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离开酒馆时西瑟能感觉到他的小主人此刻愉悦的心情。任海济的脸上带着微笑,尽管这微笑在西瑟看来,嘴角翘的有些高,有点邪恶。

    任海济如愿已偿,从斯特恩那里得到了为数300左右的……恩……恐怖份子。斯特恩在当天便起程返回巴勒斯坦,而沙米尔则继续隐藏在德国。联络,或者说监督任海济的行为。很明显斯特恩有着更大的目标。300人只是个开始,任海济答应将在国外建立一个训练营,定期会有犹太复国者补充进来,而从训练营走出来的士兵将暂时听从任海济的指挥,直到犹太复国战争爆发。对于双方来说这是最好的双赢局面。任海济得到了足以颠覆小国政权,毫不畏惧死亡的军队,而斯特恩则得到了正规化的军事力量。只是这个时候谁都没想到这支仅300人,被任海济命名为“赫尔”的部队在日后会成为德国武装党卫队第一,第二外籍装甲师即“耶路”装甲师与“撒雷姆”装甲师的前身。(“耶路”,“撒雷姆”和起来便是耶路撒冷。即Jeru和Salem两词根。)

    大岛浩最近忙的焦头烂额。如果算上8月,那他几乎大半年都在为修复德日两国外交友谊而努力。最初他的行动颇见成效。围在大使馆外抗议的人群已经不见了,希特勒也在广播中公开发表讲话要求德国公民克制自己的情绪。但之后的发展却让大岛浩有些失望。无论他如何周旋,德方反应都如一摊死水,波澜不惊。

    希特勒在与任海济的关系上虽然有些貌和神离,但他很清楚他的小朋友对于时局的洞察力。无论是在扩军时,是在进军莱茵兰时,还是在吞并奥地利时。他的小朋友每一次建议都能使局势向着最有利德国的方向发展。希特勒知道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他的小朋友有很大贡献。因此当任海济向他解释对日政策时他决定照他小朋友说的做。

    “从拉贝阁下的报告以及情报局的资料来分析。日本这个国家非常疯狂,他们有着强烈的独占**。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属于他们的。因此,我认为他们的野心绝对不会仅仅满足于朝鲜与中国。从他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可以判断他们会将战火向南一直燃烧到菲律宾。而他们的行动将会危害到英国与美国在远东的利益。而为了确保东南亚的利益,他们势必将与美国一战。我的元首。或许英国并不可怕。但美国呢?如果可能,我并不想与美国开战。此外,即便我们协助日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个疯狂的民族也会将远东所有利益据为己有。所以我认为在远东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我国应暂时保持中立。既然协助日本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中国国民政府又太过倾向美国。那么在局势明朗前,保持中立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那个时候任海济很想对希特勒说:在中国内路有一个小党派,这个小党派有个伟大的人在领导。虽然那个人现在还不是党派的领袖,但他很聪明,也很能干。那个小党派最终在他带领下一定会压倒现在的国民政府成为中国的领导者,所以我们去支援他们吧!协助弱者取胜将来一定会得到更多好处的。这种话任海济也只敢在心中丫丫一下,他自己也明白是绝不可能说出口的。至少现在不能。

    于是大岛浩每次见到希特勒得到的都是不冷不热的官方式回答。当然这相比起任海济那近乎无赖的家伙要好上许多。说到任海济,大岛浩又是一阵头疼。这个年轻的德国副元首绝对是日尔曼,容克贵族中的异类。他拒绝参加上流社会的社交聚会,情愿降低身份与那些普通德国劳动者混在一起。德国的副元首就跟民间流传的八卦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大岛浩实在拿捏不住,这个副元首到底喜欢什么?自己到底该如何接近他。

    1939年3月15日,蓄谋已久的德军越过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边界,在希特勒亲自带领下没有遭遇任何抵抗便顺利进入布拉格。当然,这与受到纳粹军事威胁,以及失去国际外交援助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哈查下令:在德军进入时,不要做任何抵抗。这道命令有直接关系。在顺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骄傲的宣布:“现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一样,已经是德国东部的一个省份。捷克斯洛伐克做为一个国家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就在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反应不一时,一些聪明的纳粹党人却从中发现一丝异样。之前一直率领军队冲在最前面的副元首这一次被安排留在德国。在希特勒不在的时间内代替他行使元首之职。

    对政治能力低下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至高的荣耀。但熟悉副元首处事为人的人来说这个任命根本是难以想象的。让一个只知道将工作扔给下属,自己四处逍遥的人暂代元首之位?不是希特勒疯了,就是这个世界疯了。

    不过身为当事人的任海济还是在第一时间明白了希特勒的用意。那个奥地利小胡子在赌博。他赌自己对他的忠诚,同时也在赌国防军对他的忠诚。不过任海济对这个人人都向往的至高权力之位一点兴趣也没有。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可要做好被累的像死狗一样的心理准备。因此当他得知这个任命后,与以往一样。在元首办公室露个脸后就消失了。所有的事全部让它按照惯性去运转吧。这就苦了里宾特洛甫。因为任海济非常无耻地做起了薪水小偷,在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期间,所有大使级外交电话全部被接到他的办公室。有抗议的,有警告的,有拼命澄清关系的,也有拉关系套近乎的。繁忙的电话铃声都将里宾特洛甫搞得神经衰落了。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十五章 和平时期最后的混乱(8)】………

    路德维希·贝克上将还是辞职了。就和任海济所知的历史一样。在希特勒决定以武装力量彻底摧毁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为了避免德国再次被卷入战争,贝克上将建议陆军统帅部所有高级军官一同辞职。这样希特勒即便想开战也没有带领军队的将军。但他错了,他低估希特勒的政治手腕,也高估了他的同事们的决心。

    布劳希奇,这个贝克同事中职位最高者在面对贝克的要求时淡淡地说:“我只是个军人,我要做的仅仅只是完成命令而已。”

    希特勒同意了贝克的辞呈。这个一心想让德国避免战争的将军只能黯然离开他所热爱的军队。当任海济知道后,在他位于柏林的临时住所内,他再一次回到墙角的棋盘边,取下了黑棋的一个兵。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守护着那片国土的士兵倒下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围绕在国王身边的骑士倒下了……蔓延的战火将无人阻挡,所有的一切都会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无论是那个人,还是德意志……”

    张伯伦颓然坐在椅子上,当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消息传来时,这个为“欧洲大陆一代人的和平”而四处奔走的英国首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停喃喃自语:“希特勒先生答应过,那是他最后的领土要求。他虽然看上去很疯狂,但我相信他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如果让任海济来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根本就不是张伯伦担心的,他担心的肯定是自己的政治前途。没看见他下面那个喜欢叼着雪茄的胖子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那个位置吗?

    1939年3月28日,西班牙内乱以弗朗哥叛军进入马德里而结束。4月,德国派遣的“秃鹫”军团返回德国。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士兵们得到了充分锻炼,新武器与战术得到验证。任海济提出的空战理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被证明行之有效,或者说效果完全出乎意料的成功后在德国空军中引起轩然大波。原本还有所怀疑的空军将军们立刻强烈要求为那个年轻的德国副元首加上空军元帅军衔。他们要尽最大可能将副元首与空军紧紧绑在一起。

    空军的行为引起了陆军的不满。其中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装甲军指挥官们闹的最凶。他们年轻(相对统帅部的将军们来说),充满活力,对于装甲部队无限推崇。在他们看来顺利拉拢到副元首就意味着装甲部队将取代战壕,铁丝网以及常规火炮成为战场上的绝对主角。他们包括维尔纳·肯夫(著名的肯夫装甲军团司令),赫尔曼·霍特(这个太有名了,就不说了),海因里希·埃贝尔巴赫(未来的第七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库特·内林格(日后的第二十四装甲师师长),奥托·冯·库诺贝斯多夫(将来的第四十八装甲军军长),乔格·汉斯·莱因哈特(这个大家应该也知道,也就不多说了。)等等。

    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与潜艇指挥官邓尼兹最初只是以旁观者角度看着空军与陆军上演的副元首争夺战。正直不善言辞的雷德尔更本就没想过将副元首拉进海军阵营中。相比陆军和空军来说,孱弱的德国海军实在有些底气不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雷德尔发现为了德国海军顺利成长——无论是大型水面舰支还是潜艇,副元首的支持是绝对必须的。于是在邓尼兹的鼓动下,雷德尔不得不厚着脸皮加入这场争夺战中。雷德尔的行为不出意料的遭到了空军与陆军的连手抵制。布劳希奇更是拍着他的肩直接对他说:副元首的才能我们都知道,但海军适合他发展的空间实在太小了。这话说的雷德尔满脸通红却找不出反驳的话。

    这场争夺战随着希姆莱的加入达到顶峰。希姆莱没什么废话,他只说了两句就让竞争者闭上嘴,掂量起自己的实力来。

    “冯·施维茵是纳粹党员,他的‘瓦露基利’是属于党卫队编制的。”这句话就是明确告诉那些争夺者:副元首是我们纳粹党的人,他也不可能放弃他的那支“特车大队”。

    “我愿意授予他党卫军全国副总指挥之职。”这句话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党卫军全国副总指挥”是什么职务啊?那可相当于陆军上将的位置。别说布劳希奇,就是整个陆军统帅部都没这么大魄力与权力给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人授予上将之职。

    与陆军和海军的郁闷不同,空军很快就释然了。副元首可是空军总司令啊。还有什么比这个职位更大的?虽然副元首坐着这个位置什么事都没干过,空军的事都由米尔希负责。但“空军总司令”就是空军总司令。

    眼见在争夺战中落于下风,布劳希奇联合雷德尔准备做最后一搏。陆军与海军高级将官集体面见希特勒。请求元首做最后决断。

    面对有如菜市场一般吵闹的军官们,希特勒扔下句:“你们直接去问他不就好了!”随后将众人直接赶出了办公室。

    到这里雷德尔知道自己或者说海军是没戏了。拉关系,套人情海军与副元首谈不上恶劣也说不上好。可陆军就不一样了,古德里安与副元首被并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而布劳希奇更是和副元首私交甚秘,副元首去布劳希奇家吃过好几顿便饭。至于党卫军,谁都知道副元首与党卫军全国总领袖是亲密好友。雷德尔郁闷了,谁让海军不争气呢?邓尼兹郁闷了,难得和自己谈得到一起的人居然因关系亲密问题被迫放弃。古德里安在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喊着:怎么样?冯·施维茵学员,你最终还是回到我的手中了。现在还附带那支“特车大队”也是属于我的了。他到现在对当初德累斯登步兵学院开除任海济与他两个同伴的事耿耿于怀。只是看到古德里安这副表情的人头上都挂着好大一滴汗,这个装甲兵中将怎么看都像是得意忘形的反面角色。

    任海济最终挂上了陆军军衔。不过军衔并不是所有人所想的国防军少将军衔,而是上校。这让布劳希奇在松了口气同时又感到有些疑惑。在布劳希奇预想中光是进军莱茵兰与维也纳的功绩便足以让任海济挂上少将肩章,更何况他还有着副元首身份。即便他想挂上二星肩章,布劳希奇也只有点头的份。现在任海济选择了上校军衔的确让他松了口气。只是布劳希奇想了半天也没明白他为什么选择的是校级而非将级军衔。

    “施维茵叔叔!”

    “不是施维茵叔叔,是杰克弗里德哥哥。”任海济笑着一把将扑向自己的小女孩抱了起来,用右手轻轻刮着小女孩那小巧的鼻子。

    “杰克……杰克……杰克弗……”似乎因为任海济的名字太长,太拗口。小女孩念了几遍都没顺利叫出口。

    “叫齐格飞哥哥也可以哦。”

    “齐格飞哥哥。”小女孩轻轻叫了声后一把将脸埋近任海济的胸口。

    任海济笑着拍了拍小女孩的背,随后突然转过脸看着站在一旁的希姆莱恶狠狠说到:“你是怎么教孩子的?我看起来有那么老吗?”

    希姆莱一脸苦笑。在以严谨闻名的德国人中,阶级地位有着绝对的权威性。一般见到任海济的人都应称呼他为“副元首”,像自己的女儿那样称任海济为叔叔已经是考虑到孩子的纯真天性了。可自己这个亲密战友硬是要将身份再降低一层。希姆莱还能说什么。

    希姆莱于1927年结婚,他的妻子赫德威格是一位标准的日尔曼女性。即便是任海济以东方人的审美观来看,赫德威格依然非常美丽。除了她的下额不像东方女性那般带有纤细的美感。

    1928年,当希姆莱穷困潦倒,无钱买房时任海济慷慨的为他支付了房款。不久之后古德隆这个希姆莱唯一的女儿出生了。因为任海济与希姆莱的亲密关系,古德隆很喜欢粘在任海济这个经常出入自己家的大哥哥身边。任海济还记得当古德隆6岁时有一天自己去希姆莱家做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趴在自己肩上,不停轻咬着自己的左耳。搞得自己满耳都是口水。

    吃完晚餐,任海济跟着希姆莱进入会客室。知道自己的丈夫与年轻的德国副元首有事商谈,于是在送上咖啡后叫上了自己的女儿。只是古德隆貌似很喜欢呆在任海济身边,抓着任海济的衣袖不愿放手。

    “好了,古德隆。跟妈妈出去。”希姆莱板起脸,再这样下去什么都不用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