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界- 第5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茶斟好,示意余丽丽喝,一抬头,王解放推开虚掩的门进来,随后,杨副厂长也进去了,余丽丽茶杯刚沾嘴,忙站起来,问:“你们是不是要开厂长会?”

张建中说:“你坐着喝你的茶,开会自然会请你出去。”

两位副厂长也喝了不少酒,围着茶几坐下来讨茶喝。

杨副厂长对自己在会上没有表现,似乎一直不安,说:“今天的会,我还想说点什么,市府办主任就宣布散会了。”

“说不说都没关系,王副厂长已经把他们的底弄清楚了。”

王解放问:“你觉得,仅靠同学关系就能控制局面吗?”

杨副厂长说:“或许真行的。”

“我看玄!”王解放说,“我担心,掌控不住的时候,把我们B得没路可走,像他们说的那样,最多就是认个错。”

张建中笑了笑,说:“认错,小精灵还能要?”

杨副厂长说:“现在好像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余丽丽问:“我们为什么要认错呢?商业公司不是不出卖我们吗?大白兔并没有我们假冒的证据啊!”

张建中说:“你说的是一种可能性,我们现在在说的是另一种可能性。”

“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

张建中笑了笑,说:“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想一次,冒出一种可能,想方设法堵住这种可能。”

杨副厂长说:“余丽丽倒提醒了我,我们为什么要跟着对方走呢?我们就按自己的路子走,千变不离其宗,管他大白兔怎么变,我们就是不变。”

王解放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一个最有较的办法,不知该把他们引向哪一种可能。”

杨副厂长想说什么,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看了一下显示屏,说:“苗主任的电话。”

王解放问:“这时候还找你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

吃完饭,苗主任就向杨副厂长提出娱乐娱乐,杨副厂长不是不想娱乐,而是知道张建中安排在食堂吃饭的意思就是避开那些无理要求,他不能为了讨好苗主任惹张建中不高兴。

“我们在商量工作。”杨副厂长在走廊回复苗主任。

“有什么好商量的,打官司你们懂吗?法院都给你们安排好了,你们超那个闲心干什么?”苗主任很耐燥。

“要不,你给张厂长电话?”

“放你的狗屁,我就找你,你别说你连接待开支权也没有啊?”

杨副厂长看了一眼张建中办公室的门紧闭,还是压低声音说:“你还真说对了,他总说要规范接待开支,每一次接待都要事先请示,接待什么人?大概什么标准?需要多少钱?都要求写清楚。你突然提出这种要求,我哪做得到。”

“你可以明天再补嘛!接待法院的人,接待我,看他批不批?”

“你一个电话的事,为什么就要我那么多麻烦?张建中不会为难你,却会为难我。”

“算了,算了。”苗主任也不想直接跟张建中说,心里很不爽,又不能在法院的人面前丢了面子,只好打电话给国资办的办公室主任。我苗主任也不是搞不定。

花自己的钱,自然不会那么大方,像张建中那样订那种应有尽有的会所。

回到张建中的办公室,杨副厂长直摇头,说:“没见这样的,几乎就是打劫。”

张建中却表扬他:“你做得非常对。这种无谓开支,能节省尽量节省。”

坐下来,感觉余丽丽用不屑的目光看自己,仿佛说,你这种人改得了吃屎?便不示弱地回敬她一眼,心里想,就是改不了吃屎也对你再没兴趣,你那点货色,老子早玩腻了。

余丽丽扭过脸去不看他,他便得意地笑了笑,伸手端起已经凉却的茶喝了,问:“刚才,我说到哪了?”

余丽丽说:“你爱说到哪说到哪。”

1005地方保护主义

张建中提醒他:“万变不离其宗。”

“对,对。”杨副厂长说,“我们还是要靠省商业公司,毕竟,大家有互利关系,更信得过。当然,法院也是自己人,屁/股也会坐到我们这边。”

——两者合力,我认为,还是可行的。省商业公司那边顶着,不出卖我们,大白兔并不能把我们怎么样,这时候院长再找他的同学协商,庭外调解的把握就会大了。

——我个人认为,钱还是要花的,大白兔找不到我们的证据,我们姿态能够低一点,给予他们一点必要的补偿效果会更好。

张建中看了看王解放。

“我也认为可行,毕竟,我们的产品也宣传出去了,就当损失了一点广告费。”

张建中问余丽丽:“你的看法呢?”

余丽丽愣了一下,说:“我,我……”她笑了笑,说,“我的看法重要吗?”

张建中笑了笑,说:“你刚才不是拍胸脯了吗?挡子弹顶炮弹吗?你要有这个准备,随时有可能要你上阵。”

“你不要吓我啊!”

“我像是吓你吗?”张建中很严肃地说。

他还要让两位副厂知道,余丽丽上阵面临的问题,希望大家达成共识,她舍身救厂的话,就是功臣,厂里要为她安排好一切。

其实,张建中比杨副厂长还多想了一层,再能争取领导支持,从更高层面给大白兔施加压力,庭外调解会更有把握。

因为没跟请示孟市长,很难保证他愿意,便没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老李曾体会过孟市长踢皮球的能力,目前,他支持张建中,有需要老李帮孟小辉的原因,也因为他一个大市长对部门单位发号施令,只是小事一桩,真要他跨地区,与大白兔所在地的市领导协商,态度就完全了。

——争取多方支持很有必要,但是,我们与那个市毕竟是平等关系,又不是一个省的,要有人家不合作的心理准备。

——我们保护自己的企业,同样,人家也有地方保护主义,也会偏心保护自己的企业。

——当然,我会尽力。

为了体现自己尽力,孟市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省与省之间协调,效果应该更好。”孟市长说,“我们应该争取省里支持,比如分管企业的副省长,如果,他与对方分管企业副省长协调,给大白兔的压力会更大。”

张建中心儿“咚”地一跳,想自己目光还是短浅,怎么就没想到副省长那个层面?那位副省长去过边陲镇,与林副市长也有一定交情。

最近,与孟市长接触比较多,但也没冷落林副市长,傻瓜才会巴结一个丢一个,孟市长视察糖厂,搞得沸沸扬扬,张建中就曾向林副市长解释,说:“孟市长是我岳父的老战友,遇到这种事,老李一心急,提出要孟市长帮忙,本来,他只是走走过场,媒体那帮吹鼓手表错情,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

前两天,张建中主动去林副市长办公室汇报情况,又说:“孟市长跑了那么一趟,就撒手不管了,真正解决问题,最终还需要你林副市长。”

“说吧!要我怎么帮你?”

张建中说:“暂时我还顶得住,先不麻烦你。”

结识新权力,不忘旧交情,他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因此,需要副省长出马,还是林副市长更合适。

没想到林副市长的话让他冷了大半截。

“小张啊!你太不了解政治变幻无常了。”林副市长笑着说,“原来那位副省长高升了,当副书记了。”

“这不是更好吗?”

“对他自己好,对我们却不好。”

“为什么?”

张建中认为,省委副书记找对方分管企业的副省长一则有旧交情,二则还多了几分居高临下。

林副市长叹了一口气,说:“他不是留在我们省啊!调走了。”

一个外省副书记,还会管你张建中的事?

“现在是那位副省长分管企业?”

“蔡副省长。”

“哪一天,是不是去拜访他?”

“这要等机会。”

仅这一句话,张建中便知道林副市长与蔡副省长并不熟。

老李的看法却不乐观,他认为,林副市长是介意孟市长的,甚至以为,你张建中养不熟,官场最戒意这种三心两意!

“他们才不管你是否有利于工作,都觉得自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孟市长可以搞定,林副市长同样也能搞定,你找孟市长支持,是因为他是正市长,你更想巴结他。”

郝小萍说:“事实明显摆在那,如果,林副市长去视察糖厂,可以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吗?”

老李不高兴地看了一眼郝小萍,说:“既然如此,你去找孟市长啊!为什么还来找我林副市长?”

敏敏说:“都不管就算了,糖厂垮就垮了,你张建中一转身,调去其他单位,吃亏的又不是你。”

老李狠狠地瞪着敏敏,说:“有你这么不负责任的吗?”

“是他们先不负责任吧?是他们只想着自己吧?”敏敏说,“特别是孟伯伯,孟小辉的事搞定了,不需要我们了。”

“没人B我去帮小孟,我心甘情愿的。”

郝小萍说:“你打错了算盘。”

张建中说:“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在江市范围内,孟市长还是乐意帮忙的。只能说,我的要求高了,超出了他的实力范围。”

老李说:“也有这个原因,但是,你也不要对孟市长期望太高。他这个人,我了解,能帮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还是多争取林副市长。”

这是周末,在兴宁。相对而言,兴宁才更像是他们的家,在江市,他们连聚在一起的地方也没有,如果,老李和郝小萍去张建中那,没有睡觉的地方,而且,还在全厂万多人众目睽睽之下。

周末没事,他们更愿意回兴宁。按郝小萍和张建中的话说,休息得也好,如果接到工作电话,也有借口让别人去处理。

“我倒觉得,找大少爷帮忙容易一些。”

不管谁分管企业,总会与大少爷扯上关系。

“这么久没联系了,他还念旧情吗?生意人看重的是利益,人走茶凉,何况,他在边陲镇的投资,一天不如一天。”

“试试吧!”

张建中也觉得把握不大,平时都把精力放在官场上了,每次找大少爷,总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需要人家帮忙的时候。

打电话给汪燕,问大少爷在不在省城?汪燕笑了笑,问:“就知道找大少爷?找我就不行吗?”

张建中笑着说:“你也知道,你帮得上忙,我还不找你?上次被警察关黑屋,我第一时间不是找的你吗?”

“是因为假冒大少爷的官司吧?”

“你也知道?”

“貌似没人不知道的。”汪燕说,“那天,我和大少爷才谈起这事。”

“他都说了什么?”

“他说你,难逃一劫。”

“他也那么不看好我?”

“不是不看好你,是你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而且,对方也不会轻易松手。”汪燕说,“三小姐还庆幸当然没进你的货,赵氏才逃过一劫。”

“我成害人精了。”

“至少,对赵氏是这样。”

张建中不服气,打电话给三小姐,她只回他一句话,“正忙呢!等会再回你电话,便把手机按了。”等了一天,她也没回过来,也不好意思再打过去了。

三小姐正在为钱的事奔波,恳请贷款银行能宽容多几天,对方说,已经够宽容了,你们再不按时把利息打进来,我们就要采取行动了。

他们采取的行动便是查封京城那块地。

大少爷在国外,正往回赶。

1006变卖赵氏大厦

那块地几乎倾注了赵氏大半的资产,大少爷宁愿变卖赵氏大厦,缓解燃眉之急,也不愿银行查封,或许,还有三两个月,最多半年,就会出现机会,银行急着查封,应该已经得到内幕消息。

一个人几近焦头烂额,总会萌生许多似是而非的希望。

三小姐却不同意变卖赵氏大厦,毕竟,那是一项完整的家业,而京城那块地存在太多不知因素,有可能是近期无法摆脱的包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把赵氏的所有家当填进去,可能也填不满。

“当机立断应该才是最好的办法。”

虽然,被银行查封,并不等于零,再低贱,也可以填上银行的贷款,更重要的是摆脱这个沉重的包袱,赵氏还可以东山再起。

“我已经决定了。”

每个重要决策都是大少爷一锤定音,三小姐的意见仅供参考。

赵氏大厦地处黄金中心,变卖的风声一放出,马上就有数家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容老爷也飞了过来。

大少爷很惊讶,问:“你对赵氏大厦也感兴趣?”

容老爷“哈哈”一笑,说:“我不感兴趣,我又不来南方发展。”

“你的目的是什么?”

生意人不是不会周旋,但谈到实质问题,便单刀直入,不像当官的好摆迷魂阵,嘴里还没完没了说些听不懂的东西。

——我只对你那块地感兴趣,想跟你合作。

——赵氏大厦是你的总部,就像一个国家的首都,首都都没有了,你哪还有立足之地?所以,赵氏大厦不能卖。

——我入股你那块地,你用套现的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先解燃眉之急,以后,你就不是孤军奋战,有困难,我们一起担当。更重要的是,赵氏大厦也保住了。你不觉得,这是两全其美吗?

大少爷淡淡一笑,问:“你入多少股?”

容老爷说:“你不用担心,我还跟你争话语权,最多百分四十九点五,你还是大股东。”

“你容老爷什么时候变得那么乖了?”

“你这才知道,我是真心想帮你。”

“你心目中的价位是多少?”

大少爷谈到了核心问题,容老爷早有准备,说:“连本带你,你可以偿还银行一年的债务。”

“也就是说,一年后,银行再追债,我还要筹资。”

“你卖了赵氏大厦,一年后就不用筹资吗?或许半年,银行又会跟在你屁/股后面追还贷了。”

“半年后,那块地爆升,我或许可以重建一幢更光鲜的赵氏大厦。”大少爷笑着说,“你容老爷是那种有利可图就图的人,不是那种大慈大善的人。想谋我那块地是真,说什么都是假。”

他一针见血。

——表面看,我是保住了赵氏大厦,你却成了那块地的股东,两者相比,那块地的升值空间比赵氏大厦要大得多,利润丰厚得多。

——我大少爷运气再不好,一年后,那块地还是老样子,我是不是还在变卖赵氏大厦?你还会劝阻我,还会再注资入股,那时候,你就是大股东了,话语权就掌握在你手中了。

——你这叫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