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插队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境插队手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送行的亲人发疯似地追赶缓缓启动的火车,哭声,压抑着;泪水,却无法止住。
  前来送行的老师叫起了口号: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手挥红宝书向昔日的学生晃动。
  老师们流行的做法,并没有遮住车站上亲人差别的伤感气氛。
  火车毫不留情地把悲伤的人群抛在身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何雨琴满脸泪水地呆坐着,身体羸弱的她瘦瘦的,脸色发黄。她报名去黑龙江插队的原因很简单:在班里和李晶霞、王晓燕三人是闺密,既然她俩想去黑龙江插队,那就随着一起报名吧。
  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火车启动的瞬间,她突然想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却再也不能照顾病中的父亲和帮助操劳的母亲,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的闺密――李晶霞和王晓燕一起劝慰着眼睛哭得红肿的何雨琴。
  对面坐着的杨云龙听不得哭声,冲她嚷道:“哭鼻子啦?下一站下车找你的妈去吧!”
  何雨琴没理他,只顾自己伤心。
  李晶霞是副排长,批评云龙:“你怎么这样说话啦?”
  王晓燕快人快语:“你不要这么凶,以后你也会想妈的。”
  国明也是知青副排长,坐在一旁觉得有点尴尬,尽管刚才火车开动一刹那,他看着站台上的母亲被人群挤来挤去的,自己也湿过眼眶,这时却强打精神大声说:“我们应该高兴!我们终于乘上了去祖国边境的列车!”
  满车厢为他响起了掌声。
  云龙撇了撇嘴,还想说什么,他身边的刘鹏晖和蔡景行与我对了一下眼神,制止了云龙。





    正文 4、车厢混战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24 本章字数:1705

火车驶出了上海,刚刚还好好的天,阴了下来。
  我沉入到一段回忆中:
  杨云龙、蔡景行、刘鹏晖和我是一个小学然后又是一个中学的同学。
  三年多前的1966年12月,我们还是小学六年级,仅13岁,看人家中学生长征串联走出上海游山玩水,心中十分羡慕。于是在一个细雨朦胧的早上,我和云龙、刘鹏晖、蔡景行等七人也背起行李,做了一面“长征串联”的红旗,混在中学生步行串联的队伍里,穿过上海,走到苏州。
  在苏州我们分成“无锡派”和“杭州派”,最后分道扬镳,他们一起乘火车去了无锡,我则领着另外三人乘船从大运河去了杭州。
  讲不清有什么矛盾,只是从此大家不相往来。
  在那份名单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时,我就在想:这回有意思了,我一个“杭州派”要面对三个“无锡派”,乘坐一列火车,到那么远的地方,同饮一井水,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炕。彼此曾经太熟悉,现在需要重新再认识。
  所以,我看着他们,想知道他们会做什么?但他们停止了。
  夜幕降临,火车跨过了长江。
  单调的车轮声里,高朗吹起了口琴,一曲《天鹅舞》插曲,轻柔悠扬。
  高朗的口琴吹得像模像样。他这次报名到黑龙江,是因为觉得听够了父母对他的唠叨,想走得越远越好。
  “歪风邪气!”国明反感地瞥了高朗一眼。
  高朗嘿嘿笑着放下口琴。
  云龙这时点了一枝烟。
  “禁止抽烟!反对流氓习气!”国明站起来,手指着这团袅袅升起的烟雾大声叫着。
  随着一声“管你屁事!”只见国明叫了一声“唷!”额头上已肿起一个包。这是肖明从另一个角落用弹弓射来的糖块。
  肖明矮小肥胖,与高朗来自一条弄堂,从小玩在一起,刚才看到国明指责高朗时,就偷偷在弹弓里包了一块糖。现在看到国明背对自己在指责云龙,就趁机偷袭了一下。
  与高朗、肖明一伙的倪智刚尴尬地笑着,有点紧张。他想拦住肖明射弹弓的,可是没拦住,同时,他看见从国明头上反弹出去的糖块又击中了别人。
  果然,呼啦啦地站起一排人:“揍那个拿弹弓的小子,上!”他们没看见到底是谁在打弹弓,只是把小桌上的茶水、糖果、水果。。。。。都当成武器扔出去就行,被扔到的,又反击回来,一片混战。
  混乱中,有人上前试图夺下云龙手上的烟。
  云龙“霍”的一下拔出一把匕首,“来吧,谁敢上,老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都给我住手!”车厢头上大步走来一个带红臂章的工宣队老头。老头姓丁,他的任务是安全地把这些知青送到黑龙江。
  他上前对着云龙:“交出刀子,带这个干什么?”
  “到原始森林打猎去。”
  “你想打猎?趁早打消这念头,当心野兽吃掉你!”
  他早就火眼金睛,盯住了肖明,朝他伸出手:“交出弹弓,带这个干什么?”
  “打野鸭呀!听说那儿野鸭多得来,自己飞到饭锅里。”
  “噢──”一片笑声。
  丁师傅也笑了:“好了,好了,我告诉你们,去北大荒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是去玩。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不准抽烟,不准打架不能学坏。”
  丁师傅打了一个哈欠,想想也说不出什么来了,就最后宣布:“路上要四天四夜,今天是第一夜,好好休息吧。”
  我看着这一场混战,没有吭声,也不想吭声。
  日子还长着呢,以后将经历的决不会是仅仅这样的一次混战。
  第二天、第三天,火车越过黄河,掠过泰山,穿过山海关,一直向北。
  这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从来没见过北方的景色。
  大家暂时忘却了第一夜发生的混战,贪婪地看着窗外移动的一切,光秃的石山、黄色的大地、平顶的土房……
  所要去的目的地:黑龙江边的爱辉,也是这样的吗?





    正文 5、江边照明弹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25 本章字数:1452

出了关外,裸露的黄土上有了零星点缀的残雪,再向北,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雪地。
  4月7日上午10点,火车到了中国北边铁路的尽头──北安镇。
  在铁路路基旁,我捧起一把白雪,那雪干干的如粉一般。我忍不住把它们放进了嘴里,在火车上三天多,水不够用,实在太渴了。
  冰凉的,有些煤烟味。
  一千多名上海知青在这里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汽车接走,我们一行也换乘汽车驶入了小兴安岭,继续向北,向着祖国的边境。
  小兴安岭以及它的北面呈西伯利亚地貌,起伏连绵的山坡上,是一望无际的白桦林,厚厚的积雪在灿烂的阳光下格外刺眼,引起大家阵阵惊叹。
  汽车翻山越岭,一路上剧烈地颠簸,坐在后排座上的倪智刚人比较高,一不小心,头把汽车的顶蓬撞了一个洞。要不是戴着羊皮帽,也许要闹个脑震荡。
  八个多小时后,车停了,车窗外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
  突然,远远地望见晃动的火把,传来了热闹的锣鼓声,老乡踩着雪道前来迎接我们。
  目的地──爱辉到了。
  老乡和知青相拥在一起。
  有人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向一个个头不高的年轻人介绍说:“这是一队新来知青的排长。”又向我介绍说:“这是一队队长孙洪才。”
  刚介绍完,“啾”的一声尖叫,头顶上一个亮点升向高空。
  好多知青抬头望着那个亮点问:“放焰火了?”
  孙洪才说:“鬼哪!你们认为这是大上海呀?哪来的焰火?是我们在这儿深夜敲锣打鼓,把老毛子闹懵了,放个照明弹想看个究竟呢!”
  照明弹缓缓降落,四周如同白昼。
  我看见了爱珲古城,看见了冰封的黑龙江,看见了两岸对峙的岗楼。
  苏军岗楼上的士兵也一定看清了:又一批身穿统一绿色“知青装”的年轻人,来到了剑拔弩张的中苏边境线上。
  马车拉着我们,拉着我们的行李,来到了一座破败的清真寺前。
  这就是我们的知青点。
  三幢房子围起一个小院,院中央有几棵高大的落叶松和杨树。北面正房的外窗和门檐上雕着花纹,廊柱上的油漆已经斑驳,那是女知青的宿舍;南面偏房很简陋,但也是青砖铁瓦,是男知青的宿舍;东面靠江的房子不大,是我们的食堂。
  从食堂的窗口望出去,是宽约五六百米的黑龙江,对岸苏军的岗楼有月光下历历在目。
  一年之前,上海已经有25名知青插队在这里。
  他们后来被称为老知青;而我们这批来的27名知青,后来则被称为新知青。
  老知青对新知青的到来显得兴高采烈,早就烧好了香喷喷的大米饭和豆腐汤。
  “东北的大米饭真好吃!”对一直在大城市里吃陈粮的年轻人来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粒粒晶莹通透的米饭,大家边吃边啧啧称赞。
  “还有这豆腐,香!”东北大豆磨出来的豆腐,的确结实又新鲜。肖明三口两口吃完,端碗想再添。
  出来前,怕儿子吃亏的妈就教他如何在集体食堂吃饭:第一碗要大口吃,第二碗要小口吃;先吃菜,再吃饭。
  没想到做食堂的老知青昊宇对肖明笑笑说:“没了,就这些,专门给你们准备的,我们老知青都没份的。”
  没了?肖明有点后悔,那碗豆腐汤吃得太快,连什么味儿都不知道就全下肚了。





    正文 6、被批的知青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25 本章字数:1529

新知青一到,就办了一周学习班。
  新知青学习班由大队党支部书记郭木森带着,郭木森讲话四平八稳,办事一丝不苟,平时到哪都自己带着干粮,连人家里的水都不喝一口,只要一跟知青聊天,就是看报看书讲形势,是个枯燥的好人。
  郭木森先是领着我们参观百年老松树,老松树是有点来历的。
  我们插队的地方,300年前是清朝黑龙江省府所在地,叫瑷珲城,统辖着黑龙江两岸。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在瑗珲城同俄罗斯签订了《瑷珲条约》,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领土拱手让给了沙皇。
  老松树,就是在签约第二天,双方在魁星楼前栽下的。
  还有两位80来岁的老人给我们回忆了1900年俄国军队把中国人赶到黑龙江砍杀的经历。那年,俄罗斯夺去了对岸原属中国的江东六十四屯。
  从此,原本是中国的内河――黑龙江,变成了两国之间的界河。
  瑷珲古城的风光如今已经荡然无存,那是1900年被老毛子一把大火烧尽的,只剩下沿江一排清朝海关的古墙,依稀还可见到当年的规模。海关古墙的后面现在是人民公社的办公楼。
  爱辉,这个如今的公社所在地,就像一个比较大的屯子,居住着爱辉大队三个生产队、城关大队一个生产队和公社直属机构共约千把人口。
  历史教育后,郭木森又领我们参观爱辉为备战挖的战壕和地道,请边防连派战士来给我们讲现在边境斗争的策略,有几句话印象深刻: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先礼后兵,后发制人。不斗则已,斗则必胜。有理有利有节,把爱辉古城变成地下爱辉。反派遣、反情报、反越境、反策反。等等。
  学习班还介绍了生产队的基本情况,爱辉大队有四个生产队,别的生产队我没记住,只在本子上记下了我插队的第一生产队情况:有农民50户220人,知青53人,插队干部2人;240多晌土地,38匹马,7辆胶轮车,9辆木轮车。
  介绍到爱辉一队的老知青时,郭木森相当兴奋,他说:“爱辉一队有三个老知青下乡后,把自己名字最后一个字改成了边疆的疆。”
  一个是施卫疆,高大粗壮,但性格温柔,宽厚体贴,像个老大哥,是老知青中的领头人。
  还有两个是女知青,一个叫仲志疆,一个叫沈爱疆。
  这让我们新知青对“三疆”充满了钦佩。
  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学习班还开了一个批判会,批判的对象是两个老知青,一个是第二生产队的,一个是第四生产队的。
  以68届初中生为主的老知青是在1969年3月,迎着中苏两国在珍宝岛的战火,来到边境插队的。一年过去,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
  大队党支部书记郭木森在批判会开始前说:老知青绝大部分都是好的,但也有害群之马,就是这两个,他们偷鸡摸狗,还不服管教,情绪对立。
  批判会上列举了他们的种种言论:
  谩骂贫下中农和生产队干部是“土八路、狗队长”;
  说“插队落户是坐大狱”;
  说“大小便就是‘吐故纳新’”;
  说“不久后知青和农民要有一场武斗,知青联合起来夺权,共同对付东北佬”;
  说“再过二年后,这里就是知青的世界”……
  还说他们收听苏修敌台广播。
  这两个知青当年也就十七八岁,从学校红卫兵到接受再教育,一下转不过弯来,结果,竟被戴上了“资产阶级右派”、“立场反动”的帽子。
  不知道他们的父母知不知情?





    正文 7、龙头凤尾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25 本章字数:1861

爱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学习班上没人提起过这个传说,这是我去牛大爷家串门时,他告诉我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龙自天而降,盘卧在爱辉的土地上,痛饮黑龙江水。喝呀喝的,慢慢化成了一片高达20多米,有合抱粗的红皮落叶松林,在笔陡的江岸上直耸入云。他长啸一声便起风,电光一闪就来雨,真是神勇威武。
  一只金色的凤凰也跟着龙飞来了,她在龙南边的一只泉眼里,洗呀洗的,长长的凤尾变成一溜黄皮针叶松林。到了大雪飘飞的冬天,她显得更是青翠娇嫩,美丽极了。
  天长日久,龙和凤的爱情孕育了爱辉古城的诞生。一个歇马饮水、点火熬夜的驿站到清朝中期变成了黑龙江省府。繁华的大街上,百余家店铺鳞次栉比,数千户人家从龙头挨到凤尾。学校、报馆、茶肆、戏院,应有尽有。
  牛大爷说完,叮嘱一句:“现在有人说这是迷信,不让提了。”
  我听了却很兴奋,去黑龙江边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