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西风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可汗 西风紧-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罢将酒碗凑到嘴边一仰头,咕噜咕噜喝了个干净,“哐”地一下将碗摔倒地上摔成了几瓣。
众将齐呼道:“诸位,诀别了!”很快又传出一阵噼里啪啦摔碗的声音。
喝完一碗诀别酒,壮士高呼齐上马。众将武装到了牙齿纷纷牵马走出大军阵营,在前头依此排成了两列整齐的队伍,大将李贵位于第一列的中间,他的品级最高便自然地担任了敢死队的头领。旁边的一将把薛崇训送他们的写着“大唐将校敢死队”的旗帜挂了起来,全队怒目前视,整军待发。敢死队这个称呼是薛崇训亲笔写的,唐朝没怎么见这样的叫法,不过字面意思简单明了,大伙也知道是什么意思,无非上去送|死呗。
“出发!”一声大喝,五十骑策动战马,缓缓向前开始出动。
薛崇训也翻身上马,下令道:“传令,全军备战。”
传令官兵骑马在各营中飞奔呼喊,阵营中很快就热闹喧嚣起来了,过得一会,只听得鼓声轰鸣,牛皮大鼓“咚咚”巨响,战鼓催战云,仿佛在为草原上先行出动的单薄的五十骑助威。
突厥人那边也瞧见了唐军的动向,但见来了几十个人,前军的突厥将领便说:“是来试探虚实的,一会不必出动兵马,以骑射射退让他们回去。”
……李贵他们可没想过要回去让将士们嘲笑,他们不动声色地先慢慢靠近,等到约四百步时便停了一会儿检查衣甲装备。大家都瞪圆了眼睛看着人山人海的突厥阵营,有人紧张地大口呼吸了几口气,这大约是最后一会儿呼吸这世间的气了;有人抬头看东边,可是天上只有云层,连最后一眼太阳都看不到。
李贵举起斩马刀,众将见状都将长兵器抬了起来准备开始冲锋。
“大唐万岁!”李贵大喊一声,众军随即呐喊万岁。李贵将刀向下一划,五十骑便一齐向前平冲,马蹄声犹如急促的鼓点节奏。
这哪是试探进攻,完全是以冲锋的速度犹如离弦的箭一般,队伍中的那面旗帜在风中啪啪作响,敢死二字写得额外大。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冲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1:16:34 本章字数:3279


三城降将组成的敢死队从四百步的距离发动骑兵冲锋,直接冲到敌军面前整个过程只需要半分多(按滴漏一刻等于十五分,半分约为三十秒钟)。而骑射的射程大约就只有五十步,骑兵冲锋的时候暴露在射程内的时间只有几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那些拉开弓弦准备好的突厥人也最多只能放出一箭。骑兵最有杀伤的进攻方式是近战,骑射除了袭扰没有什么大用,受射程影响“骑射无敌”可能是吹嘘出来的。
电光火石之间敢死队已冲入敌阵,平举的马槊凭借速度直接刺穿了许多突厥的胸膛,顿时人仰马翻喊声直入云霄。
片刻之后受到攻击的那一片人群就乱作一团,被砍下马的人不计其数。突厥前军将领大愕,忙“叽里呱啦”地呼喊周围的骑兵上去围攻。不料这一小股唐兵猛不可言,刀法十分娴熟,靠近的突厥兵一个照面就落马,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唐军马队突入人海大开杀戒,越冲越进,突厥前军旗帜混乱,几乎被这么只有几十个人的队伍搅得大乱。
这时四周的突厥骑兵开始对着中间那团人马放箭,只听得“叮叮当当”的响声犹如在下冰雹一般。箭矢打在重甲上威力有限得很,唐军盔甲对弓弩的防御力奇好。不少将校身上插满了箭羽都没死,还在挥刀乱砍。但是马匹却经不起这样的箭雨打击,唐军将校纷纷从马上摔了下来。
自高祖太原起兵以来,以轻骑(马不带甲具)对付隋军的重骑十分好用,以快速机动寻找弱点及迂回突击等战术证明了机动能力的重要,对唐朝军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的唐军便鲜有重骑兵,一改隋军以前重骑兵注重防护的观念,而以快速打击及灵活作战为马军的核心思想。
所以方才敢死队的冲锋速度极快,瞬间就接敌打得突厥人措手不及。但是被围攻之后持续遭受骑射持续乱|射,战马就撑不住,敢死队骑兵变成了步兵,机动大减无法突破,终于陷入了重重包围。
这时突厥人的这股人马才稳住阵脚,但见唐军人少,他们便稍稍安神。一员突厥大将挥着马鞭正在叫骂,突厥骑兵便从四面扑了上来。
李贵大喊道:“聚拢阵形,切勿被分割!”
他喊罢拾起那面敢死队的大旗插在草地上。刚从马上摔下来的将领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不少人从周围拾到了长兵器,向旗帜飘荡的地方合拢。大伙很快组成圆阵,待突厥马兵冲近,便凑准了用马槊戳;有放近的就砍马腿。
这股唐军毫不畏死,只见一个断臂失去战斗力的人竟然迎着马头撞,完全一副不要命的干法,突厥兵十分畏惧,被将帅们叫骂也不敢上前,只用拿着弓远远地放箭。敢死队这边的一片草地上全是箭矢,不知有多少,就跟平白长出一片草丛一般。
照这样轮|射下去,敢死队迟早会因受伤流血而死亡殆尽。但是突厥人发现远处的唐军主力已开始调动,须得尽快消灭这边的小股唐军不可,耗时间不是办法。
一处高地上的默啜正观察着前面的状况,见那么多人围着一小块地方乱晃,死了许多人却半天都拿不下来,他的神色有些凝重。
那面旗还在飘,那小股唐军就还没被消灭。默啜指着旗帜上的汉字,问旁边的杨我支:“上面写的是什么?”
杨我支道:“大唐将校敢死队。”
“这帮人全是将校组成的?”默啜自我安慰地点点头,总算略微松了口气,心道如果对面的三万多唐军都是这样的战斗力,那趁早别打了,别说十万铁骑,来一百万都没用。
杨我支道:“数十骑孤军突进,并不见后方唐军及时策应,就算勇猛也是送|死……再考虑到三城前不久发生的事,我觉得这些人可能是张仁愿的部将,薛氏平叛之后没自己杀他们,现在假手我军,还让咱们死了那么多人……”
默啜点点头道:“你的看法很有道理。传令前军大将别磨蹭了,赶快收拾了他们!告诉他,蒙马|眼冲击,冲散分割之后便好解决了。”
……前军突厥大将得了默啜可汗的命令,便依言下令进攻敢死队的骑兵把马|眼用布给蒙起来冲。
那些战马暂时失明之后又挨了鞭子就一个劲瞎冲,这办法确实非常管用,一群瞎马冲过去停也停不下来,唐军用肉身不可能挡得住重达一千多斤的骑兵人马冲撞。
场面简直惨不忍睹,惨叫四起,草地上全是血,有的人肠子都被踩出来了。唐军阵形一散,混战在一起后人数悬殊巨大,一个人要面对几个方向的进攻,而且突厥奇兵居高临下形同屠杀。
全军阵亡的结果迟早的事……其实他们一开始发起冲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果吧。
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爆喝,李贵背着那面旗帜双手提一把斩马刀忽然向前飞奔而去,只冲前方不远处那扬着马鞭发号施令的人。这一幕实在太突然,而突厥骑兵为了防止马匹冲撞中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骑兵不好冲,徒步却能过去。突厥兵猝不及防,就见一个人影动如突兔一般跑过去了。
待两骑急忙策马挤到将领身前时,立马就看见刀光一闪,战马“嘶……”地惨叫,马上的突厥人身体一空狼狈地摔下。
“呀!”李贵又猛喝一声,提着刀盯着前方狂奔。他的脸都已经扭曲了,一身都是血,形同魔鬼十分可怕。
那突厥将领已经知道目标是自己,脸色唰一下就白了,急忙丢掉手里的马鞭,伸手去抓腰间的刀柄,抓了两下都没握住,他的手都抖了。
就在这时,忽然“咚”地一声闷响,李贵的头盔上挨了一狼牙棒,又迈出两步终于单膝跪倒下去,长刀“兹”地一声深深插|入土地支撑着他的身体,一口血从嘴里喷了出来。
“哇哇……”周围的突厥兵顿时围了上去,只听得叮哐咵咵的令人恶寒的声音,血肉被挥起的刀甩得乱飞,李贵不知被砍成什么样子了。
敢死队全军阵亡,草地上一片狼藉,就跟经历了一场大战似的,四处的尸体恐怕不下数百具。
突厥人已经呼喊不出来,气氛十分沉闷。这种打法简直是地狱,没啥好处光见送命。
而这时对面的唐军大股人马已经压过来了,旌旗飘荡人马如潮,上来的一大股军队全是骑兵,马蹄的轰鸣犹如平地里在打雷。
按照唐军常用的战法,正面一般都是下马作战的步军,骑兵往往进攻侧翼或是绕道后方夹击;可是薛崇训带兵却完全相反,他经常性地命令马队从正面进攻硬碰,这回的场面看来又是那样。
上来的唐军骑兵也不废话,距离四百步便闻得后面鼓声大作,成列的枪骑兵飞奔起来。四列一个团为一波,十几波进攻序列展开。
“杀!”一声短促的喊声自飞扬的马队中响起,几秒种之后便接敌,照样是凭借长兵器猛灌进敌军阵营,杀伤之后便见马刀闪亮,一通乱砍。
突厥人刚刚顶住第一轮冲锋,后面杀气腾腾的飞奔的战马又冲进来了。空中箭矢乱飞,地上刀枪乱舞,人海就像炸开了锅一样。
唐军骑兵以各团的锋芒为推力,不断进行大面积的冲锋打击,让突厥阵营动荡步步后退。待前军各团冲击完毕,所有的人马都在两军相接的地方厮杀的时候,大战稍许,就闻鸣金。前军纷纷撤退,后面的人马轮换上来。
鼓声与金锣很有节奏感地奏响,传令兵在营队中挥舞着旗帜喊叫,大地上上演的仿佛不是战争,而是一场歌舞盛会一场艺术表演。
薛崇训于中军饶有兴致地观赏着宏大的场面,回顾左右部将道:“靠刀剑杀敌的战争,还是骑兵比较厉害。”
关中军将领们不予置评,或许在他们心里,这么用骑兵有点暴殄天物,不过薛崇训是打过胜仗的人,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一切用战绩说话。只是大伙见着战场上那些前赴后继不顾死伤硬拼的骑兵将士感到有点肉疼,那玩意十分昂贵,养一个骑兵和两匹马至少能养一火步军了……不过钱是他们娘俩拨,管他|妈|的。
这时倒是在一旁观战的王昌龄说了句实在的话:“我们汉军的马,多数要用粮食喂养,那些粮食都是国内的百姓一锄一镰常年累月种出来的啊。”
薛崇训看了他一眼,心道:王少伯到底是个诗人。
大战持续了一个上午,两军对敌什么招数都没用出来,就光在前面硬耗了。突厥倒也耐战,人马甚众受得起半日的伤亡。这时两军暂时分开各自修整,人马一撤,就见草原上摆满了尸体断枪残旗。
没一会儿,听得一员将领喊道:“突厥人要退了!”
薛崇训闻声极目望去,果见突厥大军后方的主力正在向北运动,应该是要跑。张五郎忙进言道:“敌众我寡,谨防伏击,薛郎应谨慎追击。”
确实游牧民族常用的招数中就有趁人轻敌冒进之时选择有利时机进攻,薛崇训便接受了张五郎的话,说道:“传令马兵追杀扩大战果,前锋越过西城后便停止北进,违令者斩。”





    正文 第四十四章 黑夜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1:16:34 本章字数:2899


薛崇训这种战法初看十分凶猛,其实经不起耗,属于前重后轻的布置。他把最精锐的部队弄到正面去进攻,自然会形成局部战斗力不对称的局面,形势一开始会非常好看。但如果突厥人铁了心要和唐军分个胜负,本人他们人就多,随着时间的持续薛崇训多半是扛不住。
不过默啜可汗只和唐军战了半日就退兵了,他们根本就不想和唐人死拼硬打。因为草原上不只有突厥人,还有契丹等族在和他们争夺生存空间……相比那些敌对的游牧部落,唐朝也算不上你死我活的对头,因为汉人是农耕民族占了他们的草原没啥用。
薛崇训也看重了这一点,所以一接敌就爆发出锐气不计损失,目的就是为了震慑突厥,为后面的议和争取筹码。
他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议和,因为以现在安北可调动的兵力和战争资源,根本没有办法对突厥主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更无法深入纵深穷追猛打。他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和时机。
显然这次战役的人马杀伤力有限,但给突厥人造成心理压力的目的是达到了。默啜带兵撤到阴山之后,已经萌生了退意。
不仅是默啜,突厥贵族将领们都没有了多少战心,一想到白天唐军那不要命的干法,好像曾经杀了他们全家似的,大伙就一阵恶寒。
“这仗没法打啊。”一个将领用刀子割着火堆上的羊肉,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他们翻过阴山进攻安北本来就不是来和唐军决战的,以为三城有机可乘能轻松拿下抢一把满载而归。不料打了好多天连西城都没拿下,又遭遇野战死伤惨重……此战本身就已经宣告失利了。
终于有人发现了闷头躲在角落里的汉臣汪芒,一个突厥贵族很不客气地一把揪住了他的披头散发拽了出来。汪芒虽然是汉人,但头发发式和着装已与突厥人无异,头发也是披在肩上的,并不梳成发髻。
“就是他出的主意,引咱们碰到石头上死了那么多人,定是唐朝的奸细!”那突厥人说罢举起巴掌很不客气地在汪芒的脸上啪啪扇了两下。
默啜忙喝止道:“住手!”
那突厥人这才停了下来,说道:“杀了此人抵罪。”
默啜道:“汪芒的主意失算,但要说他是奸细却是过了。”他虽然帮汪芒说了两句好话,但并不责怪那突厥贵族扇人家巴掌的事……这种羞辱要是发生在突厥官吏的身上,非得和人拼命不可。
汪芒一听急忙叩头谢恩,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没有表示任何不满。他也没办法,要在突厥这边生存下去,就已经准备好了忍受某些屈辱,自然不能像在自己族人中那样非得争个“公正合理”。
杨我支说道:“昔日吐蕃人如日中天,也在河陇吃了薛氏的大亏,此人若是浪得虚名之徒吐蕃人也不至如此。今观三城防备森严,除非我军真要打算步步为营拓展土地,否则再打下去也没什么好处可言了。”
部将们愤愤不平,“咱们既然聚集了那么多人马,不能这么空手而返,换个地方出击,西边东边都行,不信唐朝北部几千里的边域都有重兵把守!”
默啜的手掌抚|弄着权杖,动作十分轻柔,仿佛对那根破旧的玩意充满了感情。火堆上的火焰被外面灌进大帐的风吹得摇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