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点了点头,说道:“李叔,为了这一杆火枪,不至于费这么大心思吧?”李福对李天佑的话不以为然,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不知道,这火枪的威力大得很,要不然当初弗朗机人凭啥能在双屿立足?”李天佑眨了眨眼,不太自信的说道:“他们不是因为跟咱们贸易才在那边站住脚的吗?”
“贸易?”李福不屑的说道:“这都是屁话!他要是没点依仗,咱们凭啥跟他们贸易,见面就把他们抢光了。你以为船主他老人家那么心善?打过,也谈过,到最后看在银子的份上才让他们占着双屿交易的。就是那个时候,咱们才知道,原来这火器也能那么厉害。船主控制得厉害,这火枪流不进大明,反倒被他给引到了日本。”
李天佑没有说话,李福继续说道:“后来朝廷出兵扫除了双屿,将那些火枪都带回了北京。这边就只剩下船主他有火枪了。咱们李家曾经提出要用一年的红利换火枪的制造之法,都被船主用借口推搪过去了。现在得了这一杆,说不定咱们就能仿造出来,到时候给咱们这些家丁们每人背一杆,想想都兴奋。”说着说着,李福竟然真的笑出声来。
这火绳枪没什么复杂的原理,就算是没有这杆明显很粗糙的样品。李天佑自己也有自信把实物造出来。不过看着满脸幸福的李福,他实在不忍心打击他。再想想那些一身劲装的家丁们挂着腰刀,背着火枪列队的样子……这不就是旧社会里的土匪吗。
李天佑看着抱着枪的李福,一脸怜悯的说道:“李叔,明天您去找几个机灵点的铁匠来,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有十足的把握把火枪造出来。”听到李天佑这话,李福竟然跳了起来,一把攥住了李天佑的手腕,“少爷,你说的这是真的?”
李天佑手臂吃痛,他实在没想到看似年迈的李福,手上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连忙点头道:“没错,李叔,你就去找个聪明点的铁匠就行了。”李福点头好像小鸡吃米,“对对,我这就去找,少爷要是真能仿制出来,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李天佑看着兴高采烈跑出去的李福,撇了撇嘴:“仿制?那叫改良!”
 ;。。。 ; ;
第七章 第一个小弟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这时的李天佑正在梦中掐那只吵人的公鸡,他一只手攥住了公鸡的脖子,另外一只手在不停的抽它的脸。若是现在有人在他屋中,还能听到他的嘴里不停念叨着:“不让老子睡觉!不让老子睡觉!”只是不知道为何,他梦中的那只大公鸡,竟然长着一张肥肥胖胖的人脸。末了,李天佑翻了个身,嘴里又嘟囔了一句:“把老子的加班费补齐,不然潘兄削死你。”一句梦话还没说完,他的嘴里又开始打起了呼噜。
“少爷!少爷!铁匠们找到了!”
李福一头撞进了李天佑的卧室,身上很多地方都有泥土的痕迹,花白的胡子上还挂着露珠,也不知道他这一夜跑到哪里去了。
李福进屋就开始大喊大叫,吓得李天佑激灵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惊魂未定的李天佑茫然的看着站在床边的李福,“李叔,你昨晚去挖汪傲家的祖坟了?怎么这一副样子?”
李福又气又好笑,“混账话,我怎么可能干那种缺德事。”李福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样子确实挺惨。不由得解释道:“我这是早上没注意,在路边跌了一跤。这个不妨事,你先去看看我找到铁匠们合不合格。”
看着李福那一脸激动,李天佑也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还想再睡一会。迷迷糊糊的开始下床穿衣服,一边下床一边还在想:铁匠们?这个们是什么意思。
李家码头有专门的铁匠铺,主要是为了平时修船打造个船钉或者修理工具什么的方便。等李福带着李天佑来到这间铁匠铺,一进门就吓了李天佑一跳。小小一间铁匠铺里,竟然老老少少的站了二十多个人。
李天佑嘴角微微抖动,回头问李福:“李叔,这些都是你这一个晚上找来的铁匠?”看着李天佑的表情,李福得意的笑着说:“怎么样,我让人把整个海门县的好铁匠全都给找来了,每个人都出两倍的工钱,他们愿意得紧。有一个还是我亲自去的,回来时脚滑了一下,这才跌了一跤。”
李天佑无语的看着这个李福亲自请来的铁匠:颤颤巍巍的半倚在门框上,年纪比李福都大,满脸的皱纹堆叠,牙都快掉光了。李天佑很怀疑他还能不能拿得动铁锤。舔了舔略微发干的嘴唇,李天佑伏在李福耳边小声说道:“李叔,您工作热情高是好事,可这个人太老了,连风箱都快拉不动了,还怎么打铁?”李福也伏过来小声说道:“少爷,你别看他年纪大,我年轻时他就是整个海门最好的铁匠了,他爹曾经上过宝船,给马三保当过铁匠。后来马三保死了,皇上招他进京,结果半路上病倒在海门了,就留在这里养病,谁曾想,养了两年病,他病好了,皇上却病死了。”
李天佑神色复杂的看着这个本来有可能成为工部大匠的老人,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既然他父亲是郑和的铁匠,想必他的手艺也不差,若是他愿意,就留在咱们这里养老吧。他就没个后人什么的吗?”
李福努了努嘴,李天佑这才看见,原来在这老人背后,还有一个孩子,年纪也就十三四岁,干枯瘦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躲在老人的身后,畏畏缩缩的看着李天佑。李福指着这个孩子说道:“这是他的孙子,他们家只有这爷孙两个了。”
“只有他们两个了?”李天佑对李福的话感到奇怪,“这老人和他父亲怎么也在海门生活了两代,算上他的儿子,也是三代人了,怎么会只剩下这两个?”
“少爷,这都是命啊。”李福叹了口气,开始给李天佑讲述这老人的历史:“这老汉名叫梁博,他的父亲当年上京的时候,他还是怀里抱着的孩子。后来他长大成人,娶了个本地的媳妇。结果媳妇生下儿子没两年就跟个江西的商客跑了。幸亏他有副好手艺,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也有出息,被长洲县的胡员外给招了女婿,日子过得很是不错。也就是七八年前吧,朝廷剿灭双屿的那个时候,非说胡家通倭,连女儿带女婿全都给砍了头。若不是抓人的总旗卖我个面子,他们两个也都被砍了。你说他们是不是命苦。”
李天佑听得目瞪口呆,这哪是命苦,分明就是祖传的霉运啊。“李叔,你跟这梁博有交情吧?说句实话,把他们两个找来,究竟是为什么?”
李福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道:“少爷,我当年还是府里杂役的时候,没少去这梁博的铁匠铺。后来这关系就熟了,他爹下葬的时候,还是我帮的忙。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他是手艺人,这几年干不动了,日子也就不好过,他这人又倔,不肯要人救济。我曾想找老爷开个口,把他接到府里,可又怕他把霉运带到府里……咱们府里以前气运也不太好,我都没敢跟他走的太近。这不是少爷昨天说要找铁匠,我想着顺便帮老兄弟一把。”
李天佑刚想张嘴说话,李福又补了一句:“少爷有奇遇,是天佑之人,想必是不怕霉运的。”
李天佑从李福的话中听出了他的那份感情,顿了一下转而笑道:“李叔,莫说气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冲你们是朋友,咱们也得收留不是。”说着向老人身后的孩子走去,那孩子见李天佑过来,转身想躲,却被李天佑一把抓住手臂。李天佑把脸凑到孩子的附近,笑着说道:“别害怕,我不是坏人,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想把手臂抽出来却没什么力气,挣了两三下挣不脱也只好作罢,吞吞吐吐说道:“我叫梁三,你不要离我这么近,会倒霉的。”李天佑依旧是抓着他的手臂,笑嘻嘻的说着:“没关系,我不怕霉运,你大名叫什么?”李天佑认为这孩子说的是自己的小名,所以继续追问。那孩子一副无辜的表情,“我就叫梁三,我爷爷说我们家有霉运,起大号会被老天嫉恨。”
李天佑这才松开了梁三的手臂,说道:“好吧,我就管你叫小三了,以后你就跟着我混,我管你吃喝。先和你爷爷找个地方住下吧。”那梁三迟迟未动,半信半疑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你管我们吃喝?”
李天佑还没说话,李福笑道:“少爷说管自然是真的,你连我都信不过吗?”梁三这才点了点头,“福爷爷这么说,我自然是信的。”说着那孩子咂了咂嘴,小声问道:“能吃到肉吗?”这一句话惹的满屋子人哄堂大笑。李天佑拍了拍他的肩膀,强忍着笑意说道:“你要你想吃,多少都管够!”梁三点了点头“那我以后就跟着你……混!”
遣家丁给梁博爷孙安排好了住处之后,李天佑回头看向屋子里剩下的这二十多名铁匠。对李福说道:“李叔,这些人咱们也不能全留下,挑年轻力壮的留下一半,剩下的给些钱让他们回去吧。毕竟别人家也得用铁匠不是。”李福点了点头,挑出了十二名年轻铁匠,让家丁带着剩下的人出去了。
李天佑指了指角落里的两个铁匠,那是原本就在这个铁匠铺里的两个人。“你们两个还去打我那把刀吧,潘兄小气得很,连备用的那把都没说送我。尽早将刀打出来,我还有别的东西让你们做。”说完,他带着剩下的十个铁匠出了铁匠铺。
李天佑带着他们在码头来回溜达,每见到位置不太偏的空房,就安排进去两个。到最后将这十个人分成五组,散乱的安排在码头住了下来。李天佑给他们留下的话是:你们先把家什都准备好,我会分别给你们安排任务。
这些人本来就是铁匠,李福把他们找来的时候,已经就把家什都给带过来了。只是砌上个炉子就可以开工。他们虽然对李天佑的行为感到有些奇怪,但也都没多说什么,反正在哪都是卖力吃饭,人家出了钱,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呗。平时都是自己干,最多带个帮工,现在一屋两个都是铁匠,聊起来话题都差不多,等到下午李天佑过来的时候,基本上都熟络了。
李天佑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各不相同:他挑了两组最壮实的人专门锻打精铁,把平时所用的铁材一遍一遍的锻打。他的要求十分严格,锻打一遍称一次重量,直到最后不论怎么锻都不再减斤两才算合格。虽然有些浪费,但这也是李天佑现在所能想到的唯一一种把铁炼成钢的方法。把打出来的精铁交给第三组铁匠,由第三组铁匠将这些精铁烧红以后,在一根手指粗细的铁棒上一点一点捶打,直到卷成圆筒。将接口处彻底封死之后便形成了一根圆形铁管,再慢慢将它锤打调直并将圆筒外壁锻打成八边型。然后将铁筒内壁打磨光滑。这些铁管到了第四组的手里他们则负责在尾端附近钻出一个细细的圆孔。并且在最尾端的内筒壁刻出螺旋状的纹路,这些纹路不可过深也不可过浅,甚至连间距李家少爷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制好的铁筒经过检查以后就直接被李天佑收走了,至于第五组铁匠,根本就见不到这些铁筒。他们只负责按照李家少爷所要求的规格,造一些他们根本就看不懂的小东西。当然,这些东西必须严格按照李家少爷说的尺寸造,差一厘都得返工。就为了这个,李天佑还专门给最后两组铁匠一人发了一把标尺。当然,尺上的刻度是他自己定的。
 ;。。。 ; ;
第八章 火枪试射的小风波
“佑哥,这些就是最后的了。”梁三抱着一堆零件呼哧呼哧的跑进了李天佑的卧室。
自从见面的那天晚上李天佑请他们祖孙吃了一顿饭之后,梁三就彻底成了李天佑的跟屁虫。在他的眼里,李天佑就是救世主,他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就没有这么放肆的吃过肉,父亲死后,更是连饭都没吃饱过几次。肉这种东西,已经逐渐的成了他内心深处那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当李天佑端着一锅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摆在他们桌上的那一刻,顿时他的信仰由那锅肉变成了端着肉的李天佑。当时他心里的想法是:就算这个人让自己从悬崖上跳下去,他也会心甘情愿的往下跳。
当然,李天佑请他们吃饭,只是单纯的想满足一下这个可怜孩子心里那小小的愿望。作为一个想法复杂的现代人,谁会想到一锅肉就能收个忠心的小弟回来。
不过李天佑坚决不同意梁三称他少爷,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从称呼上,李天佑不想让梁博觉得自己的孙子成了别人的家奴。那样会使李福难做。所以梁三才会称他“佑哥”。而李天佑见了梁博,也会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声“梁叔”。就因为这,两个老人相处时,没少在背地里夸赞李天佑。
看着梁三抱进来的最后一批零件,李福眼都直了,“少爷,整整三千斤生铁啊,咱们李家的库房都快搬空了,就弄出这么一点东西来?”也难怪李福抱怨,最后造好的这些零件,刚好可以拼装出二十把枪来,而这二十把枪的零件,拆散了连个棺材都装不满。
李天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这第一次造,损耗确实是大了些,不过也只有这样,造出来的枪安全系数才高啊。”
“啥数?”李福听不懂从李天佑嘴里冒出的词。反倒是梁三在旁边给他解释,“就是安全,不炸膛。”这段时间他跟在李天佑的身边,没少受熏陶。听了梁三的解释,李福一副恍然的表情点了点头,“少爷说的有理,安全才是主要的,咱们那些家丁可比生铁值钱。不过这么造下来,这火枪也有些贵得紧了。”
李天佑不理会李福的嘀咕,专心致志的开始组装起火枪来。五金部件都是经他检测合格的,自然不用说。而木质的枪托,则是他画了图形,让码头上的木匠做的,这个没什么难度,那木匠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这二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