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五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五代-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谋反未成,而自己是平乱功臣,如今又最年长,本应继位。在这一切后事成功安顿好后,他发丧朱温,继皇帝位。913年三月二十七日,仅做了八个月皇帝的朱友珪被他的三弟朱友贞逼迫自杀。朱友贞上台后将这个已死的哥哥废为“庶人”。

  从这段史实来看,朱友珪杀朱温显然是子弑父,是大逆不道之举。所以,他身居皇帝之位的八个月内没有臣子服他。他就破罐子破摔,纵情于淫乐,不理朝政。最终在弟弟“诛贼子”的大旗下身亡,可谓死得其所。但细读这段关于儿子杀父亲的历史,就会发现,惨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淫而不父”。

  自皇后张氏死后,朱温便开始纵情声色。特别是其晚年,到了无女不淫的地步。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他竟要儿媳陪其过夜,美其名曰:侍寝。当时,他的每个儿子都在外征战,加之朱温确实有病在身,所以,儿媳们当是替丈夫在其床前尽孝道了。

  弑父事件发生前,重病的朱温让最中意的儿媳王氏去东都开封把她丈夫朱友文叫到洛阳来,意欲让其继承皇位。同时又让在洛阳的儿子郢王朱友珪出任莱州刺史。(此时朱温的大儿子朱友裕已病死)

  当朱温将此举说给王氏听的时候,朱友珪的妻子也在旁边。他将此事告诉了丈夫,而同时,命朱友珪去莱州当刺史的圣旨也到了。朱友珪见到圣旨,心头突突乱跳。这道圣旨显然是明升暗降,而晚年的朱温猜忌心特别重,每每怀疑一个人的时候便先将其升职,然后杀之。另外,朱友珪认为既然大哥已死,而且朱友文又不是朱温亲生,按照传统应该立长为太子。父亲现在不遵守传统(其实他父亲何尝遵守过什么传统),他非但没有继承皇位还被流放到外面去,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这也成了朱友珪弑父的原因之一。

  况且,老父亲太缺德。其他兄弟在外,妻子去给父亲侍寝还情有可原,自己就在父亲身边,妻子却还要去侍寝。这是一个男人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决定除掉父亲!而第一步就是如何带兵混进寝宫。当时负责朱温安全的是左龙虎军和侍卫亲军控鹤士两股军队,他先找到左龙虎军统军韩勍,诉说自己之苦,大骂父亲之无道。韩勍对朱温的喜怒无常、乱杀朝臣很不满,而且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朱温杀了,便同意造反。有了韩勍的帮助,朱友珪很容易地混进了寝宫,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中国有句古话叫“父亲行窃,子必杀人”。大致意思是说,儿子经常看到父亲偷东西,每次都得手,他便认为这是对的,于是他也去偷。可因为技术不精被人发现要捉他,他情急之下必然要把人杀了。朱温和朱友珪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一千古俗套,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且不论被朱温认定的朱友文是否是做皇帝的料子,朱温认定这个准皇帝就是有问题的。在侍寝的诸位儿媳中,他最中意的就是王氏,而王氏则是朱友文的妻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虽然也侍寝,但绝没有王氏那样受宠。所以,可以大胆猜测,朱温立朱友文为太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氏,而不是因为朱友文的才华。从史料中也的确看不出朱友文有什么治国之才,史家们只是说他“幼美风姿,好学,善谈论,颇能为诗”。单从这几个字来分析,朱友文文韬足矣,武略却不成。这对于外有李克用这样的劲敌而马上得天下才做了六年皇帝的朱温来讲,朱友文显然并不是合适的皇帝人选。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贼子朱友珪(2)
而如果他的大儿子朱友裕不死,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次兵变了。朱友裕跟随朱温征战多年,并以仁厚而颇得将士之心。又兼武艺超群,很得朱温宠爱。朱温曾经和李克用一起进攻黄巢的弟弟黄邺所守的华州,黄邺的士卒在城上大骂朱温是叛徒、李克用是助纣为虐。李克用大怒,吩咐手下人向城上射箭,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射中那个说粗口话的士卒。朱温示意朱友裕,朱友裕弯弓搭箭,一箭而中。
  由此可知,朱友裕不似朱温的其他儿子一样只有蛮力,也不似朱友文一样只会空谈。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准太子,在五代时期,这样的人并不多。可惜的是在后来围剿杨崇本、屯兵永寿时病亡。朱温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跟朱友裕的死有很大关系。
  从表面上看,朱友珪杀朱温,正应验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亲的嗜杀成性,淫乱不堪,做儿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有意思的是,朱友珪虽然做了近一年的皇帝,但史书却不承认他。在《五代史》里,他被称为“庶人友珪”,这是他弟弟朱友贞做的好事,他称帝后便废早已自杀的哥哥为“庶人”。而朱温在后来的史官那里也并不是什么皇帝,甚至根本就没有后梁这个朝代。
  父子二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无非是两个人都开了各自领域内的先河。
  朱温篡位于唐,使得五代称帝者多如牛毛;朱友珪弑父,从他以后,五代人常常把杀父当做儿戏,父子二人都乱了三纲五常。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温杀了唐朝皇帝而称帝,朱友珪自然也不例外,杀了后梁皇帝称帝。不同之处在于:朱友珪在背上“不忠”的罪名时还背上了一个“不孝”的骂名。
  朱温临死前说早就知道朱友珪要造反,事实上,晚年的朱温看任何人都像造反的样子。如果不是自己做了那么多丧天理、没人性的事,他至于那么多疑吗?!
  朱友珪以臣子身份杀了皇帝后,其作乱行为不久就有人效仿了。他的兄弟朱友孜总觉得自己是做皇帝的料子。因为他和项羽一样,也长着双瞳。贞明元年(915年),也就是朱友贞把皇位从他哥哥手上抢过来的第三年,德妃死了,朱友贞正在痛苦中。这时,这个双瞳兄弟觉得时机已到,就派了一个愚蠢的刺客去杀哥哥。想不到,哥哥命不该绝,当时正做着一个有人杀他的梦。忽然惊醒,看到一把大刀正要摘自己的脑袋,慌忙抽剑,习惯性地说了一句:“又要兵变!”
  是啊,朱家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发生得有些频繁了。朱友珪与刺客周旋了半天,刺客见不是对手就想跑,被他从后面赶上,刺伤在地。严刑拷问之下,朱友孜浮出水面。这个双瞳兄弟就这样被哥哥杀掉了。
  他的死又导致了另一个对后梁非常不利的后果。那就是,朱友贞觉得兄弟们太不可信任了,只有经常跟自己在一起的奸臣赵岩、张汉杰可以相信。信任此二人是后梁败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果用连锁反应来解释,那么事实正是:朱温杀唐帝而淫导致了朱友珪杀朱温,朱友珪杀朱温导致了朱友贞杀自己,朱友贞杀朱友珪又导致了朱友孜杀朱友贞,朱友孜杀朱友贞未遂导致了朱友贞信任奸臣赵岩、张汉杰,最后导致了后梁灭亡。
  似乎有些乱,那么,我们用反向推理法来说:后梁为什么会灭亡?因为朱友贞信任奸臣。他为什么要信任奸臣?因为他的双瞳兄弟想杀他,所以他不再信任朱家的任何一个人。他的双瞳兄弟为什么要杀他?因为双瞳兄弟见过有人杀皇帝,还见过朱友贞就杀过自己的兄弟朱友珪。他为什么要杀朱友珪?因为朱友珪杀父亲。朱友珪为什么要杀父亲?因为父亲是个混蛋。
  结果就出来了,朱温是罪魁祸首。从这一点上看,朱友珪背上“贼子”的骂名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冤!但看到后面的一切,就觉得这个骂名给他实在是“实至名归”。
  当初,朱温任宣武节度使,巡至亳州时,与一名营妓产生了感情。一个多月后,朱温要离开亳州,该女人却说:我已有了身孕。朱温想,有就有吧,我家里也是有老婆的人,而且贤淑明理,于是就在亳州给她安排了房子。一年后,该营妓派人来告诉朱温,生下了一子。朱温大喜(男孩长大后可以打仗),便给其起名为“遥喜”,意遥遥欢喜之意。这个叫“遥喜”的小孩就是后来的朱友珪。
  

“独眼龙”李克用(1)
李克用一生下来就有一只眼睛失明,可史书上却没有说是哪一只眼。但从此人箭法奇准,又根据人的拉弓习惯来猜测,失明的应该是左眼。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朱邪。他们一家从唐太宗时起,就世世代代效忠于唐室。十四岁那年,他借了父亲镇压农民叛乱有功的光而被封为云中牙将,又被赐其家族“李”姓。

  二十一岁那年,也就是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李克用杀掉了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原因就是这个汉人克扣军粮。火气十足的沙陀士兵如何能忍受。李克用杀了段文楚后,手下将士便上书唐僖宗,请求任命李克用为云州防御使。唐僖宗大怒,派兵###李克用。但此时,各地农民军纷纷而起,唐朝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先剿杀农民军。至此便默认了李克用大同军节度使的身份。

  待国内稍稍安定,唐僖宗又下令###李克用。乾符六年(879年)春,朝廷命昭义军节度使李钧为北面招讨使,联合幽州等军进攻蔚州。但被李克用所败,李钧中箭而死。第二年,唐廷派元帅李涿率兵数万,再伐李克用。李克用与其父抵挡不住,率人马逃往北边的鞑靼部。

  李克用二十五岁的生日就是在鞑靼部落里过的,因为鞑靼总看这个“独眼龙”不顺眼,所以处处提防他,让他二十五岁的生日过得很不开心。不久,黄巢自江淮北渡,矛头直指长安。唐僖宗在向四川逃跑的路上以皇帝的身份赦免了李克用的罪,令其南下征剿黄巢。

  李克用凭借自身和手下“鸦军儿”的骁勇善战,不久,便将黄巢赶出了长安。唐僖宗大喜,封其为河东节度使,同时受封的还有他后来的死对头——宣武节度使朱温。从此,河东以太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营。彻底剿灭黄巢后,李克用开始扩展自己的势力。但此人扩张地盘的方式却是按照沙陀人的习性进行的,那就是抢劫。“鸦军儿”简直就是一群强盗,走到哪儿抢到哪儿。这些沙陀人似乎不善于种粮食,更不善于让百姓种粮食。所以,当年任何人看到李克用和他的手下都吓得关门藏起一切可以藏的东西。

  895年是李克用的幸运年。当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王珂与王珙为节度使一职争得不可开交。李克用希望唐昭宗把节度使之位授给王重盈的大儿子王珂——也是他的女婿,可凤翔的李茂贞、邠宁的王行瑜和华州的韩建认为这是李克用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就叫唐昭宗立王珙。

  此时的唐昭宗仿佛是在两个鸡蛋上跳舞,当时的藩镇主就像是疯狗,稍不如意自己就会被他们咬到。昭宗躲在寝宫里想了两天,才想到一个好主意。先派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过不久又把崔胤调回,让李克用的女婿王珂继其父职。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大怒,联合起兵奔长安就来了。唐昭宗就求李克用。李克用也起兵,向长安杀来,并向朝廷上书请求###三镇,同时又向三镇节度使发了征讨的檄文。李茂贞三人听说“独眼龙”居然这么狠毒,就原路返回了。

  但李克用却不甘心,他正想把李茂贞三个人一网打尽,收其土地呢。他先攻陷绛州,把支持王珙的弟弟王瑶斩了。又与女婿王珂联合击败了同州王行约,王行约跑到京师,大喊大叫:“十万沙陀来啦!”

  其实他这样叫的目的就是想以躲“独眼龙”为借口把唐昭宗弄到自己的领地邠州去。李茂贞也来凑热闹,叫义子李继鹏想办法把唐昭宗骗到凤翔。一时间,京师大乱。唐昭宗还算聪明,见两个人都不是好东西,便带领着文武官员跑到了离京城不远的石门躲避。同时,这位大唐皇帝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叫李克用救驾。该年八月,李克用进军渭桥,王行约和李继鹏先后逃出长安,唐昭宗这才回了京师。该年十一月,李克用乘胜击破邠州,又希望昭宗降旨击杀李茂贞。唐昭宗觉得玩大了,就派人慰劳李克用,并拜其为“忠正平难功臣”,封为晋王。这样,河东(黄河以东,今山西一带)以太原(今太原西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便成了李克用的地盘。也就是从被封为晋王起,凭借着“晋王”这块招牌和获得的大片土地,他才开始了和朱温的争斗。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独眼龙”李克用(2)
李克用后半生的时间什么都没干,全放在和朱温打仗上面了。直到朱温已称帝,他还是在和朱温叫板。天下大半人已经开始使用朱温所定的开平年号,他却仍旧把唐昭宗时的老皇历当成自己的纪年法。
  并不过分地讲,李克用把一生都献给了打仗事业。此人似乎从来没有消停过,靠着强大的战斗力,他兼并了许多地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一点治理的能力都没有,致使已经兼并或表示臣服的地区又常常叛离而去。往往是他征服了一个地方,刚一出城,该地的人又反叛他了。
  他手下的那些穿着黑衣服像一群乌鸦似的士兵的无恶不作也让他大为头疼,但他就是找不出可以解决的方法来。有人告诉他,军纪很重要啊,不能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他闭着一只眼说,这些人之所以跟着我是因为每次打了胜仗就会有东西可抢,你不让他们抢了,他们还会跟着我吗?
  又有人给他出主意说,我们可以种粮食,用粮食换钱,再用钱来买好东西。李克用睁开一只眼道,现在天下这么乱,仗还打不过来,哪里有时间种地?
  也正是基于“一只眼看世界”的思路,在898年以后,他屡屡被朱温戏弄,几乎差一点就放弃老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