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1933年3月,杜聿明和关麟征奉命率第二十五师北上,参加长城抗战。在左北口战役中,关麟征负伤后,杜聿明代理师长,全师与日军血战三昼夜,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年秋,入中央军校高级班第一期受训。1934年毕业后,仍任第二十五师副师长。1936年8月,国民党陆军交辎学校在南京成立,杜聿明调任该校学员队队长。1937年5月,以交辎学校战车营为基础,成立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少将团长。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第一营开赴上海,对日军作战。同年12月,装甲兵团的战车第一营留在南京,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1月,装甲兵团扩编为装甲师,番号为陆军第二○○师,杜聿明任中将师长,辖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战车防御炮团及一些辅助部队,全师兵力约2万人。同年12月,第二○○师扩编为新编第十一军,杜聿明任副军长。1939年1月,新编第十一军又扩编出陆军第五军,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该军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机械化军,下辖第二○○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1939年11月,日军进攻广西,企图切断广西至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封锁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北进,杜聿明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1月奉命率第五军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战役中,他指挥所部三个师,与日军浴血奋战,曾三次从日军手中夺回昆仑关,取得昆仑关战役的重大胜利。是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人,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昆仑关战役后,第五军由广西全州移驻云南杨林、曲靖,杜聿明又兼任昆明防守司令。1941年2月,杜聿明作为“中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考察团”团员,前往缅、印、马三国考察,历时三个月,为出兵缅甸,打通滇缅公路作准备。1942年3月,根据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杜聿明的第五军、甘丽初的第六军和张轸的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入缅甸对日军作战。杜聿明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代行司令长官职权。从3月中旬到4月初,杜聿明指挥第五军和第六军在东瓜、毛奇、斯瓦河南北两岸抗击日军进攻,在东瓜保卫战中,第五军第二○○师在师长戴安澜的指挥下,与日军浴血奋战11昼夜,共歼敌5000余人,在中国远征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4月初,罗卓英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后,杜聿明又参加指挥了仁安羌等战役。在该战役中,孙立人率第六十六军新编第三十八师驰援仁安羌,击退日军,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英缅联军7000多人。5月,中国远征军作战失败后,杜聿明和罗卓英指挥远征军各部队分别退到印度的刘多和中国的滇西。远征军出国时约10万人,撤退印度和国内时仅剩下约4万人。1943年初,杜聿明从印度回到昆明,升任第五集团军中将总司令,统辖云南境内的第二、第五、第六、第八、第五十三等五个军,并兼任昆明防守司令。1945年10月,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负责率领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接收东北,并“清剿”在东北的中###队。11月16日,占领山海关,25日又占领锦州。12月以后,美国海军又把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第六十军、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三军等五个军10万余人运送到东北。此后,杜聿明便积极追随蒋介石参加###反人民的内战,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占领沈阳、长春、本溪、四平、安东、鞍山、营口、吉林、阜新等重要城镇,同中国共产党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权。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经过50天战斗,歼灭杜聿明指挥下的8万多国民党军队,收复城镇42座,使国民党遭到沉重打击。7月,杜聿明因战败被蒋介石撤销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职务。此后,便在上海养病。1948年6月,蒋介石为了对付华东野战军,成立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以刘峙为总司令,并重新起用杜聿明,委任为徐州“剿匪”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10月20日,蒋介石为加强对东北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又调杜聿明任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驻葫芦岛,负责指挥廖耀湘兵团和侯镜如兵团,东西对进,夺回锦州。lO月28日,廖耀湘兵团被歼。至此,东北地区的47万国民党军队全部被歼。11月2日至8日,杜聿明指挥从营口逃出的第五十二军1万余人及属华北“剿总”指挥的第五十四军等部队,从海上撤退到上海、南京。11月10日,杜聿明被蒋介石重新派到徐州,继续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同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一起,指挥淮海地区的80万国民党军队同人民解放军进行大决战。11月6日,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23个纵队,加上中原、华东两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万人,发起了淮海战役。当华东野战军于11月10日将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包围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以后,刘峙、杜聿明调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东进,企图解黄伯韬之围,但遭到解放军的坚决阻击。到11月22日,黄伯韬兵团12万人全部被歼。11月25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11月30日,杜聿明率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直属机关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共30万人,撤离徐州,企图经永城直奔涡阳、蒙城,攻击中原野战军侧背,以解黄维兵团之围。12月4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西南130里处的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追上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并将其包围。12月5日,孙元良兵团被歼。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12月17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为中原和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要杜聿明、邱清泉、李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1949年元旦,陈毅等又给杜聿明写了劝降信,由被俘的国民党军官送给了杜聿明。但他拒绝了这些劝降书和劝降信。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月10日,邱清泉、李弥兵团被歼,李弥只身化装潜逃,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被俘。至此,国民党在淮海地区的精锐部队22个军、56个师,共万余人全部被歼。此后,杜聿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历时1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帮助下,杜聿明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1959年12月,杜聿明和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等10人被最高人民法院首批特赦。1960年,杜聿明和宋希濂等6人在北京中朝友好红星公社劳动锻炼体验生活一年。1961年2月,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12月,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后又担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1年5月,在北京病逝。。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人物简介(4)
宿北战役
  为“尽快结束苏北战事”, 蒋介石集中25个(师)旅发起宿北战役。陈毅决定采取集中力量,慎重待机,寻歼一路战法。当戴之奇加速冒进的态势出现后,陈毅果断出击,经5日激战,全歼敌整编第六十九师,戴之奇这位黄埔生在与老师的对决中败阵自杀。
  解放战争一年来,国民党军在胶济线战场与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交战,虽占兵力之优,但却连吃败仗。蒋介石非常懊恼,不得不调整部署,重整军力,以求再战。
  为此,1946年10月28日,在南京总统府,蒋介石亲自接见了他的一些心腹将领:陈诚、吴奇伟、李默庵、胡琏、戴之奇等,共同磋商部署宿北会战。经过好一番纵横论辩,蒋介石又是成竹在胸了,他习惯性地提高了自己的语音分贝说道:“诸位!最近陈毅、粟裕在山东、淮北、苏中地区节节败退,这正是我军痛歼山东、苏北###的大好时机。所以,我军应抓住有利战机,集中精锐,同心协力,鼎力进剿,攻占宿迁、沭阳,彻底肃清苏北###,以利于迅速而有效地改善全国战局。”
  蒋介石话讲到此,一下子就激发了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的斗志。这个以黄埔毕业生自居的狂妄骄横的少壮将领,听了蒋介石校长的训令后,立即随声附和道:“校长英明!此次之奇来宁,就是要亲自聆听校长的训令,并让校长放心,学生一定在国民大会召开前,在宿北给陈毅部以迎头痛击,为党国大业尽学生微薄之力。”
  “好的!好的!戴将军不愧为我党国一员能征善战的骁将,更是体现了我一直倡导的黄埔精神。”听了戴之奇的一番表白,蒋介石笑眯眯地夸奖着这个得意弟子。
  为了配合“国民大会”的召开,经过蒋介石等人一番精心筹划,以“尽快结束苏北战事”为战略意图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计划于11月15日出台了。其具体部署是:以整编第六十九师(欠第九十九旅及第九十二旅一个团),附整编第五十七师的预备第三旅、整编第二十六师第四十一旅,以及从冀鲁豫战场东调的整编第十一师共六个半旅,由宿迁向沭阳、新安镇(今新沂市)进犯;以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二十八师及第七军共五个旅(师),从淮阴重犯涟水;以整编第六十五师、第八十三师、第二十五师共五个旅,由东台再犯盐城、阜宁;以整编第五十九师、第七十七师、第五十一师、第二十六师附第一快速纵队计九个旅,由峄县、枣庄、台儿庄向郯城、临沂进犯。以求诸路协同,达成战役目的。
  面对国民党军来势凶猛的进攻部署,陈毅、粟裕等人认真分析了各路之敌的作战能力和战场态势后,决心集中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24个团的优势兵力,在宿、沭地区打一场歼灭战,力求歼其一部,再及其余。形成作战方案之后,立即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物简介(5)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接到陈毅的电报后在地图前驻足良久,经过缜密思考、反复斟酌后认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要联手在宿北打一仗,这对改善山东和华中战场态势很必要。但是,在国民党军吴奇伟、李默庵联手指挥的诸路之敌中,先打谁,后打谁,就成了制胜的关键。对此,毛泽东经过反复权衡认为,敌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骄狂轻率,求战心切,好大喜功,急于向蒋介石邀功请赏。这种心态一定会导致他在战斗打响之后,冲在前头,易于成为突出冒进的好打之敌。而另一路胡琏的第十一师是陈诚的起家底子,胡琏久经沙场,老奸巨猾,在诸路进攻中从来都是稳扎稳打,越是在关键时候他越会有意保存实力。所以,两敌相权,敌六十九师可谓是好打之敌。于是,毛泽东果断决定先打戴之奇的第六十九师。于是他给陈毅发去一封四个“A”的绝密急电。
  陈毅同志:
  军委会同意你们的方案。正面阻击,两翼夹击,先解决敌整六十九师,再解决敌人的王牌军十一师。华野九纵张震部就地于宿沭、宿新公路一带正面阻敌人……以山野一纵叶飞部与八师何以祥部为左翼,从骆马湖方向直插敌侧后,由西向东发起攻击,山野二纵韦国清部和七师谭希林部为右翼,从沭阳方向直插敌侧后,由东向西发起攻击。另,请电告粟、谭的具体位置。
  毛泽东
  11月20日
  按照毛泽东的作战意图和具体部署,12月3日到7日,陈毅在鲁南曾提出了五种作战方案上报中央军委,并征询华中野战军的意见。这五种作战方案是:第一案,我军部署不变,分别在盐城、涟水、沭阳、鲁南地区迎击四路进犯之敌;第二案,华中野战军担任歼击进攻盐城、涟水两路敌人,山东野战军负责歼击进攻鲁南、沭阳两路敌人,在各自担任歼击的两路敌人中,先打哪一路,由野战军领导视情而定;第三案,华中野战军首先集中兵力歼击进攻涟水或盐城之敌,而后协同山东野战军全力夹击进攻沭阳之敌;第四案,集中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主力歼灭进攻沭阳之敌,以部分兵力牵制其他三路敌人;第五案,不怕敌人进占沭阳,我军均在原地待机,待进一步判明敌之具体行动后再作处置。陈毅认为,在这五种方案的利弊权衡中,应该说是各有利弊,但以集中力量歼灭进攻沭阳一路敌人为最好。为此,华中野战军主力,应集结在涟水附近适当的机动位置,山东野战军应集结在陇海路北沂河沿岸的机动位置,以便于能在三日行程内机动到作战地域参加作战。
  陈毅拟订的作战方案,中央军委表示同意,同时要求看战场上敌人作战部署的变化情况随机而动。为此,中央军委对宿沭方向的战场态势给予了极为密切的关注。

人物简介(6)
12月11日,中央军委电令在盐城的粟裕“即日北返,部署沭阳作战”。
  13日,再次指出:“整十一师到达宿迁后,必配合六十九师及预三旅等向沭阳进攻,唯有歼灭该敌方能保持沭阳在我手中。如沭阳失守,华野主力即难在苏北继续作战,有被迫转至鲁南的可能。对此战必须严重估计到。”
  根据中央军委的作战意图,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陈毅等又进一步调整了作战部署:
  (一)华中第九纵队位于叶海子、五花顶地区(均位于宿迁以北),主要任务是监视宿迁方向的敌人,随时准备阻击增援之敌;
  (二)第六师、华中第十纵队的第六旅、第七师的第十九旅,位于涟水地区,主要任务是监视淮阴的敌人;
  (三)华中第七纵队的第三十一旅、第十纵队的第十三旅和第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