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刺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极刺杀-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帕尔梅:谁杀了我们的和平鸽(1)

  被害人:斯文·奥洛夫·约阿基姆·帕尔梅
  国  别:瑞典
  身  份:瑞典首相
  刺  客:伊朗库尔德工人党成员克里斯特·彼得森,但仍有待确定
  案情回放:1986年2月28日夜,瑞典首相帕尔梅与夫人看完电影后,在散步回家的路上遇刺,帕尔梅身中两枪,因失血过多身亡。
  案终陈词:瑞典历来被誉为“和平之国”,已有近200年风平浪静,不闻骚动。长久的伊甸园般生活使大多瑞典领袖们都养成了轻车简从、不带警卫的习惯,帕尔梅亦不例外。因而,针对帕尔梅的刺杀易如反掌,毫无技术含量,也正是如此,对案件的侦破也便无迹可寻,有如大海捞针了。克里斯特·彼得森虽然15年后不打自招,但真凶究竟是谁,至今仍然是谜。
  一 神速的刺杀
  1986年2月28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这天正好是周五,瑞典首相帕尔梅的日程安排在这个周末十分宽松,于是他准备利用这难得的清闲轻松一下,晚上与夫人一起去看场电影。瑞典从1792年古斯塔夫三世国王被刺杀后,一直到1986年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刺杀最高领导者的事情。这近200年的风平浪静足以让瑞典领袖们养成不带警卫和保镖的习惯。
  晚上8点40分,帕尔梅跟夫人丽丝贝特结伴走出了家门。一路上,帕尔梅夫妇碰到了不少熟人,二人友善地跟对方打着招呼。
  今天所放映的电影是《莫扎特兄弟》,来看的人不少,帕尔梅排了一阵子队才买到两张票。
  电影散场时已是夜里23点10分,帕尔梅夫妇随人流走出电影院。在门口,他们碰见了老朋友、白领工人工会主席罗森格伦,帕尔梅一直与他交情不错,于是两人寒暄打趣了几句,后来就被人流冲散了。走不多远,又遇上了同来看电影的他们的二儿子和女朋友正在等候向他们告别,于是老少两代互道晚安后就分手了。这个夜晚,帕尔梅无限惬意。
  帕尔梅夫妇离开电影院,乘地铁回家。他们在斯维亚大街站下车,然后准备步行回家。斯维亚大街是斯德哥尔摩的一条主要商业街,这里白天十分热闹,行人摩肩接踵。此时已近午夜,一天的喧闹已经消逝,行人稀少,大街显得十分空旷、静谧。
  23点21分,帕尔梅夫妇走到斯维亚大街的一个十字路口,这时,背后突然传来一声枪响,随后又是一枪,都打在帕尔梅身上,帕尔梅踉跄了几步后便一头栽倒在雪地上,背后涌出的鲜血很快便染红了雪地。丽丝贝特惊愕回头,只见背后开枪的一个高个子男人转身猛跑,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丽丝贝特立即大声呼救。
  凶手的第一枪击中了帕尔梅的肩胛骨,击碎了脊椎骨,并穿透了主动脉和气管。一位护士恰好驾车经过,目睹了发生的一切。她迅速跳下车对帕尔梅进行紧急救护。但帕尔梅的脉搏很弱,已经感觉不到了。这时,闻声而来的几个年轻人赶到现场,一个男子走上前来为帕尔梅做人工呼吸,但做了几次便放弃了,因为鲜血不断从帕尔梅口中涌出。几分钟后,警察来了,他们立即保护现场,将首相夫妇护送上随后而来的救护车上。
  3月1日凌晨6点,帕尔梅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这场刺杀过于神速了,时间之短让帕尔梅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更为后来的侦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二 和平斗士

帕尔梅:谁杀了我们的和平鸽(2)

  帕尔梅是于1969年当上了瑞典首相的,当时年仅42岁的他被称为欧洲最年轻的首相。帕尔梅也是瑞典历史上执政时期较长的一位首相,直到他遇刺身亡,他已经在首相的位子上坐了11年之久。
  用年轻有为四个字来形容帕尔梅是再贴切不过了。他26岁成为总参谋部秘书,27岁成为首相埃兰德的秘书。1955年,28岁的帕尔梅已经是首相埃德兰身边的大红人。也就是这一年,他当选为瑞典社会*青年和工人教育协会执行委员,担任瑞典和社民党青年组织研究部主任。还不到30岁,帕尔梅已经用他的博学多才征服了政府高官,用他的诚实稳重和虚怀若谷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较为通畅的政治之路。
  从1957年到1969年,短短12年的时间,帕尔梅曾先后担任过首相府处长、不管部大臣、交通大臣、教育大臣。1969年,他当选为社民党主席,并且接替了埃兰德首相的位置,成为欧洲最年轻的首相。
  1976年,帕尔梅在大选中失利,被迫下台。在卸去首相头衔的那段日子里,帕尔梅从未间断过自己的政治活动,一直到1982年重新出任首相。
  帕尔梅是个有头脑的领导者,这完全表现在他的治国之道上。众所周知,瑞典是个福利国家,一个瑞典公民,政府会从你出生起就负担起你的成长,直到你双脚踏进坟墓。一个瑞典籍的孩子,从出生到16岁,每年可以获得3000克郎的补贴。从16岁开始,可以连续4年领取助学金。进入社会后,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在瑞典执政了几十年的社民党一直称自己为社会主义。
  20世纪20年代,瑞典社民党领导人汉森曾说过,社会主义旨在福利,福利是社会主义的象征。于是多年来,社民党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到了帕尔梅的时候,他进一步实现了瑞典社会主义的福利性。1975年,帕尔梅提出“*社会主义”,将社会福利提上日程,并倡导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消除阶级和阶级思想。
  瑞典的社会主义模式一向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像瑞典这样一个私有成分在商业领域占85%、制造业领域占94%的国家应该在资本主义行列,有人则认为瑞典的社会分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模样。其实,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括,正如同帕尔梅所说的那样:“现在有71种社会主义的定义,如果我提出72种,并不会因此而轻松些,公认的定义是不存在的。”
  在帕尔梅经历下台到再度出任首相的期间,他对具有瑞典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1984年,按照帕尔梅的认识,瑞典在继续福利政策的基础上开始实行新的政策:紧缩私人消费,刺激工业投资,发展生产,减少失业,在短时期内促进投资,解决就业难题以及通货膨胀。这些政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改革资本私人所有制结构,突出社会所有制,令经济管理*化。不得不承认,这些政策推动瑞典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成为世界公认的“福利国家”。而这种社会主义也被称为“瑞典模式”,成为诸多社会主义模式中的一朵奇葩。
  在帕尔梅的管理下,瑞典成为不少北欧国家的榜样,“瑞典模式”也成为继“苏联模式”之后又一个成功范例。在国内,帕尔梅春风得意,他用自己的努力给瑞典带去了安稳与和平;在国外,帕尔梅反对侵略,用自己的善良和真挚为世界和平而奋斗。帕尔梅是个厌恶大国政策的人,他对于那些以大国自居、欺凌弱小的国家十分排斥。当时正是美苏争霸时期,两个超级大国纷纷研发先进武器,然后威胁彼此。针对这种情形,帕尔梅高调反对,并且主张和平与社会开放,将重心放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上。 。。

帕尔梅:谁杀了我们的和平鸽(3)
帕尔梅不愧是个和平斗士,从他担任教育大臣时起,就开始为了和平而战。越南战争的时候,帕尔梅亲自参加示威*反对美国的侵略行为;苏联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后,他又多次呼吁苏联停止对这两个国家的干涉及入侵;南非是个奉行种族歧视的国家,1982年他再度出任首相的时候,便立即停止了瑞典对南非的投资。帕尔梅的干脆利落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
  对于如此一名活跃在和平舞台上的斗士来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暗杀令人难以置信。帕尔梅因何招来杀身之祸,到底招惹了哪些丧心病狂的刺杀者?这成为此案调查中的关键所在。
  三 跌宕起伏的悬疑情节
  帕尔梅遇害的消息在3月1日清晨被电台广而告之,瑞典这个“世外桃源”顿时一片抽泣。往日的其乐融融被悲伤所替代,那片祥和的乐土似乎变成了一个大型的追悼会,四处都是挂着悲哀的面孔,让人心寒。从3月1日起,瑞典各种各样的悼念仪式就没有停过。人群最拥挤的地方还是帕尔梅遇刺的街角,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地方铺满了鲜花,周围放着人们自制的长明灯。
  帕尔梅平易近人,在国内活动的时候很少带护卫人员,因为他认为带着护卫四处活动没有丝毫自由可言,更拉远了与民众间的距离,在民众心里增加了亲切感。的确,一位具有至高无上身份的人竟然像个平头百姓一样出入在各种场合,是少了前呼后拥的风光,少了出门就*的紧张,更是减少了民众对领导者的排斥和恐惧。这样一位平民化的首相自然是增加了民众的亲近感,深得瑞典百姓们的爱戴。
  在国内出行不带保镖还不算什么,帕尔梅连去外国出访也同样如此,并让人大跌眼镜。1984年,帕尔梅被邀请到奥地利维也纳参加奥地利社会党代表大会,结果他独自一人就跑去了那里。最有趣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他,直到他落座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位风风火火只身赴会的人就是瑞典首相。
  对于帕尔梅如此特色的行事风格,瑞典人不以为怪,反而觉得他十分可爱。瑞典人都知道,帕尔梅不仅仅亲民,而且还是个十分重视民众情绪的人。他担任首相后,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任务就是拆阅并回复百姓的来信,那些信件平均每天有一万多封。工作组将拟好的回信交给帕尔梅亲自过目,在得到许可后才能发送。一个日理万机的首相竟然能够耐心处理这些信件,不得不让人们敬佩。
  帕尔梅年轻时对美国摇滚乐一往情深,也曾经穿着松垮的服饰出入酒吧,那种嬉皮士的样子是他的另一个侧面。走进政坛后,帕尔梅依旧有一副年轻人特有的调皮和玩世不恭。特别是在感情方面,帕尔梅绝对算是个“花花公子”,他接触过无数妙龄女郎,有过许多*韵事。而瑞典人对这种事非常宽容,没有人计较。
  在经历了不少女人后,帕尔梅在1951年24岁的时候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女。这个让帕尔梅一见倾心的女人就是他后来的夫人丽丝贝特。丽丝贝特第一次见到帕尔梅时才22岁,是个正在攻读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的学生。她安稳而娴静,像一朵莲花,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帕尔梅和丽丝贝特于1956年步入婚姻殿堂,并生了三个儿子,一家人十分和睦。
  从帕尔梅的生前事迹来看,他的被刺事前没有任何预兆,因此,这让警方大为头疼。 。 想看书来

帕尔梅:谁杀了我们的和平鸽(4)
由于案件的突发性,警察并没有做好现场保护。在他们封锁现场之前,帕尔梅倒下的地方以及周围都被围观者踩踏了个够呛,而且封锁范围也太过狭小,后来找到的两颗暗杀帕尔梅的子弹都是从封锁范围之外发现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失误,警察在到达现场后没有第一时间向目击证人询问凶手相貌,然后驱车追赶,而是在几个小时后才想起查询并命令封锁国门。这几个小时足够让凶手远走他方了,这点致命性错误延误了破案的最佳时机。这也难怪,连帕尔梅都对瑞典的治安放心到不带保安随行,更何况是警察。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凶手在极短时间内作案并且逃之夭夭,但还是被过路人看到了。代尔斯博恩是个出租车司机,案发的时候他正在路边算这一天的收入,枪声响起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下,在看到帕尔梅倒地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急速离开的身影,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凶手。警察接到的报案电话就是代尔斯博恩打去的,救护车也是他叫来的。
  当代尔斯博恩打电话报警的时候,一位女画家差点被迎面疾驰而来的男子撞倒。这么晚了,一个人如此匆匆跑过,这让女画家有些诧异,不过那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毕竟瑞典太安全了。随后得知发生了枪杀案的女画家将这个行色匆匆的男人报告给了警方,给警方提供宝贵的线索。根据女画家后来的描述,这个男人大概30岁,黑发、黑衣。警察经过多方取证总算是搞清楚了凶手的一个大概轮廓,但具体什么长相依旧是个未知数。之后,警方又从一目击者处得知凶手逃跑时开的车是一辆蓝色的“帕萨特”。
  案件越来越难处理了,陷入困境的瑞典警方开始分析案件是否与恐怕组织有关。警方分析了十几个国际恐怖组织,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但结果是徒劳无功。不管是跟联邦德国红军派有联系的“霍尔格·迈因斯突击队”和“基督教克拉尔突击队”,还是驻扎在大马士革的库尔德工人党,这些都被列入到了黑名单中,但最终又都被一一排除了嫌疑。
  从得知首相被刺杀起,瑞典警方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搜查。起初,警方检查了200多辆帕萨特,先后拘捕了30多人,不过最终凶犯还是没有踪迹。
  警方研究了现场找到的两颗子弹后发现,那绝对不是他们所熟悉的枪弹,在他们的资料库里有500多种子弹,但没有一种能跟现场找到的子弹相吻合。很快,瑞典警方将这两颗子弹送往联邦德国警察总部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进行了技术检查。
  在警方调查子弹期间,又有一名嫌疑犯被捕。这个人叫贡纳松,曾经被看到出现在案发现场,当时的他穿着打扮都像极了女画家描述的那个人。而且,贡纳松在首相遇刺前曾经打过匿名电话,称帕尔梅的血将流在斯德哥尔摩大街上。从各个方面来看,他都具有最大的嫌疑。可是,警方不能单凭这些就宣判贡纳松有罪,只有更有力的证据才能说明一切。最终,瑞典警方所握有的证据并不足以起诉贡纳松,只能将他释放。
  调查毫无进展,日子一久就难免会引起舆论的揣测。
  有舆论说凶手的幕后主使是瑞典情报组织,因为帕尔梅生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