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冬,热的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冷的冬,热的雪-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纵副司令郑国仲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敌四十六师三个团从六安前来增援,已经到达张家店北30里的中店、槐树岗一带,七旅二十一团正在顽强阻击;敌六十二旅困兽犹斗,如果总攻迟了,敌人可能突围跑掉,或者援兵赶来,这个仗就难打了,弄得不好,就打成了“夹生饭”;纵队的主要领导现在还没有赶来,电台又联络不上,这仗怎么打?最稳妥的当然是逐渐消耗敌人,最后一举拿下。但大别山是个特殊的地方,强敌环伺,时间耗不起。郑国仲考虑再三,决定速战速决。
  郑国仲立即把赵兰田、童国贵找来,和八旅旅长马忠全一起研究如何打好这一仗。三个旅长也很着急,一致建议赶快动手,晚上发起总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激战张家店(6)
郑国仲当机立断,决定趁敌援兵未到,一鼓作气把敌六十二旅吃掉。他命令道:“九旅从西南担任主攻;八旅从东,七旅从北向张家店实施攻击,10日拂晓前全部肃清外围诸支点,尔后对村落施行全面突击。”
  任务一明确,三个旅长都急着回去指挥部队。郑国仲又叫住他们:“在无后方作战,解决战斗要快,但也要考虑到伤员安插困难,要讲战术,争取用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进攻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只用了1个多小时,三纵就扫清了外围据点,直逼张家店前沿阵地。
  晚上10时,三纵发起总攻,集中各旅山炮、迫击炮向敌前沿和纵深猛烈射击1个多小时,炮弹呼啸着飞入敌群,弹片横飞,血肉四溅。纵队的化学迫击炮也大显身手,镇内茅屋被引燃,火光四起。解放军乘势猛攻,突入镇内,四面八方响起了喊杀声。
  敌人崩溃了,开始整连整营地放下武器投降。
  张家店战役,敌整编八十八师师部及六十二旅被三纵全歼,除敌副师长张世光逃脱外,俘敌少将副旅长唐家楫以下官兵4700余人,毙敌900余人。这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在无后方依托条件下,首次歼灭国民党军1个正规旅的重大胜利,它大大振奋了全军士气,打开了皖西斗争的局面。
  在灿烂的晨辉里,七旅的战士押着俘虏开进了一个山沟里,他们看到旅长赵兰田正在狼吞虎咽地吃饭呢。战士们看着旅长慌不择食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都笑了。赵兰田看看战士们说:“别笑,我又不会把碗吃了!”
  赵兰田,1918年生,四川平昌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共青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侦察连政治指导员、教导团司令部参谋。1935年3月参加嘉陵江战役和长征。同年秋奉命参加南下川康边征战。1936年夏北上甘南,参加了岷洮西战役,10月参加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兼政委,第二野战军军十二军三十一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军区空军政委、空军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高山铺大捷(1)
张家店上空的硝烟刚散,蒋介石又把一块“肥肉”摆在了刘邓大军的跟前。这就是有名的“高山铺战役”。
  刘邓本来没打算要打这一仗。10月20日,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以半个月时间分散长江沿岸,主要解决棉衣,尔后集中全力作战,寻机歼敌。”刘邓大军挺进长江沿岸,主要是解决全军过冬棉衣问题。但蹲在庐山的蒋介石,在江北的隆隆炮声中,日夜惶恐草木皆兵。他的国民党军主力在大别山北,山南兵力不足,难于与刘邓大军决战。蒋介石只好急调青年军二三师从九江伸至江北岸的蕲春、黄梅,新编第十七旅在军舰的配合下占领武穴。
  刘邓密切地注视着敌人的频繁调动。
  10月24日,野司得到情报:“现在敌整编四十师辖三十九旅(欠一个团)、一六旅和整编五十二师的八十二旅,共有5个步兵团的兵力,正奉蒋介石的急令,由黄安、麻城一直在我们背后盯梢,并兼程前进对我追截,妄图把我们压缩到长江北岸的湖沼地带,包围歼灭。”
  1947年10月21日,刘伯承司令员在鄂东三角山顶峰
  接着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整四十师加强五十二师八十二旅,正从浠水东犯广济。敌四十师已经走得越来越远,它的周围已经没有了其他国民党军。整四十师之所以敢孤军深入,是因为它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本,根本不把刘邓大军放在眼里。整四十师是个经历很复杂的部队,前身是西北军庞炳勋部队,虽是杂牌军,但有一定的战斗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战场姚官屯战斗中,“庞炳勋部顽强抵抗,激战四昼夜,歼敌甚众”,在后来的台儿庄战役中也曾对日英勇作战过,后逐渐被“中央化”,但在抗日战争中还曾经有过一段不光彩的伪军经历。几个月前,整四十师曾在豫北战役中固守安阳,刘邓大军久攻不下,因此颇得蒋介石的青睐,一再嘉奖。四十师也不知自己是老几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蒋介石命令四十师离开安阳追击,它劲头比谁都足,一路跟着刘邓大军,粘得紧紧地,解放军到了麻城、黄安、宋埠,它也跟着来了,解放军北返商城,它也跟着掉头向北。这次刘邓大军打到了长江边,蒋介石又让全副美械装备的整五十二师八十二旅调归整四十师指挥。八十二旅本来是贵州王家烈的“双枪兵”,虽然已经成为了“中央军”,在抗战时曾编入第八军参加过第二期远征军,因此得以更换了美械装备,但还是个“绣花枕头”,战斗力根本没法和第八军的主力荣誉第一师相比,被国民党军公认为“官长腐败,士兵滑头”,其实还是个劣等部队。但整四十师师长李振清却因此更加神气,再加上是和桂军第七师齐头并进,李振清底气更足,到处跑着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在整七师已经北上以后,李振清竟仍然一门心思地猛追解放军。在团风扑空之后,整四十师又主动东进,拼命往前跑,竭力地想追上刘邓大军捞一把,立个头功。四十师做梦也没想到,它在到处寻找刘邓大军时,刘邓已经盯上了它,准备拿它开刀。
  刘伯承决定吃掉整四十师和八十二旅。他形象地说:“这次四十师孤军来追,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良机。老蒋的5个步兵团,真是送上门的大块肉,还是我们四川人称呼的‘臀尖肉’啊,我们吃定了。”
  刘邓决定给整四十师和八十二旅摆个“口袋阵”。
  这个“口袋阵”就设到高山铺地区。
  高山铺位于浠(水)广(济)公路云山谷地段,前面有洪武垴和界岭,背后是李家寨山,高峰耸立,一前一后紧锁住公路两端;南面有茅庵岭、大王寨山,北有蚂蚁山、马骑山,绵延陡立,一南一北牢牢箍住狭窄的公路。由东西南北7座山峰环抱的狭长盆地地形的高山铺,实为理想的伏击战场。
  当整四十师从浠水向东南前进时,野司命令各纵立即向心集结,一纵进至高山铺以东及东南、东北面,遏敌于高山铺西;中原独立旅诱敌上钩钻入“口袋阵”;六纵随后跟进,从后面捅上一刀,扎紧口袋;二纵队为战役预备队。三纵队以一部兵力,进至黄梅以北地区集结待命,准备参战,扩大战果。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高山铺大捷(2)
26日拂晓,天上下起了毛毛雨,在浠广公路上,走着一群扛着“汉阳造”、“老套筒”的人,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破军装,有的还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这群“游兵散勇”走到漕河镇不远,与整四十师的前卫部队遭遇,双方噼噼啪啪地打了起来。敌军官侧耳凝神一听,满耳里都是“老套筒”、“汉阳造”和“破三八”式步枪的杂乱枪声,再爬到旁边的高地一看,只不过是群百十个穿杂色衣服、队形混乱的士兵,他们的劲头又来了:“什么破军队?是八路军的游击队,给我打!”整四十师一认真,这群“游兵散勇”撒腿就跑了,敌人追一阵子,停了下来,他们回头又是一阵猛烈的袭击,如此反复几次,终于把整四十师惹火了,大队人马紧紧地追了过来。
  这群“游兵散勇”就是中原独立旅派出的“鱼饵”,他们的任务是沿刘公河、漕河镇间公路进行运动防御,迟滞敌前进,待主力赶到对敌形成包围后举行会攻。他们见敌人跟上来后,便敏捷地跳下公路,穿过田埂和树林,爬上了西南的大王寨山,这里正是中原独立旅的阵地。
  这时一纵一旅还在路上。一旅是25日下午接到纵队命令。当时,旅指挥所还在广济东面一个村里,部队正在广济方圆数十里的区域里发动群众,筹集粮款和布匹。其中七团还在黄安北面的七里坪,往返几百里,尚未归建。旅长杨俊生接到命令后,立即命令一团二团和旅直从各驻地向高山铺急行军,以连、营为单位边走边加入行军序列。旅司令部迅速用电台、电话、骑传、军号通知部队,沿黄梅、广济、清水河公路,快速向西开进。
  26日拂晓,一旅接到纵队通报,敌四十师已向高山铺前进。旅长杨俊生当机立断,让部队将背包、装具放在路边,留下病号,轻装跑步前进,抢占洪武垴、界岭;二团占领蚂蚁山、子女山;七团为预备队。
  9时左右,一旅二团前卫一营刚进蚂蚁山西南无名高地展开,敌人部队就到达了,并且企图抢占无名高地,被一营打退。一团赶到时,敌先头部队已抢占界岭,进抵洪武垴西山腰,一团五连抢先一步占领山顶,与敌展开激战。杨俊生命令全旅,坚决夺占和扼守各山头要点阵地,阻敌于界岭、洪武垴山下至清水河的山沟里。
  敌人此时还蒙在鼓里,敌一一五团在数架飞机和各式火炮及轻重机枪的掩护下,连续向一团五连占领的洪武垴山头阵地猛攻。五连打退敌人多次冲锋,但自身伤亡也较大,而此时一团主力尚未赶到,阵地又被敌人夺去。11点左右,三营七连赶到,奉命向洪武垴之敌发起攻击,但未能夺回阵地。七连准备再攻时,四连赶到,两个连队合在一起,把敌人打下了山顶,洪武垴制高点又被我占领。
  七连经过激战,又控制了界岭制高点。
  一旅后续部队于26日午后全部赶到,不断加入战斗,巩固了各山头要点阵地。
  这一天,从上午到黄昏,一旅经过激战,彻底粉碎了敌夺占洪武垴,打开通道继续前进的企图。但这时的整四十师依旧不知天高地厚,部队已经碰得头破血流,坐镇蕲春的李振清还没有反应过来,竟给整四十师下令继续攻击,“歼灭###在此一举。”
  26日晚8点,一纵司令员杨勇作出第二天总攻的部署:集中一、二旅、中原独立旅总攻清水河,割裂高山铺、洪武垴、界岭之敌,得手后主力向西,协同六纵队歼灭高山铺之敌整四十师并八十二旅。
  26日夜,一纵迅速集中兵力,二旅(欠四团)、十九旅相继赶到伏击位置,协同一旅由东面、北面的洪武垴、界岭、蚂蚁山、子女山等阵地和中原独立旅由南面的茅庵山、大王寨山等阵地,从三面对敌形成包围。
  口袋已经形成,就等六纵从背后插上一刀,扎紧口袋了。
  而此时,六纵还正在赶往高山铺的路上。
  参加高山铺战役的命令下达到六纵时,政委杜义德有些着急,六纵各个旅都已经分散活动,纵队离高山铺200多里。他只好一面命令各旅迅速集结,向高山铺疾进,一面急令十七旅参谋长宗书阁,指挥四十九团两个营和五十四团一个营为先遣队,紧紧盯住敌人,掌握敌人的动向。
  

高山铺大捷(3)
这时已经是10月25日下午,纵队的命令是26日傍晚务必赶到高山铺。宗书阁看了一下地图,十七旅离高山铺有180多里。他顾不得多说,带了一部电台,立即带着四十九团出发了。
  原六纵十七旅参谋长宗书阁回忆说:
  10月26日黄昏时分,我们离高山铺还有两里多路时,突然听见了前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我看了一下地形,不远处有一个山鞍,就命令部队迅速抢占两边山头。敌四十师狂妄自大到了极点,一纵打得它不能前进一步,居然还没考虑回头,我们抄了后路,占领了他屁股后的大小山头,也没遇到敌人的一兵一卒。敌人显然错误地估计我军作战意图了,他们是以一般遭遇战来对待的,所以一直埋头向前攻,根本没有考虑后路。我站在山垭上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这时敌人正在10多里长的山沟里做饭,一纵打它几个,它也打几下,一纵不打,它也不管,照样在底下做饭,布置宿营,一副根本不把###放在眼里的架势。
  这时是我最紧张的时候,抓住敌人了,打不打?如果打,敌人发现四面被围,肯定要突围,自己手里只有三个营,敌人至少10倍于我,并有各种火器,打起来不会占便宜。不打?要是纵队主力不能及时赶到,敌人跑了怎么办?我和四十九团团长苟在合商量后,决定暂时不惊动敌人,四十九团两个营和五十四团二营分兵占领马骑山和李家寨山,连夜构筑工事,等待主力。如果主力到达之前敌南窜,就在后面抓它一把,消灭一部。
  部署完毕,我立即用电台和纵队联系,可是等了好久也没联系上。10月的大别山已经很冷了,但我急得满头汗水,半个小时不到,我往电台那边跑了五六次,但还是没有找到纵队。我只好让一个参谋守在电台旁,一有回音就赶紧叫我。
  午夜12时,纵队回电来了:“你们坚决守住马骑山、李家寨山一线,主力正向你处急进,赶到后配合一纵消灭敌人。”
  我一点睡意也没有,纵队虽然这么说,但眼看天就要亮了,主力部队还没见一个人影,敌人要是发现已经陷入重围,拼命突围怎么办?
  杜义德心里也非常焦急。前卫十八旅早已出发了,但走了以后就如泥牛入海,一点消息也没有了。刘邓首长又命令六纵,明天早上无论如何要赶到高山铺,准备和一纵一起发起总攻。电台拼命地呼叫,3个旅都没有回音。
  杜义德当机立断,给每个旅写了张纸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