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顺军进城,从周奎家中抄出现银五十二万两,还不含其他价值非凡的珠宝。¨wén rén shū wū¨而明思宗宫里被搜出的库银也有三千七百万之多。皇帝和大臣个个有钱,却不拿出来做为粮草犒军,最后等吴三桂的勤王之师于三月二十日赶到京郊,才知京师于两天前彻底沦陷。

智慧悟语:日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的名言:“决胜的关键在财务。”

在正确的时间运用金钱,一钱可抵十钱;用在不对的时机,万钱不如一钱。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是值得深思的。

绝美的湖山烟月却流荡着血色悲歌,金戈铁马的汉唐余韵,转为苍凉凄婉的传唱。清朝的灾难是如何造成的?历史是否教育了我们什么?

83。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代大诗人吴梅村所写的《圆圆曲》,曾对明末江南名妓陈圆圆一生的悲欢离合,有极其详尽的描述。“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最为后世耳熟能详。

历史传统,教坊名妓多择贵公子而嫁。陈圆圆号称明末江南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自然更为王孙公子的争逐焦点。

据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记述,最初陈圆圆与他是有婚约的。有一次冒辟疆与友赴苏州,初见陈姬时,竟一见倾心。他为文形容:“如孤鸾之在烟雾,又如芳兰之在幽谷。”又说:“陈姬声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而陈圆圆也为冒辟疆的风流文采折服,于是私订终身。

但后来冒辟疆为了营救兵困襄阳的父亲,违了婚期。等他办完事再赴江南时,陈圆圆已被周皇亲掳去,引起另一位爱慕者──吴三桂一怒冲冠,而演出一场回旋曲折的历史爱情戏,引清兵入关了。

陈圆圆被周皇亲掠去为妾一事,史书是有的。“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写的就是这一段史实。

当时,李自成已占领北京,又叫吴三桂之父吴襄致书招降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本来,吴三桂是准备归降的,可是一听陈圆圆被皇亲所占,一怒之下,立即回师山海关,并向满清求援,声讨李自成。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求援信,就立刻回信给吴三桂。表示对“崇祯惨亡,不胜发指”并且要用“仁义之师,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于是两军结合夹击李自成,而让闯王大溃,这一战是满清统一中国的关键。

明明是家恨,偏偏演绎成国仇;一段个人的三角恋爱,却演变成影响历史的大戏,也着实令人为之动魄惊心不已了。

智慧悟语: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金恩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发现什么值得他去死,他活着是多余的。”

问题在于“值得”两字,那是一种生命的价值观。美色、财富、权势与历史定位、良知、荣誉,往往是一道选择题,就在于你如何去排定它的顺序了。

84。超人皇帝

清康熙皇帝玄烨,自八岁即位,六十九岁过世,整整在位六十一年。

康熙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每日清晨五、六点就开朝会。开会的地点通常在乾清门、乾清宫东暖阁或瀛台等处。但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何况群臣从住家到宫门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程。北京一到冬天,常刮风下雪,这些大臣们冷月寒星地赶路,常累出病来。吏部尚书黄机年逾七十,经不起每天冷风冷雨的折磨,就具疏请求恩准退休。刑部尚书魏象枢也是年近七十,有一次赶早朝,因为太累了,还在乾清门跌了个四脚朝天。

唯一可以公休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到正月十七日,这段年假是因康熙“封印”,才得以休息二十七天。群臣虽然放假了,但康熙仍然要忙着接见属邦贡使,赐宴藩部王公,以及参加各种祭祀大典……

康熙是一个全年无休的超人皇帝。

康熙能开启清朝第一盛世,绝对和他的精勤与格局有关。

据《起居注册》记载,康熙亲征准噶尔期间,在关外时,每天五鼓就起程,中午时分驻扎,每天只吃一餐,从不在白天补眠,当夏天炎热的气候,也不用扇。

用兵时能保持高度的精勤,就连休闲时也是如此。他在承德有座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康熙每回前来,每天晚上都还要在灯光下批阅奏折,处理朝政。山庄中有座“木兰围场”,是他和百官秋猎的地方。说是“围猎”,其实也是一种军事演习;尤其是利用此一机会和场所,康熙就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头头互动交谊,偶也谈论一些双边政事。所以说即使是休闲时刻,康熙仍然是不会忘记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

智慧悟语:拿破仑有句名言:“为了要拥有优秀的军人,一个国家必须经常作战。”

人生也是一样,“安逸”往往会造成头脑和灵魂的锈蚀,不是么?用坏了总比锈坏了好。

85。权臣与少主

康熙即位时,年方八岁。顺治在驾崩之前,便指定四个顾命大臣,奉遗诏辅政。

四个顾命大臣都出身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本就位高权重。名字分别为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其中属鳌拜野心最大。

四大臣辅政期间,相互倾轧;索尼早逝,苏克萨哈为鳌拜构陷而死,遏必隆知道斗不过鳌拜也惧祸引避,于是大权独揽于鳌拜一人之手。

鳌拜经常欺凌幼主康熙;例如他对汉人成见很深,便擅自作主更改朝廷旧制。又如康熙八年春节,众臣上殿贺年,鳌拜竟穿一件与康熙一模一样的黄袍,仅只有帽子上打了个红绒结,以小别康熙帽上的东珠。又有一次,鳌拜装病不上朝,康熙前往探视,他竟敢冒大不韪,在床头放了一把短刀。凡此种种,少主康熙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一面暗中布属,终于在康熙十六岁时,时机成熟,鳌拜也难逃被没籍抄家的命运。

历史上的“权臣”很多,但像鳌拜这样的嚣张跋扈、欺凌幼主的,并不多见。

偏巧他碰上的是史上著名的“英明少主”康熙,最后还是难逃康熙之手。且来看看康熙的厉害之处。

康熙即位初期,自知鳌拜手握大权,又爪牙广布,便决定隐忍不发,再以智取。他先让索尼之子索额图辞去吏部侍郎之职,以解除鳌拜的戒心。又暗中和索额图选了几十名手脚利落的少年,陪他一起玩“角抵”之戏,相当于现在的相扑。这些长年陪伴康熙的少年,经过几年的操练,个个都成为摔跤勇士,也成为康熙的心腹。有一天,康熙单独宣召鳌拜进宫议事,鳌拜不查,等康熙一声令下,勇士们便扑上前去,一举将鳌拜擒获。

小康熙智擒鳌拜是懂得“等”,沉得住气,他的英明大业从小就能看得出来。

智慧悟语:日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的臣属曾经问他:“杜鹃不啼,该怎么办?”他回答:“杜鹃不啼,就等他啼。”

德川家康后来能灭掉丰臣秀吉,开创三百年的一统江山,后世以为是能“忍”的缘故。但一把刀放在心上,你忍得住么?

86。功臣的下场

康熙六十一年冬,圣祖驾崩,雍正因隆科多与年羹尧之助,取得大位。

隆当时是步军统领,专责卫戍京师,又是康熙的内弟,在康熙病危时,只有他一人随侍在侧,对雍正的继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年当时是川陕总督,名义上是辅佐皇十四子胤眩髡鳎导嗜词怯赫男母梗赫橹朴当灾氐呢费|。

但雍正即位后,隆科多却渐向阴谋夺位的皇八子胤集团靠拢,政变不成反被幽禁,后以“朋党”之名被革除。

年羹尧更是自以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骄纵不羁,肆意任用亲信,当时经他提拔任用的官吏被时人称为“年选”,权倾当朝,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后来也为雍正逐渐削去兵权,最终被赐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为皇帝打天下功臣名将却不得善终的案例。韩信、刘伯温乃至于年羹尧,历朝历代一长串。

就以年羹尧为例,他的妹妹是雍正喜爱的皇贵妃,为雍正生下第七子、第八子、第九子和第四个女儿,虽然都没长大成人,但也可见年羹尧与雍正之亲。

雍正年间,西北扰攘不安,年被封为西北大将军,平定当时满清最大的军事忧患。班师回朝时,百官在皇城门外跪迎,他竟傲不下马。雍正表彰他的功绩,还御赐蟒袍、宝剑、金银珠宝……年羹尧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毕竟年羹尧还是走入历史的覆辙,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等雍正安定了朝廷内外,他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智慧悟语:哲人格拉辛说:“一次正确的撤退和一次英勇的攻击同样好。当你的功绩已经足够,或甚至已经很多时,就将它们隐藏。”

我们应当记得,因功劳而获赏赐,但当赏赐愈来愈多时,要懂得放下一些,否则有一天,太多的赏赐会将人压垮。

87。雍正和血滴子

清世宗胤禛,于一七二二年康熙死后继位,改年号为“雍正”,人们惯称雍正皇帝。

雍正是一个夙夜宵旰、勤于国事的人,另一方面他也工于心计、手段狠毒。

雍正为了掌握百官以及地方官吏的大小事情,曾设计了一套极其严密的“密奏”制度,也培养出一批有密告义务的“密探”。野史说他曾与这些密探研制了一种名叫“血滴子”的武器。血滴子从外表看只是一具普通的皮囊,里面却排列像鲨鱼齿般锐利的小刀,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死于其下的反抗势力为数甚众。这段野史后来还演绎出一段吕四娘大战血滴子的侠义故事。而吕四娘就是清初死于文字狱的浙江文人留良的孙女。

虽然野史不足凭信,但野史是民间对雍正皇帝所认知的演绎和延伸。

事实上,雍正是有仿唐太宗时代就有的一种机关,取名为“观风整俗使”,首设于浙江。这个机构的任务是查风问俗,稽查奸伪和惩治凶恶。

雍正也因此对于全国地方官吏和百姓生活都了如指掌。传说有一位地方官吏要觐见皇上,来到京都,在大街上看到一顶帽子甚为合意,就立即买下。第二天觐见雍正后脱帽谢恩,雍正笑着对他说:“小心啊!别把新帽子弄脏了。”地方官当场吓坏了,连这种细微小事,皇上都能得知,以后岂敢有违法的行为。

雍正强调“人治”,但因为“知人不易”,便广设耳目,做为密察百官和惩处的手段罢了。

智慧悟语:“耳朵是真理的门口,但也是谎言的前门。”

我们需要依靠“消息”,是对自己和别人缺乏信心的缘故,但消息传布者有时会有既定的立场和意向,混杂了加工后的色彩。

88。大义觉迷

雍正年间,有一位湖南人名为曾静,家境清寒,以授徒为业,人称“蒲潭先生”。

曾静的思想源自吕留良,极端抗拒清朝的统治。他曾派学生张熙带着他的书信,在雍正六年赴陕策动岳钟琪将军造反,信里的内容无非是告诉岳钟琪,身为汉人,又为名将之后,岂能受满人统治的民族大义。但张熙策反失败,被解送进京论罪,曾静当然也犯了谋反大罪。

曾静另外还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控诉雍正谋父、逼母、杀兄弟、贪财、好色、酗酒……等等,一时在民间广为流传。

雍正看完“逆书”,感到极度震惊和委屈,但出人意料的,雍正这回却没有杀人,反而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和曾静沟通,并让曾静亲自观察他的为人处世。最后便以他的想法连同曾静、张熙的忏悔录,集成《大义觉迷录》一书,让曾、张二人到全国各地广为说明。曾、张也因此成了美化雍正的活样板。

当代作家二月河,曾写了一本有关“雍正王朝”的小说,后来更拍成电视连续剧,风靡了两岸三地。书中,二月河把雍正描述得极为刚毅和宽仁,尤其有关曾静的这一段。

康、雍、乾三代为清初的三大盛世,是不争的史实,但盛世的皇帝不定就是仁君。这可以从“粘杆处”得到说明。

雍正在争储位时期,曾在雍王府内用他的包衣奴才和一批精通武艺的人,组成一个特务组织,叫“粘杆处”,这组织的头头,叫“粘杆侍卫”,虽无正式官阶,但权势极大,专门用来为雍正铲除异己,和刺探其他皇子以及百官的行动。雍正也据以拟定对策,暗杀与布局并用,知己知彼,终于打败其他争储的皇子,而取得大位。

智慧悟语:“八面玲珑”似乎不是一句好的形容词。“恩威并施”也可能只是一种巧妙的手段。

但有时面对事情,你要选择温和或强势的对策,端视你重视的是仁德之名,还是实质的利益。

89。誓碑与文字狱

在中国历史上,清初可以说是文字狱鼎盛的时期,尤其是清高宗乾隆一朝为最,前后就有数百起。

因为用字不当而惹来杀身之祸的,像胡中藻的“一把心肠论浊清”。居然把“浊”放在“清”朝之上。像“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胡)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这摆明更是反清复明的思想。像雍正年间的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取大学“维民所止”一语命题,这个“维”、“止”二字不就是“雍正”去头之意?最倒楣的例子还是《一柱楼诗集》案的校对,是名字叫徐首发和沈成濯的两个人,两人的名字连起来就是“首发成濯”,翻成白话就是头发凋落的意思,这当然是故意“诋毁本朝剃发之制”。

所以,笔下冤魂一箩筐,砍头如风吹帽落,中国文人最大的悲哀于焉产生。

时人以诗感叹清初文字狱的句子很多,像“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像“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一个时代的整体功业也在这些文字中被一笔断卖。

这倒令人想起宋开国君王赵匡胤的“誓碑”来。

据传,宋太祖曾在太庙的寝殿夹室中,密刻一石碑,上面写著:“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是为誓碑。宋朝的每一位天子即位,都得到碑前跪拜默念,臣子们并不知道碑文内容。代代相传,就成了宋朝独特的立国方针,宋代三百多年的帝王也都谨遵此训,所以就开创了自由体制下高度繁荣的文学艺术。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管理风格,也产生不同的文化生命,居上位者一念之间,其影响之深远也就不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