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人帮"兴亡-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青借助于〃评《水浒》〃,要对邓小平进行反击!   

  她要求在大寨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印发她的讲话,播放她的讲话录音。   

  毛泽东阻止了印发她的讲话,播放她的讲话录音。   

  毛泽东怎么会知道江青在大寨的讲话呢?   

  吴冷西曾回忆了内中曲折的一幕:   

  〃1975年9月,华国锋在昔阳主持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邓小平同志按照党中央的安排,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谁知江青却赶到会议上大放厥词,口口声声地说她〃代表毛主席向大家问好〃,并且露骨地宣扬《水浒传》中〃宋江架空晁盖〃,以此影射邓小平同志。正在会议上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听了江青的论调后,十分气愤,立即将她的言论写成材料交给了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手中。         

BOOK。←红←桥书←吧←  

第65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5)         

  〃穆青分析着这份材料,感到事关重大。便立即打电话给我,说有要事希望与我个别商量。我即乘轿车从中南海北门出来,绕到新华社的后门,将正在路边悄悄等候的穆青接上车来。   

  〃在车上,穆青把江青的那份讲话材料交给了我。我和穆青都感到江青的矛头对准邓小平同志,事态非常严重。   

  〃于是,我立即把材料交给胡乔木同志。乔木看后便和我一道来到邓小平的家中。小平提出,由我们设法把材料报告给毛泽东主席,向毛泽东揭露江青的政治阴谋。   

  〃乔木要我用车把穆青从新华社后门悄悄接出来。我们在车上仔细地商量如何才能绕开唐(闻生)王(海容)两小姐,直接把材料送到主席手中。这时,穆青建议,由他找新华社负责中央领导人活动报道的记者李琴同志想办法。我同意了这一方案。   

  〃穆青找到李琴,向她讲述了上书给主席的重要政治意义。李琴满口答应完成任务。穆青和当时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之便又联名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他们知道,在〃四人帮〃肆虐的政治高压下,写这样的信,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   

  〃毛主席很快就收到信件和江青讲话材料。他读过后,气愤地说:〃江青的讲话是在放屁!讲话文不对题!不见报,不广播,不复制!〃   

  〃毛主席的表态,使江青等人嚣张的气焰得以遏制。江青想利用〃评《水浒传》〃达到打击邓小平和周恩来的阴谋,不得不暂时收敛一些。穆青等同志反映的情况,使我们的党在与〃四人帮〃的斗争中,赢得了一个回合的胜利。〃 (注:余熙:《吴冷西新近首次披露穆青向毛泽东状告江青始末》,1996年11月21日《文化报》。)   

  直到这时,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批《海瑞罢官》,要害是罢官,而海瑞则是彭德怀;这一回评《水浒》,要害是排斥晁盖,架空晁盖,而晁盖是毛泽东,至于宋江是谁,不言而喻了!   

  难怪,宋江给扣上了〃投降派〃、〃修正主义〃之类大帽子。   

  幸亏《水浒》作者施耐庵早已魂归西天,要不,又得挖〃三家村〃、揪〃后台〃了。   

  姚文元已经有了评《海瑞罢官》的〃经验〃,难怪,一听说毛泽东跟芦荻聊天说及评《水浒》,马上拿来作为〃令箭〃,发动了一场〃亿万人民〃参加的〃评《水浒》运动〃!   

  〃醉翁之意不在酒。〃姚文元和他的伙计们哪里在研究《水浒》?他们在借助于〃评《水浒》〃整人。   

  1976年,当第一期《红旗》发表《评论〈水浒〉的现实意义》一文时,姚文元亲笔加上了几句话〃点睛〃:   

  〃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特别强调了领导权的重要性。〃屏晁盖于108人之外〃,就是修正主义者宋江篡夺了领导权,排斥了革命派晁盖。〃   

  〃四人帮〃,借助于〃评《水浒》〃,在舆论上占了上风。   

  姚文元得意了,他的日记透露了他的心声。   

  1976年1月28日,姚文元在日记中写道:   

  〃政治局继续开会,邓小平要求谈工作问题。主席指示:可以减少工作,但不脱离,即不是一棍子打死,还是人民内部问题,和刘(少奇)、林(林彪)有一些不同,他还肯作自我批评。引导得好,可以不走到对抗方面去。〃   

  2月1日,姚文元的日记中,切齿之声可闻:   

  天安门有反革命传单曰:〃打倒张、姚〃,还有什么〃打倒少壮派〃。〃少壮派〃一类是国民党、苏修的惯用语。为人民的敌人所仇恨,〃打倒〃,不胜光荣之至。这本日记没有多少可看的东西,无非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相互〃打倒〃而已。但革命讲政策。说厉害,是远远不及反革命派的辣手的。我手无寸铁,就一支笔,且是铅笔,〃打倒〃除杀头坐牢之外,就是把我这支笔剥夺掉。   

  在2月16日,姚文元则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外国人都说:宣传工具在左派手中,是〃宣传毛的主张〃〃继续革命〃的,但搞〃经济工作的是求实派〃,经济工作什么时候能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领导呢?〃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远新当毛泽东〃联络员〃   

  就在江青起劲地掀起〃评《水浒》〃运动的时候,周恩来病入膏肓。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在医院里会见罗马尼亚党中央书记伊利那·维尔德茨。这是他平生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周恩来说:〃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   

  周恩来颇为感慨地回首当年:〃时间过得真快,就在十年前,我到布加勒斯特参加乔治乌·德治的葬礼,大衣也没穿,步行走了四个多钟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连四分钟也走不了了!〃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66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6)         

  在这次会见之后,周恩来病危,9月20日要进行第四次手术。这是一次大手术。如果发生意外,他躺在手术台上将永远不会起来。他意识到这一点,也意识到江青正咄咄逼人。为了防止后患,他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嘱令秘书调来那份他在1972年6月23日关于伍豪事件专题讲话的录音整理稿,用颤抖的手,在第一页上签了名,还写了:〃于进入手术室,1975年9月20日。〃病重的他,漏写了〃于进入手术室前〃的〃前〃字。他在这样的时刻,仍不忘那份讲话稿,表明了他对江青的严重不安。他知道,江青会闹事,会抛出伍豪事件往他脸上抹黑!   

  在周恩来病情恶化的日子里,毛泽东的病情也加重了。   

  毛泽东的一只眼睛,由北京广安门医院眼科中年大夫唐由之施行手术。动手术的时间,据张玉凤回忆,是1975年8月中旬,而芦荻则告诉笔者说是7月29日……应当说,芦荻的回忆更准确。   

  手术是在毛泽东住处做的。动手术时,周恩来不顾病体,和邓小平一起在外间守候。手术很顺利。不久,毛泽东的一只眼睛复明了。   

  可是,毛泽东的肺气肿转为肺心病,日益严重。他的讲话变得困难,发音含混不清。有时,不得不由张玉凤根据他的口形、表情进行揣摸,说出他的意思。如果他点点头,表明揣摸对了,那揣摸的意思便成了〃最高指示〃。   

  1975年9月,毛泽东另装了一架〃专线电话〃。〃电话〃的这一头是毛泽东,另一头是政治局。政治局开会,靠此人去传达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外面的情况,则靠此人来到毛泽东的病榻前汇禀。   

  这架〃专线电话〃,便是毛泽东身边的〃联络员〃。   

  此人乃毛泽东之侄毛远新。〃文革〃之初,红卫兵们广为印发一份传单,标题为《毛主席和侄子毛远新的谈话》,毛远新的名字才为人们所知。借助于毛泽东的威望,这个从大学毕业不算太久的年轻人,当上了辽宁省〃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   

  其实,这〃联络员〃比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重要得多。他,成了〃最高指示〃的〃发布官〃,而〃最高指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命运。   

  毛远新充任〃联络员〃,使江青与毛泽东的联系变得密切:那时的她,与毛泽东分居。她住钓鱼台,毛泽东住在中南海游泳池旁。她屡受毛泽东的批评,毛泽东已经看出她有野心。她这〃第一夫人〃,与毛泽东之间已隔着一堵墙。   

  江青在1975年1月7日写给张玉凤的一封信,已经清楚地反映出她与毛泽东之间关系已日益疏远………   

  玉凤同志:   

  那笔钱能否取出八千元?因为如从1968年算起,我应归还八千元,从1969年起我应归还七千元。当然,可以不归还,不过还了心安理得。这七八千元,主要用于照像、购买灯光装制(引者注:〃制〃似应为〃置〃),灯光我送给新华社了,没有算钱。是党和国家财产,不应算钱,不能慷国家之慷(引者注:应为〃慨〃)。如不取,请在主席暇时,报主席,再请主席给八千钱。   

  江青   

  1975。1。7   

  江青找毛泽东要钱,得给张玉凤写信,而且要张玉凤在〃主席暇时,报主席〃,这位〃第一夫人〃其实早已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只是她每一回在公众场合露面,总是说:〃我代表毛主席看望你们来了〃,〃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主席身体非常健康〃……她竭力用这样的话语,在群众面前为自己树立〃第一夫人〃的形象。   

  毛远新来到了毛泽东身边,毛远新成了她的〃传声筒〃。   

  毛远新向来对江青言听计从,何况又是毛泽东的亲属,他来到毛泽东身边,充当〃联络员〃,在江青看来是最佳人选。   

  1991年7月20日笔者在上海访问了毛远新,他抽着烟,表情深沉,和妻子全秀凤生活在一起。   

  毛泽东一共有两个侄子。   

  贺麓成(本名毛岸成)是毛泽覃之子。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弟。笔者在1997年8月4日采访了贺麓成。   

  贺麓成的生母是贺怡,贺怡即贺子珍胞妹。所以,贺麓成既是毛泽东的侄子,又是毛泽东的外甥。   

  然而,也正因为贺麓成的母亲是贺子珍的胞妹,所以受到江青的排斥。贺麓成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的导弹专家。尽管他在北京工作,无缘见毛泽东一面。直至毛泽东去世之后,经毛泽东和贺子珍所生的女儿李敏再三坚持,才把贺麓成列入毛泽东亲属名单,参加守灵。   

  毛远新是毛泽民之子。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和朱丹华(又名朱旦华)结婚,于1941年2月生下毛远新。1943年9月,毛泽民被新疆军阀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1945年7月,朱丹华带着年幼的毛远新来到延安。   

  朱丹华后来改嫁给方志敏之弟方志纯,毛远新也就随方志纯住在江西南昌。         

◇。◇欢◇迎访◇问◇  

第67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7)         

  1951年,朱丹华到北京开会,把毛远新也带往北京。会议结束后,朱丹华带毛远新进中南海看望毛泽东。   

  朱丹华对毛泽东说,毛远新想在北京上学。这样,毛远新就来到毛泽东身边。   

  毛远新比李讷小半岁,他们一起在北京上育英小学。毛泽东、江青待毛远新如同己出。   

  1954年,毛远新小学毕业,考入北京一○一中学。   

  1960年,毛远新上完中学,由于学业优秀,学校打算保送他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毛泽东听说此事,摇头道:〃保送,不算本事。〃   

  毛远新当即说:〃那我就去考。你说什么大学难考,我就考什么大学!〃   

  毛泽东笑道:〃要么北大,要么清华。〃   

  毛远新说:〃我就考清华!〃   

  果真,毛远新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   

  毛远新在清华大学学了一个学期,对毛泽东说:〃我的许多同学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也喜欢那里。我想转学到那里,好吗?〃   

  毛泽东同意了。   

  从此,毛远新转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每逢寒暑假,毛远新回到毛泽东身边。   

  1964年暑假,毛远新在中南海住。毛泽东和他如同父子。7月5日,毛泽东和毛远新谈话。事后,毛远新追记了这一次谈话。1964年11月9日,高等教育部转发了《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从此毛远新闻名全国。   

  《谈话纪要》中有毛泽东关于教育问题的意见: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你们学院应该去农村搞〃四清〃,去工厂搞〃五反〃。阶级斗争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   

  1965年,毛远新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接照毛泽东谈话的精神,他到防空导弹三营一连当兵。   

  不久,〃文革〃开始。当时规定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回校参加运动,毛远新也就回校。   

  在〃文革〃中,《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被红卫兵作为传单广为印行,毛远新的身份也就广为人知。   

  1968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毛远新出任副主任。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政治部副主任。   

  毛远新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在家中,江青喊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而毛远新则喊江青为〃妈妈〃。   

  毛远新在政治上紧跟江青。   

  一是在1973年各大学恢复招生时,张铁生交了白卷,却被毛远新封为〃反潮流英雄〃。   

  二是创造了〃朝农经验〃。〃朝农〃即朝阳农学院(前身为沈阳农学院),实行〃开门办学〃,在1974年被树为全国〃教育革命〃的〃先进典型〃。   

  1975年9月,毛泽东病情加重,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