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品国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品国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71年“九一三”事件,对毛泽东是个极为沉重的打击。据说,*出逃后,毛泽东一连两天两夜没有入睡。后来又大病一场(1972年1月突然休克),虽然抢救了过来,身体却从此垮了。然而,毛泽东毕竟经历过无数大风浪,是意志坚强的人。“九一三”事件的沉重打击,使他终于能静下心来反省一下“*”和相关的许多问题。印制“大字本”史籍就是“九一三”事件一年后的产物。
  1972年10月1日毛泽东布置注释的《晋书》中的谢安、谢玄、桓伊、刘牢之传,带有反思的特定意义。这四个历史人物均与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有关。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东晋的胜利是和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群臣辑睦,内外同心”分不开的。当时执掌朝政的司徒谢安、广陵相谢玄、淮南太守桓伊、北府兵着名将领刘牢之等人,由于文武融洽,内部团结,虽然军事上处于劣势,却能打败南侵的苻坚大军。毛泽东显然是用《晋书》史传昭示当时领导层,“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九一三”事件后力图促进上层团结一致的一片苦心的表现。
  鉴于“*”中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打倒一批老干部,毛泽东也从历史中吸取某些教训,并要求极“左”派正确对待“解放”出来的老干部。1972年12月31日毛泽东布置注释《史记·项羽本纪》,一个重要意图是:项羽之所以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原因之一是他在战争中不断地杀降,杀掉了人心。争取敌人营垒中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1973年2月7日布置《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三国志·魏书·张合传》也反映了毛泽东这一意图。张辽和张合都是曹操麾下有战功的大将,但他们原来分别是吕布、袁绍手下的人,曹操对他们不咎既往,欢迎他们弃暗投明,加以重用,为成就大业找到了得力助手。毛泽东用这些史例昭示极“左”派:要争取和团结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胜利。1973年3月10日,*重新复出,被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似乎可以理解为这种反思和告诫的实质性落实。
  第二,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研究历史,带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那就是以政治家的目光去评点历史,关注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成败,关注历史上的重大政治谋略,重视从政治得失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而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毛泽东对中国史书中所载的历代贤主良臣所制定的政纲、政策和政举十分关注,并从中悟出兴亡之道,以鉴取治国之策。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一个王朝。毛泽东喜欢读唐朝历史,他比较注意借鉴唐代一些君臣的施政纲领和工作方法。
  《旧唐书·李百药传》中有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记述,毛泽东很感兴趣。他不仅逐一加以圈点,还批注道:
  李世民工作方法有四。①
  李世民的四点工作方法是:
  其一,退思进省,凝神动虑,恐妄劳中国,以事远方;不藉万古之英声,以存一时茂实。
  其二,心切忧劳,迹绝游幸;每旦视朝,听受无倦;智周于万物,道济于天下。
  其三,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
  其四,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 。。

第三章 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24)
李世民的这四条工作方法用今天的语言表达可以概括为:生活节俭,体恤灾民,爱惜国力,勤于政事。这说明毛泽东读史,十分注意借鉴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读《明史》留下的批注不是很多。他读《明史》比较注意明代的政治问题。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是明朝的鼎盛时期。明仁宗和明宣宗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创业的基础上,比较清醒地看到了明朝前期政治的弊端,因而一改明初的严酷政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宽缓的政策,以稳定内部关系,求得社会的安宁与自身统治的稳固,史称“仁宣之治”。
  不过,由于“仁宣之治”比较注重宽容,因而也就出现了“纪纲不振”的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事情屡屡发生。宣德七年(1432年)三月,明宣宗下诏行宽恤之政。第二天,他鉴于当时的政风不严,因而对自己所下的诏令是否能得到落实存在疑问。
  毛泽东读到此处,深有感触,在批注中写道:
  今犹存此弊。②
  毛泽东所说的“此弊”,指的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这个批注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写的。毛泽东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并力求寻找一种解决的方法。1959年3月29日,他在一封党内通信中,曾批评中层干部说:“上面的指示不合他们的胃口,他们即阳奉阴违,或者简单置之不理”;“下情不能上达,上情不能下达,危险之至”,因此,需要经常开会,“上层基层,夹攻中层,中层干部的错误观点才能改正”。这说明毛泽东读史注意借鉴古代政治经验,以为现实服务。
  中国历史上的大军事家都讲究武德,不杀降。毛泽东对这方面的经验也十分注意。他在读史评史时,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批语,如“杀降不武”,“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等等。毛泽东一贯反对杀俘虏。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所创立的三大原则之一。毛泽东认为:“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③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开展的“高树勋运动”,争取了大量敌军投诚起义和缴械投降,因而大大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
  第三,讲历史,启发教育党员干部
  毛泽东是讲历史故事的高手。他善于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述历史人物典故,用以启迪党员干部的思考,循循善诱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工作方法启迪。
  在革命队伍中,一些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形是难以避免的,毛泽东本人就曾经受到过排挤和打击。对于受到错误对待的人,毛泽东善于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生动的历史故事进行革命的人生观教育。
  在1973年6月中旬,毛泽东布置注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用司马迁含冤忍辱的史实安慰曾受到严重*的老同志,鼓励他们振作精神,重新为党工作。
  毛泽东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时,还举过北洋内阁总理唐绍仪去广东中山县当县长的例子。他说,人民政府中“那些闹级别,升得降不得的人,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这个旧官僚”。①
  毛泽东还善于运用历史知识对干部进行工作作风教育。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臣,他协助曹操南征北战,运筹帷幄,出了许多好主意,功绩卓着,可惜早亡。毛泽东对郭嘉非常赞赏,认为他“多谋善断”。1959年,毛泽东在一些重要场合多次提到郭嘉,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第三章 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25)
1959年,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现在,我是借郭嘉的事来讲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以及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要告诫他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拿住要点。国际的事要关心,国内各行业要调查研究,还有各种学问,多端得很。但是可要抓住要点,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这是个方法问题,这个方法不解决,每天都在混混沌沌之中,叫做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什么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特别是对外斗争,得计迟是很危险的。
  毛泽东用郭嘉多谋善断的史事,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向郭嘉学习,做事要多商量,不要优柔寡断,但也不要武断。这样,就可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毛泽东善于运用历史启发激励党员干部明是非、辨善恶,总结经验教训,振奋精神,努力做好革命和建设的各项工作。
  “古为今用”的正负面
  毛泽东对国学精华之一……史学的认同、借鉴与批判,是毛泽东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体现。但是,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毛泽东式的“古为今用”,既有正面的效果,也有负面的影响。
  毛泽东阅读和活用史籍,有利于史学遗产的继承与利用。毛泽东主张,“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史学遗产。他自己率先垂范,长期重视读史,同时也带动其他党员干部读史、用史,这样就影响了社会的各方面。使得史学这棵国学奇葩,在新时代里获得新的生命力,其价值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毛泽东对史籍遗产的借鉴、运用,有利于*主义的中国化。*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下根来,并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于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化。由于毛泽东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这就便于他将*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中国人所易于接受的内容与形式表述出来,使*主义的先进思想能以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中国传播,从而促进了*主义的中国化。
  然而,传统史籍在性质上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性、进步性的一面,又有封建性、落后性的一面。大多数史籍都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宣扬圣君贤相、英雄豪杰的作用。这些消极的方面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史者。
  毛泽东在1921年以前,由于在较长的时间里接受的是传统国学教育,阅读过大量充满唯心史观的史籍,因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例如,青年毛泽东也曾信奉以德行作为划分人的标准的英雄史观,即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圣人、贤人、愚人三种;圣贤是“德业俱全”者,豪杰是“有大功名”者,而愚人就是不得“大本大源”的人。他自己也曾经崇拜过一些历史上的圣贤豪杰。
  当然,毛泽东接受了*主义以后,已经抛弃了这些观点。但是,这些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观点,由于扎根较深,往往会长期残存于头脑之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再现出来。
  这种旧的历史观的影响,从毛泽东的读史批语中也可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他在赞颂历史中有大智大勇或建功立业的人物时,往往会流露出对英雄豪杰的“神往”之情,特别是当他借用封建文人的语言来评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这种倾向则更加明显。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26)
更重要的一点是,毛泽东在长期的读史过程中,由于传统史学内容的影响,他的着眼点主要是在*、军事斗争方面,这就使他很少能够从古典史籍中得到有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启示。
  毛泽东说过:“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毛泽东是读历史的人,他确实不是守旧的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哲学思想方面始终是站立在时代最前列。在革命战争时期,在建立革命政权时期,着重读军事史、政治史,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代的主题已经改变,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必须重视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力,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期,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阅读古典史籍;而这些历史典籍又是古代落后的农业经济的产物,对这些古籍的偏爱就会削弱他对发展生产力所必需的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兴趣。
  *曾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
  毛泽东长期重视读史,但他总是从阶级斗争的需要方面去从史籍中寻求启示,借鉴历史也是主要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直到晚年他也没有放弃这个读史宗旨。这样,他便很少从古典史籍中得到有关发展生产力的启示。这可能也是他“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主观因素。
  毛泽东在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某种联系之时,有时也有失误之处。1965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
  《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这样的历史联系,显然是“左”的错误的表现,对不久以后开始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为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正是以批判《海瑞罢官》为开端的。
  对于毛泽东在借鉴史籍为现实服务过程中的失误,在“全民读史热”的今日,尤其值得认真研究,以便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国学的健康复兴。
  毛泽东爱读地方志
  在系统地阅读历代史册的同时,毛泽东还非常重视全国各地方志的阅读。
  毛泽东认为方志详细记载了各个地方的山川气候、物产资源、风俗民情的情况,是极其重要的书籍。如果掌握了这些情况,就知道了各地情势,就能打胜仗。因此,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代,每到一处,毛泽东都会搜集当地的方志,认真阅读,以此来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地理情况、文物掌故及风土人情。
  方志号称“一方之总览”,是我国古代典籍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据统计,中国的传世志书约8700余种,11万余卷,占古籍的10%左右,确实是一笔蕴藏丰富的国学资源。方志可称一方之“百科全书”,对各地山川气候、特产资源、风土民情之类的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能起到“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因而,方志常为历代所重视,遂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的说法。
  毛泽东年轻时就熟读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浏览了不少地方志书。1929年红军打开兴国县城,毛泽东在县图书馆住下,开始专心致志地读《兴国县志》。
  在瑞金时,毛泽东得到清代续修的一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