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了五天的时间,凭着双脚,第三路军第一支队以步行的方式抵达了南沙。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正在前往民团大本营的路上,李宗仁暗自感慨着。
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整洁而舒适的街道,行人的脸上都满是富足的微笑。看着一座座宽大整齐的工厂。沿途的所见所闻让李宗仁目瞪口呆,还以为自己已经去到了另外一个富饶的国度。南沙,当年他随着莫荣新进驻广州的时候也曾来过,但那时可见不到如今这番丰裕的景象。
到了顺德区的边沿,在哨卡那里李宗仁看见了前来迎接他的黄绍广和曹振海,这两位核心人物的到场,让李宗仁明白了他自己在天宇集团体系中的价值。
三人互相寒暄了一阵,这才聊起了此次的正题。李宗仁虽然内心依旧有些坎坷,但面子上还是一副自信和轻松的神情,笑着说道:“两位大人,亲临此地可是有什么指示啊?”
知道对方故意在调侃,黄绍广和曹振海都没好气的拍了拍李宗仁的肩膀:“我的宗仁老哥,你就别挖苦人啦,我们这些小人物,能指示啥?”
黄绍广只是负责过来统计人数,以确定补给标准的。
曹振海才是此行的主要负责人,只见他拉起了李宗仁,来到了一个开阔的校场上,指着面前的十列大型军用卡车兴奋的说着:“看到了没,这是我们公司为你准备的见面礼,你们第三路军的第一支队,是第一批使用这些车辆的人。”
两百五十辆墨绿色的大型军用运输卡车摆在面前,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这也是天宇集团第一批弄出来的军用汽车产品,将会在今天用这副傲人的姿态去面对世界。
厚实的铁皮车厢,宽大的帆布蓬盖,大半个人高的车轮,这一切都让李宗仁深深地沉浸于其中。即使毕业于保定军校,即使是受过了再正规不过的专业军事教育,可他也不曾见过这样一幅狂傲的景象。
汽车,足足二百五十辆大型军用运输车,就这么切切实实地摆在了自己面前,一股工业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李宗仁这个农业国度出身的将军慌了心神。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规模的车队,而对于天宇集团的好奇,却也更迫切了。
“李司令,现在相信我们的诚意和实力了吧。”见还呆愣在原地的李宗仁一副心神无主的模样,黄绍广救免不了揶揄了两句,不过以他们的要好关系,这点玩笑并不算什么。
“这,这些汽车都是属于我的?”现在的李宗仁,还不是日后那个叱诧中原的桂系首领,还没有那汇总处变不惊云淡风轻的的城府。他只是一个在机缘巧合之中从督统当上了司令的壮年人罢了。
曹振海却是摇了摇头:“恐怕还不是,宗仁,这些车就算是送给你你也用不了。”
“为何?”曹振海的话让李宗仁大惑不解,这些车既然是礼物,为何有说不是送给第三路军的呢?
“你有这么多司机吗?整个车队,至少需要300名以上的司机,500人以上的维修团队,而且全都要有高中以上文凭才算合格。不是我挖苦你,在你的队伍里,恐怕连识字的人都不多吧。”
这可不是胡说,不认识字的确也可以开车,可问题是军车的司机一般还要肩负着紧急抢修的任务。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根本不可能胜任这些工作,想要看懂军车的维修保养手册并且学会里面的技能,至少也需要高中以上学历吧。
更不要说每个负责开车的士兵还要定期接受各种各样的专业培训,毕竟天宇集团在以后还会不断的更新这些装备,没有足够的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根本应付不了日渐复杂的局面。
“不是吧?都上过高中了还会来当兵?”
曹振海的说法让李宗仁感到难以接受,这个时代,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人救已经算得上是高素质人才了。这样的人在普通百姓眼中都可以自称是文化人,根本没有几个愿意来当兵。
军阀的手下,能认字的人都能当上小军官了,像李宗仁这种出身官办军校的士官,每年又能有几个?洒在中国四亿人口里面,根本连个响都听不见。
“你以为啊,南沙民团名为民团,里面的排长以上都严格要求至少是高中以上学历,全部的士兵都要去学常用汉字,三个月内连续5次不达标的,救立马辞退。”
黄绍广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想法,一股脑的把南沙民团的具体细则说了出来。这件事当初李宗仁没问,结果是谁也没提,因为体系内的经常要求,反而让黄绍广他们习以为常,忽略了这个时代的其他的军阀队伍的受教育情况。
在李宗仁手下,能读书写字的都是营长级别以上的军官了,高中学历的那几个香饽饽全在参谋部里面供着,是全军的核心,至于读过大学的,都去当政客了。他哪里知道,在这里连个开车的也要高中学历啊,以前的桂军,也就几个有钱的司令有小轿车。穷的还只能骑马,何曾见识过设么叫机械化部队啊。
“行了,这些事情等到了训练大营在讨论吧,感激集合队伍上车。对啦,宗仁,之前你有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贴名牌啊?”
黄绍广的提醒让李宗仁回过神来,因为此前救要求过了,士兵的行李和武器要统一存放,并且贴好名牌,以免混乱。这也是南沙民团的规矩,这个要求倒是没忘记,事先就提醒了李宗仁,而他也照着做了。
看着士兵和行李被分批处理,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车厢内的空间,李宗仁也总算是明白了为何此前一直提醒他要处理好贴名牌的事情,不然此时定然是一番手忙脚乱,白白耽误时间。
从士兵们的秩序上来看,李宗仁的带兵能力还算是不错的,但离着民团的合格标准还有很远。足足花费了四个小时,才整理好了七千五百人的装载任务,实在是说不上迅速。如果交给民团的精锐来做,最多只会花上十分钟,就能妥善的完成。
但这不必苛求,李宗仁欠缺的只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引导,在能力上他还是很出众的。因为在行军期间,按照军规队伍中没有人可以享受特殊待遇。黄绍广、李宗仁和曹振海三人也并没有坐着舒服的小轿车,而是搭上了为首那一辆军车的后座。
虽然有些拥挤,但也方便三人进行密谈。司机是一位上尉军衔的副官,值得信任,所以几人的谈话也可以没有太多的顾忌。
“宗仁,我早就劝你走出来看看,继续窝在那个小地方,很难有什么出息。”黄绍广和李宗仁一样都是广西人,彼此间的话题自然不少,说的内容也很直接。
“唉,我这辈子都在当兵,最早是保定,后来在莫督军手底下讨饭吃,那曾想得到这么多?要不是后来的一番变故,估计我现在还是个不上不下的督统吧。”
看到了如此庞大的车队以50公里的时速驰骋在一眼看不见尽头的柏油马路上,李宗仁也不得不感叹和唏嘘往日的生活。国家的穷困,这当兵的又能好到哪里去?拿着老旧的枪炮互相抢着贫瘠的地盘,那种日子他也实在是厌倦了。
“哈哈,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现在的你身份还不够,等你完成了这次整训,我再带你去看看真正厉害的家伙。这种铁皮卡车,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曹振海大大咧咧的说着,丝毫不在意会因此而泄露什么秘密。而黄绍广却在一旁紧张的喝止:“振海,不要乱说。”还给他使了一个眼色,让他主意言辞。
但曹振海却恍若未觉,挥了挥手笑道:“绍广你莫担心,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我心里有数。我原本就是第一研究所的副所长,在这方面的机密等级了解得比你更清楚。宗仁是会长亲自指定的核心人选,提前知会一声也并不违反规定。”
黄绍广和曹振海的争论让李宗仁莫名其妙,但他也没有予以置评,而只是静静地等待对方的下文。
果不其然,曹振海在说服了黄绍广之后,便对着李宗仁低声说道:“之所以重视部队的知识教育,主要是因为新式武器装备的投入使用。像这种军车,只不过是最简单的东西罢了。等部队安置好,我可以先带你去看看我们最新研制定型的武器。”
看着带有神秘微笑的曹振海,李宗仁的疑惑更深了,脱口而出:“到底是什么装备?”
布满了柴油发动机轰鸣声的车厢里,他只听到了空气中传来了轻飘飘的话语:“坦克”。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志不在此(一更)】………
就在黄绍广和曹振海负责接待李宗仁的同时,滨海区的一处封闭式军港内,却也正有一个营的技术兵种正在研究人员的配合下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工作。
这里不单只是一个防卫森严的军港,更是一支机械化旅的驻地,此时更是面临大战之前的紧迫感,众多身着军服的民团士兵来来回回的忙碌着。
占地4公顷的军事化营地,周围岗哨密布,时常有军用摩托车载着机枪手巡逻,外人没有相关的证件,根本难以靠近。而这里也是军管区,附近的百姓都被一一告之,不会有人来此闲逛。
即使是此前有着不少好事之徒,也都再被抓去矿场服了3个月的苦役之后俯首帖耳,震慑了其余诸人。
此处就是钟泱建立了船坞的滨海军区,有着四艘在建的中等吨位铁甲战船,更是秘密停放着435辆二战早期型号的短炮口坦克,其中有120辆是重型装甲坦克,其余都是轻型陆战坦克。
重型坦克其实也没有多重,不过是45吨的样子,而轻型坦克更是只有30吨不到,主要是考虑到了路面状况。再重一些的坦克倒也造得出来,但是把道路压坏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驻扎着三个坦克营以及5个步兵营,合共4000人的样子,这是南沙民团的真正底气所在,也是古文会的核心武力。机械化部队,这个再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理论阶段的军队模式,却已经被钟泱提前实现,
再一群专业研究人员和参谋部的通力合作下,这支坦克部队已经形成了后勤、技术保障和工程保障体系。部队编制中有了各种装甲保障车辆,三个坦克营也共用着一个修理工厂,而且所有的坦克营内都编有修理排,随时可以实施战场现地修理,成为坦克维修保障的组成部分。
更有用坦克改装的装甲抢修车,配合行动。每个坦克营配备了80辆轻重型坦克,按照各自的作战任务进行具体分派。
坦克营除了坦克手,基本上就全是负责维修的工程兵,并没有设定着步兵单位。但是为了更好的应付多样化的战争形势,却也每个坦克营安排了两个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以便于协同作战。
机步营虽有步字,但行军基本都完成了摩托化,除了接战之外,根本就是脚不沾地。全营配本着军用摩托车以及装甲运兵车,甚至还有105mm口径的车载榴弹炮,随时可以进行火力支援。
士兵拿着清一色的制式突击步枪,分配到排的新式洪流II型通用机枪,钢盔、防毒面军、可抵御步枪子弹的防弹背心,一应俱全。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虽然还未上过战场,显得有些匠气。
但真要细算其真实的杀伤能力,却也是异常惊人,足以让国人为之侧目。这支部队的负责人,正是王立文。原本还对钟泱把南沙民团的指挥官交给李少杰而感到了不满,但是再看到这一群铁疙瘩之后,他也再次为天宇集团的实力感到了战栗。
这是一股可以驰骋天下的力量
原本因为北伐军的倾力来袭而感到担忧的心情,也在此刻烟消云散。有此强军,何人不可胜?
负责在此地指导工程兵学习的是周济国,第三研究所的所长,专门进行汽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更是管理着三个拖拉机厂的研究团队,在军用装甲车辆方面有着不俗的见识,同时他也是古文会的核心成员之一,肩负着科研部管事一职。
营地的南侧靠海处,是一栋耸立的高楼,有7层,占地2公顷,是整个滨海军区的指挥中枢。而此时,司令部所在的总部中心处,钟泱正领着刚到的李宗仁再参观着这里的一切。
“李司令,我军草创,正需要像你这样有才干的大将。”
面带宽和的微笑,此时的的钟泱自有一股雍容华贵的气度,让李宗仁一见心折。只不过,最为有着远大志向的桂军大将,如今的他也不是过去那种会为此而轻易动摇心志之人。
这里的一切固然让他惊奇不已,但是对于钟泱这个人,他还有着疑问:“我观此处,已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雏形。况且以贵军的实力,何须蛰伏于此?先生有此巨力,却做这隐踪匿形之事,岂不是明珠暗投之举?”
原本以天宇集团雄厚的工业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自组强军,以图天下。可让李宗仁不解的是,在来到这里之前,竟未曾听说过对方再这方面的消息。反倒是陈炯明和孙逸仙,在广州城内闹出的纠葛人尽皆知。
甚至于钟泱这个人,李宗仁也是在黄绍广和曹振海的引荐下才得以知道,此前他还以为陈泽就是最大的老板了。这样的举动,让他这位个性阳刚,心绪诚毅的军中汉子,有些难以接受。
钟泱微笑着看着眼前的这个有着统兵之才的大将,面对着对方的不虞,却依旧是从容而悠扬:“司令定然是认为我没有人主的气魄和担当吧,手握如此雄浑的实力,竟然在此行这偷鸡摸狗的举动。”
朗声而笑,钟泱面对着在场所有人投来的目光,毫无顾忌,内心坚凝。他向来是喜欢直言,不玩弄权谋机变。
“我可以肯定的答复你,我的确不是雄主之资,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坐上那个位置。”
当下,钟泱也不避讳,对着李宗仁以及身边的其余人述出了自己的志向。从刚开始和陈泽他们结识起,钟泱从来就没想过要当领导人,他的目光也从未在权势和地位上流连过半分。
正因为如此,他才甘愿如此默默无闻的站在陈泽和刘浩然他们身后,站在世界的阴影处,好整以暇,昂然而进。
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