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斩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剑斩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夜破两境。

 ;。。。 ; ;
第十四章 入藏书楼
    破了两境之后,苏起没有贪得无厌继续冲击三境。他一夜破两境,虽然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和其他人的两境差的太远。一来,他的真元积累远远不够,真元不足,将直接影响战力;二来,他破二境乃是借助了“聚气丹”的功效,根基仍然不稳;更何况他身子虚弱,又没有练过功法,实战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若是贸然冲击三境,一旦失败,得不偿失。

    练了一夜,苏起也已经十分疲劳了,于是他来到院中洗漱一番,便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

    一觉醒来,已是晌午。苏起伸了个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身体内充满力量。真元不停地按照既定周天在他体内不断循环,冲刷经络,四肢百脉全都暖洋洋的,十分惬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微微有些心悸,想来是身体孱弱,修行后造成的副作用。

    不管怎么说,苏起对自己的修为进境还是颇为满意的。他起床来到屋外,梳头洗脸,感觉精神为之一振。

    院中的丫鬟见苏起醒了,赶忙上来问道:“苏起少爷,还有半个时辰才到午时,您饿不饿?若是等不及,奴婢先去找些糕点来给您垫补一下。”

    苏起摆摆手:“不用了,午时再吃。我要出去一趟,你忙你的。”

    苏起走出住处,向藏书楼走去。

    藏书楼在苏氏封地最北方,是一座十二层高的塔形木楼。古时建筑都是木质,除了楼阁外基本没有高于两层的建筑,这座楼已经算是鹤立鸡群,在苏氏封地外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

    苏起来到演武场时,众子弟刚刚练完上午的早课,都在三三两两地闲聊,准备回去吃饭、午休。看到苏起来了,子弟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又开始议论纷纷。

    “哎?这苏起大中午的跑出来做什么?难道是刚睡醒?”

    “哟,你不叫他废物了?”

    “屁话,他昨天一番话驳得老太爷都哑口无言,你还敢叫他废物?”

    “哼,不能修行就是废物,巧舌如簧,牙尖嘴利,口才再好又有什么用?我只要一脚就让他彻底闭嘴。”

    “嘘!你小心二伯听到,打断你的狗腿,让你站都站不起来。”

    “二伯已经不是家主了,就算听到又能怎么样?族里可是严禁私斗。大伯刚当上家主,正要找人立威。”

    “哎,你说那聚气丹还在不在他身上啊?我真想抢过来自己吃啊。”

    “你也就是说说而已,忘了那聚气丹吧。”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不止,苏起已经越过演武场,往藏书楼走去了。他进入第二境之后,感受力已经远超常人,众人说的话已经可以听得一清二楚。一众弟子中,有羡慕的,有鄙夷的,有敌视的,苏起都只当没听见一般。

    “咦?他这是……要去藏书楼?”

    “哎?藏书楼不是每月才开一次么?还要由族老领着才能进入啊?他自己一个人去是什么意思?”

    “对了,二伯有钥匙啊!二伯肯定是把钥匙给他了!”

    “这……这犯规啊!凭什么他可以随意进出藏书楼,我不服!二伯徇私!”

    “西门老爹,快把这家伙拦下啊!”

    众人立刻吵作一团,苏起微微一笑,心想:“果然官二代就是不一样,投个好胎确实比较重要啊。”

    不去理会众人的议论,苏起一路来到藏书楼下。藏书楼足有十二层,这在苏起前世的战国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而在这个时代,也必须借助修行者和特定的阵法符箓才可以建成。楼下有一座小亭,亭中坐着一位老者。这老人面前的石桌上放着一棋盘,一樽燕酒,显然是在自斟自饮,自己与自己对弈。老人双眼微微眯着,似在瞌睡,但苏起却知道,这老人的神识可以覆盖整个藏书楼附近十五丈的范围,不会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这名老人乃是一名五境强者,专职在此看守藏书楼。四境破五境殊为不易,往往需要耗费数十年,所以任何一名到了第五境忘情境的修行者,都已经可以进入强者的行列,在家族中地位尊崇。

    这老人复姓西门,许多年前便在苏家,据传之前是苏老太爷的书童。西门老爹现在名义上是苏家的总事,类似于管家,只是已经不再管理苏家的日常杂务,只是负责每日看守藏书楼而已。

    苏起走到小亭前,拱手一躬:“西门老爹,苏起要入藏书楼。”

    正在瞌睡的老人双目微微一睁,两道利剑般的锐利目光快速地在苏起身上一扫,然后沙哑着说道:“苏起少爷,可有钥匙?”

    苏起恭声说道:“父亲已经将钥匙暂借我,特许我进藏书楼随意借阅。”

    西门老爹点点头:“嗯,那便去吧。你知道藏书楼中的规矩。”

    苏起又是一躬,道了声“是”,便转身来到藏书楼下。

    两扇写满了篆字符印的红枣木大门上,挂着一把黑黢黢的大锁。此时铁器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到方方面面,这大锁便是铁铸的,比一般的青铜器要坚固的多。而且,这锁上还有一些篆字,经过了神符师的加持,没有特定的钥匙,根本无法打开。

    苏起将父亲的钥匙插入铁锁一拧,“咔嚓”一声,铁锁应声而开。苏起推开两扇木门,进入了藏书楼中。

    藏书楼中的藏书,全都是与修行者有关的功法、神通和武技,共有十二层,三层为一阶,分为四个大阶。各阶中的三层楼,分别对应着功法、神通和武技。而四个大阶,分别对应着一到二境,三到四境,五到七境,以及七境以上。

    苏家虽然是大世家,但真正兴起是在苏老太爷这一辈,所以底蕴远比不上一般的百年传承世家,藏书楼三四阶中所收藏的五境以上典籍很少。

    苏起来藏书楼的次数不多,因为他之前要看的书册往往都是一些极为高深却又实际效用不大的书籍,诸如《商君书》、《神道经》、《计然策》和《管子辑录》,都是直接从父亲的书房中拿。藏书楼中的多是一些实用性极强的低阶修行书籍,苏起对这些接触的不多。

    苏起刚破二境,用不到三、四境的书,因为越是高明的功法,就越需要足够的真元来做支撑,苏起真元本就薄弱,就算能够读懂那些招式,也根本用不出来。

    苏起先在第一层寻找功法。

 ;。。。 ; ;
第十五章 独辟蹊径修行路
    其实在苏起来藏书楼之前,还从未想过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功法和武技。不过这种选择并不困难,因为在这个世界中,修行者的历史不过几百年而已,可选的功法并没有多到浩如烟海的地步。

    所谓功法,可以理解为心法、修炼要诀,包含了真元运行方式、真元运用方式、真元温养方式等等法门,主要是教修行者如何修养内在真元。特殊的武技和神通都必须有相应的心法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功法有很多类,有些要求修行者真元充沛,有些要求修行者真元细腻,有些要求修行者神念强大,甚至还有些要求修行者特意培养某条经络的真元。苏起只要按照自身条件稍微筛选一番,就可以立刻找到自己想要的功法。

    苏起的条件很简单:第一,需要的神识越强越好;第二,需要的真元越少越好;第三,需要的感悟越多越好。

    神识强,真元少,是苏起自身的特殊情况决定的。而苏起通读百家之书,对于许多事情的体悟已经远远超过同龄人,所以功法需要的感悟越多,苏起就越能发挥出这功法的威力。

    当然,若是遇到了真正十全十美的功法,那么这三条都不再是问题。

    打定主意,苏起开始沿着书架,一卷一卷地看过去。

    整层楼四周都是书架,书架上既有一卷一卷的竹简,也有许多卷成筒状用丝线扎起的帛书。竹简沉重,需要数卷才能完全记述某种功法,所以一些特别珍贵的功法,往往在丝帛上记录。

    书架上有许多木牌,写明了功法的名称。苏起一边看,一边自行评点。

    “《燃烬诀》,威力极强,但需要真元太多,不行。”

    “《滴水录》,粹成真元品质最高,温养效果极佳,可惜需要数十年之功。时间太长,我等不起。”

    “《聚气真解》,算是中规中矩,只是其中旁征博引,糟粕太多,还需细细甄别,若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再考虑这本。”

    “《易道妙理初窥》,算是学习《周易》的入门功法,只是《周易》太过生僻,可以用来搭配的神通武技不多,名气很大,但实战不强。”

    “《鸿蒙书》……我已经倒背如流,而且所有文修全都学的这门功法,我再学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必须找到一本可以让我文武兼修的功法。”

    苏起兜兜转转许久,也没有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功法,又无奈地走回了《聚气真解》旁边。

    “难道真的要学《聚气真解》?虽说这本书基本能够满足我的要求,但终究指导意义不大,也就是初期凑合凑合。咦,这是?”

    苏起突然注意到《聚气真解》旁边还有两卷帛书,这两卷帛书和右边的《滴水录》帛书颜色相近,又没有木牌,所以刚才苏起一不留神便错过了。

    苏起取下其中一本帛书,拆开上面绑着的丝线,将帛书展开。只见帛书最右侧竖排两个大字:“法经”!

    苏起心中一震,再看帛书作者:李悝!

    他立刻如获至宝一般,开始查看这部《法经》的内容。只看了三五行,苏起便立刻确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最佳功法!

    《法经》在苏起前世的战国时期,是一部法家专著,也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成为历代法典的蓝本。但现在,《法经》既然出现在了藏书楼里,就说明它不再是一本法典,而是变成了一种被修行者所承认的功法。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苏起一直在揣摩所谓的“修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修行之法五花八门,看起来毫不相同,最后却能殊途同归,这其中必然有相通之处。

    历数那些大名鼎鼎的破九境修行者:

    姜子牙,兴兵伐纣,成仙;

    周公姬旦,制礼乐,封圣;

    管仲相齐,使齐成霸业,著《管子辑录》,封圣;

    孔子周游列国,著《春秋》,封圣;

    孙武为吴王治军,著《孙子兵法》,封圣;

    范蠡隐退五湖,著《计然策》,封圣;

    商鞅变法强秦,著《商君书》,封圣;

    老子一生只写了一本《神道经》,却得以直接封神!

    ……

    之所以提到姜子牙,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成仙者。后世白日飞升的九境修行者,大多数成仙,少数封圣,只有老子一人封神。

    种种案例,让苏起疑惑不已。孔子、孙武、范蠡、商鞅、老子,分别是儒家、兵家、商家、法家、道家,而且五人修为各不相同,孙武、范蠡是天下闻名的超强修行者,在同时代旱逢敌手,而老子、商鞅则是一直默默无闻,甚至从未出手过,可这些人却全都封圣!

    由此可见,他们必然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修行之法,而这种修行之法,必然与他们的著作和学说有密切的联系!之前苏起看《商君书》和《计然策》还十分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这两本书完全不讲真元运用之法,现在看到《法经》,苏起才彻底明白。

    因为《法经》所讲的,是基础的真元运行法门,而到了《商君书》,则是以《法经》大成为根基,直接讲述许多理念上的创新!而法家在这个世界的影响力极小,所以苏家只是将这本法经随意地在藏书楼中一扔,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的巨大价值所在。

    苏起明白,从短期来看,修行之法都差不多,但从长期来看,现在所修炼的功法将会直接影响第五、第六境时“本心道”的选择。

    如果苏起的假设成立,那么苏起就按照之前那个世界的历史,开创了一条全新的修行路线:

    法家讲求“一切依法”,对初学者的规约力最强,见效最快,所以初期以法家起步;等到第五境时,法家的弊端显现,就可以用儒家的“正气”和道家的“无为”等等法门作为弥补,外儒内法乃是上一世治国之道的最佳法门,也可以拿来用作这一世修行的最佳法门!

    而且,这个世界没有申不害和韩非,“法”“术”“势”之说还未成型,所有人都以为商鞅之法就是法家的极限,苏起完全可以将法家的修行方式发扬光大!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苏起手中这两卷《法经》。

    苏起不再看其他的功法,直接取了这两卷《法经》,继续往第二层走去。

 ;。。。 ; ;
第十六章 望气术与聂让剑
    藏书楼二层是神通。所谓神通,即是文修外放真元杀敌的法门。不同的神通,可以将文修体内的真元转化为不同的力量,最常见的是转化为水火,也有神通可以转化为风、雷、金、木等等,比如秦国的离水宫,主要研究水系神通的修行之法;燕国的雪山宗,主要研究冰系神通的修行之法。

    除此之外,任何不符合武修的神通也都会归入文修神通里。比如“望气术”、“琴音诀”、“阴阳变”等等。

    苏起选择神通,仍是那三个条件:神识强、真元少、悟性高。至于其他,则没有要求,因为他所选的《法经》基本上可以完美地支持大部分神通和武技,只要不是和《法经》完全相悖,都可以选择。

    苏起目光扫过一排排神通,心中不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