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任海济单手指着凯特尔,大声叫道,“我在和元首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插嘴了?在我把话说完前,不许你再开口!你个xx……”

    任海济的话立刻让凯特尔为之气结。他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话在嘴中嘟哝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凯特尔有着传统德国陆军军官的矜持,想让他变得和任海济那样无耻,直接指着对方破口大骂,那还不如指望丘吉尔的秃头上长出头发来。至少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在任海济突然指着凯特尔大骂的时候,希特勒并没有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对任海济这种无耻又疯狂的行为早就习以为常,希特勒瞪了眼任海济。

    “继续,齐格飞。”

    向着希特勒点头致意,任海济径直走到墙上挂着地图前。他拿起放在一旁的指挥棒,点着莫斯科。

    “我的元首,我们最突前的部队是由霍特将军指挥的第3装甲集群,他们距离莫斯科仅90公里。似乎最多只需要1周时间便能抵达莫斯科。但就目前局势来看,这90公里可能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走完。”

    手中的指挥棒上下点了点。

    “苏军的反击部队现在已经后撤。他们以斯摩棱斯克为分界线,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后撤。苏军的这次反击没有对我们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但是跟在装甲部队后的步兵遭到驱逐。在这些步兵完成休整,重新跟上装甲部队的脚步至少需要1周时间。而撤退的苏军则分别加强了他们南北两个方向的方面军实力。霍特将军与赫普纳将军不可能不理会来自两侧的威胁,直冲莫斯科。北面曼施坦因将军的第11集团军还未能进入预定位置,南面古德里安将军的第2装甲集群也被堵在前进道路上,暂时无法为霍特将军他们接触南翼威胁。”

    任海济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其实都是废话。他要说的就只有一点:短时间内,我们的部队无法向莫斯科前进。

    “这些都不是理由。”希特勒绕过长桌,走到地图前,“这些不能成为他们想要撤退的理由。我们虽然在推进速度比之前要慢上许多,但莫斯科就在眼前。如果那些将军没有无聊的退却思想,他们就能发现我们只要再向前走一步……两步就能占领莫斯科。现在他们未战先怯,这使得原本可能占领莫斯科,现在也变得不可能。一个人如果连想都不想,他又怎么可能做得到!”

    “我的元首。如果连‘做不做得到’都不考虑。那又怎么可能做的到?只靠一味的‘想当然’,是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如果是布劳希奇,那在希特勒咄咄逼人的语气下就已经选择妥协了。他可能心有不满,但依然会听从希特勒的命令。可任海济不一样,这个家伙毫不畏惧的顺着希特勒的话,反唇相讥,“亚历山大大帝不就是因为这个,才远征印度失败的吗?”。

    好吧,我们必须承认。希特勒虽然很聪明,但他同时也是个笨蛋。希特勒只对艺术有研究,如果说“凯撒大帝”的话,他也可能停说过。至于任海济说的“亚历山大大帝”是谁,他根本不知道。于是希特勒非常罕见的闭上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希特勒不清楚“亚历山大大帝”,不代表会议室内的其他人不知道。这个与凯撒,汉尼拔,拿破仑并驾齐驱的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的故事,只要是个正统军人都知道一二。

    “副元首,我必须提醒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并没有失败。”凯特尔终于抓到了任海济犯下的错误,毫不留情的出言反驳,“印度国王已经投降了。”

    “是吗?那么……凯特尔阁下,请你告诉我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占领了多少土地?”

    面对任海济的笑脸,凯特尔也一时沉默。他虽然知道“亚历山大大帝”这个人,但他毕竟不是研究军史的。他连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是什么时候都不知道,更别提占领了多少土地。他只知道亚历山大大帝一生征战,从未败过。

    “让我告诉你,凯特尔阁下。他指挥的马其顿军队只推进到恒河边。根本没有占领整个印度半岛。他击败的印度国王,只是那片土地上16个国王中的一位。如果他这样都能算是远征成功,那么我们现在德意志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算是已经统治全世界了!凯特尔阁下,如果这就是你所说的成功,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卸甲归田,回家养老去了。元首的目标不是你这个鼠目寸光的人可以理解的。”

    “你……”

    很明显任海济又在转移话题,偷换概念了。他将话题由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的结果转移到了占领土地的问题上,同时成功牵扯到了希特勒。凯特尔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果凯特尔继续坚持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成功,那等于变相承认德军目前的军事行动已取得巨大成功,占领莫斯科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如果承认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失败,自己先前的发言就等于是在抽自己耳光。

    看出了凯特尔身陷窘境,希特勒还是出言解围。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对于凯特尔的信任还是在布劳希奇与哈尔德之上。

    “继续,齐格飞。”

    “是的,我的元首。”将视线从凯特尔身上收回,任海济从口袋中掏出烟为自己点上,“我的元首,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迫使他撤退的原因并不是印度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因为他忽略了士兵们的感受,以为靠着自己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便能一路神挡杀神,佛阻杀佛。而他指挥下的那些马其顿士兵却在长年征战后早就想返回家乡,不想再继续战斗下去了。”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的士兵不想再继续战斗了吗?”。

    “不,我的元首。我的意思是现在已不适合继续对苏联发动进攻了。士兵们如果看不到希望,士气便会迅速下降。士气不足的部队,很难攻占莫斯科。”

    “别开玩笑了!”希特勒大吼一声。包括任海济在内,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莫斯科就在眼前!希望就在眼前!他们只要再向前一步就能攻占莫斯科。他们现在的行为才是在自动舍弃希望,在自掘坟墓!”

    “我的元首!”任海济也大吼一声,那用手中的指挥棒在地图上不停敲打着,“我的元首,请看看目前的局势!因为苏联人的突然反击,我们的步兵被向后挤压了近100公里。苏军的反击已让他们的士气受挫。即便之后的前进道路上没有任何阻挡,他们光靠双腿跑过着100公里的距离都需要1周时间。而我们前线的装甲部队更是受损严重,光是古德里安将军的第2装甲集群中,能动的坦克只有开战前的30%。而在我们身后不停活动的苏联游击队更是让我们的补给无法及时运到前线。我的元首!就靠着这样的疲惫之师,光是想冲破前方苏军的重重阻截就将花费我们所有的力气。想占领莫斯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现在已进入雨季,苏联土地泥泞不堪,气温也随着降雨一天一天降低。我的元首!现在前线的很多士兵都还穿着单薄的夏季军装,更换的冬季军装迟迟不见踪影。就这种情况下,士兵们怎么可能会有士气,怎么可能去占领莫斯科?”

    希特勒看了眼一旁的凯特尔。很明显,德军在后勤补给上的问题,让希特勒对凯特尔率领的最高统帅部有些不满。

    “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是否撤退由最高统帅部来决定。苏联就像是一栋即将倒塌的房子,我们德军所要做的就是在那扇摇摇欲坠的大门上在跩上一脚。我们现在已踢烂了那双大门,只差一脚就能将门栓踢断。这种时刻怎么能自乱阵脚?”

    “我的元首!”

    “够了,齐格飞。我是绝不可能同意撤退。即便是就地转入防御也不允许。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前进,赶在苏联人之前占领莫斯科。”

    “可是……我的元首……”

    希特勒用他那冰冷的眼神环视在场众人。随后一字一顿道:“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有关‘后退’的词。我们痛苦,苏联人也一样痛苦。现在就看谁的意志更坚定,支撑到最后的人就会成为胜利者。而我相信,这个最后的胜利者一定会是我们。”

    手中的劣质卷烟不停飘出淡蓝色烟雾。

    任海济无奈地摇摇头,希特勒已经疯了。难道他真的以为光靠勇气与意志就能占领莫斯科吗?

    “我的元首……”

    “齐格飞,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用手轻轻挤压太阳穴,任海济深吸口气后道:“我元首。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他的话停了停,迎着希特勒的视线正色道,“我的元首,很多情况是在办公室内无法得知的。请你亲往前线。在见过那些奋战在前线的士兵们现在的状态后,在从博克元帅那里得知前线的真实情况后,再做出决定。如果到那时候,我的元首,你依然认为向莫斯科前进是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将遵从你的命令……哪怕前方苏军重重阻挡……我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杀入莫斯科……”

    会议室内再次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气氛。副元首最后那句话,怎么看都像是抱着必死觉悟的死谏。

    希特勒没有说话,凯特尔没有说话,布劳希奇没有说话。

    会议室所有人都直直得看着任海济。

    ;

    第四十七章燃烧的“卐”字旗(6)

    第四十七章燃烧的“卐”字旗(6,到网址



………【第四十八章 燃烧的“卐”字旗(7)】………

    君主不仁,为臣者不可不义。

    若君主有错,为臣者当以直谏。

    若君主有错未改,为臣者当依然谏言。

    在布劳希奇等人眼中,任海济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直言的忠臣。说实话布劳希奇也赞同撤退的意见,再不济就地转入防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苏联冬季越来越近,拿破仑兵败俄罗斯的结局,有如不详阴云萦绕在所有人心头。俄罗斯的冬季是所有试图征服他的人,最头痛的东西。

    1941年9月24日,“亚美利加”载着它的主人与德国副元首,在火车头飘出的白烟中缓缓驶离了“沃尔弗尚采”森林。

    一般而言,作为希特勒专列的“亚美利加”号由16节车厢组成。除去希特勒的元首车厢外,还有新闻部长车厢、通讯车厢、卧室车厢、行李车厢、卫队车厢以及装甲防空车厢等等。说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作为希特勒移动指挥部的“亚美利加”号上居然还有专门提供热水的浴室车厢。这辆列车的功能完善到让任海济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不过这次“亚美利加”并没有拖出它那条长长的身躯。除去雷打不动的元首车厢与前后两节装甲防空车厢外,通讯车厢依然存在。而原本供军官休息的车厢与卧室车厢都由2节改为1节。

    2节行李车厢和新闻部长车厢也被取消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这次是短途出行,很快就会返回“狼穴”,车上众人没有过多行李。而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现在又人在斯摩棱斯克。这两种车厢都没有任何用处,可让人意外的是那辆浴室车厢依然存在。

    现在这辆精简过的“亚美利加”号在两个火车头的拉动下正驶向苏联土地。

    彼得罗夫看看面前的男子,又扭头看看身边的戈列别夫斯基与伊万诺夫斯基。他那微微皱起的双眉说明他此刻心中很不满。

    刺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他们这次试图刺杀的目标是那个足以令全欧洲颤抖的男人。为了保证行动成功,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是现在戈列别夫斯基与伊万诺夫斯基两人,又给他介绍了另一组织的人。一个不属于他们苏联游击队,也不属于“克拉约瓦军”的第三方势力的人。更重要的是那个男人有着一头明亮的金发与一双碧蓝的眼睛,无论怎么看他都像是个德国人。

    似乎是从彼得罗夫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不满。戈列别夫斯基立刻解释道:“伊万诺夫·尼古拉耶维奇同志,这位是德国共产党党员,我们在德国的接头人。就是他们将希特勒出行的消息交到我们线人手中的。”

    彼得罗夫的双眉皱得更深了。对方的话等于承认了面前这个金发碧眼男子是德国人。这不由让彼得罗夫开始怀疑这次刺杀行动是否会是个陷阱。一个由德国人精心设下的陷阱——为了将在这片地区活动的游击队一举铲除的陷阱。

    “你好,很高兴见到你。伊万诺夫·尼古拉耶维奇同志……”德国男子一口流利的俄语将彼得罗夫吓了一跳。彼得罗夫从未想过,“凶残”的德国人居然会是共产党任,他更没想到对方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匆匆递出手与对方握在一起,彼得罗夫这个俄罗斯壮汉似乎为了掩饰自己先前的尴尬举动,双手握住对方右手后就是一顿猛摇。那摇晃的幅度就仿佛要将对方骨头晃散架一般。

    “好了,好了。伊万诺夫·尼古拉耶维奇同志。我们先来具体谈谈这个计划吧。”好不容易从彼得罗夫强壮的双手中抽回自己快没有感觉的右手,男子说着从身后的背包中取出一张地图在众人面前展开,他手指明斯克道:“就我们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希特勒的最终目的地是明斯克,但是通往明斯克的道路有许多。很遗憾我们无法得知列车将会走哪条铁路抵达明斯克。希特勒乘火车出行都是他临时决定的。”说着,男子的手指在地图上以明斯克为圆心,画了个圈,“不过这也是个好消息。没人知道他的列车会从什么地方出发,走哪条路线,最终目的地又是何方。没有人知道……”男子的话在最后“没有人知道”这几个词上加上了重音,随后他缓缓扫射过面前众人。

    与彼得罗夫一起到来的游击队政委洛特尼科夫用手搓着自己光滑的下巴。思考片刻后他突然一脸难以置信的望着男子。

    “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知道,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男子再次以低沉的语气重复了一句:“是的,没有人知道……”

    “那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洛特尼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