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当权-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怒也是做了百户后,从大汉将军营出来后,不就就做到千户,然后升任佥事,同知,如今更是做到了指挥使。

在大汉将军营十几年,也不过做到百户,可从大汉将军出来,从百户到指挥使,也不过十年而已!

“孟大人!”

“樊将军!”

孟岩与护卫将军樊忠交接换班,结束了这一次大朝的轮值任务。出宫返回衙署。

“大人,郭大人来了。”自从跟了孟岩,郭小超对郭怒的称呼也变了。

“郭叔来了,说了什么事儿吗?”孟岩有些奇怪,郭怒几乎是没主动来巡察司衙门找过他,今天这是怎么了?

“没说,就吩咐了,大人下值回来,马上去见他。”郭小超道。

“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孟岩点了点头。郭怒来找他。八成跟今天大朝会上的事情有关。

“郭大人来也不提前招呼一声,下官也好准备一下。”孟岩嬉皮笑脸的走进来道。

“少贫嘴了,坐下说话。”郭怒反客为主道。

“郭大人是为早朝上的事情来的吧?”孟岩坐了下来,嘿嘿一笑。问道。

“就知道你小子聪明。”郭怒道。

“郭大人。您这也不厚道。这内阁返聘我刚跟你提起,您这转眼就在朝上说呀?”孟岩不满道。

“我知道,这件事没跟你通气。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杨溥不能就这么一下子给退下去,内阁还需要他稳住大局。”郭怒道。

“这内阁跟咱们锦衣卫没什么关系,这恐怕不是你的主意。”孟岩眼珠子一转道。

“是,的确不是我的主意,是胡濙胡老大人的意思。”郭怒道。

“这算是锦衣卫跟教坊司的合作条件?”

“差不多吧,不过你这个返聘的点子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可以暂时的压制的王振那些人。”

“内阁中好像还没有偏向王振的人吧?”

“有些事情表面上是看不到的。”郭怒颇有深意的道。

“内阁中有人倒向王振?”

“倒向到还不至于,但联手或者合作也未必没有可能。”郭怒有些担忧道。

“谁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首辅?”孟岩问道。

“陈循,他是内给次辅,又是吏部侍郎,一旦晋升首辅,吏部尚书的位置是跑不掉的。”郭怒道。

“其次是谁?”

“曹鼐,三杨在朝的时候,阁务方面都是交给曹鼐具体处理,但是曹鼐资历不够,威望也不足,所以,如果曹鼐担任首辅,那他恐怕是难以压制住其他人,到时候,内阁必然会再起纷争。”郭怒道。

“那郭叔跟胡老大人最希望谁继任内阁首辅?”孟岩再问道。

“……”

“怎么,你们都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孟岩有些奇怪,说了半天,白费劲了。

“石头,今天在朝会上,皇上问你可有办法在这四人当中挑选一人担任首辅?”郭怒问道。

“我哪有什么办法,何况这种事情,我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能掺合的了?”

“当时我还担心,你莽撞出口,那可真是闯祸了。”郭怒松了一口气道。

“叔,我知道分寸,在那种场合,就算我有办法,我也不会说的。”孟岩郑重的道。

“这么说,你真有办法?”郭怒眼睛中透着一丝不寻常。

“办法嘛,不是没有,不过叔,你可千万别说出去,尤其是不能让皇上知道。”孟岩道。

“这是为何?”郭怒不解。

“皇上都想不到的办法,你我想到了,这不是说明咱们比皇上聪明吗?”

“皇上不是那种妒贤嫉能的人!”郭怒道。

“皇上不嫉妒,可有人嫉妒,宫里头对我的传言还未曾消停,你要说也行,千万不能把我招出来!”

“你这小子,白捡的功劳你都不要,不过,你要真有办法,倒是可以让皇上知晓,这做臣子的为皇上分忧也是理所应当的。”郭怒笑骂一声。

“其实,这个办法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让朝中的文武官员来一个不记名的投票,得票最高的一个当选内阁首辅就是了!”孟岩道,“不过,这个办法只能用一次,还不能外泄,否则,这个办法就不公平了。”

“怎么就不公平了?”

“如果有人到时候以封官许愿拉票,那选出来的内阁首辅还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孟岩嘿嘿一笑。

“对,对。这个方法只能用一次。”郭怒道。

“其实想要用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发现贿选,就取消资格,这样自然也就没有人敢私下里搞这种动作了。”孟岩道,“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杜绝,只能说相对公平而已。”

“石头,你把这个不记名投票的方法具体的给我说说?”郭怒问道。

“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印刷一批选票,上面写着陈循、曹鼐还有高谷以及马愉四个人。把这些选票发给有投票资格的官员。选谁做首辅,在后面画个勾,然后折叠起来,放到投票箱内。这然后是唱票和统计。弄一块黑板。粉笔,上面书写四个人的名字……”

“这个方法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公平、公开。选出来谁就是谁,那不服气的也没有办法。”

“办法是好,但皇上未必会同意!”

“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皇上不能同意?”郭怒问道。

“郭叔,如果以后选首辅都是照这个办法,那还要皇上乾纲独断干什么呢?”孟岩道,“还有,但凡任命大臣,遇到无法决断的时候,都用这个办法,那皇上又将如何?”

这不等于是削弱皇帝手中的权力嘛?

民主选举跟皇帝一人集权那是对立的,一旦让文官集团掌握了这种利器,他们就会用来对抗皇权,这里面是看不见的刀光血影。

当让皇帝一时半会儿未必会明白过来这个方法对他的坏处,但只要时间一长,熟练运用之后,就会明白了。

当然,破解之招也不是没哟,让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就是了。

但,这会严重伤及皇权的权威性。

郭怒惊的一身冷汗,这还真是的,如果这个方法好的话,日后推选首辅或者其他重要的职位,都用这个办法,那皇帝的存在感不是削弱了。

“那可以有解决的办法?”

“也有,但叔,你确定要把这个方法告诉皇上吗?”孟岩犹豫了一下。

“你先说给我听,我在考虑一下!”

“在这个规则后面加上一条,皇上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无论选出来的是什么人,皇上不认可,他自然就不算数。”孟岩道。

“这个自然,内阁首辅必须皇上亲自任命才行。”郭怒道。

“那万一结果出来了,不是皇上想任命的人呢,皇上不就坐蜡了?”孟岩问道。

“这倒也是,石头,这个方法你不要对任何人讲,明白吗?”郭怒郑重的警告道。

“放心,这个方法我只对叔你一个人说过,其他人从未提起。”孟岩点了点头。

“那就好,以后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郭怒起身道,“我先走了,你用心做事吧。”

“我送郭叔。”

“不用了,咱们翁婿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客套。”郭怒一挥手,大踏步而去。

“大人,听说今天朝堂之上多有争论,这内阁首辅之位怕是不那么容易定下来?”蔡晋缓缓的走到孟岩侧后,缓声道。

“朝廷上的事情咱们就不管了,就是咱们想管也管不了。”孟岩道,“对了,蔡先生,我让你整理的卷宗怎么样了?”

“已经整理出来了,大人现在就想要看吗?”蔡晋问道。

“嗯,送到我房间里来吧。”孟岩点了点头。

“是!”蔡晋而去。

“大人,就是这些了,一共涉及三十八人,其中官员二十一人,商人五人,还有两名普通人。”蔡晋很快就将整理好的卷宗送了进来。

孟岩并不关心这些人都是谁,都是干嘛的,他只是关心这些人被关进诏狱,是否是冤枉,是不是跟东厂有关系。

他要把石璟这个受冤的姐夫从诏狱中救出来,可不能单单救他一个人,否则有人该起疑心了。

所以必须借打击东厂的幌子,将一些被东厂冤屈的人都救出来,这样就显得不太显眼了,也让人无从猜忌。

孟岩稍微翻看了一下,石璟被冤一案也在这些卷宗之中,顺序还排的很靠前。

第四百五十六章:定首辅(四)

“掌令,最近宫中多有传言,说锦衣卫千户孟岩孟大人并非医术高明,而是用的妖术……”

“一派胡言,宫里有人造谣生事,司礼监为何没有马上弹压,这是失职!”

“掌令,外臣不得干涉内宫之事,您都快要退下来了。”

“是呀,自成祖皇帝知遇,老夫在朝已经四十五载,宦海沉浮,早就看透了,老夫现在担心的是皇上,皇上虽然亲政,但经验尚浅,王振擅权,皇上又多轻信于他,我们这些人一去朝,朝中恐无人能制!”胡濙叹息一声。

“掌令,那现在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有人站出来了,跟王振打擂台,老夫也留在朝中的时日也不多了。”胡濙道。

“掌令说的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郭怒郭大人?”

“嗯!”

“这鹰犬之间争权夺利,那都是很正常的,锦衣卫本来跟东厂就是对手,他们要不是内斗的话,朝中不知道多少官员要遭其荼毒?”

“老爷……”

“什么事儿?”胡濙一抬头,这个点儿,前院的门子怎么会跑到后院来了,难道是有客到访?

“老爷,锦衣卫指挥使郭大人求见!”

“掌令,这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么晚了,他来见您,莫非有要紧的事情?”

“老夫也说不准,这样,思敬,你先回避一下,我去前厅见他。”胡濙道。

“是。掌令!”扬善微微一点头,隐入屏风之内。

“郭大人是穿官服还是便服?”胡濙问那禀告的门子道。

“便服,而且只带了一个老仆,老仆在门外守候。”门子恭敬的垂手道。

“便服。”胡濙一愣,“不要去前院客厅了,领到这里来。”

“是!”

“胡老大人,深夜来访,叨扰了。”郭怒将披风交给胡府的下人,冲胡濙微微一拱手道。

“郭大人,太客气了。请坐。来人,上茶!”

“这夜茶伤胃,胡老大人,这茶免了吧。白开水吧。”郭怒微微一笑。拱手道。

“既然郭大人都说了。那就换白开水。”

“多谢胡老大人。”

“郭大人夤夜造访,不知为何事而来?”胡濙问道。

“胡老大人,下官是为了首辅之位而来的。”郭怒开口道。

“郭大人。你可是锦衣卫指挥使,怎么也如此关心这个呢?”胡濙笑道。

“的确,内阁首辅是谁,对郭某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首辅乃是百官之首,朝廷命脉维系,如果选对了人,那对朝野来说都是好事,可若是选错了,那就是祸事了。”郭怒道,“我锦衣卫虽是皇上扈从,可也担任监察百官的重任,这内阁首辅选好了人,锦衣卫不也省心多了?”

“你这么一说,倒也有些道理。”胡濙笑笑道,“你来不会是跟老夫说这些的吧?”

“今日在殿上,皇上询问何人可担任首辅之职,陈循陈大人,曹鼐曹大人,马愉马大人还有高谷高大人,这四人当中选出一位出任首辅的办法。”郭怒道。

“怎么,郭大人想出办法来了?”胡濙有些惊讶,那么多大臣在殿上都无一人开口,可见这件事不是那么好办的,即便是有办法,谁又会轻易开口呢?

“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郭怒挤出一丝为难之色道。

“郭大人不妨说来听听?”

“我写了一个东西,老大人帮忙瞧一下?”郭怒从怀里掏出几张捂得热乎乎的纸张递了上去。

胡濙接过去,将灯罩移的近了一下,戴起老花镜,微微起身,在灯下仔细浏览起来。

“怎么样,这个方法?”

“细致,周密,郭大人,这绝不是一夕而就想出来的,看来郭大人是早就有想法,可今日为何不直接奏报皇上呢?”胡濙也没有瞧出来这个法子的深远含意,只是咋一看之下,觉得想出这样的办法的人是个天才。

“老大人不妨再仔细看看,这个方法可有什么缺陷?”郭怒提醒一声道。

“缺陷?”胡濙愣了一下,刚才读来,他没有发现任何缺陷呀,难道自己没看清楚。

不过胡濙在朝四十五载,政治经验是何等的吩咐,仔细阅读三遍之后,他有些领悟了。

有了这个办法,这遇到难解之事,岂不是都可以使用,而且今后首辅之位空缺,都可用此办法解决,若成定制,那必将大大的削弱皇权。

要知道内阁建立之初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提供建议的,是咨询机构,而非决策机构。

但由于内阁的权重加大,内阁的职权也在增加,加上阁臣都是各部尚书、侍郎,本身就掌握大权,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却行使宰相之权。

此法只能一时之用,若成为定制,绝不会为皇帝所用。

胡濙也看到了此法对文官集团来说,无疑是良方,这无疑会增加文官集团控制朝廷的权重。

“郭大人,还有何人知道此法?”胡濙问道。

“就下官跟老大人两个人知道。”郭怒道,这件事不能把孟岩扯进来,那会是大祸事。

“此法万不能让王振以及党羽知晓,否则,他必然利用之,到时候,外廷、内廷尽在其掌握之中,那大明朝危矣!”胡濙道。

“胡老大人,你说该怎么办?”

“明日,我去见杨溥,将此法说与他,看他如何说?”胡濙想了一下,这件事还只有找杨溥商议。

虽然皇帝准许他辞官,但首辅未定。他暂时也走不了,何况皇帝还封了他太师,这可是文官的至高荣誉,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就这么撒手不管了。

“也好,老大人可不能说这个法子是下官的想出来的。”郭怒起身一抱拳道。

“你是怕……”

“下官只是不想王振继续得势,不然何必趟这趟浑水。”郭怒讪讪一笑道。

“老夫明白,不说是你的想法就是了。”胡濙道,“若是杨宏济追问,老夫就说我从下人们推举管事得来的灵感就是了。”

“多谢老大人了。下官告辞。”郭怒感激的一抱拳。

“胡忠。你替我送一下郭大人!”胡濙叫来管家胡忠,吩咐一声道。

郭怒走后,扬善才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掌令。”

“你都听到了?”胡濙有些后悔,不该让扬善隐在屏风后面偷听。但是他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