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过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关东过客-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报馆的记者整天盯在这儿,报纸上天天都有关于放粥的报道,有好事的记者干脆在报纸上捅出这样的标题:关老爷腰粗气壮,放它十年又何妨! 
  关夫人看见这样的标题,一想到这些日子花出去的钱,心慌了,领着一家老小齐齐跪在关老爷面前,哀求道:“老爷,收手吧,咱耗不起呀!” 
  关老爷把杯子、碗的砸了一地,咬牙切齿地说:“十年就十年,我关家吃不穷,吃不垮,臭叫花子们,都来吧!”关老爷几乎是咆哮着喊出最后一句。 
  花小尤听说后,问慕雨潇:“这事是不是你干的?要是你,你赶紧把人撤回来,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你算什么能耐!” 
  慕雨潇矢口否认:“不是我,我要想动手,早在他们祭祀时就动手了,还能让他们得瑟好几天?” 
  花小尤半信半疑,却也找不到慕雨潇参与的证据,也是毫无办法。 
  抚近门外的这场暗战就这样持续下去,双方谁也不肯退让,看那架势,真是准备恶战十年了。 
  抚近门外在闹腾,慕雨潇也没闲着,四处张罗着给“十不全”的怪人们娶媳妇。他开出的条件是,谁家姑娘嫁进“十不全”,全家都可以搬进黄花寨,给三间房,十亩地。这条件对闯关东的人来说诱惑是太大了,几天工夫,十个怪人中有九个都说上了媳妇,最后只剩下了“无牵无挂”。来看的人一个接一个,却都摇着头离去了,一截短短的肉墩子,哪有半点人样,谁忍心把姑娘嫁给这样的人?慕雨潇安慰着“无牵无挂”:“兄弟,别着急,你的事包在大哥身上。” 
  这天,慕雨潇从罗士圈回来,是黑姑领着他去罗士圈给“无牵无挂”说媒的,走了二十几家,总算有了结果。进了寨门,突见一骑马冲进黄花寨,马上人在慕雨潇门前跳下马,将一锦盒交与门人,转身离去。 
  慕雨潇接过锦盒,打开,里边有一纸,上书一行字:相请慕爷,单人独马,僧王陵见。落款是“山君”。 
  曲东民坚决不同意慕雨潇一个人去犯险,花小尤和老关东却主张去,说山君是顶天立地的大侠,断不会行卑劣之事。 
  

关东过客 第十四章(7)
慕雨潇赞同花小尤的看法,也觉此番相邀不会有什么恶意。曲东民想安排人接应,也被他制止,单人独马直奔僧王陵。 
  僧王陵在法库境内,八虎山下。据史书载,陵地青山拱抱,绿水环流。方圆五十亩内均为参天大树,红墙黄脊在繁枝茂叶中若隐若现。陵前有殿三层,配房两列,均雕梁画栋,近看精美绝伦,远看金碧辉煌。两列配房中间,立有一御碑亭,大清同治四年敕建。碑亭高约五丈,周有四门,汉白玉的丰碑立于亭中,雕刻精工,玲珑剔透。碑面镌有“临敌无惧,勇冠三军,威服连镇,凯奏高唐”等语。这僧王就是为大清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蒙古世袭郡王僧格林沁,生前勇武无比,曾领军大破捻军,后战死在疆场上。清廷轸念其功,诏封忠亲王,建陵于此。 
  慕雨潇拉杆子时来过僧王陵,那时候的僧王陵好大的气派,光守陵的就有上百人。现在仅几年光景,竟败落成这般模样。整个陵墓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没有一面像样的墙壁,僧王宝顶被挖开两个盗洞,满地的陶瓷碎片,连棺材板子都被拉了出来。宝顶里住了一窝野狗,见有人来,马上凶猛冲出,狂吠不止,摆出誓死捍卫家园的架势。 
  宝顶旁守陵人住的小屋里亮着灯光,慕雨潇推门进屋,果见山君坐在屋里,一张惨白白的假面,穿着那件画着四张人脸的衣服。 
  山君站起,先施一礼:“慕兄,冒昧惊扰,还望宽宥。”声音有些沙哑,不大受听。 
  慕雨潇还了一礼,说:“山君兄约见,怎敢不从。” 
  山君说:“慕兄还带了人来?” 
  慕雨潇诧异:“没有啊,谨遵山君兄之意,单人独马。” 
  山君斜视窗外:“慕兄请听。” 
  慕雨潇细听窗外,果然有脚步声。他勃然大怒,一把推开窗户,喊道:“曲东民,赶快带你的人消失,再让我发现,要你的狗命!” 
  外边的人正是曲东民,他担心慕雨潇的安全,偷偷领人跟在后边。见慕雨潇发怒了,连忙领人撤出僧王陵,守在二里外的一个林子里。 
  慕雨潇仍感怒气难消,现在虽已退出江湖,江湖道的规矩还是要讲的,嘴上说单人独马,暗地里却埋伏下人手,简直就是小蟊贼所为,特别是来见山君这样的人物,难免让人看轻。 
  山君好像并没在意,指指屋地中间的桌子,说:“慕兄,请坐。” 
  慕雨潇与山君坐在桌旁,山君从地上拎起一个酒坛子,往两个碗里倒满酒,又从旁拿过一包猪头肉,一包花生米,说:“头一次相请慕兄,就这般简单,实在失敬。” 
  慕雨潇哈哈大笑:“慕雨潇本是山村野人,向来见不得排场,这样最好,正合我意。来,咱们先干一碗。” 
  山君也一笑:“慕兄就不怕这酒里有毒?” 
  慕雨潇端起碗,说:“大名鼎鼎的山君也行这种宵小之为,江湖道怕是让人无望了。”说完,一饮而尽。 
  山君赞一句:“慕兄果然豪爽,我山君确是从不使毒,但有时候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能让人胡说八道的药也兴许会使。” 
  慕雨潇一愣,马上明白了:“山君兄大概听说了我给南时顺下致幻药的事,我那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山君说:“做得确实漂亮,我听说之后,很是钦服。慕兄年长于我,谋略、本事也远胜于我,慕兄再莫称什么山君兄,就直呼小弟吧。” 
  慕雨潇再把酒倒满,说:“好,咱兄弟干了这碗酒。” 
  两人酒碗一碰,饮尽碗中酒。 
  慕雨潇看着山君说:“兄弟,你能不能把你那假面摘去,我看着别扭。” 
  山君说:“不是小弟不听慕兄的话,实在是小弟的脸上有难于见人之羞,还望我兄见谅。” 
  慕雨潇听了,也不勉强,再次举起酒碗:“兄弟曾两次有恩于花小尤,一直找不到面谢的机会,今天听说我来见大恩人,花小尤非要让我代她敬恩人一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关东过客 第十四章(8)
山君淡淡一笑:“我也是赶上了,慕兄要是碰上这样事,也不会袖手旁观的。这些事,切莫再提,慕兄想不想知道为弟请您来此何事?” 
  慕雨潇说:“弟请讲。” 
  山君说:“慕兄见这僧王陵有何感想?” 
  慕雨潇摇摇头:“弹指一挥,物是人非,想当年何等风光之人,死后却落到这般田地。” 
  山君说:“慕兄想不想在这断壁残垣上再推一把,让他再无一块砖土立于人世?” 
  慕雨潇说:“不明白我弟是什么意思?” 
  山君:“请慕兄务必回答。” 
  慕雨潇看了看山君:“我慕雨潇从来不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 
  山君说:“可慕兄确实在做,而且做得很感自得。” 
  慕雨潇知道切入正题了,没有言语,等待着山君继续讲。 
  山君说:“如今的满人就如这僧王陵,破败如衰草,没落如残墙,慕兄乃天地英雄,天地间需慕兄尽展才能之事数不胜数,慕兄却把精力用在推墙杀草之事上,岂不让世人嗟叹?” 
  慕雨潇只觉得心中被刺了一下,却仍不动声色,只是问:“山君弟也是满人?” 
  山君说:“家严汉人,家慈满人。” 
  慕雨潇说:“倒是个调解满汉之争的最佳人选。” 
  山君又说:“请恕小弟说话直爽,当年,大清坐天下时,满人风光无限,蛮横不可一世。汉人来闯关东,受尽了满人的欺辱和刁难,有的人还丧了命。现在呢?慕兄是明眼人,怕是再也见不到当年那些情景了吧。不管满人愿意不愿意,汉人已经在东北扎下了根,这是谁也更改不了的事实。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生活在东北的这一方人,已不仅仅是满族人、蒙古人、锡伯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里汉人加入进来,大家砍一个山里的柴烧,喝一条河里的水,汉人也好,满人也罢,好像彼此间已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有那么多的满族姑娘嫁给了汉家,又有那么多的汉人女子嫁给了满人,就是慕兄身边不也是有了至亲的满人?不也是准备娶满人家的格格为妻吗?” 
  慕雨潇生性心高气傲,从没有人敢当面如此犀利地指派他的不是,就算山君是一方豪侠,对他有过大恩,他也绝不会因此就甘心受责,可也说不好到底为什么,他想发火却发不起来,想反驳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话,只说了一句自己听着都没有什么力度的话:“也还是有人不满于现状,欲图东山再起。” 
  山君说:“可以说,满族人中大部分都不满于现状,可思谋东山再起的,怕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那些白日做梦的人用不着去理他,咱单说这不满足现状的人,慕兄不觉得不满足现状是一个人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吗?这好像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构不成对旁人的什么威胁。满人吹城也好,祭祀也好,不过是想振振精气神,别活得灰头土脸的,倒不见得就想通过这些,再夺汉人的江山,再把汉人轰出东北,不涉及这个问题,他吹城就吹去嘛,他祭天就祭去嘛,咱该咋活还咋活,也没见他吹城就吹下谁一块肉,祭天就祭走谁家一块地!” 
  慕雨潇说:“任由他们胡来,说不定某一天真就被他吹去一块肉,祭走一块地。” 
  山君提高了声调:“胡来的不是他们!想吹去你一块肉,祭走你一块地的也不是满人!慕兄可能还不知道,南时顺已经逃离了高丽会馆,正领着人在黑龙江、吉林杀人放火,抢山霸地,人家已经把刀举起来了,已经把枪上了膛对准了你,你却还在这里像个孩子似的抢满族人的粥喝,慕兄,收手吧,别忘了国子秦、孙二娘和都里为咱们流的血,别忘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古训啊!” 
  一提南时顺,一提孙二娘,慕雨潇顿觉无话可讲,他端起酒碗,把酒一口喝干,对山君说:“兄弟,别的都不讲了,今后,为兄再做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就如此碗!”说着,把碗在地上摔个粉碎。 
   。。

关东过客 第十四章(9)
山君上前拉住慕雨潇的手:“慕兄乃真正豪杰,今后,慕兄如对南时顺动手,小弟愿助一臂之力!”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回到黄花寨,慕雨潇仍对山君赞不绝口:“识时务,明事理,见识高远,对我心思,不愧为豪侠。” 
  花小尤说:“你不是说,吃粥的事不是你干的吗?” 
  慕雨潇说:“我的姑奶奶,你见好就收吧,全东北不管谁问我,我都敢直言就是我干的,唯有你,知足吧!” 
  花小尤乐了:“你这样的,用你额娘的话说,还真得有个人管着你,要不然,还不得反上天啊!” 
  抚近门外烧了将近二十天的大铁锅撤了,关老爷看着那火渐渐化成一缕青烟,随风而去,自语着:“天神佑护,也算是功德圆满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关东过客 第十五章(1)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灶王爷要上天了。人们把香点燃,头磕了,灶王爷却依依不舍,人们只好自己动手,把灶台旁的灶王爷爷奶奶像统统揭下来,一把火烧了,再磕一个头,礼送灶王爷归天。 
  每年到这个时候,灶王爷总要肩扛手拎的,把人们的祈祷、求告和愿望大包小裹地带到天上去。老灶不怕麻烦,也不怕累,怕的是有负所托。按理说,受领了一年香火,人家不求金,不求银,只求把心里话带到天上去,这本不过分,你照本宣科就是了。可善良的人们啊,你哪里知道,天上礼法森严,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却不能说啊! 
  像思琳说,求上天保佑,肚子里的孩子顺利生下来,尽快找到亲哥哥,救自己脱离苦海;花小尤说,让小侄国清明健康成长,长大成才,光大国家门楣;胡嫂说,愿与胡爷白头到老;胡爷说,求天神赐给他一男半女。这都是正当要求,老灶愿意传达这样的信息。可有些话却不能原样照传,像关老爷说,求天神保佑关家无灾无难,把祸乱家门的妖妇收回天上去。这话就有些不讲道理了,别说那女人不是妖妇,就算是,也非天庭所遣,哪有收回之理?还有些话就更不着边际了,像那十六条西伯利亚狗说,求老天永远不下雪,没有雪就不用拉爬犁了,就可以天天疯玩了。老灶听这话,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这些低级动物就是没有人档次高,说的想的求的都太没有水平了。另有一些人,一年到头净干些让天老爷寒心发怒的事,也好意思提这要求那要求。像南时顺说,求天佑护,保帝国大业顺利实现;“花团锦簇”说,一年更比一年火,大把搂金,大把进银;老阿古说,求玉帝下旨给阎王,快把孙二娘打入十八层地狱,免得她夜夜搅人好觉。像这种人的这些话,老灶听着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记是记下了,到天上就准备撕下来,交给阎王和海龙王,送给牛鬼蛇神和鱼鳖虾蟹擦屁股。 
  送走了灶王爷,黄花寨的人们开始忙年了。 
  剪窗花,写春联,淘黄米,磨黄面,包黏豆包,炸鱼炸肉炸土豆,清仓扫房,杀猪宰羊,人们忙得欢天喜地、热热闹闹。 
  黑姑家也杀了一头猪,这是她到东北十多年来头一次自己家杀猪。猪打倒了,捆上了,扔到案板上了,大柱子却下不去刀,激动得哭了。黑姑拿起刀,看着那仍在嚎叫的猪,却也想哭,二三百斤猪肉啊,全家人天天吃肉,都能吃出正月,这好日子过去哪敢想啊!想着想着,手也有些发抖。小满见状,夺过刀,像孙二娘一样,一刀就向猪头斩去,怎奈刀小力更小,只在猪头上砍了一道白印。黑姑忙叫:“杀错地方了,捅心窝,捅心窝!”小满像没听见一样,还是拿刀向猪头乱砍,把个猪斩杀得连声惨叫。大柱子再也顾不上激动了,抢过刀,一刀捅进去,才免了那猪被乱剁乱砍之苦。 
  慕雨潇杀了十口猪、十只羊,今年过年人多,光孩子就添加了四五十个,还有花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