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大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魔大战-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空中的云包含有由水分子组成的水蒸气、液滴、水晶和空气,是含有多成分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球的气候系统可以产生著名的“蝴蝶效应”:纽约的一只蝴蝶振翅飞舞,有可能引发上海一场猛烈的风暴。而一个小的、简单的系统是不可能产生复杂变化的,你看到过一只气球里面的翻云覆雨吗?一只气球里的蝴蝶即使一直振翅,永不停歇,也不会得到任何回应。

  第二,产生转折点的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必定同外界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天空中的云一定会和周围的大气和云进行物质交换并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第三,产生转折点的系统必须处于一种临界状态,临界状态是一种界于平衡与非平衡之间的状态。当一个事物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事物内部即使有小的变动,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彻底改变,只有当新的情况不断出现,使得系统逐渐远离平衡状态,最终,在某一点上,系统到达临界状态,这时,只要有任意微小的因素介入,转折点就出现了。

  当大气的冷流、暖流处于均衡状态时,蝴蝶无论怎么扇动翅膀都改变不了什么。只有当复杂的气候系统处于非常敏感的临界状态时,蝴蝶轻轻振翅,才有可能引起一场天气巨变。地震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地球上大陆板块的交汇处就是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大陆板块总是在缓慢而又不可逆转地漂移,使得地壳处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中,任何一次微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一次强烈的地震。

  自然界的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的临界状态上运作,微小的扰动可能导致以阵发的、混沌的、类似雪崩的形式演化。大多数的转折点都是通过灾难性的事件而不是通过遵循一种平和渐变的路线来实现的,地震、大灭绝,还有人类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这样的雪崩式演化。

  临界状态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意义重大。如果我们的世界永远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那就不会产生任何新奇的事物,世界将守着僵死固定的法则和无休止的宁静,漫长、单调而乏味;反过来,如果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疯狂的非平衡状态中,任何事物随时随地都在改变,没有任何秩序和连续性可言,这也是个令人绝望的世界——我们会很快被折磨得发疯。只有在临界状态,我们的世界才充满趣味和希望,它既不是静止不动的,也不是任意变化,一切都有章可循,但又在不断产生出十分新奇又可怕的事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以一次卓有成效的行动同时摧毁敌人的多个连环计划。”

  *行动

  夜色矇茏,乌云遍布。

  所有的近空搜索战机和巡逻的奥兰战舰和飞船都紧忙飞回飞堡。

  无论是红龙人,还是黑龙人,还是白龙人,都认为这一天一切都结束了。

  此时此刻,在几十公里的高空中,所有的飞堡在收进自己的战舰和飞船后,按照指定的位置围绕着飘浮过来的雷电云层。

  前线作战指挥官大声高喊:“神与我们同在!”后,立即发出命令:“*行动开始!”

  每个飞堡的作战指挥立即下令将平时用于制造光盾或加强夹层强度的粒子机能量释放出来,作用于雷电云层。

  此时,不知是一排排的激光穿透云层产生共闪效应,还是真有天神帮助,整个丽雅主星上空,闪电雷鸣,震耳欲聋。随着一丛丛闪光向下,低空的闪电更加密集,一层下面扩展成许多层,一丛丛犹如闪亮的灯茏花一样,一到地面,无论是地面堡垒、地下导弹发射井,还是山洞中的基地,顿时爆发出一阵阵巨大的响声,四面开花,玉石俱焚,硝烟弥漫。

  巨大的冲击波引起空气不断地震荡,坐在巨大的、坚固的飞堡中依然感觉到,心脏蹦蹦地跳,心胸发闷。在地下或山洞中的守军要经受的折磨情形可想而知。

  在欧根看来,这似乎是一场人神共怒、要毁灭一切的战争。

  “这不是闪电战。”

  “你猜对了,闪电只能击毁地面的目标,而你现在看到的是*。这是我们为死去众多的兄弟姐妹举行的*!”

  “请你用学术语言说说你们怎么做到的?”

  “我试试看,也许说得不准确。简单地说,电场在高空中极短的距离中增强,直至崩塌/闪现发生;然后电荷向下一个地点移动,电场再次开始增强,如此反复。”

  欧根开动了脑筋,依然想不出他们如何能够做到。

  这时,作战指挥官发出 “净化行动开始!”的 命令。

  奥兰人开始地面总攻。

  太空上的飞堡大功率的激光炮如闪电般朝一个个标号的、依然保存相当模样的地上地下堡垒刺下,仿佛要把那些堡垒毁灭,然后深深扎进地底一样。

  一道道闪光过后,那些地堡里的导弹和弹药库接连爆炸,地动山摇。

  那情景,那冲击波的震撼力,连远处的人都感到惊心动魄,久久不能平息。

  通过远程聚焦,欧根看到地面上随之出现的是一个个冒出热气的黑洞,好像是惊愕之际就遭劫的死者合成的一只只大眼,愤怒地怒视掘墓人和上天。

  已经进入休眠状态的兰灵人丝毫没有受到外面场景的感染。等大地平静后,他们立即被催醒,然后人人动作迅速,穿上防护套,戴上封闭式头盔,很快各就各位,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快速操作。他们知道,一个小小的失误或延迟,就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重创和毁灭,而且可能给同伴带来相同的命运,因此人人行动迅速,严格认真。

  几排闪光过后,一群群各式各样的战机即从飞堡中倾泻而出,飞向自己的目标。

  通过飞堡的强化玻璃,欧根看到外面的情景跟白天似乎没有什么差别,甚至连颜色也还原一样。在欧根眼里,战机就像一群群、训练有素的金属乌鸦和白鸦。

  在飞堡的掩护下,无人战斗轰炸集群贴着地面呼嗖而过,一排排地像梳子一样横扫地面,抹掉任何抵抗的火力。在被炸毁的战车残骸冒着烟上空,仍有几船战机徘徊,为了寻找活着的目标,故意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刺激人们的神经。

  实际上,这时候地面上抵抗的军队不是早被强大的雷电、激光和爆炸摧毁,就是被近似亚声的冲击波震死了和瘫痪了,最可怜就是那些守在弹药库或炮车旁边的军人,一下子不是被直接命中就是因共振被那些储藏的弹药和炮车爆炸而丧命。比较幸运的是躲藏在地底和山洞深处掩护体内的人和倒班的军人,但受到这样巨大的惊吓后,不少人浑身发抖,其中精神还算齐全的有多少,鬼才知道。那些正常的人,除了气冲霄汉的气概外,能做的只是呆着,慢慢地忍受到各种武器爆炸的煎熬。声波炸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声响使人无法安静,更不要提入睡了。桌床在颤抖、门窗在摇晃,而且是每隔一会就有这样的爆炸,持续的爆炸使不少纤维玻璃震成碎片。 

  两次大规模攻击后,奥兰人才派出真人空降部队。

  那些由人驾驶的数不清的飞行中队在地面上和空中受到的抵抗微乎其微。

  这些飞行中队缓慢,每三艘组成一个小组,其中有一艘黑乎乎的奇型怪状的家伙和两艘大肚子战机。当到达指定目标之前,扫荡并摧毁仅存的地面反击火力后,那艘黑家伙迅速扑下,边喷出强大的激光束,边伸出长长的钢爪,刨开地堡通道后,迅速飞离,第二艘跟着补位,伸出强大的吸虹管,吞入里边有用的人和物,经过筛选,没有用的当即从后面吐出。当它离开位置后,第三艘才慢慢入位,从里面跳出一队武装到牙齿的战士,飞速钻入地洞。

  每当一艘接触地面,一定会有一艘在掩护,另一艘在巡逻,不时喷射出一道道激光。

  当他们发现里边没有什么价值以后,才离开并扑向另一个目标。每一队作战,少则一刻钟,多则半小时,风卷残云一般进行掠夺。当他们离开后,原来的地面变成一片狼籍。早已被烧成乌黑油油的植皮和东倒西歪的树木,原来的掩盖物或护盖物支离破碎,在起飞的战机风力吹动下漫天飞舞。远远望去,战场地面到处坑坑洼洼,除了奥兰人之外,地面上似乎没有活动生命存在的迹像,欧根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

  这那里是战争!

  分明是一群乌鸦如入无人之境的地里在烟花四射之下美美地聚餐,吃得饱后才悠然地离开。

  欧根想起联合作战会议上讲得天花乱坠的防空系统,不由脱口而出:“那些防空系统怎么了?”“能在*行动中幸存下来就算异数了,你还真的以为他们的天网行动能将我们一网打尽,将我们置于死地?”

  “你们怎么能做到的?”“干嘛?想偷学是不是?”

  “就算是我们俩个代表两个学校进行沙盘推演。如果你说的像那么回事,我会考虑让他们改变迎接方式。”

  “除了打,其它的不可能,这好像是你们做的决定!”“你说过你们这次不是侵略。”

  “当然不是!但你们并不这样认为,对吧?连金陵王上姐姐都知趣地避开了,你们还按班不动,你真以为我们会乖乖地伸着脖子往你们的绳套里钻,然后让你们舒舒服服勒紧?”

  “你要是能让我心服口服,我将尽最大努力。”

  “好吧!实话实说,那不是我们发明的战术,按理说应该是你们学校发明的。”

  “我们学校的?”欧根一听就愣住了。

  祺祺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打住,看了他一会,一脸正经道:“不过,我很愿意代表他向你们这些天之娇子挑战,看谁最长劲。他采用的战术说得好听的叫*,说得不好听的,叫焦土政策,实际上是利用来自太空的闪电。如果你们还想跟我们再来一次硬碰硬,你们可要好好地准备了,尤其是心理准备,因为一打起来,就收不住了,就跟外面的一样面目全非。”

  “途径。”“他在利用球状闪电上进了一步。”

  “球状闪电?”欧根知道,球状闪电,一种由等离子体构成的闪电,在雷雨天气里往往带来很大的破坏力,造成人员和财物巨大损失。这种闪电存在时间很短,较难追踪,此前,球状闪电对人们来说仍然是个谜。

  根据报报道,球状闪电由呈阳性的氢离子和呈阴性的氢氧基离子构成,球状闪电中的这些离子被水汽包裹着,水分子能够阻止两种离子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得球状闪电能够存在一些时间。根据这种特点,有人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球状闪电。

  实验所用装置由一个连在一起的电容器组和两个电极组成,其中一个电极是铜线圈,放置在聚乙烯容器的底部,并在容器中盛放了自来水;另一个由碳棒组成的中心电极放在容器水面以上的地方。当中心电极的碳棒被滴上水滴时,两个电极之间会有电流通过,其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在电路的短暂接通和关闭过程中,中心电极会释放出等离子束,并且分离出发光的等离子粒团,大小从10厘米到18厘米不等,温度不超过60摄氏度,一般在秒到秒后消失。

  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合适,等离子粒团会呈现圆球状,成为球状闪电。此外,中心电极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这种人工球状闪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使用碳做中心电极,闪电中心会呈现淡紫色,外面呈淡黄色;用铁做中心电极,闪电呈淡白色。专家还发现,等离子粒团的存在时间受中心电极尺寸大小和几何形状、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电流强度和持续时间、水的温度和导电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出来的球状闪电的尺寸没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球状闪电大,更别提用于战争,而且产生这样可怕的威力。

  “请陛下说说!”“我现在只是个家庭妇女。”

  “就当我们第二次天宫辩论。”

  “我估计他利用宇宙射线催生闪电。也就是让宇宙射线撞击星球大气层时,击中其中中空气分子,使其变成离子,从而产生极为高能的电子。具体而言,在接近暴风雨云的电场时,通过类似粒子发射机的特种设备发射出如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高能电子,将宇宙射线或高能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程度,击中其它空气分子并使它们离子化,如此通过连锁反应,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子。不断大量涌现的电子使空气电离,导致电荷流动,然后以天梯形式加以引导,向所指的方向比如地面,移动电流的路径。每个天梯相隔50至100米不等,每个天梯之间大约有30 - 50 微秒的停顿。通常,先导闪电是负电,但随着天梯越多,离地面越来越近,正电荷越积越多,并被引导/吸引向上。当两条路径相遇时,地面与天空之间的电路便完成,闪电由此爆发。”

  “你们可以随意引导路径?”

  “我们都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从理论上讲,天梯式移动的过程/方向及相隔的距离,决定闪电的去向,如何分叉及能量大小。”

  “那需要多大的能量?”

  “在开始时需要的电场相对较弱少,大约也就300千伏/米。但当正负路径相遇,产生的能量,那将无法估算,在某局部地方,以X射线百万分之一秒时产生的能当量可达15万电子伏特。”

  “什么?可给一个局部施压15万电子伏特能量?那还有什么能存在下来?”

  “我也不知道,不如我们也去看看?”

  欧根吸了长长的气,尽量不去想那是什么样的后果,但渴望的表情暴露无遗。

  祺祺笑盈盈地说道:“和平使者兼战事观察员,我们是否现在就出发?” 

  她的微笑仿佛让欧根忘记她是谁,外面是什么地方,正在进行什么,就像要他陪伴一位美丽的公主去看歌剧一样。他明明知道这是假象,却不忍心拂她的好意。

  一进入她的坐船,看到窗外的情景,欧根有点气恼:“你真想带我让见证你们的杰作?” 

  “快点了!要晚了,你的公主可要生气了,那出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