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导读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卡尔·威特的教育(导读本)-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得过多,必然有碍大脑的发展,还会使孩子从小大脑就充满“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概念。因为对于婴儿来说,最令他难受的除了生病之外就是饥饿。如果婴儿一饿就给他大量的食物,让他吃得过饱,就会使他认为吃东西、填饱肚子是排除难受之感的惟一途径。在他长大之后,这种“吃”的概念,会转化为过于依赖物质的概念。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想要求父母对孩子所需的食物加以限制,而只是想提醒那些疼爱孩子的父母:一切都要有个限度,包括吃东西。
  有一天,我看见妻子正在喂小卡尔牛奶,便走了过去。
  “怎么?刚才不是喂过了吗?”我问道。
  “是的,我看他在哭,就想让他再喝点儿牛奶。”妻子说。
  “不,卡尔刚才就已经吃饱了,”我从妻子手中夺过奶瓶,“他没有再吃任何东西的必要,至少他现在还不需要。”
  由于突然失去了美味,小卡尔“哇哇”大哭起来。
  “你是干什么呀!”妻子不高兴地说。
  这时,卡尔的外祖母走了过来。
  “上帝呀!你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个可怜的孩子。”外祖母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婴儿都是要喝牛奶的,为什么不让他喝?这孩子自从生下来就那么不幸,为什么还要如此对待他呢?哦,可怜的孩子!”
  “我不是不想让他喝牛奶,只是认为他现在没有喝的必要。”我解释道。
  “你总说要把卡尔培养成才,可是不让他吃饭,他怎么能成才呢?你成天大谈教育,我看那些都是无用的空谈。”外祖母生气地说。
  对于外祖母的不理解,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对于这位善良的妇女,我怎么能与她争辩呢?
  事后,我仔细向妻子讲明了道理,告诉她疼爱孩子并非是一味地呵护他,一味地顺从他,我们应该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妻子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在她明白其中道理之后,便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地顺从孩子了。
  恐怕有人会说我的这种做法未免太过分,但无论怎样,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培养优秀的孩子正是要从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做起。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点哪怕看起来微乎其微的东西。
  曾经有人说过:“不同的胃,会造就不同的人。它可以决定这个人变成乐天派或厌世者。”我想,这句话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说明了吃东西对人身体上的影响,它对人的影响还有许多。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人们见到我儿子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看来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这是毫无根据的。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有根据的。
  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卡尔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萨拉·本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翰·卫斯里、路易斯、阿尔科克等。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悟,很有力气。
  儿子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这是因为我从婴儿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首先把儿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天气晴朗时,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地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和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的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自由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
  我把卡尔是否能自由自在地活动看得非常重要,有一次甚至为此还大发脾气呢!
  有一天,我和妻子去教堂做弥撒。家中只有我们的女佣柯蒂太太和小卡尔。柯蒂太太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她总是很细心地照顾小卡尔。
  可是,当我和妻子回到家看到小卡尔的情形时,简直气极了。
  小卡尔被严严实实地裹在被子里,满脸通红,“哇哇”大哭着。
  “这是怎么回事?”我急忙问,“柯蒂太太,小卡尔生病了吗?”
  “没有,”柯蒂太太说,“今天天气这么冷,我害怕他受冻,所以不光把家里的炉火生得旺,还给他裹上严严的被子……”
  “喔,我的上帝,你真蠢!”我忍不住大声嚷嚷起来。
  “怎么?我做错了吗?”柯蒂太太不解地问。
  “天哪!你没见小卡尔不喜欢这样吗?”我说,“这样他很难受。”
  说着,我便把裹着小卡尔的被子打开,让他自由地活动。
  “这会使他生病的。”柯蒂太太焦急地说。
  “你别把孩子冻坏了。”妻子也连忙出言制止。
  然而,我不顾她们阻拦,仍然让小卡尔在床上自由自在地活动,只是又在壁炉里加了一些柴火。
  这时,小卡尔不再哭了,他显得非常高兴,非常满意。
  我相信世上大多数人都是疼爱孩子的,然而,懂得疼爱孩子的人并不多。
  我知道柯蒂太太是一番好心,但她的做法完全错了。
  因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哪怕这种束缚看起来很舒适。
  卡尔6周时,长得很大,像4个月的孩子。这是我们让他经常呼吸新鲜空气,进行运动的结果。这儿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的,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要知道,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当然,不可勉强。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儿子抓住我的手指,由于婴儿天生具有一种把握反射的能力,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
  我还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愿洗澡,所以,我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我和妻子每天都给儿子洗澡、按摩手脚,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从儿子一岁时起,我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他吃完干面包后,也让他刷牙,并且从小时起就教他用手绢擦鼻涕。
  这样,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从小让儿子体会到乞求不可能得到欢乐
小孩子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哇哇”大哭。人们总认为小孩子哭就一定是肚子饿了或生病了等等。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成人都有得到别人重视的欲望,小孩子也不例外,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会有这种近乎成人天性的本能欲望。
  诚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或重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
  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天赋获得了别人的重视,也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尊重。这样的人的确应该获得尊重。但也有许多人急切地想得到别人的重视而采取乞求施舍的态度,这种做法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可以说是一种极为愚蠢的态度。
  有一天,摇篮中的小卡尔莫名其妙地大声啼哭起来。
  正当妻子要去卡尔的房间看他的时候,我止住了她并问道:“卡尔刚才吃东西了吗?
  “吃了呀!刚才喂过的。”妻子回答道。
  “那么,他这几天生病了吗?”我问。
  “没有呀!”妻子回答。
  “是这样呀!那就不要理他。”我说。
  “为什么?卡尔在哭呢!”妻子奇怪地看着我。
  “我想,既然他不饿也没有生病的迹象,他想哭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必理会他。”我说。
  “小孩子都要哭嘛!我去哄哄他就没事了。”妻子说。
  “你知道小孩子既没有饿也没有生病为什么还要哭吗?”我问。
  “这个我怎么知道,小孩子都是这样呀!”妻子说,“可能是他想我了吧。”
  “当然,他肯定是想你了。”我向妻子解释,“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他想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他。”
  在我的劝说下,妻子终于没有像往常那样一听见孩子哭就急忙跑过去看他,不出我所料,没过多久,小卡尔就停止了啼哭。
  过了一会儿,当我和妻子偷偷再看他的时候,小卡尔正一个人躺在摇篮中高兴地玩耍着呢。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小卡尔感觉到赢得别人重视是啼哭和哀求所办不到的。更重要的 是,在得不到别人重视的时候自己也应该为自己找到快乐。
  虽然还是婴儿的卡尔不可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我想他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感觉得到。
   。 想看书来

从训练他的五官开始(1)
孩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儿子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刺激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给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
  在此我要强调,让儿子背诗绝不是强制性地硬灌,而是让他顺其自然地学会的。以《他的逝世》为例,由于儿子非常喜欢,他每天晚上都像做祈祷似地背诵它,因而很快就能熟练记住了。
  为了使儿子形成音乐的观念,我还为儿子买来能发出乐谱上七个音的小钟,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当儿子在喂奶前醒来,我就敲这些钟给他听,并把钟慢慢地左右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儿子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我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了。我以为,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
  有效地训练眼睛,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一步。儿子出生两三个星期时,我为他买了一些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猫、小狗、小鹿,我把它们都摆放在儿子四周,时常移动玩具来刺激他的视觉。我还经常让儿子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彩虹。儿子非常喜欢看,当他哭时,只要看见彩虹就不哭了。
  在味觉方面,除了给儿子各种味道的刺激之外,考虑到糖和盐吃多了对身体没好处,我们始终坚持吃清淡的食物。这样既可以保持他的味觉灵敏度,又可以避免养成多吃糖和盐的坏习惯。
  儿子满月之后,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了,我就用手推着他的脚丫,训练他爬行。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俯卧是最适合婴儿的活动姿势。婴儿爬时,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得高,可以自由地看周围的东西,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
  孩子的视觉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我在儿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著名雕刻的仿制品。从儿子小时候起,我就抱着儿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他听。儿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
  在儿子智力的开启中,画的功能非常重要,能在善于绘画的父母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由于我懂得一点绘画,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给儿子看,还让他看有美丽图画的图书,并读给他听。他总是安静地听着。这表明儿子尽管什么都还不懂,但已对我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此外,我还经常把同儿子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儿子的知识。
  为了发展儿子对色彩的感觉,我买来了五颜六色的美丽的小球和木片,以及穿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布娃娃,经常用这些玩具跟他做游戏。这很重要,因为孩子若不从小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我经常利用它同儿子进行“颜色竞赛”游戏。我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儿子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儿子也得用青色的蜡笔在他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青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儿子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儿子就输了。 。。

从训练他的五官开始(2)
卡尔一学会走路,我就经常带他去散步,并让他注意天空的颜色、树林的颜色、花朵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