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当然的,兄弟。”车长说完向着菲力克斯行了军礼,之后用手拍了拍炮塔顶部装甲。放缓速度的E50再次提速向前方驶去。

    看着缓缓向自己走来的菲力克斯,鲁威笑着道:“看来,我们的兄弟们都等不及了。”

    “啊~”将S**44抗上肩。

    三架Ju87D带着腹部巨大的炸弹从威廉等人头顶缓缓飞过。重炮炮弹尖锐的呼啸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由远及近,又消失在远方。威廉不由抬起头望向天空。

    编号为332的E50在威廉身边停了下来。探出炮塔的尤利安在见到威廉直直地望着天空后,他也扭头看着远方一闪而过的亮光与正在冒起的一团团浓烟。

    “炮兵们开始shè击了……还真是壮观啊~”

    “典型的‘瓦露基利’式突击。”威廉调整了一下肩部S**44的背带位置,“古德里安将军恐怕又该为补给犯愁了。”

    尤利安将上半身趴在炮塔上笑着道:“如果不这样,那就不是我们了!”

    “那么……”威廉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看着居高临下,用满脸笑容看着自己的尤利安,“请问一下,身为坦克连指挥官的你在这里浪费时间真的没问题吗?”

    “没关系,没关系。还有人在我后面。”

    “是吗?”鲁威向着道路后方探了探头,“可我现在只看到E25和E10了……”

    “什么!”尤利安转身向后望去,道路上E25已取代了先前的E50,正高速向道路另一端驶去。其中偶尔还夹杂着坐满了士兵的E10半履带装甲车。

    “糟糕,真得落后了!”尤利安自言自语地大喊着,同时用手不停拍打着炮塔装甲,“快!快!我们落后了。快点赶上去。真是奇怪了,同样是在泥地,41年的时候没见那群家伙跑那么快过。”

    坐在炮长席上的雷奥用手捂着脸。自己这个车长是在装傻还是真忘了?41年在苏联泥泞土地上奔跑的可不是E50,而是履带狭窄的2型坦克。

    看着慌慌张张重新启动发动机,随后也不回到公路上,就在田野中像头公牛般一路向前狂奔的E50,威廉突然向身旁的鲁威道:“看见了没有?这里还有个蠢货。就不知道这两人的愚蠢是谁传染给谁的……”

    古德里安乘坐在他的指挥型E10上,佩戴着耳机用望远镜不停扫视着前方。透过望远镜他能清晰的看见远方地平线处森林中不时闪过的暗红sè光芒以及冲天而起的大片浓烟。

    “这种景sè看多了容易得心脏病。”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古德里安不停用手轻压着自己的太阳穴,“真不愧是元首的直属卫队,真不愧是德国陆军中最jīng锐的部队。光是进行火力覆盖用的火炮口径就够吓人的。”

    站在古德里安身边的副官苦笑一声道:“173mm……这种大家伙恐怕也只有在机械化到牙齿的那支部队中,才不会成为行军中的累赘。我比较好奇的是,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他们是如何固定住那个大家伙。让火炮不会在shè击后因为反作用力而离开固定位置的。”

    “你不知道吗?这批173mm火炮的制退器与牵引架是合为一体的,牵引架甚至比炮管还要长上许多。在展开火炮的时候,后部牵引架直接着地,负责火炮制退。而前方装有轮子的炮架则依靠下方的液压器支撑。制退器与炮架的链接处同样采用液压系统,以减轻后坐力对炮架的冲击。就像这样……”古德里安将自己双手中指顶在一起后,微微翘起左手,“我的左手就是炮架。拖曳时整根炮管躺在牵引架上,成一直线。火炮展开后看上去就像个被强制弯曲的狭长铝盒,倾斜角上再伸出根水管……”放下双手,古德里安苦笑着摇摇头,“我第一次见到时,还以为这是根放在牵引架上的炮管。”

    “那如果要左右调整shè击角度时怎么办?”

    “那就麻烦了。”古德里安双手一摊,做了个表示无奈的动作,“那就需要装甲车帮忙了。所以这一批173mm火炮是元首为了那支武装党卫军在苏联泥泞土地上特别改造的。我敢保证,只要等大地一干燥,他就会换回那些常规火炮。”

    “这还真是差别待遇啊……在我们连155mm火炮都固定不了的时候,他们居然有特别改造的173mm火炮提供支援。”

    古德里安看了眼身边的副官道:“不要羡慕他们了。如果你和他们一样,一直冲在最前面。我敢保证你也一定会得到这种特殊待遇。”

    “也是……”在古德里安的注视下,他的副官一个苦笑。

    再次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古德里安道:“我们回去吧。那群小家伙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不看到最后吗?将军。”

    “不用,连E50都冲上去了,他们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这个装甲兵之父一边摇头,一边不同嘟哝道,“再看下去,我不仅会得心脏病,还会得高血压的。浪费啊~浪费啊~”

    6天时间,就在斯摩棱斯克的西方方面军终于出击的时候,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已经向北跑了170公里。硬生生在加里宁方面军身上开出个大洞。跟在他们后面的步兵更是从这个缺口鱼贯而入,将西面来不及撤退的3万苏军一举合围。不过德军并没有对这些包围圈内的苏军立刻展开围剿。而是在确定他们不会对北上的部队左翼产生威胁后就这样互相对望着。

    在这6天时间内,科涅夫不停调动部队。他先是将前方过于分散的部队向东撤退,重新集结。见德军攻势过猛,立刻又让部队让出一条路来,放德军通过。

    科涅夫有他自己的苦衷。冬季反攻中加里宁方面军一直冲在最前面,他的部队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等南面的西方方面军占领斯摩棱斯克后,加里宁方面军中的jīng锐又被抽调到西北方面军中,负责进攻波罗的海三国。

    加里宁方面军与他北面的西北方面军、南面的西方方面军相比,就像个后娘养的孩子一样。人员,装备,武器都优先供给给他身边两个兄弟,而这只损失最大,最需要休息的部队却拖着他那残破的身子依然面对正面的德军。

    谁都没想到,理论上应当向着斯摩棱斯克与西方方面军猛攻,以确保后勤补给线的德国zhōng yāng集团军群居然会不顾补给,绕开斯摩棱斯克猛攻加里宁方面军。缺兵少粮,却这个,却那个,什么都却的加里宁方面军在前几天被德军打得毫无反手之力。不过什么都缺的加里宁方面军唯一不缺的就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

    在经历初期的混乱,科涅夫完成部队重组后,加里宁方面军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反击了。他们避开德军主力,不停袭击德军部队后方。不停的sāo扰xìng攻击,打得德军颇为不适。不过德国人好像铁了心一般,不顾后方部队遭到攻击,依然执意向北突破。让科涅夫的行动看上去,与其说是阻挡德军前进不如说是拖延德军前进速度更合适。



………【第一百十五章 列宁格勒(12)】………

    正是德军这种执意北上的行为,后来当朱可夫回到苏军最高指挥部时,以学会征询手下将军们意见的斯大林曾询问过朱可夫:鉴于科涅夫未能完成阻挡德军的任务,是否应该将他从这个位置上解职并送交军事法庭。

    而朱可夫很干脆的回答道:“我与伊凡·斯捷潘诺维奇同志合作过。我对伊凡·斯捷潘诺维奇同志很了解。没能阻挡住德军不是他的错。说实话,在当时情况下我想不会有人做得比他更好。”

    因为朱可夫为其开脱,科涅夫避免了被送上军事法庭的结局,暂时依然出任加里宁方面军总司令的职务。不过我们的主角恐怕更希望这个麻烦人物死在契卡行刑队枪下才是。就像他希望罗科索夫斯基、马力洛夫斯基、瓦杜丁、朱可夫全都死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一样。

    等命令等到不耐烦的罗科索夫斯基在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指挥着他的第4集团军冲出了斯摩棱斯克,跟着德军北上路线开始追击。

    在罗科索夫斯基指挥下,第4集团军中将手中仅有的一个不满员的机械化军——第4机械化军放在最前面,这个机械化军由一个新组建的第67坦克师与一个仅有数量轻型装甲车的机械化步兵师组成。这个机械化军不顾为其掩护两翼的友军还未到位,便向北一路猛冲。其实罗科索夫斯基是想等部队补充更完善,坦克数量更多后再追击德军的,可见德军的突破速度快到似乎用不了几天时间就能将加里宁方面军拦腰截断后,罗科索夫斯基坐不住了。

    德军放弃了他们jīng心修筑的防线,又主动将他们的补给线暴露在自己面前,更是一头深深扎入加里宁方面军战区内。罗科索夫斯基不想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一个消灭德军的大好机会。

    不过前进了没多久,第4集团军便不得不放缓了前进速度。除去补给不足的因素外,队伍中那些冬季刚刚补充进来的新兵们成了另一个麻烦。

    前文已经数次提到过,苏军在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后他们冬季反攻的第二阶段将目标放在了波罗的海三国,伏罗希洛夫的苏联西北方面军成了主角。南面的加里宁方面军与西方方面军中,那些在4年德军摧古拉朽般攻势中幸存下来的部队被抽调到了西北方面军中。顶替他们位置的是后方刚刚组建的新部队。

    这些新补充上来的部队或许在武器装备上比那些离开的部队要jīng良。但还是那句话,一只部队的战斗力不是光靠钱就能养出来的。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好处。他们jīng力充沛,无所畏惧,做起事来从不瞻前顾后。

    第4集团军在得到罗科索夫斯基的命令后便向着认准的前进方向一个劲猛冲。第4机械化军更是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rì夜兼程,仿佛一心想着在第2天就能追上德军装甲兵身后的步兵。

    第4机械化军的目标达成了。他们如愿以偿的在离开斯摩棱斯克天后便遭遇了德军。不过他们遇到的德军不是他们预想中的步兵,而是早已等的有些不耐烦的德国装甲军。

    苏联第4集团军在距离斯摩棱斯克北侧公里处遭遇到了霍特的第装甲集群。

    第4机械化军遭到德军第装甲集群中的第9装甲军的伏击。

    第4机械化军中小伙子们驾驶着kv

    5与少量t4在bt-7的陪伴下一字排开,不讲究任何战术便冲向面前的德军。

    早就见识过苏军坦克“凶残”xìng能的德军在稍作接触后便立刻向身后的树林退却。年轻人容易冲动的缺点立刻暴露出来。年轻的苏军士兵们一见对面的德军后撤,便立刻高喊着“乌拉!”向退却中的德军展开追击,一头扎进树林中。

    见苏军不顾一切冲入树林,第9装甲军中的两个装甲师立刻依照早已安排好的路线,从另一边跑出树林袭击苏军后方,而早已躲在树林中的机步师则用手中所有能动用的火炮向面前的苏军坦克频频shè击。

    第67坦克师这群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被突然而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缺少经验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反坦克炮弹是从哪里飞来的。跟在坦克身后跑入森林的步兵则被机枪压制。

    第9装甲军在冬季没有得到优先补给,他们手中的反坦克炮都是7口径这种应该被送回熔炉重铸的老爷货。7炮弹砸在kv

    5与t4的装甲上,引来一连串“乒乒乓乓”声,将坦克内的苏军坦克手们吓得不轻。

    kv

    5与t4能无视着片弹雨,但bt-7就没这么幸运了。这种重5吨,以快速为目标的坦克或许在整个bt系列中是最优秀,最变态的。但是放眼整个苏德战场,正面装甲才22的防御力实在不够看。7反坦克炮无论是从侧面还是正面都能轻易击穿它那如纸一般薄弱的装甲。

    苏军坦克缺少无线电配置的缺点再次暴露,加剧了整个67坦克师的混乱。bt-7在德军火炮下一一停下前进的脚步,kv

    5与t4像急红眼的公牛四处乱窜。跟随坦克行动的步兵则像无头苍蝇般到处寻找掩护。

    菜鸟们在遭遇突然袭击又缺少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容易陷入混乱的缺点暴露无遗。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或许可以凭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来避开这一混乱,不过新兵们却只知道靠着手中现有的一切来各自为战。有人向左跑,也有人向右跑。有人爬在掩体后一动不动,也有人试图去寻找德军火炮。指挥官找不到他的士兵们,士兵们也找不到他们的指挥官。原本还算团结在一起的第67坦克师的红军士兵们像一团散沙般混乱。

    如果不是因为霍特手中实在是兵力不足,第9装甲军完全有能力将面前这个苏军仅有的坦克师完全吃掉。霍特也想这么做,只是第9装甲军实在有心无力。一击得手后霍特遵照先前得到的命令,让第9装甲军自动向西退却。为之后袭击苏军侧翼做准备。而罗科索夫斯基见自己仅有的坦克师遭到打击后,也有心不甘的向第4机械化军下达放缓推进速度的命令,等待跟随的步兵确保侧翼安全后再行动。

    第4集团军沿着德军开辟出的路线向北追击。而他们追击的德军不顾东侧加里宁方面军的阻击执意向北突破。4月rì,双方前锋部队——“瓦露基利”与第67坦克师之间距离公里。不过这公里也是整个第4集团军与北上德军之间最短的距离。

    德军一边对霍尔姆展开包围一边猛攻,意图在短时间内占领这座城市。负责追击他们的第4集团军则与霍特的第装甲集群战成一团。

    以这条德军北上开辟出的道路为分界线,德军暂时控制的左边在不停袭击苏军第4集团军。加里宁方面军控制的右边则不停袭击北上德军。双方都以拖延对方前进速度为第一目标。

    任海济靠着椅背,向后仰起头看着办公室的天花板。数秒后他将手用的文件一把盖在自己脸上。

    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布劳希奇与哈尔德两人看着自己的元首。依然穿着国防军军装的艾瑞卡双手捧着速写板,静静地站在任海济右手边。元首办公室内只有挂在墙上的时钟发出的“嘀嗒”声。

    纸张被捏成一团时发出的细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