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闺事-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必给你医治的大夫一定很是了得。”

    商煜低垂的眼睛闪过一丝寒光,抬头眨了眨眼无辜的看着太子。

    “三弟,你告诉大哥,告诉吾,那大夫是谁,把他宣进宫来给母后治病!”

    商煜闻言为难的看了看夏睿帝,夏睿帝也看了商煜一眼,眼神讳莫如深。

    商煜垂了垂眼皮,抬眼看着太子解释道:“太子哥哥,臣弟虽然一直体弱多病却并无大病。给臣弟医治的大夫是个游僧,说是只要慢慢调养即可。而且那游僧常年居无定所,臣弟也有好多年没有见过他了。此时实在不知去何处找他!”

    夏睿帝听了商煜的话,神色有片刻的复杂。

    当年到底因何送走商煜,他其实最清楚不过。

    淑妃怀三皇子时身子并不是特别好,三皇子从出生起就体内带着寒气,身子比一般孩子要弱得多。

    而最威胁三皇子性命的是他一出生就带了胎毒。

    淑妃当年心灰意冷,唯一的儿子又被算计奄奄一息,为了与夏睿帝赌气,更为了救商煜才下定决心把他送走。

    要说这些年他并非不知道商煜在何处,只是他从来没有去看一眼商煜,而在商煜那些年的日子里从来没有父亲这个称呼。

    这也难怪自从商煜回来之后跟他很是疏离,无论自己怎样迁就他,商煜也很少看他一眼。

    今儿商煜如此可怜‘娇弱’的一个眼神,瞬间击中了夏睿帝心底为数不多的柔软。

    他轻咳了一嗓子,沉着脸对太子道:“大夫,朕可以派人寻找,但太子你要记住,大夫治病不治命,若最后。。。。。。你是娶了亲的人,是大夏的太子,当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夏睿帝虽然低太子有些许的失望却没有想过因此动摇他太子的地位。

    毕竟失去母亲的痛苦,换了谁都冷静不了。

    反倒是太子如果太冷静甚至冷酷,他就该放不下心了。

    太子既然连最疼他抚养他长大的母后都没有心,谁又能保证自己这个亲爹不会被掀翻退到呢。

    不过片刻,圣人就派人起草了一副圣旨,分发到了大夏各个地方。

    太子看过之后这才起身去了薛后的寝殿。

    一直守在薛后身边的长公主和太子妃见到太子都起身压低嗓子问道:“母后的病太子怎么说?”

    太子低了头不敢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脸色,也滴着嗓子回道:“父皇已经招贴告示,希望能请些隐世高人给母后医治。。。。。。”

    要说最了解太子的,除了薛后就是这个与他一同长大的长公主了。

    听了太子的话,又见他低着头不敢看自己,心思一沉,母后的病如果连太医令都治不了又能找谁呢!

    再说母后的病情根本就等不及。。。。。。

    太子妃劝慰了太子与长公主几句,便陪着他们在薛后的床前守了一夜。

    好在太医令的医术确实非沽名钓誉,再连番抢救,一夜之间换了几次药方之后,薛后竟撑了下来,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

    天不亮,太子就坐不住了,要亲自去找大夫。被夏睿帝派了内侍拦住了。

    太子妃在长公主的劝说下会东宫歇息。

    一出了凤栖殿,太子妃勉强扯出的笑容立马垮了下来。

    太子妃的陪嫁嬷嬷从东宫迎了出来,见太子妃出了眼底淡淡的乌青与疲惫心疼的问:“皇后娘娘好些了吗,您是不是累坏了?”

    太子妃摇了摇头,仍是阴着脸。

    那嬷嬷想了想才试探着问道:“太子妃娘娘是在担心皇后娘娘?”

    “嬷嬷,我刚刚成婚四天,母后在回门那日病重,是不是很不吉利?”

    太子妃沉思片刻,还是斟酌着开口。

    “如果薛后有个万一,我岂不是成了那扫把星!”

    “啊呸呸呸!”那嬷嬷闻言连忙打断她,连连呸了几句,嗔怪道:“我的太子妃娘娘,这话怎么能乱说,是要出人命的!”

    太子妃也自知说了胡话,抿了嘴低着头不再说话。

    那嬷嬷知道太子妃太年轻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刚成婚就遇上如此棘手之事难免慌了手脚。

    大夏朝上康九年六月初九,就在大夏国上上下下寻找神医之时,薛后到底没有等得及就仓促的离开了。

    这件事成了压在太子心头最后一根稻草,当这根稻草断了之时,守在薛后榻前的太子眼睛一翻,身子就跟着往后抬了过去。。。。。。

    禁宫里顿时乱作一团。

    就在此时,禁宫凤栖殿东面的椒淑殿里传来一阵痛苦的干呕声。

    “娘子,您去就请了太医来把把脉吧!”

    她身旁以为梳着裸髻的宫女轻声劝道。

    “不行,这会儿请太医不是招人嫌吗?

    ps:送上今日更新,求收藏,推荐!
第 121 章  孕了
    皇后崩逝虽算不上国丧却也是举过齐哀,所以京城各家各户入目之处皆是一片缟素。

    太子睁开眼时一眼望见的便不再是姜黄色锦鲤锦锻帐子,而是素面棉细纱帐子。

    他扭了扭头,黄花梨透雕鸾纹玫瑰桌上燃着白烛,一滴晶透的烛泪正慢慢滚落,像极了人伤心到极致时滚落的泪珠。

    他此时还有些迷茫,支起脖子疑惑的扫了四周一眼,琉璃??扇上拴着的白绸扎花,大红锦垫变成了石青色,彩釉高脚瓶变成了青花瓷白瓷,甚至是五连珠大红宫灯,玉兰鹦鹉镏金立屏,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是素色水墨丹青宫灯以及素白原纱屏。

    太子的眼神越来越清醒,痛苦却再也无法隐藏。

    如今的一切都提醒着母后离他而去了。

    从今开始,再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他付出性命却毫无怨言。

    就像母后临走前还在担心他,为他谋划。

    这更加让他痛不欲生。

    更加**裸的提醒他心底最痛苦的地方,为了一个对自己从来只有算计利用的女人,他伤害了对他最重的女人。

    “啊!”太子无法接受这残忍的事实,忍不住抱头哽咽,“咳咳。。。母后,儿臣错了”

    听到寝殿的动静,守在门口的侍婢听到里面的动静,连忙推门而入,看到的是太子缩成一团微微抽搐的身子,已经哽咽的哭泣声。

    太子听到房门的动静的,伸手拢了拢雪白的中衣袖子,擦干眼角的泪水。

    “太子,您醒了?饿不饿,奴婢让他们给您送些吃食来。”

    太子转过身来望着进来的人,眼眶微红,自是知道他刚擦大哭了一场。

    不过,这侍婢也是伺候太子的老人儿了,知道该听该看什么,知道什么东西看过一眼就该忘记,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不用了,吾吃不下!”

    太子摇了摇头,又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我睡了多久?”

    “回太子,今儿十四了。”

    太子沉默片刻,反应过来今儿距母后头七还有三日。

    他想挣扎着起身,身子刚刚挺起却一下子气虚倒了回去。

    侍婢连忙上前拉住他,搀着太子起身。

    “吾要去灵堂。”

    薛后的灵堂设在凤栖殿的偏殿,宫里所有的孩子都要给薛后守孝。

    “太子,您已经有三四日未进食了,哪里有力气守灵,万一您再累倒了,皇后娘娘的后事,谁做主啊?太子妃也担心您,皇后娘娘在天有灵,更是会伤心的。”

    侍婢虽然看上去胆子很大,小嘴说起话来不客气,但却不让人觉得冒犯。

    太子本来就心烦意乱,听了她的话竟没有发作,想笑笑却又笑不出来,只是瞅了她一眼。

    侍婢吐了下俏舌,不敢再多说。

    “去盛碗素粥来吧,跟御膳房说一声,往后吾茹素。”

    侍婢一愣,悄然抬眼,发现太子神色庄重,眼神坚定,微微犹豫一瞬点头应是。

    侍婢出了太子寝殿,迎面碰上一身素白缟服的太子妃,连忙行礼问安。

    “太子可醒了?”

    太子妃秀眉微蹙,眉宇间满是担忧疲倦。

    显然薛后在她新婚之期内崩逝,太子妃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她隐约能感受到圣人对她的态度有些变化。

    而太子仍昏迷不醒,这几日里没有进食,若太子再出点儿什么事,她哪怕心里再委屈冤枉,也难逃一死。

    所以,这几日里她总是灵堂与太子寝殿来回跑,短短几日功夫却瘦削了很多。

    “回太子妃娘娘,太子醒了。”

    侍婢连忙回道。

    “真的?”太子妃听了竟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了愣才确认般的又问了一句,接着眉开眼笑道:“太好了,本宫去看看太子。”

    太子妃兴冲冲的提着裙裾快走了几步,又记起什么回头问道:“太子现在怎么样,是不是还。。。。。。你不守着太子,做什么去?”

    “回太子妃娘娘,太子要喝素粥,还说往后都要茹素,所以奴婢要御膳房吩咐一句。”

    太子妃闻言眉头松了松,甭管茹素还是食荤,只要太子肯吃东西,就说明太子没有垮下去。

    她已经很高兴了。

    禁宫,凤栖殿,灵堂。

    此时整个灵堂一片缟素,跪在灵堂左侧的人全身过着素缟,神色肃穆悲壮。

    薛后离世,太子妃又刚刚过门,太后不理世事多年,圣人思来想去就把**事情都交给贤妃裴氏与惠妃刘氏。

    而皇后的丧事自然也是由她们操办。

    操办皇后的丧事这事儿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办好了没人说声谢谢,要是办砸了,圣人那里也说不过去,一个居心叵测的名声她们背定了。

    所以这几日,她们是一点也不敢懈怠,哪怕往日里两人总是见面就对掐却也神奇的能一起说话做事儿了,大小琐事更是亲力亲为。

    这日,贤妃在后台检查了一遍灵台,又要核对过几日陆续进宫问礼的朝廷命妇与诰命夫人。

    等事情安排差不多了,她揉了揉僵硬的眉心,伸了手让崔嬷嬷搀着起身。

    刚一站起来,贤妃眼前一黑,没反应过来前就往后倒了下去。

    崔嬷嬷一唬,一把接住贤妃,扯着嗓子喊道:“太医,快叫太医!”

    半个时辰后,太医令慢慢收了脉诊,藏在花白胡须下面的面皮不可察觉的微微抽搐,眉头也不自觉的皱起,形成一道深沉的沟壑。

    这几日他真是出门没看黄历,总是麻烦频频。

    他这个表情吓坏了崔嬷嬷她们,就连闻讯赶来的圣人也沉了脸色。

    先不说贤妃是他亲自求来的,这几年他多少有几分真心在,就说**已走了一个薛后,几天之内在倒下一个嫔妃,就会有监察御史弹劾他为君不仁了。

    “说,婆婆妈妈做什么!”

    圣人背着手,脊背挺得笔直,沉着脸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医令。

    “回,回圣人,并不是大病,而是贤妃娘娘以前伤过身子,身子本就娇弱,又怀着身孕,自是不能操劳的,近日想来是劳累过度才发生晕厥了。有孕在身最好不宜服药,多加修养即可!”

    圣人与崔嬷嬷她们边听边点头。

    片刻后,太医令低着头心里默念了三个数,圣人与崔嬷嬷突然瞪大了眼睛喊道:“什么!”

    ps:送上今日更新,求收藏,推荐!
第 122 章  喜讯
    裴彦清怀孕了。

    入宫两年的贤妃娘娘终于怀孕了。

    裴彦馨看着报喜的宫嬷嬷笑脸盈盈的道出这个喜讯,一时间有些怔忪。

    祖父和父亲还有三叔他们也是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惊喜很快从眼睛里溢出流露在脸上。

    “惜姐儿。。。贤妃娘娘身子可还好?”

    祖父看着宫嬷嬷殷切的问道。

    “娘娘身子还好,”宫嬷嬷笑着点头,“就是前几日张罗皇后娘娘的葬礼,有些疲累。”

    宫嬷嬷说着见祖父他们一脸担忧,连忙道:“老侯爷和世子爷放心,皇后娘娘的葬礼已经交给惠妃和武妃了,太医令也已诊过脉,只要多加休息无碍的。太后娘娘也很重视贤妃娘娘这一胎,发话了让贤妃娘娘多多休息。有太后护着,娘娘一定平安诞下龙子。”

    祖父和父亲闻言都点头松了口气。

    太后确实很关心贤妃的身孕。

    说来也怪,自从三皇子出生之后,宫里一个新生儿都没有。

    现在宫里只有太子和三皇子两个皇子,公主更是只有大公主自己。

    无论男嗣还是女娃,太后都盼着。

    只要贤妃能平安生下这个孩子,太后和圣人必定都会宠爱他。

    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打破了多年**无嗣的空虚,更像是给太后吃了颗定心丸。

    圣人身子没问题,还能旺盛老商家的香火!

    可以说只要贤妃成功生下这个孩子,贤妃往后在宫里的日子会舒坦很多。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这个孩子身子骨娇弱。

    所以,祖父和父亲才特别开心。

    裴彦馨也把这一点看的很清楚,只是她记起了前世大姐的第一个孩子是夭折的。

    可是不同的是,前世大姐一入宫就很宠受,大姐那时很幸福,也很。。。张扬。

    因此,大姐入宫不到一年就有了身孕。

    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大姐作为**的女人太得意,太幸福了又太单纯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她没能保住那个孩子,而且伤了身子。

    以至于她后来差点拼了性命才生下个女儿,并且再也不能怀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