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正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之正道-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我办事,还怕没个好前程吗?”

    就听高升忙不迭的说:“那是,那是,为文县长出力,应该的,应该的。”

    他们俩坐在隔壁都能想象到高升的一脸奴像,不约而同的摇摇头。小酒馆隔音不好,程思远和顾建军想立马走开,又怕弄出动静,相互见面尴尬,只好坐下来静静的听着。文淮山和高升的对话一字不落的传进他们的耳朵里,愤怒的顾建军想起身前去说理,被程思远死死的拦住了,两个人的内心都涌起了同一个词汇,那就是卑鄙。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九章 当官也打送礼的
    上午程思远带着顾建军连夜起草的《建设中俄商贸交易城实施方案》和空明大师的字幅,来到了市委书记高鹏的办公室。

    高鹏看程思远拿着字画,皱起了眉头,程思远赶紧说:“书记,不是给您送礼,这幅字是上次咱们谈到的空明大师所写,我们之间情同父子,大师听说您对我的悉心培养非常感动,说啥要写幅字送给您,我就是个跑腿的,给您送来而已,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大师还说,这幅字不全是送给您的,也是送给三松市的礼物,祝愿三松市领导干部自强不息,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强市富民。”

    高鹏这才让程思远打开卷轴,气势磅礴的天行健三个大字跃然纸上,高鹏一边欣赏着,一边心里赞叹着,果然不是凡品啊,笔墨之中的浩然正气呼之欲出,不得不令人肃然正容。

    看着字幅,高鹏笑呵呵的说:“你不也爱写毛笔字吗,县里的企业没找你题字吗?”

    程思远也笑着回答:“提啥啊,刚去松江县的时候,工商联主席真找过我,说县里不少企业老总有个愿望,让我给提个字,壮壮声色,我回复说,将来我离开了松江县,你还得费事换牌子,何苦啊,此后再也没人找我说题字的事了。”

    高鹏听完,哈哈大笑。

    品评完空明大师的字,高鹏没再说什么,把字幅小心翼翼的卷起,装好,放在了书橱里,两个人随后说起了正事。

    程思远把建设中俄商贸交易城的设想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一番,并着重说明这个建议是常务副县长顾建军提出来的,高鹏一边听一边点头。

    程思远话音刚落,“好想法,好主意,”高鹏兴奋的大声说,“很大胆,很有超前意识,这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啊。建设中俄商贸交易城,不仅仅是解了松江县经济发展的困境,也是给三松市指明了一条发展方向啊。最近我听省里的同志说,省长已经和中国铁路公司接洽,哈佳客运专线进入了实质性谈判阶段,估计很快就要有结果,我们必须抓紧啊。不过,争取铁路绕过三松市的设想很好,但是操作起来很难,我们面对的省里和国家层层关节,每一步都堪称蜀道啊,据说国家发改委对哈佳专线已经立项,如果想调整,比登天还难,也不要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定必胜的信心,也有取胜的可能。另外,不要把眼睛紧紧盯着铁路,绥芬河到三松市也不远,现在公路物流也很发达,所差的就是冬天下雪要封路,可以加倍投入人力物力清雪,解决物流问题,也就把制约三松市的瓶颈给打通了。不要等,先把这个项目抓起来,市里全力以赴支持你们,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我随时可以带你们去省里和国家去跑,把这个项目作为立市项目来抓,彻底扭转三松市一煤独大的不利局面,也为经济转型趟出一条先河来。这几天,你准备一下,在市委常委会上汇报一次。还有,汇报的时候,把顾建军也带上,这头老黄牛啊,也该出出头了。”

    程思远走后,高鹏又取出空明大师的字幅,细细的研磨了一阵子,叹了口气,心道:“传世之宝啊,应该交还给人民。”

    于是找来了秘书,让他马上送到市博物馆珍藏,并交代千万要保存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损伤。

    程思远怀着亢奋的心情回到县里,直接去了顾建军的办公室,兴奋的通报了市委书记高鹏对这个项目的态度,两个人为准备市委常委会汇报又商量了一会,程思远这才回到办公室。

    一到门口,就看县委办主任高升拎着两个盒子站在门口,笑嘻嘻的等着他,程思远没说话,高升紧随着程思远进了办公室。程思远看着高升微笑着说:“又要故伎重演了?”

    高升忙不迭的点头说:“书记,就是两盒茶叶而已,快过年了,请书记别嫌少,一点心意,一点心意,恳求书记给我一点薄面,让我能走出这个屋子。”

    程思远看着高升的一脸奴像,既可悲又可怜,心想高升也这么大岁数了,来到县委时,他就是县委办主任,按说早该进县委常委了,别的县委办主任都是直接提到副处级进入常委行列,唯独他至今也没个说法,曾经想换过他,也想把他提走,给市委组织部上报了两次,都被市委组织部以还不成熟为由打了回来,这些高升都不知情,弄得他现在上串下跳的,净干些龌蹉的勾当,刚刚和文淮山打完小报告,又来乞笑买好,心想也就两盒茶叶,不想伤他,没说什么就留下了。

    高升看程思远没再说什么,放下茶叶,溜走了。程思远随后把秘书小高找来,交代小高把这两盒茶叶,分别送给人大主任罗明权一份、政协主席刘保国一份,并特意嘱咐是县委办主任高升送的。

    秘书小高拎着茶叶出门就奔人大办公室,不巧被高升堵个正着。高升连忙问:“你拎着茶叶干什么去?”

    小高说:“书记让我给罗主任和刘主席送去,还特意说是你送的,我还奇怪呢,怎么不让你亲自送啊。”

    高升笑着说:“你去送显得更重要嘛。给我吧,我亲自去送。”

    高升抢过两盒茶叶,跑着回到了办公室,锁上门,打开茶叶盒子,分别把里面藏的两沓子人民币取出来,装好后,才拎着茶叶悠哉悠哉的出去了。

    程思远此时也在想,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以来,特别是前几天县委又召开了狠刹吃请送要专题作风大会,全县机关的送礼风气是否好转了,往年这个时候都该动起来了,年关年关,对于身处机关的人来说,真是个难过的关口。一般工作人员要给科室领导送,不送怕给小鞋穿。属中层干部最难,不但要给县级副职干部送,不送害怕工作开展不顺溜,还要给省市的直属部门送,为的就是协调工作方便些,对上争取多得点。最重要的是给县委几个班子的头头要表示表示,不送到位,位置可能保不住,工作经费请不来,弄不好还招来几位没有实权的领导的闲话,领导收下了,说明领导心里有你,也放心你,那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拒绝,那就急的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真是苦不堪言,有些部门为了过节送礼,竟把经费都存起来,等到年节再出手,正事都不干了。

    程思远想起刚当县委书记第一年,凳子还没坐热乎,就来了一位送礼的,当时还不是很熟悉这个人。

    送礼的是下面比较偏远乡镇的一位副乡长,姓氏很少见,叫来得胜,和武则天时著名酷吏来俊臣一个姓,进门就自我介绍,他姓来,和来俊臣是本家,但他不是酷吏,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干部,对待农民像兄弟般的温暖,程思远微笑着听他自顾自的表扬着自己,最后才提出个要求,想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还要进到县里的机关来,并打开随身带的盒子,说不是送礼,给领导送点土特产,说着就摆出神神秘秘的样子,说这是海狗肾,朋友从山东威海带给他的,专门壮阳的,很多领导干部求之不得的好东西。

    程思远当时没沉住气,火腾起燃烧起来,大声喝问:“你还是党和政府的干部吗?你刚才说自己是勤政爱民的好干部,这是好干部该做的事情吗?不安心工作,天天心里琢磨着怎么取悦领导,跑官要官。你读过书没有,知不知道海狗肾的典故?你难道想让全县的机关机关干部冬天都不戴帽子吗?”

    这里面有个典故。明朝首辅张居正当宰相时,晚年蓄养了很多姬妾,无法杨枝遍洒,就专门用海狗肾来做壮阳药剂,这些海狗肾都是蓟州元帅抗倭英雄戚继光进献的,戚继光原是登州文登县人。张居正服用海狗肾虽然有奇效,但后来发了热病,在严冬时都热得戴不住貂帽。文武百官在冬天上朝,虽然有皇上赏赐的暖耳皮帽,但因张居正不戴,大家也都不敢戴,后来,张居正竟因此病而一命呜呼。

    来得胜是个农村干部,很少读书,对程思远的喝问彻底发蒙了,嘴里不住的说:“我没说冬天不让领导戴帽子啊,冬天那么冷,不戴帽子怎么行。程书记啊,我也是好意,没想到您发这么大的火,是我错了,我还以为当官的不打送礼的哪。”

    这时候门口已经围了一群人,县委办主任高升赶紧进来打圆场,一边劝着书记别发火,一边推着来得胜往出走,程思远气得心里想笑,但还是余怒未消:“都说当官的不打送礼的,我这个官专打送礼的。”

    这件事情过后,来得胜人送外号帽子乡长,给程思远送礼的也少了很多,程思远倍感省心,总觉得这次发火效果好,省去了很多麻烦,但过后也有些后悔,乡镇干部都不容易,何苦和他过不去,好言相劝也就算了。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礼尚往来,亲属朋友过年过节都有个你来我往,人们把送礼送成了风俗,送成了习惯,何况摆在台面上的官场,最后送礼之风愈演愈烈,中秋节送、过年送,现在是端午节也送,就差清明节不送了,造就了多少贪官污吏。清朝乾隆年间的廉吏典范纪昀纪晓岚官居从一品,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可不像电视剧里风度翩翩的,而是微黑矮胖,略有口吃,平时尖酸刻薄,没有多少人待见,乾隆皇帝也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位老太监为了寻开心,拦住纪晓岚,非要他给讲个笑话,纪晓岚想了想说:“好吧,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说完就再不言语了,等了半天,老太监就问:“下面呐?”纪晓岚双手一摊:“下面没有了啊。”留下老太监在那里痴痴地发呆。电视剧演的是纪晓岚斗和皇率瞪希患拖坝牒瞳|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κ劳庀蚱美保昀系摹⒋κ乐鸾ツ诹苍不募拖盎崾笔鄙埔獾靥嵝押瞳|,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约拖暗墓卣眨谌思使叵瞪希桓嗟氖羌拖岸院瞳|的帮助。纪晓岚的年俸才180两纹银,粟米180斛,何况他常年食肉,不吃青菜,还养了一妻六妾,那点工资不好干啥,夏天收各省敬献的冰敬银子,冬天收炭敬,过年收年敬,皇帝不管,大臣们也收的心安理得,就算纪晓岚是青史留名的大清官,也收的毫不客气,可见送礼贪墨之风是导致清朝**直至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古代官场,送礼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拉近和官员之间的感情,可以方便政务的办理。可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是:礼,怎么送?送好了,固然可以皆大欢喜,办好事情,送得不好不仅会无功而返,甚至可能恰得其反、害人害己。怎么送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呢?因此,很多人拿着礼金、礼品,就是不知道如何送到官员手上。

    首先,直接把钱和礼物送给官员,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但效果也最难预测。给官员直接送钱送东西,往严格了说,就是犯罪现场:送礼者行贿,收礼的官员受贿,而且人赃并获。因此,直接送礼的危险性太高,既不安全,效果也没有保障。对于官员来说,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义正言辞地拒绝,把送礼者痛骂一通: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快拿走,我出淤泥而不染!幽默一点的,可以说:请你把礼金送到公堂上去。结果,送礼者就成了官员彰显自身清廉的污点证人,一场送礼行为变成了拒腐案例。

    明朝有个笑话,说知县大人过生日,知县属鼠。有个小官倾尽家产,铸造了一个黄金小老鼠送给知县大人,知县欣然笑纳,然后提醒说:“我老婆下个月生日,她是属牛的。”送礼者如果遇到这样的极品官员,估计要抓狂了。所以,官场送礼不是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能这么直接。

    好在官员们多少有些爱好。投其所好地送礼,因为隐蔽所以安全,往往还能更好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晚清权倾一时的庆亲王奕劻、载振父子贪墨出名。苦于不敢过分的张扬,于是,载振就想到了开办高级会所的想法。当时,麻将在京津一带很流行,奕劻、载振父子和许多王公大臣都是爱好者。载振就先后在天津、北京租下院子,装饰一新后,作为会客场所。来客后,宾主自然要娱乐一下,围坐一桌搓麻将。载振的麻将筹码很高,三千两一局,来客求官者居多,进出一次输个几千上万两很正常。奕劻父子俩根据宾客输钱的多少,决定卖官鬻爵的高低,舆论称之为“庆记公司”。

    书画古玩是古代官员的另一项爱好。很多官员都喜欢搜集古玩字画,涌现了一批金石专家、书画鉴赏家。晚清封疆大吏端方就是一个金石专家,还出过研究金石古董的专著《匋斋吉金录》、《匋斋吉金续录》、《匋斋藏石记》、《匋斋藏砖记》、《壬寅消夏录》等等,堪称著作等身。他在晚清的声誉还不错,有廉洁之名,别人直接给他送礼,他都大义凛然地要求把礼金、礼品送到公堂上去,以示清廉。但是,端方喜欢研究书画古玩,遇到有人送来求他鉴赏的,他无不热心地与之切磋。鉴赏需要时间,这些宝贝就留在端方府上由他慢慢赏析去了。文雅的高官们把家中的古玩书画摆在琉璃厂去卖,为了提高销售业绩,他们常常会不经意地向求他们办事的人透露,某个古玩或者某副书画如何好如何好,有心者自然去市面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