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人帮"兴亡-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在她眼里!〃毛泽东忿忿然答道。说罢,沉默许久,又意味深长地说:〃将来她会跟所有的人闹翻。现在人家也是敷衍她。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   

  在四届人大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托邓小平主持党政日常工作。虽然王洪文仍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党内排名次序为毛、周、王、叶(剑英)、邓、张,不过,第三号人物实际上已是邓小平,而不是他了。   

  王洪文毕竟不像江青那样有恃无恐,他不得不收敛了些。1975年2月20日,王洪文给江青写信,表明了他当时的心态:   

  江青同志:   

  这份材料我已批了个意见,但我想了一下,这种材料发的范围这样广,传出去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另外这份材料仅仅是我们四个人的意见,主席已经多次教育我们了,〃不要搞上海帮〃,并且批评我〃不要搞四人帮〃,我想我们还是谨慎一些好,如果江青同志觉得发好,也可以。请参考。   

  洪文         

虹桥书吧。  

第49节:与邓小平对着干(9)         

  2,20   

  就连王洪文都提醒江青〃不要搞上海帮〃了!这倒并不表明王洪文不愿再搞〃上海帮〃、〃四人帮〃,而是觉得大事不妙,要注意隐蔽了。   

  确实,〃四人帮〃的日子越来越难过。1975年2月3日,春节前夕,毛泽东结束了在湖南的一百一十四天羁旅生活,回到北京。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主持工作,大大削弱了〃四人帮〃的势力。   

  1975年5月3日,是〃四人帮〃最难熬的一天。   

  这天,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病情日重、已经做了多次手术的周恩来,知道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抱病出席。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于〃四人帮〃的批评,比一年前要严厉得多!   

  毛泽东对〃四人帮〃发出了严重警告:   

  〃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的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毛泽东提出了要解决〃四人帮〃问题。毛泽东说:   

  〃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   

  不过,毛泽东一方面提出了解决〃四人帮〃问题,一方面又并不很着急,以至〃后年解决〃也可以。他说道:   

  〃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作,但有问题要讲明白。〃   

  这表明毛泽东既揭露、批判了〃四人帮〃,但又以为〃问题不大〃。他只是要求〃四人帮〃不要搞党内小宗派,并没有把〃四人帮〃当成一个反革命集团。   

  不管怎么样,毛泽东终究是当时中共的无与伦比的最高领袖。他的每一句话,都对中央政治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这一席话,给了〃四人帮〃以很大的政治压力。   

  骄横的江青不得不写下书面检讨。   

  刁滑的张春桥也不得不写下书面检讨。   

  王洪文呢?他也作检讨。   

  以下是王洪文1975年5月检讨提纲的一部分: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的错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初期我对批林批孔同贯彻十大的精神对立起来,因此我对批(林)批孔是不理解的,特别是关于广州召开十万人大会问题,当时查清楚是对的,但由于我自己不理解,也说过一些错话,在政治局也进行过争论。   

  当主席批示了北大、清华那份批林批孔的材料以后,特别是74年1月24、25两次大会(指1974年1月24日的〃在京军队单位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和1月25日的〃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是王洪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在未经政治局讨论、未报告毛泽东的情况下召开的……引者注)。虽然我对于两次大会的召开未经政治局讨论,未报告过主席,关于反对走后门有些提法不妥,如混淆两类矛盾的提法,扩大了打击面等,也同个别同志交换过意见,(我也是赞成反对走后门的)但我没有及时向毛主席报告。这是我原则性不强,组织观念不强的表现。   

  张春桥在检查中写道:   

  〃主席关于不搞四人帮的指示,一定坚决照办,并尽可能地作好团结工作。至少不给主席增加负担。〃   

  江青在检查中写道:   

  〃当我认识到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我才认识到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的可能,我才认识到为什么主席从去年讲到今年,达三四次之多?原来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主席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让步的。〃   

  虽说这些检查都是被迫写的,但起码〃四人帮〃自己承认了搞〃四人帮〃是错误的。   

  就在1975年5月3日政治局会议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明确指示,中央日常工作改由邓小平主持。邓小平取代了王洪文。王洪文的〃接班人〃地位,从此告吹。   

  王洪文从北京消失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泽东告诫江青〃不要由你组阁〃   

  一计未成,江青再生一计。   

  10月18日夜,在钓鱼台十七号楼,江青又约见了王海容、唐闻生,张春桥、姚文元以及刚从长沙回来的王洪文在侧。   

  江青知道,丹麦首相后天飞往长沙时,将由王海容、唐闻生陪同。她要王海容、唐闻生作为〃直线电话〃,再为她向毛泽东传话。   

  1980年11月26日上午,特别法庭审问王洪文的记录中有这么一段:   

  问:〃你从长沙回到北京以后,都向谁传达了去长沙的情况?〃   

  答:〃回来后即向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讲了去长沙的情况。在传达过程中,江青又通知了王海容和唐闻生来参加。〃   

  王洪文还说,他去长沙,〃实际上是阻挠邓小平出来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虹▲桥▲书▲吧▲。  

第50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0)         

  江青要王海容、唐闻生转告毛泽东:〃国务院的领导经常借谈工作搞串联,周恩来在医院并不真正养病,邓小平和周恩来、叶剑英他们都是一起的,周是后台。……〃   

  王海容、唐闻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翌日……19日,便向周恩来原原本本作了汇报。   

  20日,丹麦首相哈特林夫妇从北京飞往长沙,王海容、唐闻生同行。   

  接待外宾毕,王海容、唐闻生留了下来。王海容、唐闻生向毛泽东转达了周恩来的意见,也转告了江青的话。   

  毛泽东要王海容、唐闻生回北京转告周恩来、王洪文:   

  〃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问题要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还要王海容、唐闻生转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叫他们不要跟在江青后面批东西。   

  江青在17日发起挑战,在18日、20日连遭失败……不论是王洪文回来,还是王海容、唐闻生回来,都传达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坚决支持。   

  就在这时候,江青又遭到一次打击:   

  钓鱼台十八号楼是接待外国元首的国宾楼。1972年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从各地选来了一些丹青大师的国画,悬挂在楼里,单调的墙面有了清新高雅的点缀,显得生动活泼多了。江青经常出入十八号楼,那些大幅山水画和精致的花鸟小品,江青不会视而不见,也决不会轻易赏心悦目,不挑毛病的。不久前她还为江苏老画家陈大羽画的一只公鸡大动肝火,这幅画成了她大批黑画的导火线。江青的举动搞得悬挂国画的几家大宾馆惶惶不可终日,画家们如大祸临头。   

  终于,厄运降临到十八号楼的国画上。   

  10月间,江青突然要摄影记者杜修贤为她放大摄影作品。摄影师按照影展的规格,放大了七十八张不同尺寸的照片,并且根据以前的规定收取了江青一千零五元的制作费。因为影展除了有一笔门票收入外,各报刊都要选用照片,还要支付作者稿费,所以江青完全可以用这几笔收入支付照片制作费。可是摄影师将照片送给江青才知道,放大照片是为了取而代之十八号楼的国画。这种别出心裁的展览欲,令人啼笑皆非。   

  江青见照片,兴奋地说:〃将这些牡丹、月季、海棠……还有这个石榴,换上去!11月5日有两个国家总统要来访问中国,要抓紧时间换上去。外面都在批黑画,我们这里是国家级宾馆还能再挂这些资产阶级情调的画?我最讨厌一成不变,老一套!〃   

  这席话符合江青的个性。她就是借反对墨守成规,使得文艺界百花雕零,文艺家纷纷倒台。如今她又反对国家级宾馆的〃墨守成规〃。   

  她的十三张二十英寸花卉照片很快取代了国画,挂在主厅里。   

  照片只挂了三天,就神出鬼没地不见了。等人们发现时,十三张国画已经原封不动地回到了老地方。   

  原以为江青要气得发疯,负责警卫的人心惊胆颤找到江青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江青正在十号楼用自己的照片招待政治局的委员们,大照片摊了一长桌,见警卫处来人,笑眯眯地说:〃这些照片是我为委员们准备的,他们喜欢我照的照片。这次随他们挑,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江青这番话,令人惊奇,好像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国际影展〃已经宣告破产!   

  其实她在掩饰自己的愤怒和难堪,勉强保持表面的镇静,以显示她大度、不与人计较的风度。   

  江青不是一个能够容忍反对她的人,这次怎么变了?大家议论纷纷,这事情变化得太蹊跷,除非毛泽东才能制止江青。果然,这个反对她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也只有毛泽东才能有效阻止江青无限扩大的欲望。毛泽东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可是江青在北京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当他知道江青又在〃照片搭台,政治唱戏〃,气得训她:你有什么权利可以随便换下国宾馆的画,挂上自己的作品?夜郎自大,这样要不得!统统取下来!   

  江青毕竟是江青,没有几天,她发疯般地从楼里抱出剩余的照片,奔到院子里,将憋了许久的委屈、痛苦、失意和愤怒统统发泄了出来,化为熊熊烈火。那价值一千多元的照片终于成了一堆焦黑的废纸,随风纷纷扬扬在钓鱼台的草地上翻滚、飘动。等警卫人员发现,冲过来抢救照片,照片已经化为灰烬。(注:顾保孜:《样板戏出台内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   

  尽管这只是小事一桩,却也深刻反映出毛泽东对于江青那膨胀的权欲的强烈反感。   

  此后不久,江青再遭惨败。   

  那是11月12日,邓小平飞抵长沙。同行的有王海容、唐闻生。   

  毛泽东一见邓小平,就幽默地说:〃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         

◇欢◇迎访◇问◇。◇  

第51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1)         

  邓小平笑道:〃主席也知道了。〃邓小平所指的,是10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   

  毛泽东赞扬道:〃好!〃   

  邓小平说:〃我实在忍不住了!不止一次了!〃   

  毛泽东又道:〃我赞成你!〃   

  邓小平说:〃她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   

  〃强加于人哪,我也是不高兴的,她们都不高兴。〃毛泽东所说〃她们〃,指的是在座的王海容、唐闻生。   

  邓小平说:〃我主要是感觉政治局生活不正常,最后我到她那里去了一下,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   

  毛泽东道:〃这个好。〃   

  邓小平谈及了自己:〃最近关于我的工作决定,主席已经讲了,不应再提什么意见了,但是看来责任是太重了点。〃   

  邓小平说的是毛泽东提议他担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说:〃没办法呢,只好担起来啰。〃   

  也就在这一天,江青托王海容、唐闻生带了一封信给毛泽东。江青在信中提出,谢静宜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迟群当教育部长,乔冠华当副总理,毛远新、迟群、谢静宜、金祖敏列席政治局,作为〃接班人〃来培养。她依然在〃组阁〃。   

  毛泽东在江青的信上,写下了那著名的〃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的批示。   

  据汪东兴回忆,毛泽东在写这一批示时,正值他在侧。毛泽东写到〃至嘱〃之后,搁笔问汪东兴,对江青还有什么意见?   

  汪东兴答道:〃她没有自知之明。〃   

  于是,毛泽东又提笔,加上那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毛泽东的批示,给江青泼了一盆冷水。   

  11月19日,江青又给毛泽东写了那表面上是〃检讨〃、实际上是要官的那封信。翌日,毛泽东在长沙复江青一短函,话说得直截了当:   

  江青:   

  可读李固给黄琼书。就思想文章而论,都是一篇好文章。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了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此嘱。   

  毛泽东   

  1974年11月20日   

  李固、黄琼都是东汉人,李固曾任荆州刺史、泰山太守,黄琼则曾任尚书令、太尉、司空,李固《遗黄琼书》是中国古文名篇。〃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便出于此文。黄琼曾称病不愿入朝做官,后来由于公卿推荐才前往京城。李固素来敬慕黄琼,写了与黄琼书。信中既批评了名士的孤傲,也指出名士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毛泽东劝江青读李固给黄琼书,意在告诫她要谦虚谨慎,力戒孤傲,而且在〃盛名〃之下要意识到〃其实难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