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月22日,一架由坦吉代尔井出发的侦察机传回一个不好也不坏的消息。一支德军装甲部队正在坦吉代尔井正南方180公里外的位置缓慢移动。很明显他们的目标就是坦吉代尔井——这个昔兰尼加中央的交通要道。

    总所周知,昔兰尼加是个沿海地区。北侧是港口密布的海岸线。这条海岸线也是整个昔兰尼加地区最繁荣的地方。班加西,德尔纳,加扎拉甚至是托布鲁克这一系列大型城市都分布在海岸线上。而在海岸线南侧的内部城市中,因为昔兰尼加大部分都是无垠的沙漠。其中的城市不仅数量稀少,同时在规模上也比不上沿海城市。当然硬要说的话有很多,不过对英德双方来说,最重要的只有2个——阿代姆与坦吉代尔井。

    前者就位于托布鲁克下方不足20公里处。由这里出发的英军能迅速分成多个方向向昔兰尼加地区出兵。后撤则能迅速躲入塞卢姆。依靠埃及边境上的哈尔法亚隘道阻挡敌军。历史上,英国人就是在哈尔法亚隘道成功阻挡了隆美尔北非军团的冲击。当然,其中隆美尔军团实力过渡消耗也是个问题。

    至于后者,则是位于昔兰尼加中心。向西到达班加西的距离与向东到达塞卢姆的距离几乎相等。因此它成为了连接昔兰尼加内陆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点。

    现在德国人突然出现在坦吉代尔井,怎么能让英国人不感觉担忧?不过让韦维尔稍微放心的是,这只德军装甲部队似乎为了避开可能遭遇的英军部队而绕了很大一个圈。结果导致燃油补给上出现问题。很多坦克都是被前一辆坦克拖着,那些原本用来载人的装甲车上已经躺满了筋疲力尽的士兵,坦克后还能走动的德军士兵则是搭拉着双腿,拖着步枪一步一瘸的跟着。他们所过之处,除去双腿留下的脚印外,还有步枪枪托在沙地上留下的浅浅痕迹。与其说他们是攻击部队,不如说是溃兵更合适。

    得到这个消息后韦维尔立刻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德意两军的裂痕已大到无法修补的地步了。

    由艾季打比亚开始,德军想要到达坦吉代尔井有多条路可选。可无论走哪条路,都不可能避开那些英军控制下的城市。东北方向的路需要经过孟沙斯,南面方向则要经过果夫马塔,至于北侧的沿海路线那完全不用考虑。现在德军突然出现在坦吉代尔井南侧。那么他们选择的只有果夫马塔这条路。可自己并没有收到果夫马塔遭到攻击的报告。唯一的解释就只有德国人绕过果夫马塔,从更南面的沙丘地带跑过来的。既然果夫马塔还在英军手中,那德国人的补给线就时刻受到威胁。一个优秀的军官绝不会不顾补给,一路狂奔。再往下推论,德国人这么做的理由就只有一个。意大利人停止了对那支德军的补给。德国人唯一的方法便只有依靠奇兵快速突击,占领坦吉代尔井这个英军后方据点,趁机夺取囤积在该处的英军补给。所以他们选择了由更南侧的迂回路线。

    不过韦维尔还有一点想不明白。

    这支德国部队选择的大迂回路线的确可行。只要携带的补给足够便不成问题。可是如此大规模的行军,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空军的侦察。即便之前能避开果夫马塔的侦察部队。可只要一接近坦吉代尔井就一定会被发现。德国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冒险举动?突袭行军,暴露的几率与行军距离的增加而成正比。德国人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点。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就在韦维尔思考这支突然出现的德军到底设下何种埋伏的时候,又一份电报传来。班加西遭遇德军围攻。

    隆美尔指挥着第5装甲师,阿里埃特师以及布里西亚师开始对班加西形成了包围之势。因跟随的步兵数量不足,隆美尔并没有立刻指挥对班加西展开攻击。他试图像任海济说的那样,通过数量庞大的军队吓倒班加西中的英军,迫使英国人自动撤出班加西。

    得到这个消息的韦维尔立刻明白了。德国人想通过班加西吸引住自己的目光,将部队调往班加西。然后那支负责奇袭的部队对面前的城市展开攻击。当然,那支奇袭的德军部队目标不一定是坦吉代尔井,只要能得到补给的城市,都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应该会优先攻击坦吉代尔井四周那些小城市,在获得足够的补给后再向坦吉代尔井出发。不……能想出这种疯狂计划的人,他的目标肯定不是坦吉代尔井,说不定后方的加扎拉,甚至是阿代姆才是他们的目标。这样他们便能掐断整个昔兰尼加地区英军的补给线。这个计划虽然疯狂,但对于兵员稀少的英军来说,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当然,前提是在包围圈要能阻挡住英军的反扑。

    既然已经知道了德军的目标,韦维尔便有自信击退德国人的攻击。不过一个更大胆的计划浮现在他脑海中。他要一锤子砸趴北非的德军。只要德国人被击溃了,靠着剩下的意大利人掀不起任何大风浪。

    ;

    第八十九章沙尘之锁(7)

    第八十九章沙尘之锁(7,到网址



………【第九十章 沙尘之锁(8)】………

    经过与参谋们1天的商讨,韦维尔的计划在众人的努力下完善后迅速传递到前方的尼姆与奥康纳手中。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韦维尔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北非英军的士气。不,不止韦维尔。整个大英帝国都期待着能有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来洗去最近那一直笼罩在头上的战败阴云。

    失败,失败,不停的失败。

    这是大英帝国最近一连串军事行动的最好写照。

    德国航母舰队轰炸了冰岛航空基地。随后围绕着这个小岛与英国海军展开了游击战。数次交手后托维与坎宁安不禁开始怀疑这支德军舰队根本不需要补给。仗着空中侦察的优势,德军每一次都能顺利避开英军潜艇的伏击,然后向冰岛附近的英军补给舰队发动空袭。不得不说英军在潜艇上的运用与德国相比,差了不止一截。除了数量上的差距外,无论是在潜艇技术还是通讯方式上,英军都不可于德军相比并论。而熟知潜艇威胁的德军舰队更是熟知对抗潜艇的必要性。除去驱逐舰不停巡逻外,无论天气好还,“齐柏林”与“兴登堡”上的侦察机都按时起飞。同时德军航母舰队从未在同一地方进行补给。这让想学“格陵兰海战”中,让潜艇在一个地点埋伏的英军潜艇毫无建树。更重要的是,这支德军航母舰队比狐狸还狡猾。在没有确定英军的行动目标前绝不轻易出击。在数次引诱行动失败后托维与坎宁安不得不承认,自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对手。

    狡猾的德国航母舰队一直游离在英军补给舰队视线范围之外。全力避开英军努力寻找的“海上决战”机会。即便被水上巡逻机发现踪迹,也迅速将其击落后转移海域,或直接躲入冬季北极圈云层之下。等舰队一离去,他们又迅速轰炸了港口沿岸卸下的物资与略微修复的机场。于是冰岛的航空基地在修复,被摧毁,再修复,再被摧毁中来回变换着。结果由1月开始围绕着冰岛机场,英德双方进入了一场无止境的拉锯战中。

    虽然到目前为止,皇家海军都还没有一艘轻巡以上的水面舰只被击沉。但对于英国人来说,无法修复冰岛机场就等于将北大西洋航线中段送给了德国潜艇,将北大西洋航线中段送给德国潜艇,就意味着皇家海军在海上的战败。邓尼茨指挥着他的“狼群”在北大西洋航线上横行无忌。

    受北大西洋航线战争的影响,英国国内工业产量开始成直线下降。不过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困境。皇家空军的飞机还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过针对德国的夜袭行动虽然不能说毫无战果,但与在bf110n与88mm防空炮攻击下的损失相比,只能说是完全失败。

    除去在挪威不停被消耗外,取代道丁成为空军总司令的道格拉斯策划了一场“千机轰炸”,原本的目的是通过各机场起飞的大批飞机轰炸德国本土各地,为大英帝国赢取一场政治上的胜利。道格拉斯调动了英国本土所有能用的飞机。除“布伦海姆”外,最新的轻型轰炸机“蚊”式,少量的“兰开斯特”,甚至连“喷火”,“飓风”都挂上了炸弹,趁夜飞往德国。不过这次“千机轰炸”的结果却让所有英国人心寒。很明显,德国人时刻紧盯着海峡对岸的天空。除了几枚炸弹落在无关紧要的区域外,德国重要的鲁尔工业区,政治中心柏林都没有落下一颗炸弹。而参加这次行动的近千架飞机则损失了近19%,这种损失率只能证明皇家空军的空袭行动完全失败。

    于是现在丘吉尔能指望用来提升士气的就只剩下韦维尔的北非军团了。这就是丘吉尔得知德意两军分裂后立刻致电韦维尔的原因。

    丘吉尔在想些什么,韦维尔怎么会不知道。与丘吉尔不同,韦维尔更多的是从军事上来考虑这个问题,而非政治。英国已经无法再次接受失败了——无论是本土还是北非。

    希腊战场目前看来还不能说是失败,至少只能由保加利亚一条路进入希腊的德国装甲军被成功堵在了萨罗尼加。希腊北侧的山地地形成了阻挡德军的最好屏障。交战双方开始围绕着这个山地与平原交界处的城市,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对于南斯拉夫发生的内战,韦维尔实在不知是好是坏。它虽然成功阻止了德军两路并进,进攻希腊。不过也同样阻止了英军在德国腹部埋上一颗钉子。

    希腊战场短时间就不用指望分出胜负了,更别提用胜利来提升士气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北非战场了。不过将精锐兵力抽调至希腊后,北非部队面临德军步步紧逼下,从1月开始到现在便是在不停后退。马格他,梅尔沙,艾季达比亚的先后失守让整个大英帝国原本就不高的士气骤降。不过德意两军的分裂让韦维尔看到了机会。

    由1月下旬开始抽调的远东军已经到达了苏伊士运河附近。很快就能通过亚历山大后调集到前线。而单独行动的德军更是露出了补给不足与艾季达比亚防御薄弱的破绽。这是英军目前取得一场足以鼓舞人心大胜的最好机会。

    韦维尔知道自己的计划过于冒险。但机遇与风险并存。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在韦维尔的命令下,原本还准备后撤的班加西守军突然一反常态,他们开是主动出击。今天向隆美尔的第5装甲师开上两炮,明天则向着阿里埃特师开上两枪,后天则在布里西亚师身上狠狠咬上一口。英军竭力避开与第5装甲师发生正面冲突,而将战斗力低下的意军做为目标。

    对于自己两侧的盟友,隆美尔又不能坐视不理。于是第5装甲师成了救火消防队,在两侧的意军部队中来回奔跑着。隆美尔不是不想乘机将英军一网打尽,他实在是有心无力。到目前为止德军的攻击主力是副元首直属武装党卫队。在与副元首分兵两路后,虽然看来第5装甲师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坦克,可其中能开炮的不到六分之一。连续几天的小规模骚扰让隆美尔苦不堪言。他不得不收缩战线,以便更好的保护两侧意军部队,抵抗英军骚扰。

    负责防御班加西的英军完成了他们的任务。隆美尔的军队被牵制在了班加西地区。

    东面原本负责防御的英军也开出了坦吉代尔井。他们的目标是时刻在空军监视下的南侧突袭德军部队。不过这只英军在见到德军前就收到个令他们哭笑不得的消息。

    这只缓慢前进的德军部队居然开始后退了。想想也是,每天都能见到一架敌人的飞机在自己头顶飞行时,即便是傻瓜都知道自己的行踪暴露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依照原定计划行动,那简直就是愚蠢。在尼姆与奥康纳看来,这只开始后退的德军部队将自己逼入了绝境。甚至不用驻守在果夫马塔的部队出击,德国人自己就会困死在沙漠中。

    两侧的德国人都已不足为惧。那韦维尔的计划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1941年2月24日,在隆美尔指挥部队围攻班加西后第5天。完成部队调集与物资调度的英军部队,分别从以艾季达比亚为圆心分布的安特拉特,萨温努和果夫马塔这三个内陆城市出发。包括澳大利亚军队成员,北非英军外籍军团成员在内近8万人部队分成三路,将最终目标放在了有20万意军驻守的艾季达比亚。

    为了这次行动,韦维尔几乎抽调了手上所有能动用的部队。很多后方城市就只有少量部队负责治安而已。不过从远东抽调而来的部队很快就能开进这些城市,让韦维尔并不是太担心。现在他要担心就是8万英军面对20万意军,是否还能发挥出40年下半年那种势如破竹的攻击气势。一举攻陷艾季达比亚,从后方完全切断德军部队与的黎波里的联系。

    韦维尔试图通过这一战,完全打开与德意联军在北非这个贫瘠沙漠土地上交织而成的沙尘之锁。

    任海济躺在一个由“瓦露基利”成员挖掘出的沙坑内。将双手枕在头下后望着上方用于遮挡阳光的沙黄色帆布。

    “副元首阁下。克莱茵将军发布明码电文。”法密尔手握电报出现在任海济身边,也未等任海济回答。她低头照着手中的电报念道:“英军已获悉我军行动。前锋部队与英军发生小规模交火。有鉴于此,我军开始后撤,准备组织防线。”

    “哼,克莱茵这家伙。发个电报都这样。”任海济一笑,扭头微微望向帆布顶外明亮的阳光处,“那家伙也是个演技派呢。”

    法密尔微微皱眉,看着面前躺在沙地上的任海济。她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女孩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德国副元首。

    “齐格飞,时间已经太久了。英国人真的会向你说的那样吗?”。

    任海济挑起一侧眉毛。这一次出现在他视线中的是凯尔那衣着整齐的高大身影。向着凯尔摆摆手,任海济略显不耐烦的说:“凯尔,离我远点。看到你的样子就让我热的受不了。”

    任海济的话让凯尔这个身高近190cm的日耳曼壮汉一脸尴尬。他下意识向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