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老板这个设想也实在是要求太高了。
其实唐宁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高,在现在的日本这样的地方应该是不好找,反正他研究了半天是没找到,但这毕竟是自己将来的大本营所在地,所以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实在不行就继续在东京混着,但也绝对不能随便挑一个将就的地方建造大本营。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还真就有人给他提供了一个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
第六十三章 琉球
给唐宁提供这个建议的并不是他视为左膀右臂的松田芳子和东野,也不是忠心耿耿的远藤,而是他的小秘书菜菜子。
当天晚上唐宁就是睡在菜菜子的房间,但直到第二天早上,菜菜子和景子服侍完唐宁之后,小秘书才脸红红的对唐宁说道:“老板,我想到了一个地方,您能不能考虑一下?”
唐宁这个时候由于刚刚发泄完正有点迷糊,一时没反应过来,就随口回道:“地方?什么地方?我有什么需要考虑的?”
小秘书有些着急的爬上唐宁的身体,趴在他耳边说道:“老板,就是你昨天开会的时候说要找的大本营所在地啊。”
听到菜菜子这么说唐宁才想起来,昨天开会的时候这个小秘书是负责做记录的,难怪她会知道,但他也没太当回事,像菜菜子这样的花瓶能有什么好提议,只是敷衍的调笑道:“哦,这件事啊。那我就来听听我们可爱的菜菜子的建议吧!”
菜菜子和景子对视了一眼,然后好像下定决心似的,满怀希冀的说道:“老板,您能不能考虑一下琉球啊?”
唐宁一时没反应过来,稍显疑惑的问道:“琉球?琉球在哪?”
菜菜子解释了半天,唐宁才明白过来,恍然大悟道:“原来你说的琉球就是冲绳啊!不过你是怎么想起这个地方的呢?”
菜菜子低着头说道:“琉球那里有码头和港口,符合老板您的第一个标准,交通很便利的;琉球现在什么地方势力都没有了,岛上的一切都是由美国军队说了算,也符合您所说的第三个标准;还有琉球人真的很勤劳、很听话、也过得很辛苦、很惨。。。。。。”说着,菜菜子就不禁哭了起来,不仅是她,连旁边的景子也跟着掉下了眼泪。
唐宁一时之间不明所以,一边搂抱着两个女孩柔声的安抚,一边好奇的问道:“这说琉球呢,你们哭什么啊?”
景子抽抽搭搭的解释着:“因为我和菜菜子都是琉球人,老板,您是不知道,这些年我们琉球人过得有多苦。日本人从来就不拿我们当人,打仗的时候拼命的压榨我们,让我们缴纳军费和军粮,还抢走了好多人,男人去挖矿、女人去做慰安妇。打仗失败了,叫嚣着要玉碎,结果日本人一个都没死,反倒是我们琉球人被杀了好多好多人。。。。。。”
随着菜菜子和景子你一言我一语的不断诉说,唐宁曾经的模糊记忆也渐渐的变得清晰,前世由于钓鱼岛的问题,他曾经了解过琉球这个地方,现在跟两女所说的一印证,他发现琉球这个地方其实真的非常符合他的标准。
说起来,琉球真的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琉球王国位于福建以东、日本九州西南的海面群岛上,早在隋朝时就已经建国,元末分为中山、山南和山北三个国家,明朝时中山国统一琉球,并成为明朝藩属国,被封为琉球王,康熙元年,又被改封为琉球国王,仍为中国藩属。
1875年,日本侵占琉球,并强行改琉球为冲绳,由于大清政府腐败无能,在1880年与日本签署了《琉球条约》和《酌加条款》,日本正式占领了琉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者眼看难逃失败的命运,便指使冲绳守军用平民的生命作为筹码,试图延缓美军的进攻速度,为日本本土赢得时间,期间更是叫嚣着要全国玉碎,逼迫琉球人自杀,期间共杀害了琉球民众多达25万人,是整个二战期间,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日军的最大暴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一下冲绳保卫战或者有机会到冲绳现存的和平祈念公园,那里有一处墓碑,上面刻满了死于这次暴行的无辜者名字,共计有24万之多,还有一个姬百合资料馆,里面的资料更多,我在作品相关里贴一下,就不在这里占字数了。)
因此琉球民众极为痛恨日本人,仇恨程度甚至超过了现在统治琉球的驻日美军(美军在琉球也没干过什么好事),时刻渴望回归中国或者改为自立,可惜直到2015年都没有成功,而且由于新一代的琉球年轻人都已经被日本文化洗脑,对日本的仇恨程度逐渐减轻,并以日本人自居,所以琉球独立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但在1947年这个时期,琉球渴望独立的心思是最强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琉球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琉球群岛将中国东海与太平洋隔开,是东亚大陆沿海的一条天然屏障,琉球岛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占整个琉球群岛的十分之一,是群岛的基干和最有利的支撑点。
琉球岛的西南有天然良港----那霸,可供万吨级大型舰船停靠,同时,全岛还有多个机场,可容纳多种机型的大机群。而且,琉球与台湾之间仅仅只有640公里,到东京、汉城、马尼拉(菲律宾首都)的距离也大体相等,约为1400公里。战斗机不用两个小时就能从琉球到达朝鲜半岛,舰艇也只需要一天半,所以这里是天然的军事重地,否则美国也不会在这里赖了五十多年还不肯走。当然了,这样的地方交通必然极为便利。
目前琉球拥有美军在日本最大的军事基地,所以在岛上美军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别说那些邪教和黑社会了,就连日本的四大财阀都不敢去琉球,但唐宁就不一样了,他毕竟是美国人的身份,做的还是美军的军需生意,在这种地方,绝对是如鱼得水,不会遭遇到任何阻力和掣肘。
至于说人手问题,唐宁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少年技术骨干,所以即便搬迁到琉球,需要的也仅仅是工人,而琉球民众此时的生活状况比东京还要惨的多,所以劳动力会更为廉价,而且唐宁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保障自己的工人不会受到美军的骚扰,这将是对当地人一个极大的诱惑。
而且,在随后的聊天中,菜菜子还给了唐宁一个极大的惊喜!
琉球悲惨史
一琉球”的地理位置和近代以前的历史
在地域史的研究中,受历史及政治因素影响,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称谓往往会与地理学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很容易造成研究范围的含混不清。所以在文章之始,有必要对地理学上的琉球群岛、古代的琉球国和今天日本的冲绳县三者所指代的区域范围进行比较,以使本文将讨论的“琉球问题”具有准确的外延。
琉球群岛位于我国东海与太平洋之间,在地质构造上与日本列岛和台湾岛一脉相连,都属亚洲东部大陆架的边缘地带。从地理经纬上看,琉球群岛北迄北纬31度,南至北纬24度,东端始于东经123度,西端达于东经131度。群岛成弧形分布,绵亘一千多公里,包括了从日本九州以南的萨南诸岛至冲绳诸岛再至台湾以北的先岛诸岛和钓鱼列屿(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的广阔海域。
地理学上的琉球群岛可以粗略划分为萨南诸岛、冲绳诸岛和钓鱼列屿三大部分。历史上的琉球国定都于冲绳诸岛。最初,萨南诸岛亦属琉球国所辖,但在1609年,萨摩出兵入侵琉球,萨南诸岛被割让给了日本萨摩藩,成为萨摩藩的属地。琉球国在明治维新时为新崛起的日本所吞并,成为其冲绳县,二战后又遭遇美军占领及归还日本等变故,现在的冲绳县所辖范围基本上仅限于地理学上的冲绳诸岛,包含种子岛和屋久大岛在内的萨南诸岛则归鹿儿岛县管辖。琉球群岛最南端的钓鱼列屿临近台湾岛,自古以来就为中国所有。钓鱼列屿的归属争议是因近代日本逐渐发展起来、亟需扩张领土才产生的,近代以前日本一直承认钓鱼列屿为中国领土。题签为“日本天明5年(1785年)秋东都须原屋市兵卫梓”的日本著名兰学家林子平编著的《三国通览图说》所附《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中,明确标出钓鱼列屿为中国属地。针对近代兴起的钓鱼列屿属日之说,京都大学井上清教授曾专著《尖阁列岛———钓鱼列屿的历史剖析》一书予以驳斥。
纵观历史,琉球群岛的主权一直非一国所独有。这种一个地区由两国甚至三国分治的格局,使琉球群岛成为中国、琉球、日本间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缓冲地带。周边国家力量的不断消长变化,使得琉球注定成为一块多事之地。
琉球在历史上一直与中国关系紧密,乃至有学者认为日语中对琉球的称谓是衍生自中文的“LIUCHIU”,只是日语中没有对应“L”的读音,才变为“RYUKYU”。中国与琉球的正式外交往来始于明代,“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五年(1372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随后“山南王承察度亦遣使朝贡,礼赐如中山。”“时二王与山北王争雄,互相攻伐。命内史监丞梁民赐之敕,令罢兵息民,三王并奉命。山北王怕尼芝即遣使偕二王使朝贡。”琉球三王遣使入朝,标志着琉球被纳入了中国的朝贡体系,成为了中国的藩属国。
中国古代所谓藩属反映的是以中华为天朝,四海为夷属的国家间政治仪制,而绝无近代宗主国对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强力。中国对琉球的国内纷争只是“命内史监丞梁民赐之敕,令罢兵息民”而非以强力威压偏袒一方,更未动一兵一足。且中国对琉球三王礼赐相同,没有为扶植自己的势力而厚此薄彼,足见中国对藩属的琉球国主权的尊重。对于海外朝贡,明政府也秉宣示天威,怀柔远人的宗旨加倍赐还,海外诸国往往以此为贸易的手段而竞相朝贡,甚至达到了屡禁不止的地步。琉球对明的朝贡只是掩藏在不平等礼制下的朝贡国单方面受惠的贸易形式,而不宜从政治从属的角度加以判断。“藩属”是抱着“天朝上国”理想的中国对世界认识的形式,琉球的藩属恰恰反映了中国对其作为独立国家地位的认同。
日本在室町末期以前一直承认琉球独立国家的地位。1590年,“日本国关白丰臣秀吉”还“奉书琉球国王阁下”,曰:“兹先得贵国使节邦奇物,而颇以欢悦矣”。关于琉球国是否是独立国家的争论,肇始于日本的萨摩岛津氏入侵琉球。1609年3月4日,萨摩军自山川港出发,进攻琉球所属的奄美大岛、德之岛及冲勇良部岛。3月25日,萨摩军在冲绳本岛北部的运天港登陆,4月3日,开始进攻琉球都城首里。面对使用“会从前端冒火棒子”的萨摩军,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冲绳军束手无策,5日,首里即告陷城。5月,萨摩军挟包括琉球国王及三司长官在内的百余名俘虏自山川港凯旋。1611年,以割让包含奄美大岛在内的萨南诸岛为前提,琉球国主尚宁被释放归国。
二代日本“琉球处分”之经纬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加紧了扩张的步伐。琉球作为一个弹丸小国,面对日本的扩张已很难掌握自身的命运。回顾历史,琉球亡国与其内政并无直接关联,而是肇始于邻国日本的一次国内政治变革。1869年5月,以萨摩为首的日本国内诸藩向政府提出“版籍奉还”,将封地与属民归还朝廷。同年6月,“版籍奉还”被批准,绝大多数的藩主被任命为知藩事。“版籍奉还”本为日本加强中央政府集权的政治措施,但在日本国内权力重新分配的这一过程中,作为邻国的琉球却被明确置于萨摩藩知事的管辖之下。1871年7月14日,为进一步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日本实行“废藩置县”,共计261个藩被改为县,加上以前设立的府县共3府302县。同年11月,又整合为3府72县。随着萨摩藩的废除,琉球成为新成立的鹿儿岛县的辖地。
1872年9月14日,以伊江王子尚健为首的琉球使团抵达东京。在谒见天皇的过程中,天皇颁布诏书:“朕膺上天景命,绍万世—系之帝祚,奄有四海,君临八荒。今琉球近在南服,气类相同,文言无殊,为萨摩附庸之藩。尔尚泰能致勤诚,宜予显爵,晋升琉球藩王,叙列华族。咨尔尚泰,当重藩屏之任,立于众庶之上,体切朕意,永辅皇室,钦此。”这篇诏书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答谢使臣的谦辞,但“尔尚泰能致勤诚,宜予显爵,晋升琉球藩王,叙列华族”一句却暗藏玄机。所谓华族是1869年“版籍奉还”后,被废除的公卿、诸侯改用的称号,是仅次于皇族的日本国内贵族的称号,对于身为外国国王的尚泰本不适用。而今既然加封琉球国王为日本贵族,那琉球国顺理成章应属日本领土,琉球国民亦即日本的属民。
其实早在是年6月2日,日本左院针对国内日起的关于琉球问题的提议就已做出答复,明确提出:“不可宣布叙列华族。因国内形势沿革,人有族类之别。皇族、华族与士族之称,乃基于国内之人,而自然设立如斯名目。如今不可宣布琉球国主乃为华族,因琉球国主为琉球之人,不可与国内之人混同。可封为琉球王或中山王。琉球藩王之号亦为不妥,因内地既已废藩置县,再授琉球藩号,就名义而言,便与前令不符。且琉球兵力微弱,不堪为皇国之藩屏,世所共知。以实际而论,亦无授藩号之理。故可除去藩号,宣布为琉球王。”三个月后,天皇却颁布了与左院意见完全相反的诏书,如此反常的举动表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议后,日本政府对琉球问题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断。天皇的诏书拉开了吞并琉球计划的序幕。
1872年10月20日,美国驻日大使就致书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