,就会觉得宁愿不要放这种假,只要台风造成的灾情越小就好了,因为那些偏远地区的灾情是我们都市人无法想象的。台风造成的另一个影响是菜价一定会上涨。倒不一定是菜都被淹烂了,更多时候是一种预期心理造成菜价在台风前或台风后都会上涨。

靠天吃饭的农渔民最可怜。有时候农民的菜还没有收成,台风一来通通泡水,算是这一季的成果都没了,血本无归。渔民更惨,尤其是一些沿海养殖业。许多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觉得他们怎么这样不自觉,台风那么危险还跑到海边,到时候还要别人去救。其实这些养殖户当然知道危险了,抢收老早就从台风前开始了,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