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实不懂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其实不懂经济学-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读了这段有趣的新闻,你能不笑问:在经济危机时,谁能抵抗像土豆一样廉价又“管饱”的中国制造?

35。替代效应:价格决定销量?

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是指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的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另一种是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进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商品总量的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经济学家用来阐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商品有三种,分别是: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通常我们很容易理解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只有吉芬商品常常令人摸不着头脑。

所谓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我们平时的消费非常吻合。比如想买条牛仔裤,转遍整个商场,看中两条,价格都是150元,但其中有一条是平时就比较喜欢的品牌,于是不由自主地想,买了这条算了。但就在这时,另一家店员突然对你说,我们现在正在搞促销活动,打八折。于是你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另一条。这就是替代效应起到的作用。由于价格下降,你节省了30元钱,这无疑就等于在收入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提高了30元的购买力。当然,替代效应体现最明显的应该是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比如,在炎炎夏日,电器商场的空调大幅降价,到处都挂着“空调惊爆价”的条幅,使很多原本打算买个电扇度夏的人改变主意,搬台空调回了家。这就是明显的因为空调降价而对电扇产生的替代效应。

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而有些商品的替代效应则不是很明显,尤其是那些本身价格就很便宜、档次较低的产品。比如我们平时所吃的蔬菜,人们对其价格的敏感度不是很大。虽然应季蔬菜会因为价格下降和新鲜可口而增加销售量,但很少有人会因为价格便宜便只吃一两种蔬菜。这些商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依然是存在的,但不会非常明显,这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呈反方向变化的结果。当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它相对于其他同类商品当然竞争力更大了,于是它替代其他商品的趋势会加大。但作为有一定收入基础的人,低档商品的吸引力可能本来就不大,而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产品的质量因素变得重要起来,这时价格因素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所以在收入效应上,低档产品的价格下降反而不利于竞争。但总的来讲,由于收入效应抵挡不了替代效应,低档商品在价格下降时,还是具备一定替代效应的。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由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的。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后来人们就将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称作吉芬商品。通常来讲,如果人们不是傻子,肯定会在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去购买具有同类功能的商品替代它;在某类商品降价时,增加购买量以替代与其具有同类功能的商品。可是,现实生活中这类“越涨越买”的情况并不少见,爱尔兰土豆不过是其中一例罢了。难道人们真的都傻吗?当然不是。爱尔兰人之所以在土豆价格上涨时疯狂购买土豆,是因为在闹饥荒,而土豆是他们的主食,这时候命重要,还是钱重要?答案当然是“命”,所以无论多贵都要尽量多买。

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因价格上涨而销售量增加的现象都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无条件的吉芬商品或许根本不存在。正如张五常先生举的例子,“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这是不是说明雨伞是吉芬商品呢?显然雨伞是正常商品,“其需求量上升,不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是因为连天大雨。”由此可知,造成价格与销量成正比关系的不是价格因素,而是某些前提条件,如闹饥荒大雨连天等。

替代效应使人们能更清醒地认识市场、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更理智地把握市场的脉络、引导消费的走向。

36。蛛网理论:市场并不十全十美

1930年,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分别有三个人提出了同一个观点,他们说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从而引起了规律性的循环变动。这三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分别用英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说话,说的却是同一个意思,仅凭这一点,他们的观点就足够引起重视了。可更有意思的是,为这个理论命名的不是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而是由英国的卡尔多于1934年为其最终定名,这个理论就是“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针对的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的静态均衡论。蛛网理论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

蛛网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农产品市场,而其观点也在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中不断被证明。2004年冬天,我国北方大白菜取得了丰收。当时,河北固安的白菜收购价低到了1分钱一斤,出现了用白菜喂羊、喂鹅的现象,甚至很多白菜烂在地里没人管,因为收获的成本甚至比卖出的价格还要高。那时,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大白菜的批发价是7分钱一斤,最低是4分钱一斤,创下了多年以来的最低价。惨痛的教训使许多农民都不敢种白菜了,于是第二年白菜产量大幅减少,结果使得2005年的白菜价格一路飞涨。看到价格回升,农民在2006年又大量种植白菜,结果,再次发生了白菜价格走低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所导致的。因为农产品的储存时间通常都很短,所以农民在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处于劣势。收购者认为,“反正你急着卖出去,不然就会坏掉。你对交易的要求比我迫切”。所以,他们会利用这种心理来压低价格。而如果是处于供给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农民实现交易的要求便会更加迫切,价格也就会被压得更低。

这就是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不同而造成的结果,丰收时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于是价格被压低;歉收后,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回升。蛛网理论就是通过弹性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随着生产周期的变化和价格的波动而在图表中围绕均衡点织出一张蜘蛛网。

一些经济学家用蛛网理论解释生猪和玉米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及其波动,提出了著名的“生猪—玉米循环”模型。这个模型指出:因为玉米是生猪的主要饲料,生猪的价格会影响到玉米的价格。当玉米价格发生变动后,又会影响下一年玉米产量,玉米产量变动后,又会影响玉米价格,玉米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生猪的价格,生猪的价格变动又会影响生猪的产量。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趋向一个长期的均衡,即玉米和生猪的价格和产量相对稳定下来。

一般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会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价格来平衡供需,而农产品则不同,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甚至歉收年还要低的现象是常有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及生产周期长。简单来讲,就是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还是拿大白菜来说吧,尽管2006年的价格远低于2005年,可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未随着白菜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价格下跌幅度大,需求又不能以相应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农民们难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或维持收入状况。经济学把这种现象称为“丰收悖论”。

丰收悖论告诉我们,对某些商品来说,市场经济并非十全十美,它调节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就是其内在缺陷。那么,要如何克服这种缺点呢?我国使用的方法就是“最低收购价”。设定最低收购价的原因有二,第一个当然是蛛网理论,因为农产品仅通过市场调节无法自动调整到均衡;第二个就是农产品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因为它是保证人们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因而不能任其自生自灭。正是以上两点,道出了农产品永远不能完全市场化的理由。

37。萨伊定律:有生产就会有需求?

从经济学产生那一天起,供给和需求就一直是其核心问题。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认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这就是萨伊定律最简单的表述。在凯恩斯主义兴起以前,萨伊定律是经济学界最尊崇的法则,尽管凯恩斯后来成了经济学界的支柱,但直到今天,萨伊定律依然不乏支持者。

萨伊定律的基础观点是,商品的买卖其实就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并由此得出结论:在交换过程中,货币仅仅是在一瞬间被充当为媒介,卖主获得了货币,又会去购买商品。因此,卖主也成了买主,供给者也就成了需求者。一种产品的生产为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需求,不管产量怎样增加,产品都不会发生过剩,最多会出现暂时的积压现象,而社会上商品的总供给量必然等于总需求量。这就是“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观点。

萨伊定律在经济学界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一种认为它阐明了供给与需求的内在关系,一种认为它毫无实际意义。但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赞赏还是批驳,都说明萨伊定律的影响非常深远。

萨伊定律之所以受到整个学界关注,在于它所得出的结论。首先,根据萨伊定律可得出关于商品销售的结论:产品滞销不在于生产而在于销售,产品销路疲滞、利润不丰是银根紧缩造成的。然后,萨伊引出了购买手段的问题,即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将价值授予某些东西,但除非他人有购买这一价值的手段,否则,就不会有人鉴赏并出价来购买这一价值。而购买手段是由其他价值组成的,也就是由劳动、资本、土地的果实及其他产品组成。据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产为产品创造需求,当交易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将发现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外一种货物。因此,要买一件东西,不使用另外一件东西的价值为购买手段,就买不成。

若萨伊定律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市场上的一切问题都会变得简单。首先,产品积压滞销不是因为产品多,而是因为其他产品太少了,所以通过多生产其他产品就可以解决问题;消费并不是问题,因为消费不能满足供给并不是由于消费少,而是由于生产太少,不能为消费提供更多花样。因此,生产永远不会产生过剩问题,只要不断增加生产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实际上呢,生产多样化应以需求的多样化为依托,仅是从产品相互间的数量关系出发是无法克服某些产品过剩的。

事实上,决定产品是否有销路,生产是否有效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即产品的效用问题。萨伊以为,只要开动生产的机器,只要生产出了产品,其供给就实现了,其销路就开通了。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因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产品出来了供给也有了,但需求并没有跟上去。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就出在供给的并不是需求的,产品不被需求所接受。在这里,我们发现,需求的真正对象是效用而不是别的。只要效用没有随着供给和产品一起出现,供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用另外的产品来“购买”这种无效的产品,所以它只能处于销路疲滞的状态。只有当供给的是有效用的产品时,“供给才能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自行创造销路”,这时萨伊定律才是有效的和言之有物的。

所以,对萨伊定律的认识,应当建立在用品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产品或商品的基础上。因为如果把它建立在产品或商品的基础上,不仅是把萨伊定律搁在了半空之中,而且将难以对社会的现实经济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把萨伊定律建立在用品这一基础上后,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新的认识了,不仅可以看出其阐述的失当之处,而且对其可取的部分,亦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

38。完全竞争:不存在但很重要

什么是完全竞争?它就像绝对的真空一样,不存在任何杂质,一切在这里都是纯粹的,所以完全竞争市场又被称为纯粹市场,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里,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因为这里企业众多,而且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也都相同,消费者也都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产品和服务,所以价格是双方总体博弈后确定的,没有任何单独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可以影响它。这是经济学家理想中的市场竞争状态,是最典型的市场形式,经济学家相信,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资源配置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我们可以像相信上帝一样相信完全竞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绝对的“真、善、美”,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也无法找到绝对的完全竞争。只要想想它所需要的几个条件,就知道这个理想有多么难以达成。

首先,市场上要有许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哪一家具有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优势,所以每个的规模都要很小,而且无法扩大。在哪个行业里,没有一两个或者几个称雄的家伙?每个开厂生产的厂主都有称雄市场的野心,扩大规模、占有更多市场份额是生产者毕生的追求,如果你告诉他不可以这样,有谁会听?

其次,产品同质。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不同厂商提供的产品要没有任何差别。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一母同胞的兄弟还有所不同呢,谁能保证市场上的产品一模一样?当然,如今的产品生产因为流水线机械化作业,生产出来的商品要比“双胞胎”相像得多,我们且假设它们就像同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乒乓球一样难以区别。但产品同质还意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