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念茜轻轻点头,道:“侄女正要演奏,赵叔叔便来了!”
赵归祖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老夫便自罚,给大伙表演个戏法,为诸位助助兴!”
贾似道知赵归祖是一门之主,又是自己的亲信,此番自罚是假,因为没能当上玄尊,向楚宗主示威是真,心中也想看看这赵归祖如何找回这个场子,也不阻
拦,道:“赵门主,法力高强,变个戏法也定然是好看之极,老夫此番有福了!”
包龙星和留梦炎也纷纷称好。只有楚仲皱了皱眉头,心道:老子正要和贾小姐寄情于曲,你就来捣乱,真不识相。
赵归祖打定主意要楚仲出洋相,又道:“老夫此戏法,需要楚宗主相助方可成功!”
赵归祖一言即出,众人皆看着楚仲,就连贾小姐也睁大个可人的眸子看着楚仲,看他如何应答。
楚仲本不想应允,可转头看看一双双盯着自己的眼神,更要命的是贾念茜那饱含期待眼神,让自己欲罢不能,如果不定允,定然会让贾小姐失望,想到此处,心下一横,起身道:“赵门主尽管指挥便是,本官定当配合!”
赵归祖嘿嘿阴笑一声,道:“那楚宗主先来到堂中,闭上眼睛,侍老夫叫睁开眼睛方可睁开!”
楚仲依言走到堂中站定,再次偷看了一眼正睁大个眼睛盯着自己的贾小姐,心中大是满意,缓缓闭上了眼睛。
半响未见动静,只见众人哗的一声,贾小姐还尖叫了一声,楚仲不知有什么情况,可说好了闭上眼睛,也不敢睁开,心中只是莫名其妙。
片刻楚仲微微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身边四周似有一股热流涌来,那赵归祖道:“楚兄弟睁开眼睛罢!”
楚仲早己忍不住,忙睁开眼睛,这一睁开可不得了,只见自己四周方圆一米之内都是熊熊大火,而且眼看就要烧到了自己膝盖上,见此情景,楚仲心中顿时慌乱,忙道:“赵归祖,你这是要干什么,想烧死我么!”
那赵归祖就站在楚仲对面,只是笑而不语,眼神中皆是得意。
一旁众人也都张大个嘴巴,似不敢相信。楚仲可吓坏了,火势凶猛,见自己腿上的裤子和袍子都己着了火,哪还管得了那么多,蹬脚欲跑,但迈不开步子,似被固定在了原地,定是赵归祖这小人干的,心中怒火骤起,骂道:“赵归祖,你这个阴险小人,为何施法把本官固定在此!”
却见赵归祖依然不为所动,其余人等也皆似没听到他说的话,只是看得惊奇,拍手称赞这戏法甚是奇妙。
楚仲彻底怒了,冲着赵归祖嚷道:“操你十八代祖宗的赵归祖,老子跟你无怨无仇,你这样害老子是何居心!”
赵归祖也不恼怒,只是干笑两声,道:“小子,你叫也没有用,他们是听不到的,你连风黯幻火术都不知,竟然能接任神道宗宗主,如此名不符实,老夫倒是少见呐!”
楚仲见他是故意耍自己,恨不得马上过于剁了他,可恨自己双脚被缚,只是圆睁火红的双目,怒道:“这又干你何事,你快将这幻法给老子撤了,否则休怪老子无情!”
赵归祖冷哼一声,大袖一挥,大火悠的熄灭,楚仲忙察看自己衣服,见丝毫未损,知道刚刚是中了赵归祖的幻术,恶狠狠的看着赵归祖,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贾似道刚刚看得精彩,见楚仲身临险境,依然临危不惧,凛然之色颇让人敬佩,便道:“楚大人果然好身手,丝毫不惧赵门主的大火,老夫佩服佩服啊!”
贾念茜不知其中之理,只是看得奇妙,见父亲也都佩服,也向楚仲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楚仲本余怒未消,被美人称赞,心中欢喜,刚才的不满顾消,向贾似道微微拱手,忙道:“不敢,不敢!”便回坐,暗暗看了看赵归祖,见他神情不改,脸上挂着奇怪的笑容看着自己。
戏法己毕,该轮到贾念茜才艺展示了,赵归祖又道:“贾大人,老夫代楚大人向贾侄女邀一曲,名为浪淘沙!”
贾念茜微微一愣,美目疑惑的看了看楚仲轻道:“赵叔叔可是要替楚大人邀醉翁的浪淘沙么!”
赵归祖点了点头,笑道:“楚大人不介意老夫为你点的此曲吧……此曲可是我朝六一居士的名作,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楚仲知赵归祖今日是故意为难自己,这浪淘沙明显是知己好友的曲子,今日明摆是我向贾小姐邀乐寄情的时候,赵归祖不可能不知道,冷哼一声,心讨:“今日就让你作威作福,来日定让你好看!”也不生气,只是脸上微微不满,有气无力的道:“赵门主有此雅兴,本官自不会不识礼数,贾小姐有请吧!”
贾念茜微一点头,脸上全是失望之色,拔起琴弦,悠悠的清灵之声便充满了整个齐月斋。
这个时的官员虽有忠奸之别,但都是有修养的文人雅士,好听曲颂词,贾似道一干人等自然也不例外,这赵归祖也算是习儒之人,所以也不离风雅;满屋子其实只有楚仲不懂此道,其余人都听得交口称赞,摇头晃脑,跟着颂起词文,楚仲完全不知道颂的什么,只是见贾小姐十指拔动间,一串串动听的声音便在那纤指间流出,还有贾小姐那如月的眸子闪烁的是深闺少女的纯净和甜美,雪白的玉手,那出水芙蓉般的投入模样可把春心荡漾的楚仲看得都痴了。
一曲终了,众人皆击掌称赞。楚仲自然也不会忘了大献殷勤,掌声拍得最响,叫好的声音也最大。见楚仲如此喜欢自己的曲子,可把贾小姐的芳心乐坏了,不时向楚仲抛去致谢的笑容。
这一次宴请直持续到响午,楚仲有美人相陪自是乐不思蜀,到出贾府之时仍不时留连,幸好一干仆人拉着,不然楚大人估计不舍得回府,回府的路上,一名叫三墩的下人说起,楚仲到贾府后,有一名贾府的家丁抓到一名鬼鬼祟祟家伙,那人招供说是信王府上的仆人,照估计是监视贾似道来着,给贾府家丁一顿好打,后来给放回去了,说让给信王带信,下次再派人来,直接扔进西湖,活淹了。
楚仲听完一阵哆嗦,心讨,完了,完了,讨好了贾似道,估计得罪了信王了,这事情可不妙啊,都是贾小姐惹的祸。
………【第一章 南宋信王】………
南宋都城临安,春意正浓;虽小雨翩翩,天街之上行人一点也不见少,有百姓,官人,也有兵士,人人脸上愁云满布,少有闲情逸志的文人雅士,往日繁华的街市也只有半数店铺开门,瓦子,酒楼,妓院都大门紧闭,似风雨欲来。wWw.23uS.coM此时朝天门内一行十多人的官轿队伍冒着小雨向门外行去,边行那前方领路似管家模样的中年还边嚷着,“都把步子迈快点,误了王爷的大事,定不饶你们这群饭桶!”
那些轿夫听得管家叫骂,唯恐讨不到赏钱,步子倒也勤了些,由步行改为了小跑,雨越下越大;轿队过了朝天门,拐过一个胡同,在一户大宅面前停了下来。
大宅门口早有几名家丁,和一名身着官服,头戴青色官帽的老者在那等侍。轿子落定,老者向身边的家丁挥了挥手,示意替轿内的人撑伞挡雨。二个家丁不敢怠慢,急忙撑开伞迎上上去。那管家拉开轿帘,一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对着老者拱手微笑道:“有劳太史大人远迎,本王不敢当啊!”。
那老者受宠若惊,忙道:“不敢不敢!下官知道信王爷要大驾光临,己早己等候在此,外面风大雨大,信王爷快随老朽进府吧!”
那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迈步上得台阶;忽的停住脚步,抬头注视着大宅门楣上的“护国**师府”的牌匾,叹道:“大宋存亡,己系于太史大人一身呐!”
那老者苦笑一声,请道:“信王先进府再说吧!”
那中年男子双眼微闭,心中悲苦,长叹一声,随老者进得府门,老者将中年男子迎到客厅,二人分宾主坐下。两名丫环奉上香茗,分立两旁;那中年男子带来的管家,微一张望垂手站在男子身后。
老者端起一杯茶,细细品了品道:“信王请品品老朽这皇上御赐雨前龙井!清醇香郁,出尘幽清。”
那唤信王的中年男子心思显然不在这品茶上,神情漠然,摆了摆手道:“襄阳被围,朝廷奸臣当道,纲纪败坏,国将不国,本王哪还有兴致品茗!太史大人自己品尝吧!”
那老者放下茶杯,微微一笑,轻叹道:“信王忧国忧民,朝廷上下如果都能像信王这样忠君爱国,大宋必不会落到如此境地!”
“哼!”信王拍了一下桌子,怒道:“本王气的是贾似道那个奸诈小人,手握军权,迟迟不派兵去救援襄阳,每日在那西湖画舫中饮酒取乐,歌舞升平,有此奸贼在一天,我大宋如何能不亡国!”
老者颌了颌首,静道:“先皇托孤于贾贼,这贾贼便除尽异己,结党营私,官至平章军国重事;独揽军、政大权!朝中一日有贾贼;自是无翻身之日!”说完叹了口气又道:“只可惜老朽本是世外之人,蒙先皇厚爱,坐上这护国**师之位,除了授受天命,传旨祈福之外无甚功勋,有愧于先皇,有愧于皇上啊!”说完,躬身向着皇城方向直拜下去,声泪俱下。
信王见张元宗一把年纪还跪在地上,心有不忍,连忙扶起张元宗,轻道:“太史大人为国尽忠,施奇术退鞑子三次南侵,本王看在眼里,记着心里,于国于家何愧之有,太史大人切勿如此,何况本王听下属说,元宗大人施奇法让那吕文焕守城之术精进,鞑子围攻襄阳四月不下,且损兵折将,大人当真是国之柱石啊!。
元宗听得一愣,施魂黯术召鬼灵李牧帮吕文焕守城之事除了自己的徒弟灵素;灵道和玄姝知道之外,只有礼部尚书范文博知道,信王如何得知,心中疑惑,抹了一把老泪,问道:“王爷如何会知道老朽施法助吕文焕守襄阳之事?”
信王笑道:“昨日退朝之后范尚书与我提起此事,本王当时便对太史大人之高节敬佩不己!立下如此大功不居功不求名,当真是为国为民;朝之楷模!”
元宗哦了一声,心想原来是范文博这个老匹夫泄露出去的,改日定找他算帐去,脸上神情不改,拱了拱手,忙道:“王爷镠赞,下官如何敢当!”
信王呵呵一笑,端起茶呷了一口,看了看元宗,见元宗在等自己说话,顿了顿,道:“本王知道太史大人乃玄门正宗神道南宗宗主,法力高强,今日拜访本王乃是有一事相求!”
元宗微微一愣,好奇道:“不知道王爷有何事用得上老朽?”
信王看了看身边的丫环,给元宗使了使眼色,元宗会意挥了挥手,对丫环说道:“你们下去吧,门外听唤!”
两名丫环应了一声,双双退到了门外,将门合上。
信王见除了自己的亲信管家外四下己无人,飞身跑到元宗身旁坐下,头凑到元宗耳边上轻声说道:“如今贾似道能够权倾天下,皆因皇上无法制肘,放其嚣张跋扈,究根结底还是皇上的原因,太史大人可这样认为?”
元宗见信王说皇上的不是,虽是王爷,但非议人君,己是犯上之罪,一时也猜不透信王的意思,心中犹豫,微一沉默,道:“虽然有些道理,但皇上必竟己君临天下,圣意何为,我等臣下也是无法左右的!”
信王摇了摇头,又压低了声音道:“有办法!”
元宗脸色骤变,惊道:“有何办法?”
信王咬了咬牙,轻道:“太史认为偷天换日如何!”
元宗见信王有谋反之意,急道:“王爷想改立新君?”
信王点了点头,眉心一坚,郑重道:“皇上能力有限,每日只会躲在深宫淫乐,不理国事,放纵贾似道控制朝政,如果我等另立有为的新君,施新政,练新军,提名将,将贾似道诛灭我大宋或可东山再起!”
元宗微一沉呤,摇头道:“满朝皆是贾党,军政都不在你我手中,另立新君谈何容易,王爷只怕要枉费心机了!”
信王哈哈一笑,拉着元宗的手,眼含期盼;郑重道:“事在人为,何况只要太史大人愿意助一臂之力,本王保证万元一失!”
元宗淡然一笑;不可置否,心想大宋己腐朽至极,又岂是一君一臣之事,何况自己本就时日无多,再助纣为虐,反上作乱,凭添杀孽,何苦哀哉,便推辞道:“老朽年事己高,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信王切莫以老夫为念,否则大事不成;老朽担当不起!”
信王见元宗断然拒绝,脸上闪过一失不悦,心中又不甘心,转又表情凝重,叹道:“太史大人如若不攘助本王一臂之力,本王起事必败,如若这样,我大宋势必国运己尽,鞑子灭我国邦,本王自当殉国尽忠,怕只怕江南千万大宋百姓从些将受尽鞑子凌辱,生不如死,九泉之下,本王又岂能瞑目!”
元宗知信王城府极深,虽说的情真言切,句句为国为民,其实篡位之心昭然若揭,但也不想当面拆穿,只是劝道:“非是老朽不肯相助,只是老朽确己是油尽灯枯,王爷听老朽一言,正所谓上天诰命,天意不可违,大宋落此境地非一日之因;亦非一日之果,只望苍天有眼,恤我百姓,度此劫难!”
信王见元宗死不开窍,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冷道:“太史大人,当真不肯助本王起事?”
“无量天尊”元宗宣一声道号,道:“王爷,老朽本是化外之人,朝代更迭于老朽来说如过如云烟,老朽原本久居深山,只因见战乱频发,百姓凄苦才答应先皇出凡入世,做这护国**师,望能守得一方净土!信王的要求,非是老朽不肯答应,襄阳一役之后,老朽己深感归天之期将近。即便老朽答应信王,必无法兑现承诺!信王何苦让老朽背上这不义之名呢?”
信王轻哼一声,脸色不悦,但现有求于元宗,也不便发怒,只是摩挲着椅子扶手,暗自揣测思量。
元宗见信王不再言语,知他心有不满,虽自己世事早己不萦于怀,也不怕信王有何责难,但也不想落人话柄,更重要的是新近收了一名关门弟子,元宗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