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20个绝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20个绝招-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当前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有六种偷税漏税的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制止极少数商人的不法行为,严肃国家税收法规和法纪。

(1)换牌逃税

目前,部门机关团体开办了一些经济实体,但由于自身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经营管理的能手,只好采取招聘经营、定额承包的办法经营公司。这给了少数不法老板、个体工商户以可乘之机。他们摇身一变,戴上校办公司、国有公司的“红帽子”,成为机关团体经济实体的承包者。如此一来,他们不仅逃避了现行较为合理的税收,还享受到新办经济实体的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致使国家税收流入个人腰包。

(2)瞒税

少数商人利用发票做手脚,采用虚报丢失、伪造涂改、大头小尾、两次填写等手段逃避税收。例如,某公司承包人将实际金额5万元的业务分两次填写,在业务报销联上填的金额是5万元,而存根联上竟只填区区50元。还有少数商人公然违反制度规定,设两本账。在应付税务人员的假账上填写少量的金额,却在给自己看的暗账上记载大宗经营收入,通过这种手段来减少税收。可惜的是,再好的伪装也有露马脚的时候,对于这种瞒天过海的偷税手段,税务人员只要下功夫是能够查出来的。

(3)无证经营

极少数商人,为了躲避税收管理,采取不办税务登记和营业执照的方法进行无证经营。也有些商人借别人的营业执照副本经营。他们采取“你来我走、你追我跑、你疲我卖、你查我躲”的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算完毕就迅速逃离经营现场,逃避纳税检查。

(4)以小瞒大

少数商人利欲熏心,他们深谙利润多交税也多的道理,便节外生枝,虚增成本,假摊费用,达到账面上减少利润而偷逃税收的目的。

(5)私立账户

一些商人对开设的银行账户弃之不用,而又另立账户或采取现金交易不入账的手段,隐瞒收入,逃避税收。

(6)偷梁换柱

为了提高利润,谋求更多的财富,个别商人公然销售经营范围以外的商品,而且将这部分商品的销售收入隐瞒,以图少交税。例如,某发廊老板擅自销售电视机和电风扇,某杂货店老板非法经营建材。税务部门坚决取缔他们超出营业执照范围的经济合同,对已经获取的收入照章追缴了税款。

以上这些方法你千万要注意不要采用。否则,也许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法律不会给你留有任何余地!

要避免投机心理

当我们审视一些私营公司的发迹史时,不难归纳出这样一条“经验”:不少公司的成功具有偶然性,大多是抓住一两个好的产品,瞅准一个市场空档,押宝于市场促销,一举成功,然后如法炮制,就像赌博一样。

公司创业初期运用的这种策略虽然奏效,却为将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一些私营老板因此形成了投机心理,始终抱定了一个信念:胆大赚大钱,胆小赚小钱,没胆不赚钱,一赚就赚大的。于是,总是睁大眼睛寻找市场中可以获取暴利的机会,而不想扎扎实实地创实绩,思想急功近利,经营行为浮躁。只想日进斗金,而不屑微利。很多时候就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某个产品在市场上走俏,大家便一哄而上,生产同一产品,选择同一项目,角逐同一市场,最后斗得两败皆伤,谁都没赚钱,谁都大伤元气。

实际上,目前的经济态势已经很少有暴利可图了,全社会已经在一个较低层次上告别短缺。工业经济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下向公司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公司进入微利时代而市场竞争加剧,填平补差式的发展可能性不大,如果不能在结构上提高层次,仍然想靠特权、靠贷款、靠炒作、靠一个点子、一个策划、一个机会来发大财,最终会使自己发财的梦想变成泡沫。据调查,我国私营公司产品的平均知识含量低于15%,知识含量低则更新换代能力弱。所以,相当多的私营公司陷在一个不断重复的“模仿别人的同时又被别人模仿”的怪圈之中,长期处于市场的追随者或落伍者的地位,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而一些公司在经营项目知识含量和智慧含量偏低的情况下,不想提高而又想赚钱,那就只有昧着良心造假,靠造假冒伪劣产品哄人了。造假虽可带来一时的暴利,但最终将为公司自掘坟墓。

由此可见,一个公司要想发大财,获大利,必须放弃“钻空子”求短利的短见,扎扎实实打好功底,做好长期打算,这样才能求得“长利”。另外,克服这种短利意识的方法就是要有竞争意识。

一个公司要想生存并且取得长足发展,就要使公司中每个人都牢固树立起竞争观念,永不松懈。

竞争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公司中每个成员必须树立竞争观念,懂得优胜劣汰、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也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竞争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1)要有勇于竞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竞争必然有成功和失败,失败是一种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害怕失败,就不敢竞争。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公司搞得更好。只有树立了敢于竞争的思想,才能激发起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鼓舞起职工的信心和积极性,上下一致,群策群力,战胜竞争对手,取得成功。

(2)优势是暂时的,劣势可以改变。在公司的竞争中,没有只胜不败的公司,今天成功了,明日不一定成功。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脚踏实地,乘风破浪前进。一旦决策失误,受到挫折,也不要一蹶不振,灰心丧气。竞争给人以机会,只要吸取教训,自强不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

(3)胜负不凭大小,扬长可以取胜。大公司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规模庞大,就必然存在着惰性,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形势发展。大小公司相争,各有各的长处,并非大就吃小,只要小公司了解自己的优势,正确分析双方力量对比,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扬长避短,是完全可以战胜大公司的。同样,大公司决不可居大自傲,惟有兢兢业业,方可避免失败。

(4)无功就是过,拼搏才能成功。不犯错误,甘居中游的落后、迂腐观念,已被竞争的时代远远抛弃。要么拼搏取得成功,要么落后遭到淘汰。公司中每一个成员,应该有强烈的竞争欲望和求胜精神,要敢于出人头地,不怕风险,具备“你行我要比你更行”的心理。永远进取,永远开拓,这是公司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在夹缝里游刃有余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生存的夹缝呢?在这里,我们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提出以下4招,希望对你有用:

(1)找软肋术

每当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时,什么是优势?什么是弊端或软肋?千万不能光凭表面现象看问题,需要进行切实的市场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例如,一些现时得以崭露头角的老板,总是喜欢把自己尚未遇到竞争对手的新构思视之为极大的优势。其实不然,说不定有可能成为某种弊端或弱点。理由很简单:大凡某种新事物的出现,顾客们起先总会感到有点陌生,而且,总会提出诸多疑问。总之,就是要弄清楚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实惠。

在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其中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将要发生的变化。例如,有些厂家或商家在当地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贸易份额,看起来实力非常雄厚,实际上并非想像中的如何了得,因为有许多顾客早已对他们的销售产品和服务质量甚为反感,还有些老板一旦成功发迹便逐渐开始退化,从一个思维敏捷积极进取的创业者日渐退化成只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人,有时还会采取妄自尊大的方法去处理顾客的需求与公共关系,因而招致人们极大的反感。这些都是可能为竞争对手利用的致命弱点。

类似这些变化,有时候会显得十分微妙。为此,更需要生意人与顾客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充分了解有关的反应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正确判断和决策。

(2)挖墙脚术

对众多的中小公司的老板,能否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或怎样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是经常会遇到的一个令人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但一定要对此找出合理答案,并且在作出决策之后才能开张营业,否则,难免失败。

有些人认为凡与大公司进行竞争,结果只能是鸡蛋碰石头,死路一条,但现实生活大量事例表明并非一定如此。

大家知道IBM现在是实力相当雄厚的经营电子计算机的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曾试图与之进行直接竞争,但没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便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可是,仍然有一些向来就经营电子计算机的公司(如信息管理公司等)却没有因此而破产倒闭。他们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主要原因是这些公司的私营公司老板能够清醒地采用市场细分法,对于各种不同类型顾客的特征详细分析,从中发现IBM公司显而易见的某些弱点,以及某些现时该公司并不那么热心经营的“项目”,因而在确定经营范围的时候,也就可以找出IBM的空档进行竞争。专营“苹果牌”微型电脑设备的厂家和商家们正是采用这一办法,成功地找到了促使生意持续发展的机会与途径。事实上任何一家公司,即使是“超级大型公司”,也不可能处处无懈可击,因此与大公司进行竞争并非绝对不可能之事。

倘若一旦发现市场上正萌发着某种从未引起过人们极大注意的需要,然后只要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就可成就某项事业的话,那就无需为竞争而感到惶恐不安,只要竭尽全力并且想方设法把那门生意做好就行了。至少大公司已经为你开辟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广告和促销活动为你开发了市场上对产品的种种需求。“苹果牌”微型电脑设备的厂家和商家们之所以获得那样巨大的成就,正是利用IBM那样庞大的公司打开了生意的市场,比如通过各种宣传广告和促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市场上对电脑设备的需求,并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普遍接受,为其他微型电脑设备随后进入市场消除了多种阻力,迅速地打开销路等等。

有时候,一些小本经营的生意人由此也可以在大公司漏掉的生意中发大财。作为顾客未必都能忍受大公司售货小姐那种缺乏人情味的服务方式,或者为求方便、避免浪费太多时间,于是乎就惠及殷勤待客的小店铺了。类似情况到处可见。例如,在经营电脑设备或大型机械设备的行业中,某家公司即使是小规模的公司,倘若能做到交货快捷,及时满足顾客的急需,同样可以从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得相当大的贸易份额。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评估市场潜力,分析竞争形势的时候,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3)变化竞争术

商业竞争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常见的有:减价、更新产品、改进服务、改变销售渠道、宣传广告等等。

采用什么样的竞争手法,经常受到销售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性质所制约。例如推销汽车大都采用形形色色的优惠价格手法进行竞争。除此之外,一般还可以向顾客多做些宣传工作,以求吸引顾客买货。总体来说,在分析竞争手法时,应该首先联系销售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性质以及行业特点,决定营销的方法。

无论何时,认真研究竞争对手现时采用的营销方法总是很有必要的,也很容易,但要进一步确切了解其营销方法的成效如何,倒是较为困难的。不过,求得一般了解,看其是“大有成效”、“有所成效”还是“全无成效”也并非全无办法。

其中办法之一,就是逐一研究他们使用各种营销措施的历史情况。看其中某种营销法是否被长期使用、经常重复使用。按常理来说,如果某种方法被长期重复使用的话,其效果定是极佳,至少也是尚佳。如果长期以来只是断断续续地用过一两次便不见再用了,那就可以断定这种方法是无成效的。不过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是相当困难的,通常只能向那些过去是竞争对手的顾客,现时已成为自己客户的消费者查询。此外,还可以委托亲戚朋友特意进行现场观察,并对竞争对手现时使用的营销方法究竟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优势和弱点分别表现在哪里等等进行判断。

当然,话也应该说回来,了解竞争对手现时做什么或怎么做,无疑是重要的,但生意竞争的成败要全部取决于“我现时在做些什么”。因此,一旦确切了解竞争对手现时在做什么或怎么做之后,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决定你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才能赢得顾客,为公司开创和扩展销路。

(4)果断动手术

①看准竞争对手

在某些行业里,如果竞争对手只有两家或寥寥几家商号,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有:谁能控制市场,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制市场?竞争对手的实力是否雄厚?地位是否稳固?有何优势和弊端?本公司可能获取的贸易份额是多少?至少享有多大的贸易份额才能维持营业?等等。

如果当地市场某种行业的生意并非由某家大户独占,而是像零售市场那样由相当多的大小商户共同分享的话,详细了解各家竞争对手的营业,则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透过“营业地点”,可以一般推断他们的顾客来源和主要销售商品的种类。

有关竞争对手的问题哪些需要作深入研究和分析,通常应根据公司营销业务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候,甚至某些看起来是枝节的事情,比如说负责人的脾气和嗜好等,可能也是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类似这些技术的问题,经常有可能是构成衡量利弊、判断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弱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比较竞争商品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对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则要求设身处地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将自己所要销售的商品与别的竞争商家现行销售的同类商品作一番比较,找出销售成功或销售失败的原因或差距所在。为此,通常要想一想,并确切回答下列问题:同是一种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