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言(1)
在旧金山时,曾听到一个老人讲起这样一件事。
  他说,在美国,华人是个总能创造“奇迹”的群体。第一代华人刚刚到达美国时,与其他“淘金族”一样,除了梦想剩下的只有力气和活下去的信念。他们去做各种各样的苦力。然而,他们不像其他种族的人那样用挣到的钱追求个人享受,而是节衣缩食,积攒每一分钱,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后,全部投资到子女的教育上。不管自己受多少煎熬,也要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大部分华人家庭第二代就能脱离社会最底层跻身于上流社会。在高校毕业典礼上,经常有这样的感人场面:
  华人学生发表感恩致辞时,都是满面泪水、泣不成声地从后台用轮椅把自己的父辈推出来——刚刚五六十岁的人却是皱面鹤发、佝偻残喘,但老人的目光中却闪烁的是“蜡炬成灰”的爱以及无比的自豪与荣耀……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以前是,当今是,以后也不会变。
  现在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孩子的数量较以前越来越少。这为“家庭教育”的实施准备了先决条件。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乃至更早阶段的教育成了一个潮流,甚至成了家长必修课。
  每一次我讲完课后,便被围住追问林林总总的问题,概括如下:
  “王老师,我们家的孩子还小,我们做父母的也有时间来教育孩子,希望能从小抓起,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多给予孩子些终生受益的东西。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没有你们家做得那么好,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但我们的孩子刚上小学,时间上还来得及,我们今后应该如何纠正偏离的轨道让孩子走上坦途?”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做得还好,在今后如何将好的方面坚持下去,另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我们家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该怎么样引导才能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热情呢?”
  ……
  针对以上问题,我把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及实验方案收录成册。
  希望这些文字能如提出“影响教育”理念的初衷,对各位读者朋友产生些微“影响”。
  作 者    
  2009年6月15日于北京
  “影响教育”理念
  观念改变人生;方法成就人生;习惯塑造人生。
  具体的解释:正观念,追根源;讲方法,重策略;养习惯,纠做法。
  首先摆正认识,也就是观念,真正找到所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所在,把握前进的方向;方法是轨道,正确的方法可以减少“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从而事半功倍;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来替代不好的习惯,纠正了做法,从而把学习进行到底。
  伽利略曾经说过:“你不能教会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爱因斯坦说:“我从未教过我的学生,我只是创造了一个让他们学习的环境。”
  王飞博士说:“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成的,而是‘影响’造就的。教只能几年,而影响却是一生。”
  作为外因的老师和家长,只能通过方法由外而内“影响”学生;而学生的改变,也就是通过纠正习惯自内而外塑造自己。
  “影响教育”新语录
  关于成功
  ● 普通人喜欢羡慕别人成功的结果;有心人总是学习别人成功的过程。
  ● 成功就是一场魔术,眼花缭乱的表象背后,真相简单得让你失望。
  ●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大成就,不是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取决于你认识什么样的人。
  ● 成功的难度不在于如何做一件事情,而在于你还能再重复做这件事情多久。

前言(2)
● 教给孩子知识,他们只能受益一时;塑造孩子习惯,才能影响他们一生。
  ● 难是一个人不做某事的借口,同时也是其全情投入的理由。
  关于说话
  ● “口”是“心”之声。
  ● 未来是“口本家”——以口作为生存资本的人——的时代。
  ● 拿破仑说:“历史只不过是被人们承认的寓言故事。”历史是用“口”说出来的,未来也是用“口”说出去的。有“口才”一定是“人才”。
  关于读书
  ● 读书是很好的学习,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 读书可以增智、娱心、养性、延年益寿。
  关于写作
  ● 文字是思想的外衣。
  ● 写作训练不是*人真事和亲身体会,而是运用语言技巧对真人真事和亲身体会进行加工。
  ● 成功的人未必写日记,写日记的人一定不平凡。
  ● 喜欢动笔写作的人即使不是“思想家”也是个“思想者”。
  ● 写作可以凝神,可以静气,可以开智,可以怡心。
  ● 写作是锻炼大脑的“体操”,收获的是“思想”的能力。
  ● 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不是取决于你练习写作过多少篇文章,而是取决于你研究模仿过大师的多少篇文章。
  关于“玩”
  ● 人类在“玩”中开始思考,同时也是在“玩”中学会了思考。
  ● 人类是在“玩”中发现了探索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 “玩”是一种“学乐交融”的状态。
  关于坚持
  ● 激情退却之后,剩下的是坚持。坚持的另外两个名称是,毅力和习惯。
  ● 没有一劳永逸,但可以一次播种,长久地收获。
  关于学习兴趣
  ● 兴趣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 做你喜欢的事没有用,必须喜欢你做的事。
  ● 真正的兴趣与动力不是存在于事情之内,而是隐藏于规则之中。
  ● 先喜欢然后去做,可以培养兴趣;先去做然后再喜欢,同样可以产生兴趣。
  ● “成就感”是跟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后的满足感。
  ● “优越感”是用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进行横向比较后的喜悦感。
  ● “挫折感”是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后的失望感。
  关于快乐
  ● 四处追求快乐的人都不快乐,因为找错了地点,快乐只在自己的心中。
  ● 快乐是自己或者别人“定义”出来的。
  ● 快乐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
  关于教学改革
  ● 未来的教育模式:教师引路,学生赶路,家长督促。
  ● 教育的最终成果:告知正确的方法;培养超级自信;给予一路坚持的理由。
  ● 素质;是指一个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把困难分解为具体可以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可以让你尽情发挥的机会。
  ● 什么是教育? 教者做给他看;育者导给他学。
  ● 教育的任务是改造人消极的本能。
  关于学问
  ● 作为“学者”,首先是自己在学习的人,而后才是值得别人学习的人。
  ● “学问”乃“学习”与“问道”者也。
  ● 所谓“做学问”,是把别人或自己遇到问题,通过向书本和生活“学习”与“问道”,从而“明道”,进而“示道”“传道”“解惑”。
  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家长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者,作为孩子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影响者”,必须知道孩子出生之后,我们该给予他们什么以及该如何给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走得更顺更好。
  经过我们多年的观察、走访及研究,我们从各行各业的成功者身上提炼出五项最基本的卓越素质。教育者完全可以在孩子的早年时期,运用“影响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正确的观念的指导下,运用督促、引导、分享、榜样等有效的方法,用习惯写入孩子的大脑主程序之中。
  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特质一 说心——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特质二 读书——获取知识和提高个人修养的能力
  特质三 写口——用文字表达思想的高级思维能力
  特质四 会玩——对热爱的事情执著追求的能力
  特质五 一路坚持——持久的动力与坚忍的毅力
  这将是孩子在今后人生的奋斗中能获取优势的最有利的保证。
  这将是家长在孩子的早年时期能给与孩子的最宝贵、最实用的财富。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鬼谷子
  

特质一 说心(1)
说心——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所谓“说心”,是指用“口”说出“心中所想”。“心”(现代人称之为大脑),首先是自己这个个体的主人,伟大的“心”还能成为其他的“心”乃至万物的主人。不论是普通的“心”还是伟大的“心”,最早都是努力通过“口”向外界表达自己的。表达的好与坏、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这颗心的能量。
  无论哪行哪业的成功人士,首先要在“语言使用上成功”。语言学家讲,这个世界是由语言符号虚构而成的。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语言构成的,都是假象。人都是活在一个由语言构成的世界里。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什么是历史?只不过是一部被大家承认了的寓言故事(What?蒺s history? But a fable agreed upon。)。可见语言能力对于一个人,乃至对于人类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所以,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家长作为启蒙者一定要有所作为,对孩子实施最早也最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 
  孩子开始学习说话时,给他们读故事,而不是讲故事
  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孩子开始学习说话就可以加以训练了,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睡觉前要听,吃饭时要听,出去散步时也要听。还好,她姥姥是个小学语文老师能找到故事。由于那时工作很忙,我和我太太两个人在北京,双方的老人都不在身边,孩子断奶后就一直跟姥姥了。到两岁多才回到我们身边。刚回到我们身边时,也没觉得什么,不就是爱听故事嘛,讲故事不就得了。我太太把她小时候的事讲给孩子听,再往后就是编故事,编了半年后,实在编不出了,最后对我说:“我受不了你女儿了。整天让讲故事,哪有那么多故事讲,你给她讲吧。”我心说那还不好说。我到书店买了一套彩图版的《格林童话故事》,共20本。
  刚开始的时候,我太太先自己看然后讲,后来干脆直接照本宣科。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做法产生了神奇的效果。我女儿总有一天会明白,正是她妈妈的这一做法对她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后我太太和我有了时间就是和孩子一起看书,给她读。她每次都听得特别认真。很多时候一个故事念好多遍。一段时间后神奇的效果出现了。
  有一次,一个朋友去我家串门,看见女儿自己坐在沙发上看书,朋友过去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给我念念,我看你认识几个字了。”我女儿拿起书开始读,读完一面,翻到另一面。朋友惊奇地大瞪着眼睛,因为他想不到三岁多的孩子居然能认识这么多的字。事实上,她并不认识几个字,只是能把整本书上的故事背下来而已。
  我也感到特奇怪,惊奇地告诉我太太。她不屑一顾地看着我:“你终于知道你是多么地不关心孩子了吧。这些童话书里的故事,她都能看着书,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这个好习惯一直这么持续,直到她上学。
  我们都没想到的是这一行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一、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培养就成了关键。我听到许多对孩子教育有心得的人在谈到这一点时说,孩子在小时候学说话时尽可能地不用类似“吃饭饭、喝水水”之类的话,而是直接用“吃饭、喝水”这样正规的表达。此外,给孩子讲故事时要用标准且有文采的语言。这样的方法说起来容易,而真正做起来呢,做家长的未必就能做到。而我们现在提倡给孩子读书,这样家长只需要认字,有耐心就可以轻松地达到目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特质一 说心(2)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些家长也为孩子的口音担心。其实这无所谓。孩子小时候听到学到的口音不是特别的纯正,不必担心,最重要的是语言能力的运用,发音只是语言中的一小部分,等他们长大后一上学就会纠正过来的。我们培养的是孩子运用语言思考的能力,人们不是用发音思考的。
  二、自然而然地养成读书习惯
  我们从来没有故意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也从来没有敦促她去读书。从小她就爱读书。其实,很简单,每天和爸妈一起看书,尽管她看到的大都是图画不是字,但她的心里很清楚她爱听的故事就在那里,所以,只要有了时间就看书,如果爸妈不在身边她便自己看,回想大人在该书该页上反复讲过的故事。慢慢将之成诵。
  三、自然而然地在做事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养成积累资料记忆的习惯
  孩子小时候心里单纯,没有杂念,当他们听故事时,能集中注意力。这种训练的持续自然能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尤其是他们在重复听喜欢的故事时,不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同样信息的重复使故事在大脑里沉淀析出,从而形成记忆。所以这些训练不需我们家长去精心设计,只须做就可以了。人类的祖先已经通过漫长的进化用本能的形式把这些写入了孩子的大脑程序,原装就有,聪明的家长只需把这些功能激发出来就够了。
  我女儿上小学后,有一次我有事去她们学校,路过她们班教室,许多孩子听到脚步声都扭头向外张望,而女儿却丝毫不为所动,专注于老师讲课,老师因此还表扬了她。
  四、对语言的超强的理解能力是副产品
  前面形成的这些好习惯,使孩子能在上课听讲时高度集中注意力。而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帮助。有不少低年级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