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沙皇陛下开疆扩土的先锋,当然也就更不是谁的看门狗了。他先是吃着大沽口,望着旅顺,旅顺一到手,他的目光又转向了陆地。

    摄于关内各个战场上太平天国强大的武装力量的压迫,更由于满清政府对他们这些俄国盟友的高度信任和亲密无间,满清驻关外大批的常备军被纷纷调进关内参战。不仅黑龙江、吉林用于戍边的马队、步兵,甚至就是拱卫他们自己号称是发祥地盛京的八旗“精锐”武装也陆续南下。在这种情况下,山海关要是再能弄到手,将来只要自己高兴,他就可以随时包揽整个的中国东北。所以,穆拉维约夫除去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地要找理由把自己精锐的海军陆战队鼓捣进山海关外,根本就没有心思真正参加到这里的内战中去,不过就是顺手发点儿满清的国难财而已。

    只是在“哥萨克号”连同临时组建的南部战斗群指挥官达瓦科夫上校一起葬身大海之后,穆拉维约夫才感到了危机,才知道太平天国有了个红海军。于是,仓皇间他又重新搞了个第三舰队(他的第一舰队在大沽口,第二舰队在旅顺),把整个驻华派遣军海上力量的三分之一,到后来的一半儿,再到大部都用来与盘踞上海的天朝红海军作战,争夺黄海的制海权。

    尽管如此,伊格纳季耶夫还是错了,他的错误仍然是错在低估了红海军的这个新生力量上,更低估了天朝将士的战斗力,他从头至尾所采取的犹如添油一般的战术,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彻底失败。

    接下来的大战首先爆发在崇明岛以东的海域。

    巴鲁什卡率领三十余艘战舰及载有二千陆军的数艘运输舰只扑向上海,他试图不仅要一战消灭红海军的主力,还要一举摧毁吴淞的红海军基地。出发前他雄心勃勃,因为据他所知,红海军全部能够称得上是战舰的主力舰只,不过也就是十余艘,虽然还有被大家传闻的神奇古怪的一些蝌蚪们,可他还是坚信,只要事先有充分地防备,那些蝌蚪们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碍,因此,他都没把这些蝌蚪算进真正的战斗舰只行列里去。

    浩浩荡荡的第三舰队分成三列,左右拱卫的都是一些小型炮舰,这是巴鲁什卡的特殊队形,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可能会出现,他可还没有见过的红海军快艇。只要蝌蚪们敢来捣乱,密集的拦截炮火就会先把它们砸的粉身碎骨。

    巴鲁什卡的舰队“打跑了”几艘红海军的巡逻船,很容易地就看到了崇明岛,当然也尝到了来自崇明岛和佘山岛怒放的炮火。他赶紧率队先退出红军的防御炮火之外,随后他就看到了崇明岛南北两个方向涌出的数十艘红军“炮船”。

    为什么叫“炮船”而不叫“炮舰”呢?很简单,这些不过都是和渔船差不多的家伙,无非是船上多了几门炮而已,在巴鲁什卡看来,那绝对是不能称之为是战舰的。

    其实,他说的也不错,现在出来迎战的,还只是天朝红军的陆军江防舰队。

    尽管先受到了一阵劈头盖脑的来自两个岛上的炮火打击,再加上整个前出舰队的后退所带来的一时忙乱,巴鲁什卡很沉着,面对红军的江防舰队,他迅速重新展开编队,只利用两翼的炮舰向前迎敌,中间的主力舰只则顺势列成两个纵队。在纵队的两翼,又分别安排了两艘警戒舰。

    其实他看出来了,红海军鼓捣这些炮船出来,就是要有意吸引他的全部注意力,打乱他的舰队部署,然后再出其不意地用主力舰队从哪个尚未可知的方向上突然杀出来,咬上自己一口,找自己的便宜。他当然不会上这种当,他要等候着真正决战的对象,也就是红海军的主力舰队,另外还要掩护处于舰队最后面的运输船队。再说,十几艘沙皇炮舰对付那些不起眼儿的炮船也足够足够的了。

    在他心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先消灭红海军的主力舰队,至于几个岛上的守备,最后解决起来并不会很难。当这一切都顺利完成的时候,呵呵,吴淞口就会毁灭。不过,到这个时候,他当然还是没忘记要防备那些蝌蚪的偷袭,他不时地发信号提醒整个主力舰队,随时注意各个方向的异动。

    不过,蝌蚪们没出现。红军的炮船与沙俄炮舰刚刚接触,再接下来,佘山岛的南面,飘扬起滚滚的浓烟,由西南至东北向高速斜驶而出了红海军的十二艘主力舰。在“镇海号”的引领下,一字前行的红海军战舰,一面高速前行,一面用大敞开的各自左舷炮向着斜对面的沙俄舰队疾速猛射。

    巴鲁什卡的判断完全准确。

    由于沙俄自身舰队处于南北向,刚好与红海军突袭出来的主力舰队阵列成四十五度的夹角,加上又是排成了两列,一交手,沙俄的战舰顿时就在炮火的发挥上处于了下风。第一轮炮战,舰队当先的战舰“海盗号”与“顿河美人号”就被打得四分五裂,眼睁睁看着沉入海底。

    巴鲁什卡慌了,赶紧发信号改变队形,按照他在海军学院学到的知识,再加上多次的实战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应该命令自己的主力舰队迅速排成同样的一列,先将编队调整成与红海军并列逆行,然后再来个九十的度大转弯,从红海军编队的后面实行兜击,用自己舰队的全部舷炮去打击后尾的红海军战舰。可他又办不到,因为他还要照顾身后运输船上的陆军兄弟。



………【第二○八章消灭红海军吴淞基地永远是个梦】………

    “发信号,命令‘伏尔加河大妈号’率右翼舰只调转航向,保持纵列全速北移。命令运兵舰队向西南航向运动,避开叛军舰队可能的的攻击。其它舰只跟上旗舰,直冲叛军舰队的尾部。”巴鲁什卡绝对够火,他一面叫处于舰队外侧的舰只北移以插在红海军舰队与他的运输舰船中间,阻止红海军可能对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运输舰只大打出手,一面亲自率领内侧面向红海军炮火的战舰,高速行驶,斜插向红海军主力舰队的尾部。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许宗扬的红海军编队恰好也是采取了类似的战术。红海军编队中一马当先的“镇海号”,刚一驶出自己炮火的有效射程,迅速按照旗舰上发出的命令,一折头引领前面的四艘战舰先是转向西北航向,接着平直向西,利用速度上的优势,又迎头拦住了正企图向正北移动的沙俄军舰战列。

    不过,许宗扬亲自坐镇的旗舰“虎门号”及随后的红海军七艘战舰,却出乎巴鲁什卡意料地不是追随前面的战舰到了位置才转向,而是原地开始折向西北,恰好与巴鲁什卡的舰列形成了逆向并列。

    真是太好了,十二对八,数量占有优势,自己舰队的炮火也能够完全展开,一旦红海军的舰只再向西北方向移动上些许,还会遭受到自己另外一支战列的打击。巴鲁什卡乐了,看来这些愚昧的东方人到底是不懂真正的海军战术,居然把刚才那么好的战场优势白白地就给放弃了。

    这场海战,自此被分割成了两个战场。西面是红军江防舰队与十几艘沙俄炮舰的鏖战,七八哩外的东北面则是两大主力舰队的决战。

    红军的江防舰队死死缠住沙俄的十几艘小型炮舰,一群炮船围裹着一艘或是几艘沙俄的炮舰打,宽阔的海面上浓烟冲腾,炮声震天。一方是炮火密集,一方是炮火凶狠,双方看上去似乎都是杀红了眼,即使不断有各自的舰船燃烧、倾覆,可谁也不肯先退一步。

    另一片海域,“镇海号”当头拦住沙俄编队的前进方向,迫使以“伏尔加河大妈号”为首的沙俄舰队,只能凭借数量上的优势,用拼命的方法,来强行正面发起对面前占据优势位置的红海军战舰的攻击。

    又是炮火冲天,又是你死我活。“镇海号”率领另外两艘战舰用犀利的炮火回应、抵挡住沙俄的狂嚣,而阵列中的“定海号”却径直冲进了正拼命向自己舰队侧后方躲避的沙俄运输船队里,舰上所有的主炮、舷炮一起怒吼,雨点般的炮弹把一艘艘只能算是手无寸铁的沙俄运兵船砸得粉碎。

    巴鲁什卡太狂妄了,狂妄到竟没有想起在运兵船上哪怕就放上一门炮呢,虽然总是赶不上红军的炮船,至少也不会就这样的白白挨打。海面上到处是垂死挣扎的沙俄陆军官兵,他们本来是期待着登上海岸后去“火”上一把的,现在却只能跟大海较劲了。

    东南方,许宗扬和巴鲁什卡也是打得各个眼睛发红,两支几乎是同时在减速的舰队,在缓缓交错而过的同时,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各自能送进炮膛里的那数不清的炮弹,雨点儿般狂泻向自己的对手。

    “上校大人,叛军在攻打我们的运兵船,一艘运兵船已经被叛军摧毁……上帝……有一艘……”

    “上校大人,最后一艘运兵船沉没。”

    “上校大人,左翼尼古拉耶夫斯克(原中国庙街)号被击中起火,哦,天啊,不会吧,而千吨的战舰啊……报告上校大人,它即将沉没。”

    “上校大人,右翼哈巴罗夫斯克(原中国伯力)号的弹药舱被击中……”

    听到瞭望兵不停的报丧似的报告,沙俄舰队旗舰“察里津号”上一直不停地用望远镜观察战局的巴鲁什卡被气晕了。尼古拉耶夫斯克号和哈巴罗夫斯克号那可都是穆拉维约夫司令官阁下的心头肉啊,当初正是它们帮助司令官阁下,成就了那段为沙皇陛下夺得数十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的辉煌!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帮子土得掉渣,恐怕连什么叫“数学”都搞不明白的愚蠢东方人,怎么也能够懂得鼓捣起这么厉害的一支海军?

    许宗扬的眼睛就红了那么一把,当一轮对射下来,他的舰队又把两艘沙俄战舰送进海底的时候,他的舰群开始鱼贯地掉头再次向北,似乎是要从背后全速冲向正与“镇海号”等红海军战舰纠缠的沙俄舰群……

    “上校大人,叛军要逃!”

    舰长科尔察少校那说不出是惊喜还是沮丧的叫喊,让两眼血红的巴鲁什卡更是心如火焚,真他妈的,打了半天,自己损失了数艘的主力战舰,而堂堂的沙皇海军竟然没有一点儿的战果。不仅如此,细心又聪明的巴鲁什卡好像突然还发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红海军的炮弹厉害啊,往往只要挨上一发,己方的战舰似乎就要筋断骨折,而自己手下这些战舰上的炮弹,就是一连气儿打上个四五发,怕是也难以能达到他们的那种效果。你看看,好几艘叛军的战舰明明都是冒起了浓烟,可就是不沉,真是他妈的遇上鬼了。

    “追,追上去,集中力量,一定要击沉叛军的旗舰!”

    沙俄舰队边打边再次改换编队的队形,顾了头,这次可是真没有时间去顾腚了。也就更不会有人去想起来红海军的那些“小蝌蚪”们了,也难怪,这种东西太新鲜了,谁会老想着它们。

    所有沙俄官兵,包括巴鲁什卡在内,正眼睛红红,忙得脚丫子朝天,埋怨自己是遇上“鬼”了,结果“鬼”真的就上门了。巴鲁什卡只顾全神贯注指挥着舰群蜂拥而上,全速追赶突然变换队形向北冲去的红海军旗舰率领的战斗群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与红海军编队的相反方向——也就是他的屁股后面,正疾速飞驶过来三群小型的快艇编队。

    这些小艇跑得太快,以至于当排在队列后面沙俄战舰上的官兵偶然发现,却还没有来得及挂起旗子通报旗舰上的巴鲁什卡的时候,它们就突破稀稀落落的所谓炮火拦截,“飞”到了沙俄舰队的跟前。随着十几道翻腾的白色浪花迅速掀起,紧接着是一阵阵的爆炸声轰鸣,火光冲腾,漫天飞舞的都是破碎的船板、桅杆、被掀起的炮管,连同着一个个沙俄官兵的躯体。

    这次巴鲁什卡绝对不再调整什么航向了,而是正好就势偏转航向全速冲东北跑,冲出战场。他现在什么也不想管,什么也管不了,旗舰上悬挂的信号是立即撤出战斗,他自己甚至是连拿起望远镜认真瞅瞅传说中的“小蝌蚪”的机会,或者说是勇气好像都没有了,只是不停地催促着轮机舱,就一个字“快”。

    真是太可怕了,就那么几个破渔船大小的东西,眨眼间就会把上千吨的战舰炸得粉碎。他庆幸,刚才若不是自己的坐舰后面有垫底儿的三艘战舰,只怕第一个要倒霉的该就是他自己了。多少天以后,巴鲁什卡只要闭眼想想上海的那场大战,还像是做了一场的噩梦。

    在红海军鱼雷快艇的欢送下,巴鲁什卡第三舰队剩余的十几艘主力战舰,带着无限的惊恐,再以两艘战舰为代价,终于摆脱了红海军的追击,逃得无影无踪。可他们与红军江防舰队纠缠在一起的那些小型炮舰,却在大获全胜的红海军主力舰队的围堵下,一个都跑不了。

    又一次大战,在双方损失舰只数量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结束了,红海军战舰重伤两艘,轻伤三艘,红军江防舰队伤毁十余艘。沙俄第三舰队十五艘小型炮艇全军覆没,千吨级以上主力舰只折损九艘,四艘运兵船葬身海底。而消灭红海军吴淞基地,却成为了沙俄海军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美好的梦幻。



………【第二○九章这才是真正的战果】………

    自这以后,经过短暂的“和平期”,在胶东半岛以南、皖北(天朝将苏北与皖南对换,苏北划归了安徽,而皖南则归属江苏)以东的黄海海面,经过穆拉维约夫再次添油式补充的沙俄第三舰队与天朝红海军之间就又开始了持续的海上搏杀。尤其是在天朝红军控制了整个皖北之后,双方海军更是连续的“大打”交手。

    作为红海军的海上战略,就是要首先掌握住胶东半岛以南黄海海域的主动权,为下一步红军在山东的作战提供屏障。而对于沙俄们在威海军港的大规模建设,红海军似乎并不是太想与沙俄们为难。正是为此,除去最后的阶段,当红海军完全掌握住了黄海主动权之后,才会有少数鱼雷快艇趁着夜幕掩护,偶尔跑过去捣捣乱,捞上一把小便宜,再顺便折磨一下疲惫的沙俄们外,红海军似乎更愿意把沙俄的战舰引的远远来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