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人帮"兴亡-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国锋是山西交城县南关街人氏。1945年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1949年南下。1951年6月出任中共湖南湘潭县委书记……成了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由于这一历史的机缘,他得以结识毛泽东,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1958年,华国锋任湖南省副省长。翌年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68年8月,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69年,当中共九大召开时,华国锋与王洪文一起进入大会主席团,同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0年12月,华国锋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湖南军区第一政委、广州部队政委、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代理主任。   

  1971年2月,华国锋除了仍任中共湖南第一书记外,还兼任国务院的一些工作,与农业、财政、商业方面的领导,表明他开始迈入中央。   

  毛泽东还看重李德生。李德生比华国锋大四岁,河南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他在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参加中共。李德生是〃打〃出来的,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逐级提升。解放战争时,他已是第二野战军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副军长。回国后,升为军长,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仍任军长。因主持总结〃郭兴福教学法〃引起广泛注意。1968年后,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北京军区司令。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他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虹←桥←书←吧←。  

第23节:毛泽东一度选定王洪文接班(16)         

  从江西调来邓小平,从上海调来王洪文,从湖南调来华国锋,从南京调来李德生,这表明毛泽东在考虑中国政治舞台的新布局。因为在爆发〃九·一三〃事件之后,他要召开中共十大,以对林彪、陈伯达问题作出决议,对林彪、陈伯达以及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倒台所造成的政治局内的空缺,作出组织调整。   

  当然,毛泽东也在考虑,从陆续调到中央的邓小平、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四人之中,选择接班人。   

  不过,在邓小平、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四人之中,起初最受毛泽东青睐的,还是王洪文。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泽东称赞王洪文是〃工农兵〃干部   

  对于王洪文来说,1972年9月7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王洪文坐飞机离开上海,前往北京。随行的只有他的秘书廖祖康。   

  是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委员会议?不像,因为徐景贤、王秀珍、马天水都在上海。   

  是出席别的什么会议?也不像,因为去开会带个小包就行了,这一次他带着箱子。   

  下了飞机,轿车直抵北京钓鱼台九号楼。从此,王洪文和廖祖康住进了二楼的侧楼。   

  九号楼二楼,住着两位〃大人物〃:一上楼梯,那里住的是姚文元。往里,则住着张春桥。   

  从这一天起,王洪文成了张春桥、姚文元的邻居。九号楼二楼,成了〃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一、二、三把手的大本营。   

  最初,就连王洪文自己也闹不清楚调他进京干什么。当时,张春桥给他挂长途电话,据说是来北京学习。学习什么?不得而知。   

  一到北京,王洪文对那种昼夜颠倒的工作时间表很不习惯。无奈何,张春桥、姚文元是那样工作的,他也不得不〃同步〃进行:每天不再是早上六点起床,而是下午三四点钟起床。起来后,看看文件。吃过晚饭,出席各种会议。略事休息,从午夜起开始办公,处理文件。直到清晨,吃过早饭,拉上灯芯绒窗帘,遮住那明亮的阳光,开始睡觉。   

  这是毛泽东的工作习惯。张春桥、姚文元不得不与毛泽东〃同步〃。王洪文呢,也只得随之〃同步〃。这种类似于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夜班工人的工作时间表,使初来乍到的王洪文感到疲惫不堪,不住地抽烟。   

  在上海,王洪文的〃小兄弟〃们你来我往,热热闹闹。进入钓鱼台,王洪文如同变成了垂钓老翁一般需要平心静气:〃中央文革〃办公室给他送来四卷《毛泽东选集》,还有烫着金字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集。这些都是他来京学习的课本。   

  一是读书,二是开会。七机部的会议,关于河南的会议,关于湖南的会议……一个一个的会,要他去参加。他只是一个列席者而已。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坐在那里旁听,如此而已。这种〃旁听生〃生活,也是他来京学习的项目。各种各样的会场,成了王洪文的〃课堂〃。   

  王洪文感到困惑,感到寂寞,他不知道调来北京究竟干什么。实在闷得慌,他只好给马天水挂长途电话,听听上海消息。自从他离开上海之后,张春桥指定由马天水主持上海的日常工作。上海依然是〃三驾马车〃,只是由〃王、徐、马〃变成了〃马、徐、王〃。如今的那个〃王〃,是王秀珍。她成了上海〃工人造反派〃的领袖人物。   

  王洪文并没有意识到,他的邻居……张春桥,正用嫉妒的目光注视着他。   

  张春桥只是对王洪文说,中央调他来京是让他来学习。至于学习的时间多长,为什么来京学习,张春桥都没有明说。   

  张春桥的心中,一清二楚。   

  林彪的自我爆炸,陈伯达的下台,使排在张春桥之前的两个名字勾销了,张春桥从第七号人物递升为第五号人物,即毛泽东、周恩来、康生、江青、张春桥。   

  林彪是当时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林彪来了个〃嘴啃泥〃之后,副主席空缺了。   

  张春桥的眼睛,盯着那空了的位子。特别是毛泽东下令筹备中共十大之后,张春桥以为机会来了,正在谋算着怎样才能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虫←工←桥书←吧←  

第24节:毛泽东一度选定王洪文接班(17)         

  张春桥借助于种种去中南海的机会,尽力去接近毛泽东,企求着伟大领袖的垂青,以便谋得〃接班人〃的地位。   

  一天,在中南海,谈完工作之后,毛泽东忽然问了张春桥一句话:〃王洪文会不会写文章?〃   

  毛泽东的话,使张春桥感到意外。他答道:〃王洪文也能写写。当然,比起姚文元来,要差得远。〃   

  〃灵敏度〃极高的张春桥,立即从这一句问话中,窥见毛泽东心中的奥秘……他,正在注意着王洪文!   

  回到钓鱼台,张春桥琢磨着毛泽东为什么问起王洪文。他意识到,毛泽东正在考虑中共十大的人事安排。毛泽东突然问及王洪文,莫非他看中了王洪文?   

  他当然无法启唇问毛泽东。他,求助于江青。   

  江青如今与张春桥已是有着多年的〃战斗友谊〃,无话不谈。她告诉张春桥重要的动向:〃前几天,康老跟主席谈话。康老说,他过去一直是搞工人运动的,所以很关心〃文革〃中涌现的各地的〃工人领袖〃。他对主席说,上海的工人运动搞得很不错,王洪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才……〃   

  张春桥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明白,康生在背后耍弄着伎俩,想方设法限制他的权力的进一步膨胀。   

  果然,几天之后,毛泽东更详细地向张春桥询问王洪文的情况。但是,毛泽东没有说明意图。   

  毛泽东终于明确地提出,让王洪文到北京来。   

  1972年9月7日,王洪文奉命来到了北京。就连王洪文自己,也不知道来北京意味着什么。   

  毛泽东的召见,使王洪文深感意外。   

  在书房里,毛泽东紧紧地握着这个三十七岁的年轻人的手。七十九岁的毛泽东,自从〃亲密战友〃林彪的反叛,使他的心灵蒙受了很大的打击,老态明显地增加了。   

  召见之际,张春桥在侧,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毛泽东对王洪文问长问短,显得很热情,问他念过几年书,当过几年兵,称赞王洪文集〃工农兵于一身〃……当过兵,务过农,做过工。   

  毛泽东犹如考官一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要王洪文谈观点,说见解。   

  〃你在北京多看点马列的书,多听听各种会议的意见……〃临别时,毛泽东对王洪文说了这番话。   

  毛泽东没有说明调王洪文来京的原因,张春桥又不便点明,王洪文在北京住了下来,闷得发慌。   

  厚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王洪文翻了几页就索然无味。   

  没有小兄弟可以吹牛,他觉得寂寞极了。   

  他望着桌上的电话机,打电话到上海解闷。   

  马天水的笔记本上,有一段当时王洪文的电话记录:   

  〃到北京以后,太寂寞了!有时,一整天开会,又累得很!这几天,一连出席七机部的会、河南的会、湖南的会。下午三时出去,夜里三时回来。我看不进书。调到上面来,真不习惯,巴不得早一点回上海……〃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春桥向毛泽东反映了王洪文想回上海去的念头。   

  〃他怎么能回上海去呢?〃毛泽东笑了,〃我想提议他当副主席呢!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还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你不要传出去,也不要告诉王洪文。〃   

  张春桥的旁敲侧击成功了。他终于巧妙地从毛泽东的嘴里,得知了意图。   

  张春桥的心情是矛盾的:王洪文这个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干部,是他在〃安亭事件〃中一手扶植起来的,成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成了中共九大中央委员。如今,王洪文坐上了〃火箭〃,从他的部属跃为他的上司,抢走了原本注定属于他的副主席的位子,这使他大为不快。当然,也有使他觉得宽慰的,因为王洪文毕竟是他的人,王洪文来到中央,增强了他的势力。王洪文不论怎么样翻跟斗,也翻不出他的手心。   

  醋意和欣喜双重对立的感情,在张春桥的心头交织。   

  至于毛泽东为什么会看中王洪文,或许是王洪文在中共九大发言时留下那美好的印象,或许是1971年9月10日那千钧一发的傍晚王洪文所表露的忠诚之心……张春桥没有问,也不敢问。         

※虹※桥※书※吧※BOOK。※  

第25节:毛泽东一度选定王洪文接班(18)         

  于是,毛泽东下令,调王洪文进京学习。   

  最初,确实只是学习。毛泽东几次找他谈话,了解他,观察他。   

  王洪文进京近两个月,1972年11月2日下午二时三十分至六时四十分,张春桥在上海康平路小礼堂接见了上海工会代表大会的部分委员(内中大都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在谈话中透露了关于王洪文的重要信息。   

  现把张春桥讲话记录中涉及王洪文的部分,摘于下面:   

  老王到北京已好久了,快两个月了(王秀珍:9月7日走的),哦,马上就两个月了。我听到有的人说他是犯了错误,到北京去办学习班的(众:没有听到这个反映)。你们没有听到,消息比我还不灵!我听到外地都在传,有人说,因为有人要解放陈丕显,王洪文不同意,所以犯了错误,所以到北京去办学习班。……   

  洪文同志在北京,主席同他谈了几次,问他的历史,提出各种问题,听他的观点,这样帮助、教育他。   

  洪文同志在北京着急了,一个是要看很多很多的书,一个是联系群众困难。   

  洪文同志与马老通电话时,说很寂寞。……   

  洪文同志还会回来的。中央考虑要培养同志,调一些年轻同志到中央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回原来的单位。这次,参加中央,包括政治局的活动,第一名就是他。以后还会从各地再调一些,现在先叫他去。当然,洪文同志将来不回来,也有这个可能。   

  洪文同志的好处是做过工人,当过兵,当过农民。主席说,你、我两个,要搞调查研究,他(王洪文)自己做过工了,当过兵了,这方面洪文同志比我优越,我还需要调查研究。……   

  往常剑戟森森的张春桥,嘴巴是很紧的,大抵是〃小兄弟〃们急切向他打听王洪文的消息,他才说出了毛泽东关于王洪文的〃最高指示〃。   

  〃毛主席称赞洪文同志是〃工农兵干部〃!〃   

  〃是毛主席点名调洪文同志到中央工作!〃   

  〃老王不简单,如今在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   

  〃小兄弟〃们飞快地传播着〃特大喜讯〃……因为王洪文是他们的靠山。   

  经过一段〃见习〃,王洪文在北京崭露头角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王洪文成为筹备中共十大的负责人   

  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命运,都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一个旧的阶段的结束。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在党章中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虽然毛泽东在中共的领导地位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上确立的,但中共七大可以说开始了毛泽东时代。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修改党章报告。大会强调了反对个人崇拜,强凋了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确立了刘少奇作为二号人物的地位。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打倒刘少奇,确立林彪作为第二号人物的地位。大会全面肯定了毛泽东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共九大是林彪集团的全盛时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