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联东迁的工厂正在逐渐恢复正常运转,这为苏军提供了不少底气。新生产出的坦克刚刚走下生产线便被立刻送往前线。苏军正准备在下半年依靠这些新武器组建的新部队来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当然为了不让德军判断出自己的计划,苏军需要在一个地方吸引德军的视线。于是最安静的南方成了苏军用来转移德军视线的最佳场所。

    接到命令,身处最前线的朱可夫立刻开始调兵遣将。

    朱可夫一动,他对面的曼施坦因就坐不住了。

    曼施坦因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对面那支苏军的指挥官是谁,。他只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个狡猾无比的家伙。一切正规、非正规的战术在他手中层出不穷。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曼施坦因私底下还是非常敬佩对面的苏军指挥官。是的,即便像曼施坦因这样的德军天才,偶尔也会栽在对方手上。当然,朱可夫的想法可能与曼施坦因一致。因为他也在曼施坦因手上载过一两次跟头。

    两人都努力克制着自己一锤砸死对方的冲动。他们都知道对方是个极度聪明、狡猾、又难缠的家伙。只要自己稍有松懈便会立刻掉入对方的陷阱中。于是谨慎前行成了这两人共同的行事准则。除非自己在兵力上具有压倒xìng优势,否则绝不冒然前行。

    曼施坦因与莫德尔的想法很接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42年德军的主要目标还是北方。自己这里只要对面的苏军不是逼得太紧,他很乐意和对方玩大眼瞪小眼。

    曼施坦因与朱可夫两人多次小规模交手,也互有胜负。只是在这两人的交战中苏德双方所损失的人员、装备与北方,zhōng yāng两个战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南方显得平静的多。

    1942年8月,就如任海济一直所想的那样。苏联的军工业正随着那些东迁的工厂安置完成而开始恢复。新组建的苏联红军正在摆脱41年时那种只能单纯依靠勇气与决心来战斗的尴尬境地。

    “瓦露基利”指挥营地的帐篷内,凯尔带领着他的参谋们将空置的弹药箱整齐叠起充当桌子后,将手中的作战地图直接铺在上面。远远看去这张画满了各种线条与箭头的地图就像张桌布,用来遮挡下方那丑陋的“桌子”。

    任海济双手按在地图上,略微俯身看着地图。数秒后他直起身从口袋中掏出烟为自己点上,转身环视一下站在自己身后的众人,依然一言不发。

    当任海济的视线从自己身上扫过时,克莱茵笑着耸耸肩、法密尔则略显赌气得转过脸闭开了对方的视线、梅耶与罗格·埃因霍温则依然面无表情地站着。

    再次转过身看着地图,任海济在吐出一长串白烟后突然笑着道:“情况比我所想的要糟?要好?”

    凯尔大步上前走到地图旁,。他用手狠狠敲着“桌面”同时大声吼道:“我的元首!”

    “凯尔,轻点。要知道你的拳头会把弹药箱砸穿的。”任海济依然笑着说。

    站在任海济身后的众人一脸黑线。法密尔的右脚向前迈了一小步,不过这个女孩最后还是决定站在原来的位置,没有上前。

    “我的元首!”凯尔再次低声吼道。用来充当临时桌子的弹药箱在他的拳头敲击下发出沉闷的“砰砰”声,“现在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我的元首。苏军的抵抗迫使我们停下脚步。‘瓦露基利’现在身处的位置,距离元首你的目标还差得很远。请你认真些,我的元首!”凯尔低声吼完后还用不满的眼神撇了眼站在不远处的法密尔。

    凯尔深知任海济的缺点与优点。他的这个好友优秀不假,但说起话来总是不知轻重。换种说法就是那张嘴说出的话都不经大脑思考。就像现在,在重要的军事会议上,他一直插科打诨,总是不说重点。这种说话方式让凯尔这个标准的rì耳曼军官很不满。

    在凯尔看来,既然是军事会议,那就应该直接谈重点,不要说那些无关轻重的话——不,根本就是毫无关系的扯谈。然后法密尔的表现也让他很不满。这个女孩很明显是希特勒小姐安排在元首身边,代替她时刻提醒元首的行为,让元首不要太过疯狂。可这个女孩刚才明显懈怠了她的职责。最后像克莱茵等人的行为明显就是在放纵,任由他们的元首浪费宝贵的时间。

    “好吧,好吧!我们直接谈重点……”

    1942年8月,卡累利阿方面军终于成功阻挡住了德国“第一**混合装甲军”的前进脚步。他们在雷博勒以北约120公里的坎达拉克沙地区,依靠着地形上的优势成功迫使北上的德军停下了脚步。

    坎达拉克沙地区河流、沼泽、丛林密布,。在这种恶劣的地形下“第一**混合装甲军”的速度优势根本无法发挥。驻守这片地区的苏军在弗罗洛夫的命令下以丛林为依托,向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德军发起突然袭击,德军一反击他们便立刻撤退到沼泽中,让德军无从追击。于是“第一**混合装甲军”打打停停,一天向北前进不足20公里。如果不是“瓦露基利”中的e50冲在最前面,吸引了苏军大部分目光,“第一**混合装甲军”恐怕早就停止前进了。

    卡累利阿方面军的行动正让“第一**混合装甲军”逐渐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想要占领摩尔曼斯克啊……即便把整个北方集团军群全部拖过来,这都是个艰巨的任务。光凭我们手中仅有的物质,除非苏联人主动离开摩尔曼斯克,否则永远都别想占领它。”

    任海济的话让凯尔等人一愣。从元首的话中很容易就推测出,他们的元首从最初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去占领摩尔曼斯克。可是如果他们的目标不是摩尔曼斯克,那他们花了这么长时间,花费了大量jīng力向北前进又是为了什么?

    “你们一定很奇怪,我之前的行动是为了什么……”任海济双手按在地图边缘,略微俯身看着满是箭头与线条的作战地图。数秒后他取下嘴中的烟头随意扔在脚边,用低沉的声音缓缓道:“我……需要一个机会……为其他部队创造出一个机会……一个能完成我计划的机会……”

    “齐格飞……”

    “相信我,凯尔。再相信我一次。我为这次行动计划了很久。只要得到那个机会,他们一定会成功的。不……他们必须成功!所以再相信我一次……还差一点点……还差一点点……”

    “齐格飞……”

    在众人的注视下,任海济的身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就在众人以为他们的元首因为自己的质疑而感到愤怒的时候,一连串急促的咳嗽声传进他们的耳中,。

    “滚出去!所有人都给我滚出去!”用手捂着嘴,任海济乘着喘息的瞬间大声吼道,“听不懂我的话吗!所有人都给我滚出去!”

    站在任海济身边的凯尔已经呆住了,他是唯一一个清楚看见任海济那捂着嘴的手指指缝间不停流下鲜血的人。

    “看什么!给我滚出去!”任海济冲着凯尔大吼道。伴随着他的怒吼,不停喷出的血沫如雨点般溅落在地图上。

    向着任海济行了个军礼,凯尔头也不回走出了帐篷。克莱茵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有北非的经验在前,他也在第一时间转身向帐篷的大门口走去。既然“瓦露基利”的师长与参谋长都走了,帐篷内的其他人也立刻起身。“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对于来自他们直属指挥官的任何命令,从来都是无条件执行的。所有人中就梅耶与罗格·埃因霍恩两人一头雾水,属于被人群推出去的那种。法密尔则走在最后。与在北非时一样,她负责确认所有人都已依照任海济的命令离开,以及守住大门在得到新的命令前任何人不准进入。

    当所有人都离开后,任海济原本用于支撑身体的双手一软,整个人几乎是趴在由弹药箱搭建成的桌子上。鲜血从他嘴中不停涌出,在地图上缓缓流淌。

    这已经脱离了咳血的范围,是在吐血了。

    “还差一点点……坚持……再坚持一会儿……”任海济将沾满鲜血的右手握成拳,狠狠捶着自己的胸口,嘴中含糊不清地说道,“再坚持一下……很快就可以结束了……再坚持一下……”

    鲜血在满是箭头与线条的地图上缓缓流淌。

    红sè的液体缓缓吞噬着地图上标示的一座座城市。

    彼得罗扎沃茨克——苏奥耶尔维——坎达拉克沙——直到摩尔曼斯克……



………【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5)】………

    还差一点点……再坚持一下……

    无论是对任海济、对德意志,还是对列宁格勒、对卡累利阿方面军、对苏联来说都一样,。 。。所有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再坚持一下,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以“齐柏林”为主的德国海军舰队正在全速向东航行。数十艘舰船的螺旋桨在相对来说还算平静的北冰洋海面上画出数条长长的银白sè轨迹。舰队上空15架bf109t伴随着下方的舰队盘旋飞行着。这支德国海军中最强大的水面舰队已经进入战斗状态,至于他们的对手还没有出现。

    “齐柏林”的舰桥内,特箩蒂娅如标枪般站在观察窗旁。她依然穿着那件黑sè海军大衣,军帽下那头略带卷曲的漂亮金发如波浪般披在双肩。这个美丽的女孩此刻正将双手插在大衣口袋内,双眼直直地望着观察窗外的大海。

    坐在指挥席上的吕特晏斯扭头看了看他的航空队指挥官,数秒后他微微摇了摇头将视线从特箩蒂娅身上移开。

    吕特晏斯心中有很多问题想要向这个唯一得到元首密令的女孩询问,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虽说特箩蒂娅拥有取代自己指挥整支舰队的权力。但吕特晏斯相信,如果自己决定强行接管舰队指挥权的话,舰队中各舰舰长不会持反对意见。毕竟在海战指挥中,经验是最重要的。与一个年轻的女孩相比,吕特晏斯更值得信赖。

    从战争开始,德国海军就不是狂热的纳粹党徒,不会对来自他们元首的命令无条件遵从。但新元首已经用他之前的行动向海军证明,他值得海军去相信他的每一个决定。就是在他的计划下,德国海军才能在历史上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

    吕特晏斯决定再等等……

    缓缓伸出右手,特箩蒂娅将她洁白的手掌轻轻贴上了观察窗。瞬间她手掌四周的防弹玻璃上便结起一层小小的水雾。

    在军靴硬底踩踏钢板发出的一连串急促的“咚咚”声中,一名德军少尉匆匆跑进舰桥指挥室。在向着吕特晏斯行礼后他冲着特箩蒂娅道:“长官,a组已准备就绪。依照原定计划,2小时后开始行动。”

    少尉的话顿时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视线集中到那个站在观察窗旁的女子身上。

    特箩蒂娅转过身,她的视线从舰桥指挥室中的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她的视线停留在吕特晏斯脸上。见对方3分疑惑,7分期待得看着自己,特箩蒂娅深吸口气。她向前伸出右手,猛力向右平挥,同时大声喊道:“我现在宣布《榭寄生》行动正式开始!航空队做好出发准备!”

    “已经不再需要保持无线电沉默了,立刻联络纳尔维克航空。作战正式开始。”特箩蒂娅说完向着吕特晏斯点点头,随后向后方指挥室的舱门走去。她的战斗岗位在舱门另一边的航空队指挥室。

    “是的,长官!”

    从这一刻起,吕特晏斯再度取回舰队航行指挥权,。

    随着特箩蒂娅的命令,整支舰队开始变为以“齐柏林”为中心的防空阵型。“齐柏林”上更是忙得热火朝天。机库内的轰炸机被一架架送上甲板,地勤人员忙着为甲板上的ju87t挂上炸弹,飞行员们则嬉笑着与同僚们打过招呼后爬进驾驶舱。所有人都已经等得太久了,他们从出海开始就紧绷着神经,无形中不停积累的怨气随着今天他们指挥官的命令终于得到了宣泄的机会。“齐柏林”甲板上发动机的轰鸣声与地勤人员的叫喊声夹在在一起,在北极海冰冷的空气中回响着。

    与“齐柏林”的状况相同。接到特箩蒂娅的命令,位于挪威最北端的德军纳尔维克空军基地也一片忙碌。双引擎的ju88、he111与少量四引擎的ju89、do19在bf109f的掩护下,沿着芬兰海岸线向东飞去。庞大的机群遮天蔽rì,遮挡住了北极圈夏季那永恒不落的阳光。纳尔维克机场似乎将手中所有能动用的轰炸机一股脑全部派了出来,只为了他们元首那个疯狂计划中提到的“机会”。

    弗罗洛夫最近一段时间是喜忧参半。

    对弗罗洛夫来说最好的消息莫过于他的卡累利阿方面军终于成功阻止了那支在他的辖区内向北狂奔的德军部队。那支德军部队已经被迫停下脚步,远远的望着自己身处的摩尔曼斯克。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那支德军永远没有机会跑到摩尔曼斯克。

    在他的指挥下卡累利阿方面军不仅成功阻挡住了德军向摩尔曼斯克推进的企图,同时还守住了那条与盟国联络的铁路线。相信再用不了多久,卡累利阿方面军就能合围那支过分深入的德军部队。

    至于坏消息——德国人还没来,摩尔曼斯克自己就先乱起来了。当然仅仅只是“小规模”的sāo乱。

    当敌军兵临城下时,城市内发生sāo乱,这似乎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历史上只要有战争,这种事没少发生。哪怕是在苏联,41年当德军兵临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城内也发生过小规模的sāo乱。只不过这种sāo乱很快就被平息了,。可问题是,现在德军距离摩尔曼斯克还有数百公里,摩尔曼斯克城内就发生sāo乱,这根本就是在往弗罗洛夫脸上扇耳光。摆明了说他无能。

    摩尔曼斯克城内现在是鱼龙混杂。除去极小一部分人乘火打劫的心理外,大量从前线逃回来的红军溃散部队让这座城市的治安与以往相比差了许多。

    跑到摩尔曼斯克的红军溃散部队大部分是之前在“第一dú lì混合装甲军”冲击下,被赶入芬兰领土的部队。他们缺少与大部队联系的无线电通讯装置,无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