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诸神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诸神传-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彭祖长大成人后,从西域返回。此时尧为贤君,御外安内,防洪斗兽,重任在肩。然营养极差,积劳成疾。彭祖怜之,上山打猎,得野鸡、草药,熬羹奉献,尧病愈。

    彭祖创立烹调术,广为传授,壮万民体质。尧念彭祖有功,将其封于大彭山,即今徐州一带。此处山清水秀,宜渔宜猎。彭祖在此创建大彭氏国,国运延续八百年左右。

    彭祖有54子,一幼子喜捕鱼。彭祖恐其落水,屡次阻止。其妻喜食鱼,为避彭祖,将鱼藏于羊肉中烧煮,不料鲜香无比。彭祖尝后认可,取名羊方藏鱼。鲜字从此而来。

    大彭氏国人原饮河水。但时有洪水泛滥,因饮水而染病者众。彭祖亲自率众掘井,教民改饮井水,强身防病。今尚有遗址。井为黄帝发明,彭祖学先辈掘井之术,为国人造福。

    彭祖善烹调、房中、导引三术。黎明即起,披发散步。冬日爱洗冷水浴,夏日爱食青菜。漱口固齿,外出辟谷。常用药物:松脂、柏子、麜角、云母等。提倡多食鸡、鱼及羊肉。

    有户人家,三代短寿,原因不明,向彭祖求救。彭祖至其家,见寝室墙壁隙缝中,有风吹进,正对卧床。彭祖曰:风入耳吹脑,则阳气散。令堵之。自此家人得长寿。

    彭祖认为,男女之事,非常自然,关乎健康长寿,应会房中术。男人节制不纵欲,温和不粗暴,多交少身寸。米青,还精可补脑。夫妻分床分被睡,让女人也快活。

    彭祖导引术有十法:吐故纳新、按摩叩齿、闭气攻病、采气吞津、息虑宁神、存想内视等,集意念、按摩、肢体运动为一体,可以疏通气血、强身健体。

    大禹开始治水时,也曾以堵为主,不见效果,遂请教彭祖。彭祖曰:天地、风雨、河山,皆为阴阳之气所致,宜用导引之法,使其疏通。大禹变堵为疏,大功告成。

    大彭氏国之都,设于大彭山下。彭祖率民挖沟垒石,围而成城,聚众而居。现为铜山县大彭镇,有彭祖井遗迹,重建有彭祖庙、彭祖墓、彭祖碑。农历三月三为彭祖庙会。

    彭祖走出大彭山,来到云梦山(今云龙山),登高远望,周围数十里内,边高中低,势如仰釜,更宜居住,便率民迁都山下。掘井、建房、修城,为彭城雏形。

    彭祖迁都后,忽报外敌欲犯,彭祖率军民布防。此处岗岭四合,隐然若环,独缺其西。彭祖令人严把东、南、北三面山头,西面敞开无兵,成口袋阵。后全歼来犯之敌。

    商王为永久坐官,向彭祖讨教长寿之道。彭祖认为其动机不正,拒答。商王便封彭祖为大夫,彭祖不愿上任。商王又送彭祖万金,彭祖收后周济穷人。两次均不为所动。

    采女亦长寿,但貌相年轻。商王请其入宫,待为贵宾,令其问彭祖长寿之道。采女登门,行大礼。彭祖不便推辞,遂告之。主讲房中术,要求懂男女交接之道,还要服药等等。

    彭祖醉酒,唱曰:“彭祖八百八,上街把口夸,谁若比我大,娇妻输给他。”有一秃顶,谎称为大,遭彭祖妻骂:“你的爹娘我为媒,啥时生你秃乖乖?”秃顶落荒而逃。

    采女将彭祖长寿之法,传予商王,商王试之灵验,遂欲垄断,并发布命令:凡传播彭祖养生法者,格杀勿论,亦追杀彭祖本人。彭祖无奈,弃国逃亡。商王后因纵欲而死。

    一日,彭祖做梦:受玉帝之命,负责降雪事。彭祖乡情浓厚,徐州该降雪时,改降白面,持续数年。后彭祖下凡暗访,发现有人浪费白面,以烙馍铺地,遂重改降雪。

    商武丁四十三年,商灭大彭氏国。彭祖无家可归,只好云游天涯,先到天目山,再到武夷山,后到彭山。神州大好河山,几乎踏遍。故今12市、县中,都有彭祖遗迹。

    彭祖身在天涯,心系故国,虽国已不在,仍冒险返回徐州。以周围山林为家,仰卧山之坡,吸天地之灵气,收日月之精华,终修道成仙,**化石,灵魂升天。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六章:混鲲祖师
    混鲲祖师,是创世元灵的徒弟,修“玄灵气”,弟子无数,什么蟒牛蛇兽、蛟鹏狮猴……各种形象各异的生灵都来者不拒。最得意处是有两大弟子。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两人一手创立了一门派别——名唤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

    大弟子接引道人学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于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做那转世苦修,这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却也是个仙心泛滥、天纵奇才之人。后来王子独自静坐于一棵菩提树下,竟豁然功法圆通,得悟大道,人皆称其为“佛”,又尊其为释迦牟尼尊者。这释迦牟尼自此仙心荡漾,竟创立出一门派别——名唤佛教。

    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多年后,有一天产石猴横空出世,得一来历神秘的菩提祖师传授一身惊人道法。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七章:三清天尊的故事
    “三清天尊”又叫“三清道尊”“三清老祖”,是指道教中的三位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在道教的神阶谱系中,三清天尊居于最高位。在道门中有个说法,叫做“一气化三清”,就是说三清天尊是由一气变化而来。

    有个自作聪明的读书人,写了一篇文章,认为既然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怎么还要由一气变化而来,难道说这个“一气”比三清还要厉害?这个“一气”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还有比“一气”更高的神灵吗?

    读书人觉得自己的质问很有力量,又专门写了一道疏文,在三清天尊神像面前焚化,说:“如果你们有灵,看到我这个文章,可否解答我这个问题?”

    道德天尊看到了这个文章,哈哈大笑;元始天尊正在打坐,双目紧闭,也不发言。

    灵宝天尊觉得自己应该去提醒一下这个狂悖的书生,就在这个书生做梦的时候进入他的精神世界。

    灵宝天尊对这个书生说:“有人说气是道的化身,这可能是说三清神是道的化身吧?你怎么看?”

    书生说:“这个说法我也听过,也可以这么说,我赞成。”

    灵宝天尊问:“那你认为道在哪里?”

    书生说:“我不知道。”灵宝天尊说:“灵宝天尊说;“我很奇怪,你连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还有闲工夫思考一气化三清的问题?”

    书生问:“那么你说道在哪里?”

    灵宝天尊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宝藏,这个宝藏就是人的心灵,这是每个人的宝贝,道就在这个宝之中啊。”

    书生说:“为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灵居然是宝贝呢?”

    灵宝天尊说:“因为你的心早以丢了。你总是把心思花费在思考一气化三清之类的问题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心灵。”

    这个书生似乎有些明白,就问:“你是谁?”

    灵宝天尊说:“人们都叫我灵宝天尊。”

    书生很高兴,说:“啊,你就是灵宝天尊啊,真是太好了。那么你什么理解一气化三清这个问题?”

    灵宝天尊说:“你这个后生,怎么还纠缠于这个问题。你知道吗?你纠缠于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心灵就部属于你啦!不过既然你问到我,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我部晓得,我只晓得我心中埋藏着灵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谁,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存在,而总是去追问一些离自己很遥远的问题。这些人往往自作聪明,自鸣得意,自以为是,却总是迷失了自我,这是很部可取的。

    元始天尊梦境释群疑根据道教的说法,在三清天尊之前,世界上只有“道”的存在,“通天下一气”,“道”以“气”的方式存在,“气”的运行轨道就是“道”,“道”通过“气”来展示自己的存在。

    后来,“道”决定以另外的方式来展示自己,于是“一气化三清”,产生了三清道尊。三清道尊中的元始天尊后来化身盘古大帝,开辟了天地,天地阴阳二气孕化,才产生了天地间的万物,人是万物中的一种。

    说到底,天地万物都是一种“气”的存在方式,都是“道”的自我展示。从理论上说,天地万物通过自己的修炼功夫,可以变化气势,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对于人来说,这种境界即是神仙的境界。

    在盘古大帝之前,没有天地,属于世界的先天阶段,三清天尊等神灵属于先天神;盘古大帝之后,天地万物人类产生,属于后天阶段;人们通过自己的积善修德,为列仙班,成为神仙,属于后天神。

    神灵越来越多,需要相关的管理机构。

    于是三清道尊中的道德天尊导引了一位凡人修炼成仙,并且不断提高素质,来管理神界。这位神尊就是玉皇大帝。说到底三清天尊和玉皇大帝都是道教中的最高神,但是各自担当的职责不同,寓意不同,管理的事物也不同。

    在中国古代的宋朝,有一个时期,人们总是有一个疑惑,在道教中,到底是三清天尊打,还是玉皇大帝?

    这个疑惑越来越大,一切至于就要影响到人的信仰生活了。

    这时元始天尊觉的时机成熟了,就在某天晚上,让所有人都做了同样一个梦,人们都梦见河汉在发大水,整个天空都是磅礴滔天的洪水,白色的浪花从天狼星的方向袭来,把大地给卷了进去。

    转眼间的功夫,好像整个宇宙都变成了洪水,天地万物都被洪水吞没了。

    洪水又流进了一个漏斗里,经过漏斗后都变成了腾腾的雾气。雾气蒸腾,产生了许多形状。这些形状幻化出天地万物的一张。

    这时有一团雾气好像活了,把其他凌乱的雾气形状摆出了一个样子,就是天地万物现在的样子,整个雾气好像活了起来,开始动转起来,有了声音,有了颜色,有了冷暖。

    人们都起来了,发现太阳出来了,雾气正在散掉。这是一个奇怪的梦,大家都不懂其中的意思。就去供奉三清天尊的庙里祈求神示,得到了一首诗:

    太一可生水,水本有三态;

    三态气运转,天地满尘埃;

    清浊呈善恶,赏罚还复来;

    要问其间事,且待归鸿泰。

    这也是一首奇怪的诗。

    有一些刚刚参加过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觉得,这首诗的押韵不是上乘,算不得一首好诗。

    正想着什么修改一下呢,从人群中出来一个老道。只见这个老道说:“这首”诗跟音乐没有关系。我很奇怪人们喜爱音乐超过了喜爱生命。

    这首诗说的是,三清和玉皇管的事情不同,都是最大的,都是道的化身。”

    说完这句话,这个老道突然就不见了。人们都很惊奇,细心的人发现元始天尊的神像正在微笑。

    三清天尊对机度世根据历史学家和道教史家的研究,玉皇大帝从隋唐一来逐渐形成,在宋朝时十分流行。而在此之前,道教的主神是三清天尊。

    所以无怪乎在宋朝的时候,在人们的信仰生活中,对于道教最高神产生了疑惑。其实神仙的境界很高,已经超越了人间的判定标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一般来说,因为道教界较为远离尘世,所以道教徒普遍认为三清天尊是道祖,属于高位神;但是世俗名众与现实的政治生活联系很紧密,所以在他们看来,玉皇大帝是最高神。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另外,三清天尊有时候也处理过人间的事物。

    有一次三位天尊在喝茶聊天,下棋论道,从门外进来一个商贩某样的人,手中拿着丰富的供品,上供到三位天尊的神像前。

    只听这个商人说:“我是一名丝商,现在手头有一批货,囤了很久,仍然没有买家。新丝马上就要上来了,我有点着急。现在我马上把上等的供品”献给你们,希望你们保佑我早点脱手这批丝,生意兴隆。

    如果买卖做成了,我愿意拿出一半的利润,给三位神尊添油。”说完就走了。

    随后又进来一个贩徒某样的人,一进门就说:“我昨天玩牌输了钱,把祖上的地契也抵押了。我现在只有一个祖传的绿扳指儿,我准备当了钱,再去赌一把。

    我现在请求三位神尊保佑我赢钱。如果我赢钱了,我会把赢的一半钱拿出来,给你们添油。”说完也走了。

    最后进来的是一个盲人,有仆人搀扶着,来到三位神尊面前,说:“我们家是大户,但我天生就是个瞎子,对于这个世界的样子,我没什么感觉,但是前些天,我听到有人说,如果用半新不旧的生丝缠在自己身上,然后去赌场赌博,故意输钱,当输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东西了。

    钱不是问题,我想试一试。但对于这个说法来说我又产生疑惑,所以来这里向三位神尊求个签,想问问三位的意见。不论成与不成,我都愿意捐献我一半的财产。”

    在这个盲人摇签筒的时候,三清天尊颇为踌躇。元始天尊一旦遇到难以权处的事情,就总是闭上眼睛,不说话。按照灵宝天尊的性格,想给他一支下下签,让他别在痴心妄想。

    但是就在下下签即将跳出签筒的时候,道德天尊突然觉得可以给他一支上上签。于是暗中运用法力,硬是把灵宝天尊的下下签给压了下去,然后使出一支上上签跳出前筒。

    盲人很高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