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学-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d1c)从此可知:艺术作品固然要用感性事物,但是这种 感性事物只应以它们的外表或外形显现出来。因为心灵在艺 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之中所要寻找的既不是物体的具体物 质,即欲望所要求的那种经验性的内充实而外有体积的有机 体,也不是普遍性的纯然观念性的思想,而是感性事物现形 的显现(外形),这显现虽仍是感性的,却不应还是单纯的物 质。因此,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比起自然物的直接存在, 是被提升了一层,成为纯粹的显现(外形);艺术作品所处的 地位是·介·乎直接的感性事物与观念性的思想·之·间的。它·还·不 ·是纯粹的思想,但是尽管它还是感性的,它却不复是单纯的 物质存在,象石头、植物和有机生命那样。艺术作品中的感 性事物本身就同时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但是它又不象思想 的那种观念性,因为它还作为外在事物而呈现出来。如果心 灵让对象自由存在,不去深入探索它的内在本质(这样做,对 象·对·于心灵就完全失其为个别外在的东西了),感性事物的这 种显现(外形)就会以形色声音等等面貌从外面现给心灵看。 因此,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 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因为嗅觉、味觉 和触觉只涉及单纯的物质和它的可直接用感官接触的性质, 例如嗅觉只涉及空气中飞扬的物质,味觉只涉及溶解的物质, 触觉只涉及冷热平滑等等性质。因此,这三种感觉与艺术品 无关,艺术品应保持它的实际独立存在,不能与主体只发生 单纯的感官关系。这三种感觉的快感并不起于艺术的美。从

……………………………………………………………………………………………………………………………
2 5
全 书 序 论

艺术的感性方面来说,它有意要造出只是一种由形状、声音 和意象所组成的阴影世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说,在创造艺 术作品之中,人由于他的无能和局限性,才只会表现出感性 事物的外表,只会拿出一种示意图。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 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本身或是它 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 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 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 ·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d2)因此,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 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这就引起另一个有待解答 的问题:艺术所必需的感性因素在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身 上怎样发挥作用呢?这种创造,就其为主体活动而言,正是 包括我们已经发见客观存在于艺术作品的那些定性;它必须 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而这种心灵的活动又必须同时具有感性 和直接性的因素。它一方面既不是单纯的机械工作,例如单 凭感觉的熟练手腕所达到的那种漫不经心的轻巧操作,或是 按照学来的规矩所达到的那种熟练动作,另一方面它也不是 从感性事物转到抽象观念和思想,完全运用纯粹思考的那种 科学创造。在艺术创造里,心灵的方面和感性的方面必须统 一起来。拿诗的创作为例来说,人们可以把所要表现的材料 先按散文的方式想好,然后在这上面附加一些意象和韵脚,结 果这些意象就好象是挂在抽象思想上的一些装饰品。这种办 法只能产生很坏的诗,因为本来只有统一起来才可以在艺术 创造中发生效用的两种活动,在这里却拆散为两种·分·立·的·活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3 5
·动了。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理性 的因素,就其为心灵的活动而言,它只有在积极企图涌现于 意识时才算存在,但是要把它所含的意蕴呈现给意识,却非 取感性形式不可。所以这种活动具有心灵性的内容(意蕴) ① , 但是却把这种内容放在感性形式里,因为这种内容(意蕴)只 有放在感性形式里,才可以被人认识。这可以拿这样一个人 的情形来作譬喻。这人很有生活经验,也很聪明伶俐。尽管 他完全了解生活的要素是什么,使人与人团结在一起的是什 么,驱遣人的是什么,人有什么内在的力量,但是他自己既 没有把这类内容了解成为普遍的规律,也不会用普遍思想形 式把它解释给旁人听,而总是要借真实的或是假造的个别事 例以及适当的例证,才能把他所意识到的东西说清楚,让自 己和旁人知道;在他的观念里一切东西都须形成有一定时间 和地点的具体的意象,所以不能没有名称和其它一切外在的 情况。但是这种方式的想象只是追忆已往生活过的情境和经 历过的事物,而它本身并不是创造性的。这种记忆把发生过 的个别事故的外貌以及一切相关的情境都保持住,并且可以 重新回想起来,但是不能把普遍性显示出来。艺术家的创造 的想象却不如此,它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大胸襟的想象,它 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和创造观念和形象,显示

① 德文 Gehalt 和 Inhalt 都有“内容”的意思,所以英译和俄译一律
作“内容”,但 Inhalt 所指的内容比 Gehalt 所指的较具体,Gehalt   有 “意蕴”的意思,因译 “内容 (意蕴)”,以别于 Inhalt  (“内 容”)。它所指的就是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黑格尔往往把它叫做“有实 体性的东西”、“普遍力量”、“神性”等等,详见第三章。

……………………………………………………………………………………………………………………………
4 5
全 书 序 论

出人类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旨趣。从此可知,这种想象,从一 方面看,当然要靠天生资禀,要靠才能,因为它的创造方式 要用感性的媒介。我们固然也常提到科学的“才能”,但是科 学只需要普遍的思考能力,这种思考能力不象想象那样运用 天生的本领,而是要抛开一切天生本领的活动,所以我们可 以说,天生资禀意义的科学才能并不存在。想象却不然,它 有一种本能式的创造力,因为艺术作品的基本特质,即形象 鲜明性和感官性,必须与艺术家主体方面的天生气质和天生 冲动的形式相适应,这些特质是以无意识的方式起作用的,所 以必然要靠人类天生资禀来掌握。才能和天才当然也并不是 全靠天生资禀组成的,实际上艺术创造同时也是运用智力的 自觉的活动,但是这种智力却必须含有天生的善于创造画境 和形象的本领。因此,虽然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种艺术 上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要想超过这个水平—— 这其实只是 艺术的真正的起点—— 较高的天生艺术才能却是必要的。
   作为天生资禀,这种才能大半早在年轻的时代就显现出 来,它在主体身上表现为一种骚动不宁的心情,使得他要凭 借某一种感性材料,来鼓足干劲,创造形象,并且抓住这种 表现和传达的方式作为他的唯一的或最适合的方式。而这种 早熟的,在一定程度上不费力的技巧熟练也是一种天生才能 的标志。对于一个雕刻家,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他马上就抓 住石膏把它雕塑出来。一般说来,有这种才能的人一遇到心 中有什么观念,有什么在感发他,鼓动他,他就会马上把它 化为一个形象,一幅素描,一曲乐调或是一首诗。
d3) 第三,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也终于是从感性事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5 5
物,从自然,取来的;或则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 心灵性的东西 (例如人与人的关系)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 形象,才能掌握住,才能表现出来。
3.艺术的目的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人们在创造这种内容并且把它纳入 艺术形式时,他抱有怎样的旨趣或目的呢?这就是我们对于 艺术作品所提出的第三个观点,对这方面的仔细讨论就会终 于使我们能转到艺术的真正概念本身。
如果我们看一看关于这方面的普通见解,就会想到下面 的这个流行的看法:

           a)摹仿自然说 按照这个看法,艺术的基本目的就在摹仿,而所谓摹仿 就是完全按照本来的自然形状来复写,这种酷肖自然的表象 如果成功,据说就可以完全令人满意。
   a)这个定义首先只提到一个纯是形式的目的,就是由人 把原已在外在世界里存在的东西,按其本来面貌,就他所用 媒介所可能达到的程度,再复制一遍。
   a1)这种复制可以说是多余的,因为图画、戏剧等等用摹 仿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例如动物、自然风景、人的生活事 件之类—— 在我们的园子里、房子里或是远近熟习的地方都 是原来已经存在着的。
a2) 要仔细地看一看,这种多余的费力也可以看成一种

……………………………………………………………………………………………………………………………
6 5
全 书 序 论

冒昧的游戏,因为它总是要落在自然后面。艺术在所用的媒 介方面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能产生片面的幻相,比方说,只 能把现实的外形提供给某一种感官。而且如果艺术的形式方 面的目的只在单纯的摹仿,它实际所给人的就不是真实生活 情况而是生活的冒充。所以土耳其人—— 因为他们是穆罕默 德信徒—— 不准有图画和人物画像之类。哲姆士·布鲁斯 ① 到阿比西尼亚游历的时候,拿一幅画的鱼给一个土耳其人看, 那人首先大为惊讶,不久就问“到了最后审判的日子,如果 这条鱼站起来控诉你,说‘你替我造了尸体,却没有给我一 个活的灵魂’,那时你准备怎样替自己辩护呢?”根据伊斯兰 教圣经外书所传的,先知音穆罕默德本人听到娥米·哈比巴 和娥米·塞尔玛两位妇人谈述爱提阿庇亚教堂里的图画之 后,就向她们说,“这些图画到了最后审判的日子会起来控诉 创作它们的人。”完全使人误信以为真的摹仿确实是有例证可 举的。宙克什斯 ② 画的葡萄从古到今都被公认为艺术的胜利, 同时也被公认为摹仿自然原则的胜利,因为真有活的鸽子啄 食这些画的葡萄。除掉这个古老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引一个 新近的例子:毕特涅 ③ 的猴子把洛色尔的《昆虫乐趣》一书 中画的甲壳虫咬成碎片。猴子的主人看到他的珍本书籍这样 遭到损坏,却没有惩罚它,因为这足以证明插图的精工。这

哲姆士·布鲁斯(James Bruce,1730—1794),英国探险家,著有《尼 罗河穷源记》。
② ③ 毕特涅(Bu A uner,1716——1801),德国昆虫学家,洛色尔(RO A sel,1705—
1759),德国昆虫学家,著有 《昆虫乐趣》,以插图著名。


宙克什斯 (Zeuxis),纪元前四世纪希腊大画家。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7 5
些以及其它类似的例证可以马上使我们想到:这种连鸽子、猴 子也欺骗到的艺术作品值不得赞赏,而那些只会把这样庸俗 的效果捧为艺术最高成就,认为这样就可以抬高艺术的人都 理应受到谴责。总之,我们应该说:靠单纯的摹仿,艺术总 不能和自然竞争,它和自然竞争,那就象一只小虫爬着去追 大象。
   a3) 仿本既然经常比不上自然的蓝本,艺术要造出逼肖 自然的东西来,那就只可供娱乐了。人们用自己的工作,熟 练技巧和勤勉去复制原已存在的东西,固然也可借此得到一 些乐趣。但是仿本愈酷肖自然的蓝本,这种乐趣和惊赏也就 愈稀薄,愈冷淡,甚至于变成腻味和嫌厌。有人说得很俏皮, 有些画像逼真得讨人嫌。关于这种单纯从摹仿得来的快感,康 德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对于摹仿夜莺的歌声完全逼真 的人—— 确有这样的人—— 很快地就感到腻味,因为一发见 唱的是人,这种歌声马上就显得讨厌。我们在那里面所认识 到的既不是自然的自由流露,又不是艺术作品,而只是一种 巧戏法:我们绝不指望人的自由创造力就产生这样一种音乐, 这种音乐,例如夜莺的歌声,只有在从莺自己的生命源泉中 不在意地自然流露出来,而同时又酷似人的情感的声音时,才 能使人感到兴趣。一般地说,摹仿的熟练所生的乐趣总是有 限的,对于人来说,从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得到乐趣,就比较 更适合于人的身分。就这个意义说,每一件微细的技术品的 发明在价值上也要比摹仿高,一个人发明了斧头钉子之类的 东西,比起做了一个摹仿的巧戏法,也应该更值得骄傲。这 种在摹仿上争一技之长的勾当就好比一个人学会百无一失地

……………………………………………………………………………………………………………………………
8 5
全 书 序 论

把豆粒掷过小孔的那种把戏。这人有一次在亚历山大面前献 技,亚历山大为了酬劳他的这种空洞无用的把戏,就赏了他 一斗豆子。
   b) 还有一层,摹仿原则既然纯粹是形式的,如果把它 看作目的,它里面就无所谓·客·观·的·美了。因为既以摹仿为目 的,问题就不在于所应摹仿的东西有·怎·样·的·性·质,而在于它 摹仿得是否正确。美的对象和内容就被看成毫不重要了。如 果人们还可以就动物、人、地点、行动、性格等等作美丑的 分别,那么,按照摹仿原则,这种分别就是一种与艺术本身 无关的分别,因为对于艺术,人们只留下抽象的摹仿一个原 则。因此,在选择对象并就对象分别美丑时,由于缺乏一个 标准,可以适用于自然的无穷形式,·主·观·趣·味就成为最后的 标准了,这种主观趣味的标准是既不能定为规律,又不能容 许争辩的。事实上如果人们按照他们的趣味,从·他·们所认为 美或丑,认为值得艺术摹仿的东西之中,去选择表现的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