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星际争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星际争霸-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电梯向下行驶的过程中,接到布置在小行星四周的侦测器获取的扫描数据,艾玛将这些数据汇总到一起,进行最精细的测绘、建模工作,以掌握整颗小行星的地理环境与特点。

    从侦测器传来的红外扫描图与频谱分析数据来看,该小行星上有冰的存在。再根据边沿形状,大体可以推测出它的来历,应该是某个恒星系统所属小行星或是彗星与什么东西相撞,碎成数块,并在飞行过程中没有被大质量天体俘获,最终飞出恒星系统,成为深空中一颗低速流浪小行星。

    除去小行星资料,侦测器还获取到三艘“冥蝠”的最新动向。

    或许是知道短时间内难以奈何不惜耗费大量零素来提升防御力的“极光”护盾,三艘“冥蝠”飞近后并未第一时间展开攻击,而是启动辅助推进器。缓速下降。

    唐方略作思考,很快想明白对手的打算。

    “晨星号”的停泊姿态使得它们在高空环境下无法绕过“极光”护盾对舰体本身发起攻击,必须出动陆军。以地面战争的方式利用护盾边缘与小行星地面4米左右的夹缝,实施攻坚战,或者说登陆战。

    “晨星号”迫降成功后,黑3失望的同时,又隐隐有些高兴,唐方利用小行星做掩护,弥补护盾缺陷,甘愿当一个缩头乌龟,岂不知正中他的下怀。

    “愚蠢!”

    这是他给唐舰长的评语。因为从当下的战局看,那小子自己将自己推上了绝路。

    从普通人角度来看。龟缩防御,等待星盟海军救援。这种做法很正确,可惜他搞错了对象,“冥蝠”可不仅仅只携带有“冥蛾”这样的空天战机,还有一定数量的地面载具,以及精英陆军。

    当初在太空环境下,黑3之所以命令5艘冥蝠级驱逐舰忽略人、虫二族空军,对“晨星号”进行不间断攻击,便是担心唐方启动曲速引擎逃命,并计划依靠速度优势追上去,双方接舷以后施以登陆战,活捉目标。

    后来因为落在最后面那艘冥蝠级驱逐舰被人、虫二族空军打爆,知道对手有拼死一战的资本,这才选择谨慎对待,打算用“巨无霸”解决掉“晨星号”,当然,这个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就在他想不明白对手用什么手段成功拦截20多枚“巨无霸”的时候,“晨星号”居然干了一件情理之外又意料之中的事……它迫降在小行星上。

    这么一来,开启曲速引擎逃离战场已是不可能,“晨星号”一下子从飞鸟变成乌龟。既然唐舰长打算龟缩防御,“冥蝠”自然不用再进行牵制,只需放下地面部队,然后回到太空与那些生体战舰缠斗,等待“晨星号”失陷那一刻到来。

    黑3对己方地面部队极有信心,“晨星号”改装自查尔斯联邦闪电蟒级驱逐舰,满打满算200多人,除去后勤、技术等岗位,真正有战斗能力的人满打满算不足百人,凭己方3艘冥蝠级驱逐舰携带的精英陆军,难道还搞不定区区一艘闪电蟒?

    的确,在战斗打响之初,突如其来的人、虫二族空军令他狠狠吃了一惊,也曾疑惑它们的来历,因为怎么也想不通,只能归结到“晨星号”除“极光”护盾外,还有一种可使周围某片区域内物体隐身的装置,除此之外,人、虫二族空军属于“晨星号”的护卫舰,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装置进行集体跃迁,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新奇事物,黑3就知道一种银环状的伊普西龙遗迹可以做到,而且在刚刚的交战过程中,他曾亲眼看到“晨星号”舰体表面有一个造型相仿的结构。

    做为“晨星铸造”的boss,座驾周围部署护卫舰队很正常,但你不可能把陆军也搞到一块儿集体跃迁吧?

    于是乎,黑3觉得自己赢定了,以己方陆军的战斗力。只怕星盟海军还没出门,这里的战斗便已经结束。

    纵观整个交战过程,唐舰长表现出强大的临场指挥能力。但他实在是太倒霉,被主上列为打击目标。

    主上想杀掉的人。从来没有谁能活下来,以前这样,现在这样,未来也将这样。

    做为一名“深渊骑士”,他不会,也不允许自己失败。

    忠诚与胜利,是他对组织宣誓效忠时说的最铿锵有力的两个词。

    远方与人、虫二族空军缠斗的第四艘冥蝠级驱逐舰渐呈不支,组成菱形矩阵的重粒子逸散速度远远超过战舰的补给速度。哪怕重新解放主炮,能够对腐化者施以致命打击,也无法扭转颓势,这在后方战场冥蛾级空天战机全灭,12只飞龙与4架维京战机加入战局后,形势变得愈加严峻,驾驶员只能尽全力驾驶战舰往小行星靠拢,以期前面3艘战舰投放完毕陆地兵种后施加援手。

    冥蝠级驱逐舰做为冥府级航母挂载的特种战舰,不禁部署有微型航母平台,还配置了陆战队与载具的快速投放系统。

    小行星的重力很低。3艘冥蝠级驱逐舰轻而易举的下降至低空范围,在距离“晨星号”迫降位置不足20公里的地方悬浮。

    伴随一道道喷泉状的高压气流,三角锥型舰体底盘靠近尾翼的机舱中央裂开一道缝隙。并向外扩张,舰身龙骨左右是一排排身着动力装甲的陆战队员。

    用以固定他们身体的机械将一个个扁平状的喷气设备嵌入动力装甲背部凹槽,然后这些陆战队员被集体空投,在背部喷气设备的帮助下,快速降落在小行星地表。

    当第二批陆战队员被空投至地面后,投射舱前方区域同样在喷射出一道高压气流后,向两侧打开。

    与空投陆战队员不同的是,舰内投射出一道瘦长的锥形光线,接着。一辆战斗载具以极快速度降下,在距离地表不足5米处由快而慢。稳稳当当落在地面。

    冥蝠级驱逐舰空投至地面的陆战队员的装备不同于希伦贝尔大区任何国家的常规型号动力装甲,同样也不同于黑3的战铠。主体更有金属质感,更加模块化,有点类似《光晕》中早期型号的雷神锤动力装甲,当然,细节方面要更加粗犷。

    他们的全盔最具特点,面部结构并非可开合的镜式,而是不只由什么材料打造的血红色面具,面具中央有一道十字轨道,闪烁亮红色光芒的镜头能够再十字轨道上下左右自如滑行,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

    至于武器,有两种,一种是穿刺能力很强的轻型高斯步枪,另一种是转为对付轻甲载具设计的手提型20mm口径加特林机枪。

    载具有三种:一种是半封闭型气垫战车,主炮为激光武器,可用以战斗,也可输送陆战队员。

    另一种要表现的更为科幻一些,形似陆战用小型机甲,5米左右,背后有双翼,可以进行短程滑翔,也可用作盾牌防御,武器有多用途轻导,与能够装填不同类型弹药的25mm口径加特林机炮,而且,从这种小型机甲两条手臂外端的折叠构造来看,好像还能进行白刃战。

    最后一种载具很少,只有6架,主要因为它们体型太大,直径有15米左右,外观形同中间裂开一道十字狭缝的乌龟壳,当狭缝撑开时,四片龟甲向上抬升,好像一把金属伞,这时,四个角落的推进器可以点火升空,变作低空飞行器。

    当它落在地面,狭缝闭合时,龟甲收缩拼接,中央升起一座大口径炮台的同时,下方弹出履带及悬挂系统,从而化身成重型坦克。

    在黑3所属组织中,上述型号动力装甲的代号为“恶灵”,气垫战车为“黑火”,折翼机甲为“蛇鹰”、龟甲坦克为“典狱长”。

    近300人的陆战队,外加21辆“黑火”,36架“蛇鹰”,6辆“典狱长”被投放到小行星上,成三面包围之势涌向“晨星号”所在。

    包括陆战队士兵在内,这些地面战力基本都具备滑翔能力,在低重力环境下行军速度异常迅捷,20公里的距离片刻功夫便可赶到。

    3艘冥蝠级驱逐舰在卸下地面兵种后,第一时间提高引擎推力,徐徐升空,往形势岌岌可危的第4艘冥蝠级驱逐舰处移动。

    “典狱长”在地面载具中体型最大,重量最高,但是因为具备低空飞行能力,以及超长射程,在距离“晨星号”14km的地方便放缓驶速,打响了地面战的第一炮。

    同一般重型坦克不一样,“典狱长”主炮口径大,炮膛却很短,弹药也不是常规炮弹,而是充满高温等离子体的聚变弹头。

    弹头落下,“极光”表面似有火山爆发一般,迅速膨胀的热云搅动护盾表面的混合粒子,形成一道道七彩色波涌。(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 防守反击战(四)
    “万用”模式下的“极光”由不同的宇宙粒子叠加而成,通过星环表面的计算机协调分布,以流动、聚合、接续等方式形成不同的力场,不管是对热伤害、电磁伤害、动能伤害、还是反物质、重力波这种非常规攻击方式都有很高的抗性。

    “典狱长”的威力甚至超过架起状态的攻城坦克,但这并不能对“极光”造成重创,其实这样的一幕都在他们意料之中,冥蝠级驱逐舰主炮都无法瘫痪的护盾,又岂是区区6辆“典狱长”能突破的。

    这第一波轰击,不过是投石问路,用以震慑“晨星号”内部船员的一项举措而已,为的是能在接踵而至的攻坚战过程中减小阻力。

    真正的进攻主力是36架“蛇鹰”与21辆黑火,呈锥形排布直插“晨星号”所在的陨石坑,而300名陆战队员则处在主力两翼,准备在适当时机实施冲锋,攻入舰船内部。

    黑3没想过地面军团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狙击,他认为“晨星号”船员会依托舰体为掩护,发挥自我优势,与地面军团进行拉锯战,乃至巷战,因为如果双方调换一下立场,他会毫不犹豫做出这样的选择。

    黑3不是唐方,所以他犯了一个大错,一个致命的大错。

    他不该小瞧对手,不该冒冒失失发动总攻,更不该兵分三路。

    于是,当人、虫、神三族混合地面兵种出现在地面军团面前的时候,他真的很想用他钵盂大的拳头砸烂什么东西,发泄一下心头火气。

    只是……很快,愤怒变成了恐惧。

    他大声咆哮道:“这不公平!”

    冥蝠级驱逐舰的舰桥很小,奇怪的是竟然产生好像波涌般激荡的回音,久久不绝。

    人、虫、神三族地面混合部队出现的很突兀。就像变魔术一样,原本空荡荡的陨石坑环形脊的最高处凭空多出18架攻城坦克,分成三股。由坦克模式转换为攻城模式,炮塔一转。朝着步步紧逼的敌军阵型喷射出一团团光彩夺目的青蓝色等离子球。

    或许是唐方的恶作剧,这些缤纷夺目却预示死亡的等离子球并未泼洒在步兵方阵,而是落在“蛇鹰”与“黑火”的冲阵中。

    一辆“黑火”非常倒霉,从低洼地冲出的一瞬间,被一颗等离子球正中“面门”,高温等离子体暴走,四下飞溅,将“黑火”大半个身体都笼罩住。

    数千上万度的高温等离子体一下将“黑火”车头吞没。飞溅的浆液在车体表面融出大大小小无数孔洞,密密麻麻,像蜂窝一样。

    一缕电浆刺穿能源系统,引发二次爆炸,这辆“黑火”未开一枪,便连同它的驾驶员一起沦为焦炭。

    另一股进击部队中,一架“蛇鹰”反应很快,在雷达与自动规避系统的辅助下,背后折叠翼滑动至前端,张开成盾牌状。挡住从天而降的等离子球。

    青蓝色的浆液一下糊在盾面,随着温度的减弱迅速变红,与构成盾牌的合金一起化为浆液落在地面。蚀出一个又一个冒着缕缕白烟的洼地。

    “蛇鹰”的翼展也不知道由何物构成,受到攻城坦克的当头一炮竟然没有报废。

    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打乱黑3麾下“地狱军团”的攻击节奏,“蛇鹰”属于灵动型单位,反应最为迅速,双臂25mm加特林机炮在智能火控系统的辅助下,锁定陨石坑背脊处的攻城坦克,射出一排排贫铀穿甲弹。

    “黑火”的脉冲激光器也运转起来,系统充能,赤红色晶体射出一道耀眼夺目的高能射线。

    在雷克托战役中。攻城坦克的装甲可以硬抗穿甲弹,但是面对“蛇鹰”的25mm口径贫铀穿甲弹。竟被打出星星点点的弹坑。

    “蛇鹰”尚且如此,“黑火”的脉冲激光器威力更强。一辆攻城坦克的矩形炮管被高能激光直接融掉一角,射击准确度大幅下降。

    如果只是攻城坦克,自然无法让黑3大叫“这不公平!”

    就像“典狱长”的“热情招呼”一样,这不过是唐舰长给对手的还礼。

    6艘医疗运输机由低空疾掠而过,6架不朽者与18台追猎者被投放到正面战场上。

    不等“黑火”驾驶员反应过来,不朽者的相位干扰炮开火,能量包裹着反物质正面击中“黑火”车头,直径一米范围所有物质化为虚无,并伴随剧烈的释能反应,将整辆战车吞没。

    有的“黑火”反应及时,立刻调转炮口,对冲在最前面的不朽者还击,哪里知道上万度的激光束在目标外围激荡出一圈弧光,大部分被护盾吸收,少部分被散射出去。

    许多“蛇鹰”也加入对不朽者的围攻,肩部导弹发射器打开,一枚枚小型导弹攒射而出,在不朽者身畔炸成一圈烟火。

    便在这时,弥漫在不朽者周围的浓烟中射出一道蓝光,疾光电影一般洞穿“蛇鹰”驾驶舱,收走驾驶员的性命。

    有保守之人展开双翼,化为盾牌,以为可以凭此防住,下一秒蓝光再闪,盾牌中央多了个大洞,从前面望去可以直接看到后面的景象,还有破败的驾驶舱流淌的鲜血。

    还有人张开双翼,启动喷射系统,打算升上低空,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